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能力与环境调查报告

能力与环境调查报告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环境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1]通过对北京、上海等11省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问卷调查和赴五省市进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整体水平偏低。表1 2006年调查样本民营企业创新类型结构统计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822家企业数据库计算。

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环境调查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1]

通过对北京、上海等11省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问卷调查和赴五省市进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整体水平偏低。主要与企业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有关,有其客观必然性。调查还表明,在民营企业中也确有一部分自主创新能力很强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在发明专利的拥有数量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上还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再有一点是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特别是位于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民营企业,其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在市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位于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民营企业表现出一定的创新能力,但区外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较弱。显然,中国现阶段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与企业自身发展直接相关,也与市场经济体制状况、国家政策以及创新环境直接相关。

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及其环境作一次较为全面的实证考察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是本报告的主旨。

一、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及特点

按照科技部公布的制造业企业行业分类标准,结合全国民营企业创新现状,通过对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问卷调查的样本企业技术创新主导模式进行分类和研究,可以发现,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

1.区域创新差距明显、省市之间发展不均衡

调查表明,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创新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域发展差异,呈现东强西弱特征。对此,可用民营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加以说明。例如,到2004年底,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中的有限责任公司共申请专利15415项。其中,东部地区11397项,占全部专利数的73.9%;中部和西部分别为2380项和1638项,各占全部专利数的15.4%和10.6%。[2]显然,东部地区民营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远比中西部地区活跃,专利创新活动占全国的七成以上,成为中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地区。

具体分析,东、中、西等区域内各省市之间和区域外省市之间民营企业的创新差别也是悬殊的。例如,在东部地区,专利申请位居前五名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3721项)、浙江省(1909项)、山东省(1855项)、江苏省(1317项)、上海市(933项),居第一位的广东省是第五位上海市的4倍多;在中部地区,位居前四位的分别是安徽省(574项)、河南省(451项)、河北省(338项)、湖北省(286项),其中安徽是湖北的2倍;而从全国角度看,各省市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最高省份(广东省3721项)与最低省份(海南省9项)相比相差高达413倍。

除了在专利申请总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外,各省市自治区专利申请结构也千差万别。在15415项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数为5700项,占全部专利申请数量的37%,不到四成。其中,东部地区达到4583项,占全部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80%,占本地区专利申请数量的40%;中部、西部分别为671项和446项,占全部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11%和9%,占本地区专利申请数量的28%和27%。可见,东部地区除了在专利申请总量上占有优势外,在发明专利申请上的优势也很明显。此外,东部地区自身的专利申请结构(40%的发明专利比重)也要远远好于中部(28%)和西部(27%)。

2.原始创新倾向大于引进模仿再创新和集成创新

根据我们对11个省市822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能力问卷调查和由此建立的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数据库,经筛选剔除商贸、房地产、服务业等非制造业企业后,确认完整填列“创新模式选择”调查项的样本企业共767家。

在这767家样本企业中,有378家企业填写的主导技术创新模式为原始性创新,占企业总数的49%;有299家企业填写的主导技术创新模式是引进、模仿再创新,占39%;有65家企业填写的主导技术创新模式是集成创新,占8%;选择其他创新模式的为25家,占3%(参见表1)。

表1 2006年调查样本民营企业创新类型结构统计

img134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822家企业数据库计算。

原始创新倾向明显,表明多数民营企业更重视原创技术的发明和发现。而引进模仿再创新所占比重很大,则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现状,即真正的原创和集成创新还面临众多内在基础和外部条件的限制。至于集成创新模式在样本企业创新模式中所占比重较小,可能与中国民营企业整体技术实力较低直接相关。因为原始创新要求企业掌握较高的技术“深度”,而集成创新要求企业具有对多种技术进行综合把握和整合的能力,是一种在掌握一定技术“深度”基础上的技术“广度”开发,这种要求对于多数民营企业来说难度相对较大。

