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方法及本书结构

方法及本书结构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本书结构一、研究思路跨国公司间的战略联盟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范式。第五章分析了影响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并指出了应注意的事项;第六章则给出了对跨国公司进行成功管理的策略,主要包括忠诚、信任、学习合作与创新等机制。第三部分包括第七章,主要是政府对跨国公司以联盟方式进入中国的管理策略以及中国的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之路。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本书结构

一、研究思路

跨国公司间的战略联盟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范式。美国非官方研究机构布兹——艾伦汉密尔顿咨询公司在1997年国际战略联盟研讨会上指出:在过去两年里,国际间的各种经济联盟大约有1.5万起,其中75%是公司间的联盟。该公司对500多家企业所作的调查表明参与国际战略联盟的企业其收益要比没有参与战略联盟的企业平均高出40%。对于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大多数的文献集中在对联盟形成的动因及其具体的联盟管理上,对于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形成的内在机制的文献较少,同时对战略联盟成功的影响因素,如何成功进行联盟管理的战略方案的文献也不多见。基于此种情况本书把它作为研究的主题。

战略联盟的出现为企业的竞争引入了新的视角,企业的竞争由传统的对抗竞争转向了以双赢为目的的合作竞争。探寻战略联盟形成的内在驱动因素和内在的作用机制对于把握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规律与趋势尤显重要。而其驱动因素与作用机制往往与自然界人类社会演化的几种辩证的矛盾又存在必然的联系。以合作与竞争,简单与复杂为主旋律来谋求对战略联盟进行动态的解释使之更能与企业联盟的现实相接近是本书的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探寻战略联盟的作用机制,形成过程模型,并进而给出对联盟进行管理的对策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任何理论的创造都应以实践为基础,在对实践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得出理论,并指导实践。本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联系实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从实践中来又高于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只能是一种谬论,而不能指导实践的理论也是毫无用处的。文献是对现实的实践归纳与总结描述,对大量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的方法仍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本书的写作是在大量辩证的阅读文献基础上来进行理论创新的。同时,利用新的理论来对现实的案例进行分析则是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利用案例来进行检验也是作者本着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来进行的。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的方法能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性说明,对于事物的内涵及不能用数量说明的问题给出明确的解释。而定量的模型及逻辑的推导可以简洁明了地说明问题,用数量模型来对理论进行检验与分析能更完美地说明现实,而且通过数理逻辑的推理可以得出一些用定性方法不能分析的结论。对于联盟体的利益分配,联盟双方的合作博弈过程用数量模型进行分析能更深刻说明其形成的利益驱动机制。而对于影响联盟形成的因素则只能用定性的方式来进行说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能起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本书结构

本书可分为三个部分,共七章内容。第一部分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给出了对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的意义,并对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给出研究的框架;第二章主要是对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形成的理论基础进行说明,并指出这些理论与战略联盟形成机制的关系及启示;第三章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来阐述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静态的动因主要包括国际经济政治、技术进步、风险分担、避免过度竞争、资源互补、开拓新市场等,而动态动因主要是合作与竞争相互作用的演变、竞争优势嬗变及环境的动态演变等;第四章则给出了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形成的机制,主要包括利益驱动、协同竞争优势形成与保障机制等。第二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分析了影响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并指出了应注意的事项;第六章则给出了对跨国公司进行成功管理的策略,主要包括忠诚、信任、学习合作与创新等机制。第三部分包括第七章,主要是政府对跨国公司以联盟方式进入中国的管理策略以及中国的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之路。

【注释】

[1]本杰明·古莫斯-卡瑟尔斯著:《竞争的革命——企业战略联盟》,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2]M.Y.Yoshino U.S.Rangan,“Strategic Alliance:An Entrepreneurial Approach to Globalizati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5,P.9.

[3]Bleeke,J.and Ernst D.,“Collaborate to Compete",New York:John Wiley &Sons 1993.

[4]Hunt J.W.Changing Patterns of Acquisition Behavior in Takeoversand the Consquence for Acquisition Proces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1,1,1990,PP.69-77.

[5]Ansoff H.I.,Corporate Strategy Revised Edition Penguin 1987.

[6]简兆权、李垣:《战略联盟的形成机制——非零和博弈》,《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8年第9期。

[7]宋卫斌、苏秦、王刊良:《战略联盟与合作的动态评价》,《制造业自动化》2000年第7期。

[8]史占中:《企业战略联盟》,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9]秦斌:《企业间的战略联盟理论与演变》,《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第3期。

[10]Arino and Torre(1998),“Learning from Failure:Towards 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Collaborative Ventures",Organization Science,Vol.9,PP.306-325.

[11]Karl Morasch,“Strategic Alliances as Stackelberg Cartels-Concept and Equilibrium Alliance Structu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Vol.18(2000)PP:257-282.

[12]Aram Zeira,Willim Newbury,“Equity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and International Acquisitions:Generic Differences in the Pre-and Post-incorporation Stages”.

[13]Keith W.Glai Sten/Peter J.Buinley,“Performance Relationships in U.K.International Alliance",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Vol.39 1999/2PP.123-147.

[14]张蕊:《“新经济”时期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工业企业管理》2001年第7期。

[15]Culpan,1993,Multi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The Howorth Press Inc..

[16]迈克尔·波特著:《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17]Teece,1992,“Competition,Corporation and Innov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8]Slahauddin,“Strategic Alliance”,Business &Economic Review,1988.

[19]张爱玲:《国际战略联盟——新的跨国公司》,《管理现代化》1994年第1期。

[20]姚群峰:《跨国公司在全球性行业的竞争战略——组建战略联盟》,《经济导刊》1997年第1期。

[21]姜岩、李彬:《跨国战略联盟企业跨国经营新视野》,《决策与借鉴》1997年第1期。

[22]R.Ndsborn and C.C.Baughn,“Form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for Multinational Alliance",The Howorth Press Inc.,1993.

[23]Chemawat P.,Hamel G.&Prahalad,C.K.“Patterns in International Coalition Activity",in Competition Global Industries Boston,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4]Bernard L.Simonin,“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A Structure Approach,Unpubilished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Arbor.

[25]D.福克纳等:《竞争战略》,中信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135页。

[26]银温泉、藏跃茹:《中国企业集团体制模式》,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版。

[27]程凯:《合作营销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4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