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立我国进出口贸易平衡机制研究

建立我国进出口贸易平衡机制研究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我国进出口贸易平衡机制研究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裴长洪 盛 逖一、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状况分析“十五”期间,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如图1所示,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5096.5亿美元猛增至2006年的17607亿美元,增长了2.45倍,贸易顺差从2001年的225.5亿美元剧增至2006年的1775亿美元。表1 “十五”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状况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公报》。

建立我国进出口贸易平衡机制研究

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裴长洪 盛 逖

一、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状况分析

“十五”期间,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如图1所示,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5096.5亿美元猛增至2006年的17607亿美元,增长了2.45倍,贸易顺差从2001年的225.5亿美元剧增至2006年的1775亿美元。应当说,“十五”期间对外贸易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加深,这对于提高我国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寻求发展的机遇是极为重要的。

img87

图1 “十五”期间进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公报》(2006)。

但是,我国外贸顺差规模过大蕴涵了国内经济运行风险,也面临贸易摩擦等越来越多的矛盾,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是当前的重大课题。

(一)贸易失衡的总体特征——出口大于进口导致巨额外汇顺差

“十五”前4年,我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增长较快,但增幅大体相当,贸易顺差规模增加较小。但是2005年,外贸运行中非常突出的问题是出口增长明显快于进口增长,顺差增幅巨大。由于欧美国家经济稳步增长、国际市场需求旺盛,我国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出口额7619.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8.42%,增幅回落近7个百分点;而随着宏观调控措施效果的逐步显现,国内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抑制,进口增速明显放缓,进口总额6599.5亿美元,增长17.59%,比出口低10.8个百分点,增幅较2004年回落18.4个百分点,从而使贸易顺差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20亿美元,较2004年净增699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前4年盈余之和(见表1)。2006年虽然进出口增速差距缩小为7.2个百分点,但由于出口基数太大,全年顺差仍增加了754.7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1774.7亿美元。顺差带来的高额外汇储备对于提高我国的对外清偿能力、增强调节国际收支能力、保证人民币的信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引致一些问题如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增加外汇占款引发通货膨胀、提高人民币升值预期等。

表1 “十五”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状况

img8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6),《中国统计公报》(2006)。

(二)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一——加工贸易比重高于一般贸易

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5104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占同期出口总额的52.67%;进口为32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占同期进口总额的40.61%,[1]这表明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一种极其重要的贸易方式,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加工贸易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既制约了其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首先,“十五”以来,加工贸易发展速度超过了一般贸易,从2001年的2302亿美元上升至2006年的8319亿美元,增幅达2.6倍;而一般贸易占比却不断下降,从2001年的44.21%下降到2006年的42.57%,见表2。

表2 2001~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状况表

img8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6),《中国统计公报》(2006)。

其次,相对于一般贸易而言,在由研发、设计、制造、仓储、运输、销售、服务等环节所构成的整个加工贸易产品的国际价值链上,我国企业从事的往往是对零部件或原辅材料的初级加工、装配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增值率不高,其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就业方面,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拉动作用相对较小。

最后,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着大量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由于过于注重其经济效益和扩大就业的功能,而对其对资源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重视不够,以及我国环保法规不健全,导致一些污染严重的加工制造环节和产业转移到我国,既严重消耗和污染自然环境资源,也对劳动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表3 世界各国2004年SITC0-SITC9类产品进口结构比较

img90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整理计算。

(三)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二——商品结构失衡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将进口产品细分成10类。[2]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United Nations Commodity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囊括了122个国家这10类产品的进出口情况,本文将之与中国的进口产品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选择全球进口额最大的48个国家[3]的进口产品结构,与我国进行对比(进口规模超过100亿美元)。

1.SITC0~SITC9类产品进口比重的全球比较分析

首先,我国在食品及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饮料及烟类(SITC1)两类产品上,进口所占比重太小,位列最末三位,前一类为122个国家平均值的1/6,后一类仅为1/15。其次,我国进口产品比重中,处于世界前列的是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SITC2)和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7)两类,前者比例位居世界第二位,所占比重约为122个国家平均水平的3倍;后者列第十三位,比平均水平高出十多个百分点。再次,动植物油脂(SITC4)、化学品及其制品(SITC5)、杂项制品(SITC8)3类进口产品所占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差不大。最后,矿物燃料、润滑油(SITC3)、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SITC6)两类进口产品所占比重,低于平均水平。

2.SITC0~SITC9类产品贸易不平衡

从商品构成看,整个“十五”期间,3个变化最为明显: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顺差激增(SITC6);机械与运输设备由逆转顺(SITC7);杂项制品(SITC8)顺差进一步扩大。2005年,3类产品实现贸易顺差2429亿美元,是同期我国外贸顺差总额的2.4倍。

具体来讲:如图2所示,2005年我国在SITC0和SITC1两类产品上,保持了135亿美元的顺差,占总顺差的13.2%;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成为我国贸易逆差最大的产品类别,机械与运输设备是贸易顺差第二大的产品类别;动植物油脂类产品的贸易逆差较小,化学品及其制品贸易逆差规模较大,超过400亿美元,也是工业制成品中唯一保持贸易逆差的产品类别;矿物燃料、润滑油产品上保持着大量的贸易逆差,为463亿美元;在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上保持着大量的贸易顺差,为480亿美元;杂项制品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产品类别,“十五”期间,其顺差是同期我国外贸顺差总额的2.3倍。

img91

图2 “十五”期间中国各类产品贸易顺差

(四)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三——服务贸易持续逆差且不断扩大

我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非常迅速,但由于我国服务贸易起点低、基础差,缺乏雄厚的产业支撑,在总量和结构上依然存在较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1.服务贸易总体实力弱