3.不同行业创新形式的选择具有明显差异

不同行业因竞争激烈程度和技术发展速度的不同,在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是正常的。从我们调查的结果看,在通信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中,原始创新倾向的主导地位最为明显,选择原始创新的样本企业数是选择引进模仿创新样本企业数的两倍以上。这说明中国电子及通信工业的技术创新已经越过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阶段,进入了自主创新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对专用设备制造业来说,由于技术引进程度和速度受行业发展和市场的双重限制,在客观上反而刺激了国内专用设备制造业原始创新活动的发展。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主要以引进模仿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创新的主导模式。这与中国多数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后通过引进或模仿西方技术成长起来这样一个背景有关。

在选择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上,不同行业的差异也比较明显。按照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分类,在767家样本企业中,有383家企业选择了独立自主的创新模式,占样本企业总数的50%;有275家企业选择了联合创新模式,占36%;有109家企业选择了其他创新模式,占14%。

就行业特征来看,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是以联合创新为主导模式,这可能与行业领域创新风险大、创新投入高有一定关系。尽管联合创新是世界创新领域的普遍做法,但由于法律制度、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方面的限制和制约,中国产学研之间以及企业相互之间的合作机制还很不完善。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在没有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的情况下,仅凭自身信誉是很难维系技术创新联合体的顺利运作的。这也是中国民营企业联合创新还不普遍的一个主要原因。

4.集成创新模式下的创新能力较强

创新模式决定着企业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创新理性较强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与自身状况相匹配的创新模式。在这里,我们可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推出的自主创新能力指数来衡量样本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据此比较不同创新模式下的企业创新能力差别。限于样本数量较小,我们仅对原始创新、引进模仿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等主要模式下的创新能力进行整体比较,不再细化到行业。从表2可以看出,[3]引进模仿再创新模式下的自主创新能力强于原始创新模式,而集成创新模式下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三类创新模式中最强。而从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角度看,联合创新模式下的企业创新能力高于企业的独立创新。

表2 创新能力比较

img135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105家数据库计算。

5.创新收益较小、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关联度较差

创新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但是,通过对计算确定的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105家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关联度考察,可以发现,目前中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还普遍偏低,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关联度也较差。

通过对两种创新分类标准下四种不同创新模式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简称研发收入比)与资产收益率间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4]结果四种创新模式下的相关系数最高的只有0.248,且显著性水平也不理想。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益整体上是较低的,引进模仿创新与原始创新相比、联合创新与独立创新相比,前者的研发投入占比与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性程度要高一些(参见表3)。

表3 样本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比的统计结果

img13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105家数据库计算。

此外,我们还对联合创新和独立创新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创新样本群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要高于独立创新样本群,无论调整后的R2还是F值都说明了这一点。从回归系数的大小来看,联合创新样本群研发投入占比的回归系数为0.145,大于独立创新样本群研发投入占比的回归系数0.009。联合创新回归系数的显著性程度也高于独立创新。回归结果与相关性分析结果也基本一致(参见表4)。

表4 独立创新和联合创新的回归结果比较

img137

注:表中所列回归分析因变量为总资产收益率,自变量为研发投入占比,控制变量为总资产。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105家数据库计算。

6.产业集群背景下的创新能力逐渐提高

在各省市产业集聚度的基础上,根据各省市民营企业专利申请数量与新产品销售比重,通过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各省市产业集聚度与专利申请数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8,产业集聚度与新产品销售比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8,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说明产业集聚度的高低对民营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在自主创新能力指数105家企业中,排名第一和第二位的重庆力帆集团和江苏波司登集团所在区域的产业集聚度较高,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全国市场占有率高达50%以上,江苏省常州市羽绒服产业的全国市场占有率也超过了50%。

