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努力提升劳务经济的发展质量

努力提升劳务经济的发展质量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努力提升劳务经济的发展质量甘肃省既是一个富余劳动力大省,也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近年来每年仅农村劳动力转移性就业或者外出打工的人数一般在500万以上,2011年劳务总收入达到400亿元,大体占农民纯收入的28%,在劳务集中地区占到1/3以上,劳务产业真正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因此,提升劳务经济发展质量是甘肃农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也是核心问题。

(三)努力提升劳务经济的发展质量

甘肃省既是一个富余劳动力大省,也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近年来每年仅农村劳动力转移性就业或者外出打工的人数一般在500万以上,2011年劳务总收入达到400亿元,大体占农民纯收入的28%,在劳务集中地区占到1/3以上,劳务产业真正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从2000到2007年,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战略和政策的长期实施,全省退耕2423多万亩,现保留的耕地面积只有5400多万亩,全省人均耕地面积降低不足1.97亩,农村劳均只有5亩,而农村实际劳动力供给人口规模一直保持在900~1000万之间。

不论怎样思考,劳务产业都应该成为甘肃省农村富民的主导产业,成为政府决策“三农”问题的主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太大,而且每年又在以25万左右的规模增加新生劳动力供给;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生产力综合水平的持续提高,土地吸纳度也在提高,目前的土地吸纳度指数大体在20亩左右,有限的耕地资源所能够保证的劳动力需要量不断下降,农村只需要200万到250万劳动力就足以运转现有的耕地。所以,甘肃省今后长期的农村富裕劳动力规模应该在700万到750万之间。与目前的劳务人口规模比较,还有200万的转移空间。

2003年以来,随着省上把劳务经济确定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战略以来,省委、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都非常重视劳务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在发展战略上确定了劳务战略的主导地位,各地都把劳务战略选择为核心农业战略;二是在发展规划中都把劳务战略作为核心内容,有目标有措施;三是在政策上采取政府扶持、集中转移、工作服务站、对口联系等;四是将政府补贴、集中培训、实用技术、品牌开发、“两后生”职业教育、中青年为主等作为农民工培训的主要形式,收到了明显效果。

但实事求是地说,与发达地区比较,甘肃省的劳务战略实施与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重规模转移轻质量转移的问题依然存在,大多数市县乡对于农民工的问题,都把主要力量放在数量输转上,对于农民工的总体水平问题不是很关注;二是多数地方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民增加收入上,而没有放在如何培育强大的劳务产业上,品牌少,影响小,竞争力弱;三是农民技能培训投入少、培训时间短、技能提升速度有限。甘肃省每年全省投入到农民工培训的费用只有2亿多元,而培训目标却要达到20多万,平均每个培训对象只有1000元,时间只有1~2个月。很显然,这种培训投入水平很难与国家在国民教育中培育一个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投入相媲美。

因此,提升劳务经济发展质量是甘肃农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也是核心问题。这是因为在2012年底省政府制定的《甘肃省农民收入倍增计划(2012-2016年)》中,实现农民收入突破性增长的主要形式就是劳务经济,占到50%。根据测算,到2016年底,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3909.4元将增加到8001.1元,年均增长15.4%。

甘肃省2012-2020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目标分解

img1

实际上,近年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一直是甘肃省农业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全省各级劳务工作机构坚持以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务工人员收入为主线,以切实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率”、输转“组织率”和就业“稳定率”为重点,进一步拓建劳务基地,强化技能培训,推动回乡创业,打造劳务品牌,扩大境外就业,全省劳务经济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39.7万人,完成年计划500万人的107.9%,创劳务收入超过590亿元,完成年计划550亿元的107.3%[1]

全省各级劳务工作机构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公共就业服务,积极广泛搜集用工信息,采取“走出去”策略,到用工需求量大的地区进行劳务考察,签订用工协议。据统计,仅2012年“春风行动”期间,全省各地共举办“春风送岗位”专场招聘会300多次,免费为80多万名农村劳动者提供职业介绍,帮助170多万人实现就业,并对14万人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被列为2012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的全省劳务品牌项目培训4万人的工作任务也圆满完成,并全部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

全省各地在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回乡创业带动就业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提升劳务合作对接,扩大省际劳务合作交流,与外省市的劳务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合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率先实现贫困家庭劳务输转和技能培训全覆盖,省劳务部门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58个贫困县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劳务输转全覆盖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并力争到2013年实现“两个全覆盖”。

因此,建议省上有关部门重新思考甘肃省的劳务战略地位问题,创新劳务战略和政策。一是建议全省确立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劳务战略,继续保持劳务战略在核心地位,提升劳务战略的内在含量,按照新生代产业工人的目标来决策劳务战略和培训工作,根据新的发展需要修订《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实施方案》;二是大胆提出甘肃知识型、文化型、技能型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农民工技能培训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培训技能,还要传授文化、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明确“文化农民工”发展目标;三是农民工培训一定要坚持以品牌培训为中心,市场竞争的核心问题是品牌竞争,农民工之间的竞争也是如此,多举办特色性的培训班,一方面将现有的“陇原妹”、“陇原月嫂”、“天水白娃娃”、“礼县大嫂”、“礼县妹”、“兰州牛肉面”、“东乡手抓”、“临夏古建工”、“靖远菜农”等品牌持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不断创出新的更加有竞争力的品牌;四是想方设法增加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除继续保持政府财政的补贴方式之外,可以采取社会资助、社会捐助、补贴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搞活培训方式;五是建议设立专门针对农民工的“培训工程”,参照“母亲水窖”、“幸福工程”、“希望工程”一样来运作。农民工培训费用在政府财政支出计划中应该单列;六是农民工培训必须与技能认定结合,一方面,优秀农民工既可以通过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渠道取得专业职称,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参加政府事业单位的专业职称评价认定,尽快将农村多方面专业职称评定工作全面开展起来;七是建议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甘肃发展的意见精神,创新与劳务战略和培训有关的宏观政策,比如,建议在甘肃省的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实行“12年义务教育”政策、对属于国扶贫困县的农村学生考入国民教育中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杂费免除、对高等学校的学生学杂费减免;八是从长远发展考虑,劳务战略必须与农民进城定居结合起来,用优惠的定居政策吸引农民工由转移性就业向直接定居转变,这非常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产权的优化组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