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不如工业,“十五”期间,除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等少数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外,运输、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以及特许费和咨询等多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领域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见表4)。虽然2005年服务贸易总额提高到1682亿美元,较2000年增长1.55倍,但其出口占总出口比重及进口占总进口比重分别只有9.2%和11.76%,而1984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9.6%和8.8%,世界服务贸易占总贸易比重则为20%~25%,显然这既说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向比发展速度不快;也表明服务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

表4 中国服务贸易项目差额

img9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6)。

2.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竞争力指数不高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某一产业净出口与该产业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用来说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介于±1之间。从出口的角度来看,它越接近于+1,表明国际竞争力越强。

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分析(见表5),我国总体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呈现出负数状态,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整体上处于比较劣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从行业上看,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大于零的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旅游服务已经成为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柱项目;通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基本呈正数,其优势的获得主要是靠国家垄断和服务外包的发展;在余下的项目服务中,贸易竞争力指数多为负数,着实反映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相当低下,尤其是在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领域。

表5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

img9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6)。

(五)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四——外商投资企业占据贸易主体地位

从表6可以看出,“十五”以来,外商实际直接投资从2001年的468.78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694.7亿美元,增长48.19%。与此相对应,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规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其贸易额由2001年的2590.98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0364亿美元,比重由2001年的50.84%上升到2006年的58.86%,且越来越多地采取外商独资的方式。这种建立在外资企业推动基础上的对外贸易,虽然短期内出口和经济效益显著,但由于外资加工企业在经济结构上属于“嵌入性的”,而不是内生演化而来的,不仅极易导致一系列的产业失衡和产业边缘化现象,同时由于外资贸易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依靠国外母公司的输入,其关键技术人员也几乎全部来自国外,从而不利于技术溢出和企业的本土化,严重影响了我国通过引进外资促进本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目标的实现。

表6 2000~2006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

img9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6),《中国统计公报》(2006)。

(六)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五——区域分布不均衡

1.国内地区分布不平衡

由于历史、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和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等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差距。2005年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福建、辽宁七省市贸易额占全国比重的87.11%,而后10位的省、市、自治区贸易额占比不到6%。这种发展上的区域不平衡致使国内配套资金及相关经济资源大批东移,地区间原有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虽然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且成本远低于东部,但由于加工贸易集中于东南沿海,使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2.进出口国外市场呈现出高集中度态势

2006年,欧盟以2723亿美元继续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再加上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俄罗斯,共计与华贸易额高达13448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76.38%,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占全国出口额的80.98%和进口额的70.74%,市场集中度很高。

我国贸易这种相对集中且进出口市场不对称的分布格局,一方面造成了我国同一些国家和地区虚假的贸易顺差,尽管我国只是从中获得一小部分的利益,但这种虚假的顺差导致我国同这些国家和地区贸易摩擦不断发生;另一方面也会蒙受较大的市场风险,一旦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不景气,就会减少进口需求,降低出口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波动和异常,见表7。

表7 2006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情况

img9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公报》(2006)。

(七)贸易失衡的外在表现——贸易摩擦数量急剧上升

据WTO统计,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已成为全球被发起反倾销调查和被最终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从数量上看,1998年国外对我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数仅占全球的10.9%,2005年反倾销调查高达91起,占比升至29.8%,连续11年位居全球之首;1998年我国被最终实施反倾销措施案件数仅占14.1%,2005年升至30.5%;从涉案产品来看,位于前三位的是纺织品、轻工业品和化工产品,占涉案产品的83%;从涉案金额来看,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遭遇各类贸易摩擦涉案金额已达89亿美元,400亿~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从发起国来看,从美国、欧盟等规则制定主导国向其他国家扩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占我国此类调查总数的60%。[4]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对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进口贸易增速回落的影响因子分析

(一)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落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迅速回落,使我国进口增速明显放缓。2004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压缩了部分固定资产投资,抑制了国内进口需求的增长。2005年进一步加大了对房地产等行业的调控力度,预期的效果逐步显现,对资源性商品的进口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较快,但投资结构发生了变化,煤、电、油、运等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企业设备投资减少,占进口比重较大的机电产品进口增幅明显回落。2006年我国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870亿元,增长24%,增幅回落2个百分点。受此影响资本类商品进口增幅明显回落,例如2006年机电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22.1%,虽高于2005年,但比2004年增幅回落12.1个百分点。

(二)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剧烈,但上扬趋势未改

部分商品国际价格上扬提高了进料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减缓了一般贸易的进口增长。2005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扬,国内外价差不断增大,既提高了进料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也减缓了一般贸易进口的增长。特别是国际石油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国内部分原油需求从进口转向国内生产。据商务部资料显示,2005年前7个月商务部重点监控的42种原材料进口综合价格上涨55.6%。据海关统计,2005年前8个月,我国原油、成品油和钢材进口涨幅均超过3成,塑料原料、铜及铜材和铝及铝材平均价格上涨均超过17%。以上6种商品进口数量除铜及铜材略增3.9%外,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三)汇率升值预期