二、影响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企业拥有的市场力量、企业采用的主要竞争手段、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征作为变量,都会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一,企业规模和市场能力。企业规模不同,选择创新类型的倾向也不同。在目前条件下,小型企业选择更倾向于原始创新而不是引进创新或者模仿创新的概率要比大中型企业高6个多百分点,大中型企业更倾向于实施引进创新或模仿创新。企业拥有的市场力量不同,进行自主创新的倾向和选择创新的类型也不同。当企业具有很强的产品定价能力从而拥有很强的市场力量时,企业选择原始创新的概率就会提高21个百分点,企业更倾向于实施原始创新而不是引进创新或模仿创新。

第二,企业自身实力。企业自身实力主要包括科研实力、资本实力、生产实力、营销实力和管理实力等。研发人才较多的企业科研能力往往较强,研究的纵向度较深、横向面较宽,研究经验较丰富。而资本实力较强的企业,既可以选择原始技术创新,也可以在现有丰富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实施集成创新,还可以通过大规模并购等手段获取其他企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二次开发与创新。而对于大多数科研能力和资本实力不太强的民营企业来说,实施联合创新就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合资、合作的形式,将创新前端的技术研发和设计、中端的生产体系支持以及后端的营销推广有机整合起来,有助于形成一个以合作和多赢为目标,涉及开发、应用、推广诸环节的创新系统和创新实施与操作体系。

第三,企业所属行业特征。企业所属行业特征不同,企业选择自主创新的类型也不同。这里所说行业特征主要包括行业进入壁垒高低、行业市场饱和程度、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技术模仿的难易程度和寻找供应商五个方面。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如果一个企业所在的行业具有明显的进入壁垒(换句话说即其他企业不易进入),则企业选择实施原始创新的概率要高于引进创新或者模仿创新。进入壁垒高从而新企业难以进入的行业,自主创新的外部性较小,“搭便车”的行为会显著减少,从而自主创新的收益可以更大程度地被实施这一创新的企业获取,从而会对企业自主创新动机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如果一个企业所在的市场已经饱和,则该企业选择实施原始创新的概率将低于引进创新或模仿创新。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是需求已经饱和的市场往往也是发展得很成熟的市场,实施原始创新的难度较大,可引进或模仿的产品和技术也较多,所以企业更倾向于引进和模仿,而不是原始创新。二是市场既然已经饱和,创新产品的销售空间必然较为有限,原始创新的收益较低,从而会使企业更倾向于不进行自主创新。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持续保持自己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则该企业选择实施原始创新的概率将高于引进创新或模仿创新的概率。这是因为,企业能够持续保持自己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意味着企业可以长期垄断性地享有自己实施自主创新的收益,从而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如果一个企业开发的新技术不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则该企业选择实施原始创新的概率将高于引进创新或模仿创新的概率。因为可以独享新技术带来的收益必然会激励企业更多地选择原始创新。当然,如果一个企业不容易找到其他供应商,则该企业选择实施自主创新的概率也会提高。

第四,企业主体生产技术。企业主体技术及其重要性程度、技术变化快慢、技术生命周期以及技术门槛高低等,都会对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具备开发实力的大型企业更倾向于对重要程度较高的技术进行独立的原始创新。因为,这种创新模式更有助于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方向和研发进度,更有助于保证开发企业的技术优势和获取更多的技术收益。但是,对于辅助性技术开发来说,多数企业都存在一个对此类技术系统的知识学习和掌握不够的问题。因此,联合相关企业共同攻关与合作开发,可能是比较好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为了避免由于技术变化较快导致技术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外部环境影响和新技术迅速落伍的风险,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开发模式,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根据技术生命周期选择技术创新路径也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在技术的形成期,往往没有相对成型的技术标准可以遵循,原始创新比较适宜。在技术的高速发展期,适宜于更多地采用引进、模仿后的吸收再创新。在技术成熟期,则适宜于更多地采用集成创新。此外,还可以根据获得技术的难易程度,来选择技术创新模式与路径。是否选择这种模式与路径,与技术输出方实施技术的保护程度密切相关。如果该项技术易于获得,模仿者就会迅速增加。如技术的保密程度较高,其他企业就会考虑采用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模式。

