首页 百科知识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省际比较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省际比较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省际比较为了更好地研究宁波乃至浙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策略,课题组寻找了与我省所处区域相似的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比较分析对象,同时借鉴资源型区域及民营经济先发地区这两个典型区域的践行经验,以期为我省、市传统产业发展策略的制订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省际比较

为了更好地研究宁波乃至浙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策略,课题组寻找了与我省所处区域相似的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比较分析对象,同时借鉴资源型区域及民营经济先发地区这两个典型区域的践行经验,以期为我省、市传统产业发展策略的制订提供借鉴与参考。

1.东部沿海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这里主要选择上海、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江苏等六个代表性省市,之所以把它们归为一类是由于它们具有外向型经济的共同特征,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有一定的共性。课题组通过对六省市在产业结构、产业组织、霍夫曼比例、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对其传统产业转型路径进行梳理归纳。

(1)产业结构比较:产业的组织结构是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任何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提高都要求有相应的组织形式,在同等质与量的要素存量的条件下,组织结构优化就能出效益,而所有制结构是产业结构的重要方面,它的合理与否关系着整个产业内部的效率。

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30年来东部沿海省份的所有制结构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东部沿海省份的所有制结构的状况。从表5-1-2,图5-1-1~图5-1-6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国有企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看,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五省及上海的比例都在10%以下,其中江苏在5%以下;上海、广东、福建的特点在于外商及中国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壮大,其中外商及中国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特别是上海占比达到61.13%,表现出较强的开放性;浙江的非国有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所占比例最高,其中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达到了44.35%,均高于其他省份,说明浙江在民营经济发展中走在了前列。

表5-1-2 2010年东部沿海五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 单位:亿元

img108

资料来源:2011年相关各省统计年鉴

img109

图5-1-1 浙江规模以上国有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结构关系

img110

图5-1-2 江苏规模以上国有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结构关系

img111

图5-1-3 山东规模以上国有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结构关系

img112

图5-1-4 福建规模以上国有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结构关系

img113

图5-1-5 广东规模以上国有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结构关系

img114

图5-1-6 上海规模以上国有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结构关系

(2)霍夫曼比例的比较: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G.Hoffmann)于1931年建立了“霍夫曼比例说”,即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值。他认为,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霍夫曼定理中将工业分为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品工业的划分方式近似于我国轻重工业的划分。因此,此外将轻重工业总产值之比来近似计算霍夫曼比例。东部沿海六省市霍夫曼比例如表5-1-3所示。

表5-1-3 东部沿海省份霍夫曼比例

img115

资料来源:历年相关各省统计年鉴

由图5-1-7可以看出,东部沿海省份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和上海霍夫曼比例都已小于1,这表明这些省份工业化水平都比较高,已达到工业化第四阶段,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其中上海工业化水平最高,霍夫曼比例2010年已达到0.28,浙江工业化水平较低,2010年仅高于福建,霍夫曼比例达到0.69。

img116

图5-1-7 东部沿海省份霍夫曼比例对比图

(3)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比较: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就必须研究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及影响产业结构的各种因素,而产业投资结构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是最大的,由表5-1-4可知:东部沿海省份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成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动力,上海、福建、广东和浙江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都已超过50%,其中上海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已达到72.7%。总体来看,2010年沿海省份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结构已经构成“三、二、一”结构,产业投资结构正在逐步优化。

表5-1-4 东部沿海省份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状况 单位:亿元

img117

资料来源:各省市2011年统计年鉴

(4)东部沿海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

①以技术改造和升级为契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互动发展。东部沿海省份应该坚持走以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以先发优势提升产业比较优势战略、产业竞争优势导向战略、产业集群战略、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把高新技术及其产品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增加传统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传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②促进自主创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素驱动的创新。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和地区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东部沿海省份坚持竞争优势导向战略,将比较优势与自主创新发展思路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本地区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培育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等途径推动本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迅速提升。