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对贸易顺差的扩大推波助澜,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促使一些出口订单提前成交,进口订单滞后成交,贸易顺差的扩大又强化了这种预期,从而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会导致对人民币的需求和外汇的流入。贸易项目为外汇流入提供了两个渠道,一是提前出口和延期进口,二是构造一些不真实的出口行为。这两种行为都会导致贸易顺差的扩大。尽管我们很难分辨到底哪些贸易顺差是由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带来的,但是可以肯定地说,2005年1~7月的真实的贸易顺差并不会有500亿美元。

(四)进口代替进程加快

近年来,由于投资增长和制造业产能快速扩张,国内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进程明显加快。以钢材为例,2004年我国钢材产量达到2.97亿吨,增长23%,增加的产量中有45%是用于替代进口和扩大出口的。2005年我国出口钢材2052万吨,大幅增长44.2%;进口2582万吨,下降13.48%,钢材净进口数量进一步由2004年同期的1507万吨锐减为530万吨。汽车及零部件、消费类电子产品等其他产品也都存在着类似情况。

(五)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目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美国尤为明显。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两面性,即在出口上要求各国开放市场,主张自由贸易政策;在进口上则坚持保护主义,以维持本国不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由于中国的“入世”效应,出口快速增加,加上美国自2001年出现经济衰退,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人数大幅减少。为了争取国内产业界的支持,布什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实施了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颁布了新的农业补贴法案等。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议定书中,中国是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加入的,这一条款将持续15年(至2016年12月10日)。这使得中国极易遭受他国的反倾销调查,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六)进口效率不高

从我国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比较来看,我国的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因此,进口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短缺资源、先进技术和设备。但从进口结构分析,目前的进口效率不高,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外商直接投资项下进口了大量的设备、零配件、辅料。已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这类进口的技术含量比较低,并没有达到最初“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况且,在目前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引进外资的规模,而不是它的进口效率,这有可能使上述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②加工贸易的情况更为突出,一方面是加工贸易项下进口了大量的原辅料;另一方面加工贸易产品一般都是具有稳定市场的成熟产品,为开展加工贸易引进的设备,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三、适度扩大进口贸易的必要性分析

(一)解决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瓶颈”

2004年,我国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在50亿吨左右,业已成为煤炭、钢材、铜、铁矿石、镍和水泥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见表8)。而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的《未来20年中国矿产资源的需求与安全供应问题》报告,未来20年中国要实现工业化,石油缺口将超过60亿吨、铜缺口将超过5000万吨、精炼铝缺口1亿吨,连目前供应较丰富的煤炭也将出现短缺,其他有色金属储备同样不能够满足国内经济增长的需要。

表8 2004年中国主要能源资源消费的全球比较

img96

注:对外依存度=净进口量(即进口-出口)/当年消费总量;能源消费、石油、铁矿石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4年世界石油消费量来源于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局(EIA);钢材、氧化铝、煤炭、水泥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公报》(2004)。

①邬沛民著:《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安全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第24页。

②张苺:《1995~2004年世界和我国铜铝钼镍钴金属生产消费贸易综述》,消费量按精镍计算。

③http://info.pf.hc360.com/2005/10/28110539354.shtml.

进口可以有效缓解面临的资源供给“瓶颈”。目前,我国对世界上100多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每年援助总金额达数十亿元人民币。因此,发挥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努力开展资源外交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原材料的进口规模,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之路,持续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水平。

(二)促进国内产业组织结构升级和协调发展

“二战”后日本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是由于产业结构实现了高级化,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又与进口贸易的配合是分不开的。经济落后国家要想赶超先进国家,必须利用后发优势,要注重产业政策,优先扶持和发展最有发展前途的战略性产业。而产品进口政策应合理调整,以促进国内产业的改造和发展。我们要改变进口贸易与国内工业发展相脱节的状况,使进口政策与支柱产业发展相一致。为了避免进口政策的盲目性和波动性,要根据国内市场的容量、国内工业的承受能力确定产品的进口数量。

(三)适当增加消费品进口可以提高社会福利

在我国,人们的消费并不总是由国内的产品来满足的。如果没有进口产品,有些潜在需求就得不到开发,难以形成实际的消费需求,也就不能推动经济的增长。因此,通过适当进口消费品满足潜在的国内需求,既可以扩大消费领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变旧消费方式和习惯,也可开拓新的消费市场。由此带动我国有关生产领域的变化,导致新的投资生产,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但是,对高档消费品,特别是奢侈品进口要严加控制,对于香烟、酒类等商品也要加以控制;否则,这些消费品进口过量,则会冲击民族工业。如果进口消费品是为了追求过高的生活需要,则这种进口不仅会刺激国内的高消费,而且对本国经济的危害更为严重。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性引进,使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外债负担而陷入债务国的教训,应引以为戒。

(四)通过进口推动出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对外贸易犹如一根链条,可以将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我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目前加工能力过剩与原材料供应不足的矛盾很突出,就业问题又很大。而“以进养出”可以提供丰富的原材料(零配件),使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快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外,通过引进外来竞争,有利于打破我国长期存在的经济和体制垄断,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有利于培育新的出口增长动力,形成有能力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新的出口部门和竞争性产业,为我国的持续出口打下基础。