第五,企业所属产业状态。产业状态涉及产业垄断程度、区域产业集中程度和产业生命周期等几个方面。从产业垄断程度看,产业垄断程度高,为保持已有的垄断地位,企业会不断通过原始创新来保持本企业的技术领先地位。而在垄断程度不太高的产业中,企业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引进和模仿式创新。从区域产业聚集的角度看,区域产业聚集度越高,企业间的联合创新就越普遍。在浙江,几乎每个地区都有数个各具特色的大中型产业集群,并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力量。在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众多,没有力量独立进行研究开发,因此易于走上联合开发的道路。而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看,萌芽期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原创性创新,成长期的企业倾向于选择模仿创新和引进创新,而成熟期的企业则更偏重于选择模仿创新和集成创新。

第六,企业所处环境。主要包括技术市场建设、资本市场效率、法律法规完善程度以及政府作用四个方面。技术市场越发达,技术中介服务越健全、技术转让越完善,引进模仿创新的成本就越低,从而越有利于采用引进模仿基础上的二次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资本市场越完善、效率越高,风险投资支持企业原始创新的程度就越高,企业更愿意选择原始创新;反之,企业就会更多地选择成本较低的模仿和引进创新。在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体系不健全或者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下,由于缺少对专利侵权行为的法律约束,企业更偏重于选择借助已有创新成果进行吸收再创新甚至是仿冒,而不是先进行原始创新。创新模式选择是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技术创新模式一旦确立,就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的影响,贯彻到企业的创新行为中去。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必然会受到国家创新战略及其模式的影响。

第七,企业创新与竞争战略的选择。竞争手段不同,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也不同。如果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是“价格竞争”,那么企业选择原始创新的概率会下降,自主创新的动力将减弱;如果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是“产品和技术开发”,那么企业选择原始创新的概率就会提高,自主创新的动力也会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战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在企业竞争战略确定以后,必然要求有相应的技术创新战略作为支持。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活动,也在客观上制约企业的竞争战略。因此,企业的竞争战略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也会有很大影响。

第八,企业文化。“全世界的创新,都必须由企业文化的创新进而变成一个企业的基础创新才能成功。”[5]这是张瑞敏的一句名言,也是他对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创新的感悟。创新文化主要指创新体所具有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以及整个创新体的氛围。因此,在企业内部是否积极倡导技术怀疑精神,是否形成了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氛围,是否注重摒弃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即企业是否有一种鼓励创新文化,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合作型创新文化的企业,易于形成企业技术的大面积有效创新。倡导创新、宽容失败、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三、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真正阻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是现行创新体制和创新政策存在缺陷、创新人才短缺、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缺少先进创新文化的支撑。

1.创新体制和政策存在缺陷

制度安排和政策推动是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两大支撑。尽管国家在创新制度和政策的安排上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保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及其发展。但是,由于我们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时期,自主创新的制度和政策还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问题与不足。

第一,全民创新环境尚未形成。人人尊重创新,争相实践创新,以创新为荣,以侵犯知识产权为耻,是已经建立起良好的创新环境的重要标志。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全民创新环境建设还存在众多不足,包括社会上还有相当多的人对创新者存有一定程度的偏见和歧视,而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和假冒产品生产行为却普遍存宽容心态。这种情况必然会对创新行为形成巨大的负面压力

第二,国家创新体系还有待完善。我们虽然初步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但必须看到,由于国家创新体系是建立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之中的,还不可避免地带有转轨的特征。因此,国家创新体系难免在某些方面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摩擦,从而会制约民营企业的创新。例如,现行国家创新体系虽然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但是,民营企业要想成为创新主体还缺乏政府的有效支持,民营企业也很难享受国家创新风险分担政策的优惠,更难于获得国家创新融资政策的好处、形成民营企业创新筹资长效机制,也难于通过整合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间的创新资源,实现自身的更大发展。