③推进区域协作联动,促进东部沿海省份协调共赢。东部沿海省份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坚持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市场主导和系统协调原则,有效发挥区域经济的“累积效应”和“扩散效应”,构建城市布局合理、市场高度开放、产业结构互补、信息资源共享、交通体系完备的区域经济共同体,以降低交易成本、行政成本、制度成本,增强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2.资源型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样本范围:这里的资源型地区主要指东北三省、山西、内蒙古等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区域)。据统计,我国共有118座资源型城市,其中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有63座,所占比例为53%,森林工业城市2l座、有色冶金城市12座、石油城市9座、黑色冶金城市8座、其他资源型城市5座,所占比例分别为18%、10%、8%、7%和4%。其中,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有60座,主要分布在由山西省(8座)、黑龙江省(7座)、辽宁省(7座)、内蒙古自治区(7座)以及吉林省(6座),如表5-1-5所示。通过对资源型城市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资源城市的主导产业均属传统产业,因此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也会带动城市的转型升级。但是,资源型城市传统产业的转型存在着城市辐射条件较差、条块分割问题突出、软硬件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城市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诸多障碍

表5-1-5 典型资源型城市按资源种类分类列表

img118

资料来源: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

(2)资源型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综而观之,这类资源区域传统产业转型的经验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以资源产业挖潜延伸为切入点,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合理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工业上运用循环经济的原理建设以清洁生产为基础的生态工业园区,从改善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环节入手,在生产过程中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原材料,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形成企业间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及产品消费后的资源再回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区域内不同企业间、不同产业间的良性循环发展。鼓励发展环境、经济“双赢”的再生资源产业,以废弃物为原料,按照“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这条产业链进行物质转换,同时还能够扩大就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增添更多的活力。

②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特色产业,使当地的特色资源实现综合开发利用。资源型城市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是很低的,尤其是开发较早的、对资源依赖程度很强的城市。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如果没有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支撑,就难以摆脱低水平、低效益的困境。这些地区努力仿效德国、美国的做法,专门针对转型出台结构调整方案,通过清理整顿矿区环境、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等措施来拯救老企业。同时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扶持煤炭、钢铁业等日渐缺乏竞争力和生存能力的行业。同时,通过科技创新使当地的特色资源实现综合开发利用,对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3.民营经济先发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民营经济先发地区的经济特征:民营经济先发地区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基本上依靠农民从外出经商、农业生产中获得,相对于国有、集体和外商经济,民营经济的初始资本规模非常弱小,这就派生出了民营经济的一系列特点,如企业规模很小、制造技术落后、技术创新能力极弱、自有营销网络欠佳、基本无自有品牌等,因此,这些地区的企业通常是民间资金供给、家族式企业、股份合作制、生产加工业型为主,且空间布局较为分散。上述分析表明,正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独特路径,使民营经济在起步阶段先天不足,呈现出“低、小、散”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主要是由于资本原始积累不足所导致的,随着民营企业资本积累的不断壮大,这些特点逐步得以改变。

(2)民营经济先发地区传统产业升级的特征:民营经济先发地区的产业升级肯定不同于以国有、集体企业为主的地区,也不同于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地区。归纳其转型升级的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①产业转型升级呈现积累与跃升的交替过程。民营经济先发地区产业发展过程几乎没有外力推动,因而自我积累的作用尤其明显,可以说每个时期民营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在逐步积累过程中,包括资本的积累、人力的积累、技术的积累、产业的积累。民营企业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跃升,跃升后再在新的水平上积累。这种积累与跃升的过程就各行业来说具有普遍性。

②产业转型升级以内源型的发展为主。民营经济先发地区的工业化道路呈现典型的内源型特征,民营企业主秉承原生的区域文化传统,使传统价值观念成为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产业发展被打上深深的区域烙印。这种内源型发展模式要求许多产业的问题和缺陷应从区域中去寻找,而不是局限于产业本身,如民营企业的家族制产权与经营方式、人格化交易现象与区域的社会关系网络密切相关。但是,从区域角度着眼,推进产业升级还需要提升区域竞争优势,提高区域对产业的支撑能力。

③产业转型升级多以集群形态进行。产业发育之初,由于进入壁垒低,小企业快速复制,每个产业都拥有数量众多的企业。群内企业之间高度分工,直至每一道工序都可由不同的小企业完成,而企业间的协作往往由市场交易来完成。民营经济先发地区的支柱产业如温州的低压电器、打火机服装、皮鞋、眼镜产业,台州的汽摩及配件、服装机械、家用电器、塑料模具、水泵阀门、皮鞋等产业都以集群形态存在。由于产业以集群形态存在,集群的优势弥补了企业的劣势,依托于集群的龙头企业则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