四、适度扩大进口贸易的内容、目标

(一)适度扩大进口贸易的总体指导思想

在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以及与“十一五”规划、商务部《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衔接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十一五”期间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的指导思想:认真研究我国进口贸易的特点和规律,着眼于进口贸易向主动调控转变,着眼于全面提高进口贸易的综合效益,坚持渐进性、可控性的基本原则,适度扩大进口规模,进一步健全进口机制,努力实现“三个确保”,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积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发挥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指导思想明确了基本原则(两个坚持)、基本要求(三个确保)和落脚点。

“两个坚持”,即坚持渐进性、可控性的基本原则,避免过快调整超过中国经济增长承受之重。

“三个确保”,指扩大进口规模的同时,务必要确保我国急需的重要资源和关键技术装备的稳定供应,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落脚点是积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发挥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从时间安排来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一五”前期(2006~2007年)实现贸易政策转向的“拐点”,逐步建立有效促进进口的配套政策措施。

第二阶段:“十一五”中期(2008~2009年)逐步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大体平衡以及有效缓解与主要大国的贸易平衡问题。

第三阶段:“十一五”后期(2010年前后)充分发挥进口在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高进口贸易的综合效益,促使贸易经济发展步入科学协调健康的轨道。

“十一五”期间,适度扩大进口规模、实现进出口平衡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进口多少——进出口总量平衡”、“进口什么——商品结构平衡”和“从哪进口——进口来源地理分布平衡”。

(二)进出口总量平衡

1.进出口总量绝对平衡

所谓“进出口总量绝对平衡”是指目标期进口和出口完全相等,顺差为0。而根据“十一五”规划和商务部《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10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量调控目标是2.3万亿美元。因此,“十一五”期末我国要达到进出口绝对平衡,货物贸易出口额应为11500亿美元,进口额应为11500亿美元。

以2005年作为基期,中国外贸总额为1422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7620亿美元,进口为6601亿美元。计算结果为:2006~2010年,出口年均增长率为8.58%,进口年均增长率为11.74%。据此计算,“十一五”期间,中国预期实现贸易顺差2500亿美元左右(见图3)。

img97

图3 “十一五”期间贸易顺差示意

绝对平衡的优点在于简单、明确,计算方便;缺点是贸易平衡的调控范围过窄,导致实现目标的难度很大。

2.进出口总量相对平衡

所谓“进出口总量相对平衡”是指贸易平衡的度量范围是一个区间而不仅限于一个平衡点,国际上通常用顺、逆差占贸易总额比重来表示“贸易平衡度”,该比重小于10%就属于基本平衡。考虑到中国“十一五”期间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通过吸收FDI和国际产业转移,出口在整个产业链条上(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机电、高新技术产业)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贸易逆差的可能性不大。再从发达国家贸易发展历史看,美国从1874~1970年的97年里,有93年顺差;德国从1952~2005年的54年中,对外贸易均为顺差,其中1967~1982年,德国连续16年保持货物贸易顺差世界第一;日本从1981年以来连续25年顺差,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的年份有7年;我国从1994~2006连续顺差只有13年。综上所述,“十一五”期间我国进出口相对平衡区间应该定为[0,0.1]。

(1)进出口总量相对平衡上限。

2010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量调控目标是2.3万亿美元,“十一五”期末我国要达到进出口总量相对平衡的上限,计算如下:

设X代表出口,Y代表进口,那么有

img98

解方程组得:

X= 1.27;Y= 1.03;

即“十一五”期末我国要达到进出口总量相对平衡的上限,出口为1.27万亿美元,进口达到1.03万亿美元,顺差2300亿美元,贸易平衡度为10%。

(2)进出口总量相对平衡下限。

设X+ Y= 2.3,X= Y;

计算可得:X= Y= 1.15

即“十一五”期末我国要达到进出口总量相对平衡的下限,出口为1.15万亿美元,进口达到1.15万亿美元,顺差为0,贸易平衡度为0。

可以看出,相对平衡包含绝对平衡,而且对贸易平衡的调控余地要远远超过后者,可以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进口商品结构平衡

1.产业感应度系数、进口结构合理度指数

进口贸易结构是否合理的判断标准是,如果在进口产品中对国民经济拉动或推动作用大的产品的比例大,这样的进口结构就是合理的,可以构建产业感应度系数和进口合理度指数进行研究。

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一般用符号Ei表示,计算公式为:

img99

根据投入产出表,可以测算一个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

要测算每类产品进口结构是否与感应度系数排序一致,可以定义进口合理度指数,用于比较外贸结构的合理性问题。定义为每种产品的感应度系数乘以该种产品占全部进口产品的比重,乘积为该产品的推动力。即:

img100

进口产品的结构直接影响到进口产品的合理度指数。当进口产品结构的排序越接近感应度系数的排序时,进口产品的结构越是合理,进口产品的合理度指数就越大。或者,在相同的排序时,感应度系数大的进口产品在总进口中占的比例越大,进口的合理度指数就越大。