第三,创新激励也不足。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策不完善和不配套,是影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36条”)明确提出要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但在实践过程中有些政策却是限制性的,特别是那些资源加工型民营企业的出口更是受到了此类政策的限制。再如“36条”明确提出鼓励民营企业创新,但在实践中民营企业实际感受到的却是信贷、税收、土地和能源供给的严重不足。也正因如此,我们调查的105家自主创新型民营企业对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自主创新推动负效应表现出相当明显的消极评价倾向(见表5)。

表5 民营企业对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自主创新推动效应评价

img13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105家数据库计算。

第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我们调查表明,民营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给予了肯定性评价,并且认为现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较为完善,问题是国家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力度较弱。因此,被调查的大多数企业认为,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一般(见表6、表7、表8)。这应当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表6 民营企业对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自主创新效应评价

img13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105家数据库计算。

表7 民营企业对打击知识产权侵犯行为力度的评价

img14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105家数据库计算。

表8 民营企业对自主创新环境的评价

img14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105家数据库计算。

2.创新型人才供给不足、创新管理落后

创新型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以及创新管理落后,是民营企业创新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难题。具体分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才供给数量明显不足,远不能满足创新发展的需要。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总体上说,无论是企业从业人员数量,还是企业科技人员数量,或是企业研发人员数量,都程度不同地有所增加。但是,高质量人才的供给严重不足。一是企业科技人员,尤其是研究开发人员数量占企业员工比重较低问题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如技工贸收入超过10亿元的民营企业的研发人员比重为11.2%,技工贸收入为1亿~10亿元的民营企业的研发人员比重为9.6%,技工贸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小型民营企业的研发人员比重也高达9.3%。而那些企业规模处于中间水平的民营企业,包括技工贸收入为500万~1亿元的民营企业,其研发人员比重大体为8%。二是专门人才还处于奇缺状态。民营企业在使用国际人才时,外籍人员占国际人才总量的76%,表明中国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挑战。

第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偏低,缺乏明确的人事管理目标。例如,绝大多数人力资源管理者对国家的劳动就业政策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知之甚少或基本不懂。因此,到目前为止,多数企业所选聘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只能承担人员招聘、员工调入、调出及考勤、考核和档案、合同与社会保险管理等职能和员工工资发放等业务,根本不考虑创新型人才及其培养、开发和管理等问题,表现为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以“事”为中心倾向。在管理手段上也较为陈旧,常常用行政控制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手段和方式必然会严重扼杀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人失去创新动力。

第三,尚未普遍建立与创新需要相吻合的用人机制。一是不少民营企业的用人观念陈旧。对外人不放心、任人唯亲、过分集权、论资排辈等现象比较普遍。二是没有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多数民营企业曾想到并试图制定创新规划,但遗憾的是他们大都没有想到要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这就难免出现人力资源管理脱离创新活动,最终影响创新的展开。加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规范,也难免影响职工开展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企业创新效率。三是缺乏长效激励机制。长效激励机制是调动企业全体人员参与和实施创新的保障之一。然而,在鼓励创新方面,多数民营企业更倾向于运用货币等物质激励,忽视非物质鼓励,包括目标激励、理想激励、培训激励以及自我实现的激励等。加上创新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操作规程上存在的问题以及薪酬激励机制的陈旧性,也就难免抑制企业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能动性。四是培训体系不完善、人才储备不足。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是企业实施创新的重要基础。然而,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一些片面认识,认为人才培养得技术越高,人才流失得也越快。因此,多数企业宁肯从市场招聘相关专业人才,也不愿花钱自己培养人才。结果便造成了重使用轻培养,导致企业人才严重短缺,严重影响企业创新。

3.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

创新资源和其他资源一样,具有极度稀缺的特征。在现有创新资源配置格局中,民营企业占据什么位置,直接关系到企业创新及其实现程度。中国现行创新资源配置格局存在很多缺陷,影响着民营企业的创新。