由表9可以看出,中国当前进口产品的推动力排序与感应度系数排序基本一致,说明进口产品结构是比较合理的。例外的是,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进口产品推动力排序第5位,感应度系数排序第9位,商业服务业感应度系数排序第6位,而进口产品推动力排序第12位,说明这两个产业进口产品结构还存在着向更合理的方向改进的余地。

表9 中国17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与进口产品合理度指数

img101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的《中国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表(2000年)》计算得来。

2.改善进口产品结构的整体思路

主要的考虑是:SITC0和SITC1类进口产品所占比重很低,保持着巨额贸易顺差,表明我国在这两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扩大进口的难度较大。SITC2、SITC6、SITC8类产品上,我国具有较大的贸易顺差,且进口所占比重较大,进口增量中所占比重同样较大,再结合感应度系数分析结论,应该控制三类产品的进口规模。从感应度系数排序来看,应该发挥SITC3、SITC5、SITC7三类产品的带动作用,但是SITC3、SITC5类产品保持着贸易逆差,扩大进口有可能使得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而增加SITC7进口,有利于缩小贸易顺差规模。因此,扩大这三类产品进口规模,具有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和发挥产业带动作用的双重效果。

因此,改善进口产品结构的整体思路:进一步扩大矿物燃料、润滑油(SITC3)、化学品及其制品(SITC5)、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7)产品进口,发挥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以及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的双重效果,“十一五”期间,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进口所占比重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适当提高食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饮料及烟类(SITC1)两类进口产品比重,缩小贸易顺差规模;控制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SITC2)、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SITC6)、杂项制品(SITC8)产品进口比例和进口规模,“十一五”期间,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进口所占比重达到30%左右。[5]

(四)进口来源地理分布平衡

1.各类产品进口的地理分布

本文将进口来源国家(地区)划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对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成熟市场,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第二类是在中国外贸中地位日益凸显的新兴市场,如韩国、东盟国家等;第三类是资源型国家,包括中东、拉美及非洲国家。

首先,从总量来看,“十五”期间,亚洲地区仍然是我国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地。2005年我国6600亿美元的进口中,有4400多亿美元是亚洲国家的货物,而2000~2005年,对亚洲国家的贸易逆差累计达到2350亿美元;未来5年,中国的进口总额将累计达5万亿美元,专家分析,其中3万亿美元的进口会来自亚洲。[6]

其次,矿物燃料、润滑油(SITC3)明显来自全球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包括中东国家、安哥拉以及俄罗斯等。中国在SITC3类产品上,来自最大的10个贸易伙伴的进口总额占68.6%。多元化的进口市场格局有利于我国的资源供应和经济安全。

第三,美国是我国SITC0和SITC2两类产品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法国是我国SITC1产品最大的进口来源国,马来西亚则是我国SITC4产品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第四,日本、韩国是中国SITC5~SITC9产品的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两者占到我国进口份额的30%~40%。

2.各类产品的进口贸易综合影响率

判断目标国对我国外贸到底产生了多大程度上的影响,可以借鉴使用杨丽、金柏松(2005)“综合影响率”指标。[7]我们可以将“综合影响率”分解成“出口影响率”和“进口影响率”两个概念,按照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践经验判断,Y值在30%以内市场竞争尚处于良性状态,多数竞争对手还可以忍耐,在30%~50%区间,则恶性竞争、贸易摩擦会明显增加,超过50%则可能引起全面摩擦。

分析对我国进口有重要影响的19个国家,可以发现:各国对中国进口贸易市场的影响力并不是按比例均衡分布和发挥效用的,而是少数大国在特定产品类别上左右着我国的进口贸易全局。阿根廷、印尼、马来西亚在SITC4上,进口贸易综合影响率已经超过50%;日本和韩国在四类工业制成品上(SITC5~SITC8)影响率也已经接近或超过50%;法国和英国在SITC1产品上,影响率甚至超过100%;澳大利亚在SITC0和SITC2产品上,影响率超过30%,加拿大在食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上影响率达到53%,泰国为35%,美国为41%;另外,美国在饮料及烟类(SITC1)和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SITC2)产品上影响率超过50%,分别达到102%和52%。

表10 2004年有关国家对中国进口贸易的综合影响率(权数为1)

img102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制定主要贸易伙伴优先进口行动计划的原则:适当减少自日本、韩国进口规模,扩大自欧盟、其他新兴国家、资源型国家进口规模,根据目标市场的资源富裕程度、获得资源的成本、高新技术富裕程度及易得性等因素,作为选定重点进口经济体的原则、树立全球战略意识、以全球战略眼光谋划对外开放、合理配置资源。

五、适度扩大进口贸易的动力机制研究

进口贸易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要想适度扩大进口贸易规模,“十一五”期间,应该积极建立健全以下几个动力机制。

(一)扩大政府采购,建立健全战略性资源储备机制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对一些战略性资源产品的进口依赖程度将持续提高,过去几年我国进口的快速增长和2005年的快速回落,已经并将对一些资源性产品国际市场价格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应该抓住价格回落的机会,与相关出口国之间寻求建立稳定的进口机制。在国际市场价格回落到适当价位时,适当增加一些战略物资的进口,用于战略储备。完善国家战略储备体系,就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海外长期的能源生产基地;二是争取国际能源价格定价权;三是有步骤地参加国际性和地区性的经济和能源合作体系。

(二)关注资本品进口低度化倾向,健全先进技术的稳定进口机制

国外大量实证分析表明:任何贸易政策,如果使一个发展国家机械设备的进口从高知识储备国转向低知识储备国,就会损害经济增长。一个国家能利用的知识存量可以用资本品的进口情况来考察。1995年欧盟12国占我国资本品进口的比例为29.06%,2004年欧盟15国占比下降为17.3%;日本一直是中国资本品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比重也从1995年的28.87%降至2002年的22.68%;东盟五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的比重1995年为3.47%,2004年东盟10国提高为13.7%;韩国的表现较为突出,1991时仅占1.1%,2004年提高到10.7%;美国的比重十分稳定,一直为12%左右。如果以R&D投资规模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知识储备水平,我们发现,欧盟整体水平约为美国投资规模的2/3,日本、韩国合起来约占美国的1/3,东盟的整体投资水平较低。

显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品进口结构有低度化倾向,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要有政策引导措施,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品进口结构的改善,加大引进先进技术的力度并加强自主研究开发,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

(三)着力降低进口贸易成本,加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降低进口贸易成本,需要从总量、价格两方面考虑。中国正处于经济新一轮增长期,对原材料、能源资源的需求规模都相当大,因此降低成本就只能降低价格。根据简单的数学原理,要想降低成本,价格并不需要降低与数量提高相同的比例。本币币值升高,进口成本降低,购买力提高。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扩大,对减缓出口、促进进口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比如,中国最大的成本项目是大宗商品,商品是以美元计价。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使得大宗商品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扩大大型设备和原材料进口。下一步,我国要加快培育外汇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可兑换进程,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或略有节余。

(四)培育进口市场主体,建立促进民营企业扩大进口的动力机制

“十五”以来,国有企业进出口占比均出现大幅下降,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比重大幅度提升,而民营企业出口比重由2001年的5%提高到2005年的14.7%,有较大提高,进口比重仅由5%提高到8.2%,增加寥寥。按照2005年顺差大小排序:

私营企业(582.5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567亿美元)>集体企业(159.9亿美元)>国有企业(逆差283.9亿美元)

因此,进口过低是导致民营企业保持巨额顺差的主要原因。“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进口规模,同时民营企业绝大部分都从事一般贸易,具有产业链长、经济拉动作用大的显著特点,这是近年来外贸增长的一个质的变化,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和认真研究。

(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完善进口贸易自由化机制

中国快速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网络有利于扩大进口贸易,也有利于转变进口来源,特别是进口转移到巨额贸易顺差国,有利于解决贸易失衡问题。截至目前,中国向北已与俄罗斯等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协定,向西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等,向东与东盟,向南与亚太贸易协定(前身为曼谷协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开展自由贸易区谈判,截至2005年底,中国已经发起或参与了9个自由贸易区谈判。从总量来看,已签署或者在谈的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国占我国外贸进口比重为31%。其中,东盟10国占11.5%,亚太贸易协定5国占11.5%,CEPA占我国外贸进口比重仅为2.7%,其他国家或区域经济一体化不足2%。

六、促进进出口贸易平衡的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上述五方面动力机制,需要从更细层次上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总体来说,就是从转变观念、完善政策、理顺机制入手,为企业扩大进口提供更好的条件。在观念上,就是从过去“重出口、轻进口”的观念向进口、出口并举转变,必须明确要通过扩大进口而不是抑制出口缓解贸易不平衡矛盾。在政策上,就是要注重专项规划、产业政策与金融、财政、税收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在机制上,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四位一体”的应有作用。

(一)设立进口贸易发展专项基金,给予金融信贷支持

扩大进口贸易规模,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行为,更重要的是需要政府的参与,特别是重点进口领域,需要政府的直接干预和统筹安排。一是尽快将散落在各部门的各种不同类别的贸易发展资金进行归类,筛选设立名目相对集中、使用方向更为明确的贸易支持项目。二是新设立的贸易发展基金应更多地倾向于扩大进口,用于鼓励进口贸易企业的进口和进口贸易重点领域的发展。三是推动地方政府和社会配套资金投入,鼓励银行、保险公司通过设立进口信贷,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进口提高融资和保险便利。四是继续推动“科技兴贸”战略,加大政府投入,建设一批出口创新基地,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自有品牌产品的企业出口,给予金融、通关、质检等一系列便利措施,推动形成一批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强的出口品牌。

(二)有保有压,分类指导,加强进出口调节

出口和对外投资方面:首先,要清理和纠正各地下达和考核出口指标的做法,加快完善“有促有限”的出口调节政策。其次,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再次,加快完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环境,对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行为,国家应在投资审批、外汇管理、税收征管等相关政策制定中予以全方位的指导与支持。

进口方面:第一,重新修订或制定重点产品进口管理实施办法。“十一五”期间,要制定侧重于促进技术创新、调控重大产品进出口等方面的进出口关税政策,对国内装备业自主开发、制造重大装备所需进口的关键部件及原材料给予一定的进口税收优惠。第二,进一步降低部分先进技术设备和能源、原材料产品的进口关税,降低进口企业的成本。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由15.6%降低到15.3%;工业品平均税率由9.5%降低到9.0%。第三,扩大取消进口许可证管理范围。在目前取消钢材(不锈钢、硅钢片除外)、钢坯、塑料原料及部分机电产品等近400个税目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取消范围。第四,有重点地组织专项进口,加大国别进口补贴规模和实施力度,增加从与贸易逆差较大国家的进口,控制与重点国家贸易顺差的过快增长。