第一,行政手段配置为主,市场化配置所占比重很小。创新资源主要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真正属于市场支配的创新资源并不多。由于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到目前为止,创新资源的配置仍然处于政府配置为主的状态。创新资源向高校和科研部门配置多,向企业配置少,向民营企业配置就更少。政策性配置占的比重较大,市场化配置占的比重较小。由于市场已经成为实际存在的资源配置基础,因此,尚未完成科研机制转换的高校和政府部门附属的科研机构,必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这类机构的研究成果脱离企业需求,很难实现研究成果的商业性应用。

第二,创新资源使用政策不合理。重视对基础研究的政策支持,忽视对应用研究的政策支持。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化创新与政策性创新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基础研究是一切研究的基础。但由于基础研究具有周期长、直接收益低、投资风险大等特点,市场在推动基础研究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和经常处于“失效状态”。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以推动其发展。与基础研究不同,应用研究易于为投资方直接带来较大收益,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不需要更多的政府投入,市场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应用技术研究与创新的激励与推动问题。也正是由于有这样一种认识,中国的技术创新政策才出现了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的倾向。实际上,这种政策支持方式是有偏差的。创新型国家如美国的实践表明,支持基础研究并不等于要放弃对应用研究的支持;相反,国家财政投资既要为基础研究的展开提供财力支持,又要注意资助必要的应用研究和中小企业急需技术研究。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把财政的无偿拨款与市场的约束与激励结合起来。

第三,缺少创新审评与创新资源使用退出机制。缺少创新的审评机制和创新资源使用退出机制,必然妨碍对创新成果的监督,从而必然导致创新资源的浪费。这就是为什么经常有些单位长期占用大量创新资源却很少拿出创新成果或拿出的成果不具创新性质的一个根本原因。

4.企业间创新协作与交流不足

对一个企业来说,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仅通过内部交流和生产协作等方式是无法满足企业创新与快速发展要求的。因此,企业还必须着力拓展与外部的交流与协作。目前,企业间的交流与协作仍面临众多困难,从而也严重影响着企业创新的展开。

第一,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尚未建立起民营企业间、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间以及民营企业与其他相关创新机构间协作与交流的平台。到目前为止,民营企业的创新往往表现为孤军奋斗者多,交流和协作者寡。

第二,由于仍然存在的所有制和诚信歧视,民营企业很难与创新关联方建立应有的交流与协作机制。

第三,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协作和交流手段与理念的限制和欠缺,民营企业还很难与外部创新关联方建立广泛的交流与协作关系和机制。

第四,未能建立有效的交流与协作利益机制。只有与交流和协作方建立“双赢”或“多赢”的机制,交流与协作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但是,直到现在,民营企业与外部长期交流与协作的机制并未普遍建立。虽然有些民营企业初步建立了与外界的交流与协作关系,但一旦在收益分享上出现矛盾,这种交流与协作就会迅速解体。

四、提升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既是各级政府的任务,也是企业自身的任务。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创新激励体制机制和制度,完善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鼓励民营企业吸引和使用高素质创新人才等,均是当前条件下大力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措施。

1.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发挥“两个导向”的作用

纵观工业化国家的企业自主创新,都与国家创新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国家的创新体系,包容了与创新有关的几乎所有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较好地解决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创新与地区发展、创新与商业化开发等方面的关系以及中小企业利用创新网络推进创新的问题。总结他国经验,结合中国实践,建立、健全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着力发挥“两个导向”的作用,对于推动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谓发挥“两个导向”的作用,就是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对创新体系建设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创新体系建设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与推动作用。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通过市场选择创新主体,借助市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发展和完善符合市场内在要求的创新机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要改进和完善政府政策,更好地鼓励、支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降低企业创新风险,提高企业创新收益。要将市场手段与政府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避免按“条条”或“块块”构建国家创新体系,要打破中央与地方分割、产学研脱节、创新与市场分割的体制机制弊端,形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与企业、企业与市场的合力。要重视民营中小企业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积极解决民营中小企业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改革现行创新资源配置体制和机制,促进民营中小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创新。

2.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公平而充分的市场竞争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不竭动力源泉。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市场经济体制已在中国建立起来了,但是还很不完善,一个公平而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还远未形成。很多地方政府通过控制土地批租、进行行政垄断、实行地区保护,甚至干预司法,掌握了大量创新资源配置权,扭曲了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的效率,从根本上妨碍和抑制了企业自主创新,影响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因此,打破包括行政性垄断在内的各种垄断,营造公平而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已经成为推进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一个突出问题。

要打破垄断,首先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精神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和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切实在市场准入、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技改立项、用地用电、银行信贷、金融和资本市场融资、外经外贸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以公平的国民待遇;在技术改造、科技进步、人才引进、新产品申报与试制、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和资质评估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一视同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效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3.继续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保护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是鼓励和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缺少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创新收益就没有保障,企业就不会进行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易受侵害,是目前中国创新过程中普遍遇到的一大难题。虽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制度,但受地方和部门利益的影响,认真而全面地贯彻落实这套制度仍然困难重重,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已经成为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最大难点。

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动上,不以所有制作为区分标准。不论是国有、集体、民营,还是外资或合资企业,只要是侵犯了知识产权,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经济上的打击。除此以外,政府还要进一步指导企业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组织,完善激励创新机制,形成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保护本人知识产权的氛围和环境。

4.制定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自主创新战略

制定适合民营企业自身特点的自主创新战略,首先要考虑企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对于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由于其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技术起点较低,需要在发展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技术起点,因此,在自主创新战略选择上应更侧重于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待积累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后,再进一步考虑选择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而对于已经处在高速成长阶段的企业,由于已经具备了一定技术基础和创新条件,企业的技术起点也较高,因此,更多地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或委托研发,与国内外同行搞横向一体化合资合作或联盟研发,重点进行原始创新或集成创新,就可能是一种更为经济和有效的选择。对于那些在国内已有品牌基础、市场基础、制造技术基础和一定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则可以考虑到国际市场寻求开展经济技术合资合作与开发技术创新伙伴,并在此基础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原始创新战略,以此来大幅度提升本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企业市场竞争力。国际化是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战略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开展外经外贸、国际工程及劳务合作的政策,引导民营企业“走出去”,寻求更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搭建有效平台,支持和推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一是搭建风险释放平台,化解企业创新风险。搭建风险释放平台的目的是,在创新之前解决风险资金进入问题,创新之后给予企业一定创新奖励。为鼓励和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可考虑实行企业技术创新开支税前扣减的优惠政策,同时采取以专利等技术成果抵税方式激励企业自主创新。通过搭建这样一个政策平台,可以降低企业创新风险和成本,给创新企业一个明确的风险释放信号,从而达到有效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目的。

二是搭建融资平台,方便企业创新筹资。搭建融资平台,就是要建立企业创新的长效筹资机制。可考虑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主,鼓励企业自愿参与的方式,成立各种形式的创新基金。除此之外,根据本级政府财政收入状况,将科技研发的财政投入比例固定化、制度化,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财政支持机制。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运用不同形式融资机制和形式,包括积极引导各类风险基金和创投资金进入民营企业创新领域、允许创新企业采用创新项目融资或政府事前采购融资等形式,解决企业创新资金不足问题。

三是搭建服务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有效服务。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自身难以解决或解决成本较高的问题。例如,创新政策的咨询、科技信息的收集与交流、科研人才的培养、职工队伍再教育等问题。因此,以政府为主搭建一个能够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平台,包括在创新前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创新信息和政策咨询、为企业提供参与国内外技术创新交流的机会,在创新后为企业创新成果的商业化提供指导与服务等。