(三)改善进口环境,提高进口便利化程度

根据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发展指标》统计资料,中国清关需要7.9天,既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贸易基础设施不如中国的印度(6.7天)。而贸易便利化有助于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第一,应针对目前我国贸易便利化存在的问题,外贸、海关、卫生检疫、环保等部门需要研究、并逐步清理那些不利于进口协调、平衡发展的政策措施。第二,提高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完备性和透明度,提高行政执行与行政执法的透明度。第三,完善贸易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电子商务与互联网的应用能力。第四,理顺管理体制,形成合力。贸易便利化同时涉及经贸管理、海关、商检、口岸、运输、银行、外汇等部门,应在政策上统一协调,促进信息和数据交换在不同部门之间及时进行交流与沟通,减少企业负担和成本。第五,要尽快构建安全的外部资源交通和运输体系,加快油气管道、港口、公路和铁路等国际性战略通道建设。

(四)加快境内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推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

1.加快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

针对目前单个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跨国经营能力不强的问题,可考虑加快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这具有多层重要意义:一方面是解决贸易摩擦问题,加大出口力度;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外汇储备过多和外贸顺差增长过快,以及实施中国自主品牌战略的有力措施。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纺织、轻工、家电、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从这些优势产业着手,推动企业“走出去”,不仅可以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也可以实现原产地多元化,促进对外贸易平衡。2006年11月,我国首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正式揭牌。

2.尝试建立境内进口贸易区(Foreign Access Zoon)

通过建立境内进口贸易区,完善贸易区内贸易流通、展销等基础设施,收集海外企业和经济机构想向中国出口,寻求合作等的信息,并翻译成中文通过网页、传真、电子邮件等提供给国内企业,建立商贸顾问制度,由具有丰富国际商贸经验的商贸顾问,接待国内外企业,介绍企业伙伴,指导办理委托加工,贸易等具体的手续方法。

3.加快推进与有关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谈判

在目前9个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选择更多的贸易伙伴磋商建立自由贸易协定。对于3类商品重点进口国家,特别是重要能源、矿产资源进口国家,应考虑增派工作人员,建立更为有效的协调合作机制。探索化解贸易摩擦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相结合的新思路、新途径,继续推动与地域临近或经济联系密切的国家与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努力建立稳定、公平的对外经济环境,减少贸易摩擦。加快建设我国与东盟贸易自由区,继续推动建设东盟—中日韩、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利用和发挥好《亚太贸易协定》的应有成效。

(五)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中介组织、企业“四位一体”的协调机制

参照国际成功经验,应建立政府主导的,政府部门、驻外商经处、社会中介组织及企业共同参与的外经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发挥商务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财政部、进出口银行等资源间的协作机制,形成进口调控的整体合力。首先,加强进口宏观监测与管理。完善进口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健全进口对产业损害的预警机制。其次,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监督。在鼓励扩大进口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对外资企业进口的监管,尤其是亏损或营业利润率低于本土企业的外资企业,防止其利用“高进低出”方式转移利润。再次,加强进口公共信息服务,充分调动各种进出口商会和行业协会的积极性,发挥其专业性强、联系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组织进口展览会和企业集中采购,为企业扩大进口搭建平台。最后,建立健全应对贸易摩擦机制。企业要认真学习和实施国际规则和标准,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进行营销和定价,行业协会要根据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发挥在应对贸易摩擦中的作用。

(六)与主要大国贸易平衡对策建议

在本研究报告第四部分关于促进贸易平衡的总体指导思想里,我们认为可以在“十一五”中期(2008年、2009年)逐步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大体平衡以及有效缓解与主要大国的贸易平衡问题。在这里,我们将着重研究中美、中欧贸易不平衡这一问题。

1.应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对策建议

现阶段,造成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日益突出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统计方法的差异,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我国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美国储蓄率过低的原因,也有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因素,还有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为中国崛起制造重重障碍的不利因素等。中美贸易不平衡是一个长期课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解决,现实的选择是制定阶段性目标,缓缓图之。

短期内,要本着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避免将经济和贸易问题政治化。仔细研究美国本地的政治游戏格局,高度重视美国利益集团的作用,特别是争取对中国友好的利益集团的支持。具体来讲,就是要研究那些对中美贸易大做文章的国会议员的来源地、当选地的经济情况,有针对性地鼓励中国企业从这些地方进口产品。这种政策完全符合美国国内政治的游戏规则,能够最有效地解决中美贸易带来的不平衡问题。比如可以针对纽约州,购买相关的化工以及高科技产品,用以平息从美国纽约州来的国会议员的政治压力。

中期内,要将精力集中在以下五个重点方面:

(1)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原产地原则。新原产地原则要反映出各国在贸易中的实际获利,目前呈现出“加工在中国,利润在欧美”的格局,新的原产地规则要充分反映这一格局,从而可以平息美国针对贸易不平衡的强烈指责。

(2)发展技术贸易。中美两国大力发展技术贸易,既能减少美方在商品贸易上的逆差,也能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实现“双赢”。但是,美方对华采取“遏制政策”,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致使美中贸易不平衡问题复杂化。

(3)发展服务贸易。过去十多年来,美国对华服务贸易一直是保持盈余的,而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扩大服务贸易也是缓解贸易不平衡的重要途径。同时,服务贸易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外贸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中国已有能力承接部分服务贸易环节,并且这种能力逐渐增强。

(4)积极开展境外加工和跨国经营。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企业投资美国,绕开贸易壁垒,缓解双边贸易顺差的压力。同时鼓励国内具备条件的企业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在第三国投资、生产向美国输出产品,适当地转移中美之间贸易顺差的压力。

(5)建立务实有效的双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在接受商务部调查的企业中,81.3%的企业反映受到美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远远超过欧盟和日本。因此,中美双方作为WTO的成员方,理应在WTO框架下建立务实有效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平等、互利地解决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

长期看,要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领导力,掌握更多的战略主导权和政策制定权,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自由化。首先,要尽快熟悉国际政治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并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在国际谈判中发挥领导作用。其次,要在国际舆论界占领制高点。大国崛起过程中的经济政治外交,不仅应该是而且必须是全方位的,要广泛交结国际各界精英,加深他们对中国的理解,让他们多在国际场合为中国的利益说话。

2.应对中欧贸易不平衡的对策建议

可以从转变观念、完善机制两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解决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

(1)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并重视中欧双边贸易。欧盟市场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集团,集团内部已经实现了商品、人员、资本、服务的自由流通,进入一国市场就等于获得了进入其他成员国市场的通行证。这需要我们有一种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给予欧盟相应的地位,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保持稳定的双边贸易关系。当前在某些贸易领域,美国、日本不能给予中国的,欧盟也存在这种可能性。

(2)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双边贸易摩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欧贸易摩擦比中美贸易摩擦更为严重。WTO成立至2005年底,欧盟对我国发起反倾销61例,比美国同期多1例,呈现立案时间集中、涉案金额高、涉案企业多、仲裁数量多的鲜明特点。从各行业来看,食品土畜行业、轻工行业、纺织行业在欧盟受到影响较为严重,机电高新行业的影响也主要集中在欧盟地区。可以说,中欧双方建立务实有效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更具有紧迫性。

(3)建立常规性的赴欧盟采购团机制。目前,欧盟对技术贸易的限制比美国小,中国可以考虑组建常规性的采购团,并不断扩大采购规模,合理、有效地利用进口资源,控制与我国存在贸易顺差国家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裴长洪:《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挑战、机遇与对策》,《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2.裴长洪:《当代国际贸易新现象研究》,《财贸经济》,2005年第9期。

3.尹翔硕:《贸易结构更为重要——中国外贸依存度及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与不对称》,《国际贸易》,2004年第3期。

4.裴长洪:《寻求新的突破——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对外贸易》,《国际贸易》,2005年第4期。

5.杨丽、金柏松:《适当调整发展战略——探析中国对外贸易的超常增长与调控》,《国际贸易》,2005年第11期。

6.陈锡康:《中国1995年对外贸易投入占用产出表及其应用》,《中国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2001》,第190页,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7.王亚飞:《入世后过渡期中美贸易摩擦探析》,《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8.王玉清:《从出口增长奇迹到进口增长奇迹》,《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9.戴芷华:《中欧贸易与反倾销问题》,《国际商务研究》,2005年第2期。

10. The Trade Balance and Fiscal Policy in the OECD,Lane. P.R,Roberto. P,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8.5.

11. Interpreting Co-movements in the Trade Balance and the Terms of Trade,David. K.B,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3.8.

12.裴长洪:《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贸易增长变化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

13.徐薇:《我国能源消费变动趋势及对策研究》,《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14.史德信等:《中国经济的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从国民收入账户分析中国的贸易平衡》,《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4期。

15.张旭宏:《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的贸易顺差》,《宏观经济管理》,2005年第10期。

【注释】

[1]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公报》(2006)。

[2]SITC0:食品及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1:饮料及烟类;SITC2: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SITC3:矿物燃料、润滑油;SITC4:动植物油脂;SITC5:化学品及其制品;SITC6: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SITC7: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8:杂项制品。其中,前五类产品属于初级产品,后五类产品属于工业制成品。

[3]美国、加拿大、阿尔及利亚、阿根廷、澳大利亚、奥地利、孟加拉国、比利时、巴西、智利、哥伦比亚、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印尼、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匈牙利、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荷兰、新西兰、菲律宾、波兰、葡萄牙、印度、新加坡、南非、西班牙、瑞典、土耳其、英国、委内瑞拉、克罗地亚、多米尼加、摩洛哥、挪威、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瑞士、突尼斯。

[4]《2006中国如何应对贸易摩擦》,http://www.chinaccm.com 2006-1-5 10:13。

[5]“十一五”期间,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所占比重提高了3.7个百分点,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进口所占比重提高了13.7个百分点,2005年,两者所占比重分别为30%和23.6%。

[6]商务部部长在2006年3月召开的亚洲协会第16届年会上的演讲。

[7]计算方法参见杨丽、金柏松:《适当调整发展战略——探析中国对外贸易的超常增长与调控》,《国际贸易》,2005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