6.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育企业自主创新人才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以培育企业自主创新人才,应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立人力资源管理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形成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促使人才自我价值实现的环境。二是建立适合企业自主创新的人才支撑体系和政策环境,包括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吸纳机制、竞争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各尽其能的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科学公正的人才评价机制和配套完善的人才服务机制等。三是形成有利于员工发挥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积极推动知识共享,鼓励跨部门、跨学科合作研究,开发创新思维。四是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包括实行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创新。五是加强人才定期和不定期培训。六是根据创新型员工具有的较强获取知识、信息能力和开发新技术能力的特点,对员工实行分散分层管理,激励企业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Aghion,P. and Howitt,P.,Endogenous Growth Theory,Cambridge and London:M IT Press,1998.

2.Alvarez,R.,“External Sourc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le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Estudios de Economia,28(1),2001.

3.Bagchi-Sen,S.,“Product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an Area of Industrial Decline:the Niagara Region of Canada”. Technovation,21(1),2001.

4.Bleaney,M. and Wakelin,K.,“Efficiency,Innovation and Exports”.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Statistics,64(1),2002.

5.Boxall,P.,“The strategic HRM debate and 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6,3,1996.

6.C.Freeman: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The M IT Press,1982.

7.Dany Jacobs.,“Innovation policie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internationalization”,Reseach Policy,27,1998.

8.DeBresson.,“Breeding Innovation Clusters:A Source of Dynamic Development”.World Development,17,1989.

9.Lopez Rodriguez,J. and Garcia Rodriguez,R.,“Technology and Export Behaviour:A Resource-Based View Approach”,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14(5),2005.

10.Myers,S. and D.G.Marquis.,“Successful Industrial Innovations”,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1969)NSF69-17.

11.N. Rosenberg.,Inside the Black Box,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12.OECD.,The Measur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tivities. Paris,1981.

13.Rui Baptista& Peter Swann.,“Do firms in cluster innovate more?”,Research Policy,27,1998.

14.Soete,L.L.G.,“Firm Size and Innovation Activity”,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2,1979.

15.[美]艾伦·鲁滨逊和萨姆·斯特恩著:《企业创新力》,新华出版社,2005年。

16.[美]V.K.纳雷安安著:《技术战略与创新竞争优势的源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

17.[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

18.樊刚:《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19.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顾强:《中国产业集群》1~4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2006年。

21.刘东:《企业网络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2.刘苏燕:《技术创新模式及其选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1月。

23.刘迎秋、徐志祥主编:《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1:竞争力质量与竞争力指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4.刘迎秋、徐志祥主编:《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2:品牌与竞争力指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5.马颂德:《中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调研报告》,科学出版社,2006年。

26.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27.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8.吴三清著:《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组织环境和路径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29.冼国明、严兵:《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世界经济》,2005年第10期。

30.杨忠泰:《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障碍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必然性》,《理论导刊》,2003年第1期。

31.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32.赵伟、古广东等著:《民营企业国际化:理论分析与典型案例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3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4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34.周黎安、罗凯:《企业规模与创新:来自中国省级水平的经验证据》,《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4卷第3期。

【注释】

[1]本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国情调查跟踪项目:“关于落实‘十一五规划的问题和建议政策反馈’(2006)”的子项目“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与政策环境调查”阶段性成果。这项成果通过对全国11个省市进行问卷调查和5省市考察最后形成的。本项目组组长为刘迎秋,副组长为张军;报告初稿由张军根据本项目组成员提交的研究报告执笔完成,刘迎秋修改、补充并最后定稿。调查问卷和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实地考察工作得到了“杭州合作会议”11个成员省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和国家发改委、中华全国工商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参见《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5),第192页、第220页,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3]在105家样本企业中,能够计算出技术创新模式和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只有100和102家。

[4]由于数据完整的集成创新模式企业过少,统计结果可能会以偏概全,我们不再对集成创新模式企业的研发收入比和资产收益率进行相关性分析。

[5]转引自《中国企业报》2006年5月8日第1版《自主创新与企业发展》一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