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序变能力

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序变能力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序变能力序指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次序。在创新系统中,新质的出现,有赖于系统要素之间的非线性有机联系。创新系统的有序性就是指创新系统各要素间的时空秩序。创新系统的序变能力是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的,是对新的结构的自觉选择。创新系统内的涨落是影响序变的随机因素。

第一节 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序变能力

序指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次序。“凡是有序总显示为是有一定的规则”。[1] “序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序的概念展开,涉及系统研究的许多基本内容。空间序,即意味着系统的结构;时间序,即意味着系统演化;功能序,则意味着系统的机理。”[2]事物的序与事物的对称性是密不可分的,所谓事物的对称性是指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经过交换仍保持不变的性质。例如,一个容器里盛有气体或水,这就是一个处于平衡态的孤立系统,容器内的水或气体的温度、压强、分子密度是均匀分布的,容器内的物质具有匀质性,不存在异质性的物体,这说明容器内的物质系统在整体上具有很强的对称性,但是如果从微观上来看,物质的结构处于杂乱无序的状态。不同的事物其对称性程度是大不相同的,有序程度越高,系统的对称性就越低,有序程度越低,系统的对称性就越高,也就是说,有序会减少对称性,或者说导致对称性破缺。一个孤立的系统,由于它不受或较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系统内部处于平衡状态,系统内部具有很强的对称性,由于对称性的增强,导致有序运动的逐渐消失,最后使系统处于无序的平衡态。一个系统要进行有序的运动,就必须使它处于开放的非平衡态以维持系统内部的对称性破缺。

系统的有序性是指系统要素的有秩序的联系。在创新系统中,新质的出现,有赖于系统要素之间的非线性有机联系。创新系统的有序性是多样化的。有序性的基本含义就在于说明系统要素有机联系的时空状态,以时空有序性为基本规则才能说明系统的组织结构状况、系统运动和发展的机制与方向,揭示系统质与系统功能的内在依据。创新系统的有序性就是指创新系统各要素间的时空秩序。序变是指量的存在方式的变化,即秩序性的变化。序变有两种形式。序变的第一种形式是序的渐变,也就是秩序性的增减或强弱变化。序作为量的存在方式是随量变而发生变化的。量变可以导致秩序性增强,也可以导致秩序性减弱。序变的第二种形式是序的突变,这就是由一种序转化为另一种序。当量的变化达到某一临界点时,原有的秩序就会瓦解,新的秩序就会产生,这就是序的突变形式。序变是质变的直接原因,当序变积累到临界点时,序就会发生突变,量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事物的直接存在也会发生变化,事物转化为新质,因此序变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中介。量变并不直接导致质变,量变首先导致序的变化,当序变达到临界点时,序的变化引起质的变化。序的存在是一个相互联系和交叉的网络,这个网络结构的基本联系是时间秩序与空间秩序,各个量的具体存在方式类似于网络中的结,表现为时空秩序的具体化,这些具体的序就是通过时空秩序的形式联系成一个创新系统的网络。创新系统中的序不仅相互联系而且互相交叉,在一定的情况下还互相转换,使序变能够进行,序的转换是创新系统具有生命力的原因。

序变能力是一个系统所具有的素质,它是衡量系统发展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创新系统的序变能力是指创新系统所具有的改变其秩序的能力。也就是它所具有的活力和发展的内在潜力,即创新系统的自维生能力。只有具有很强序变能力的系统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创新系统的结构不同,创新系统的序变能力也不同。有的创新主体组织合理,制度完善,具有合理的要素结构,这样的创新系统有序程度高,这是因为系统的序变能力是和系统的结构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系统结构老化,系统的序变能力就趋向衰竭,这时只有改变旧的结构才能带来新的、充满活力的序变能力。比如,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生产率不可能无限度地提高,或者,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劳动生产力限制在一定的水平上,这个时候如果只是微观地调整其原有结构都不可能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它们的序变能力已经枯竭。只有改变旧的生产方式或技术条件,改变系统的原有结构,建立新的结构,提高系统的序变能力,才能使系统进一步发展。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电能比蒸气能具有较高的效能,原子能比电能又具有较高的效能,就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结构,序变能力不同,后者比前者有着较高的序变能力。如果不突破原有的结构,无论如何改进原有结构都是无法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效能的。创新系统的序变能力是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的,是对新的结构的自觉选择。当创新主体意识到原有结构不能再产生序变能量的时候,创新主体就会设想新的系统结构,设置新的联结方式,从新的结构方向的确定到新结果的实现,这种序变能力的提高都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影响创新系统序变的因素有:(1)创新系统自身必须发展到系统的序变区。创新系统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原来的位置,它必然会因为要素变化的需要渐渐发展到一个序变点。在序变点以后的序变区内系统变得很不稳定,具有很强的序变倾向,很可能由原来的旧秩序转化为新的秩序。这种自复制循环开始发生变异,自催化的循环发生间断性的断裂,复制循环中各因素的粘合力出现衰减,系统进入序变区。没有进入序变区的系统是稳定的系统,进入序变区的系统是不稳定的系统。进入序变区的系统之所以是不稳定的,是因为它的无序,必然出现多种可能性。未进入序变区的系统之所以是稳定的,是因为系统内部发生裂变的可能性很小。如果系统的裂变只有一个,这就是必然性变化。(2)创新系统内的涨落是影响序变的随机因素。涨落指的是系统在一定时间内运动变化的平均值与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运动变化的差异,即系统在宏观状态下各种随机的起伏波动。创新系统与其他系统一样,在运行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涨落,在系统进入序变区的时候,所有的涨落都是衰减的,不会影响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表现为微涨落。在系统进入序变区后,涨落的作用就会增大,可能会形成改变原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巨涨落。巨涨落形成后,系统结构会通过内部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促使某一特定的涨落获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支持,使之成为系统新序形成的主导因素。这种主导因素称之为“吸引子”、“序参量”,它的出现会对涨落形成的其他可能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支配作用。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存在着多种可能性,究竟哪一种可能性被选择,是由偶然随机的因素促成的。由偶然随机因素决定的这一进化方向,在今后的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使系统沿着选定的道路发展下去。创新系统多处于科学技术的序变区,面临着多种可能的选择,偶然性对创新系统的运行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它可能使创新系统加速发展,也可能阻碍创新活动的进展。(3)环境对创新系统序变方向的选择。当系统进入序变区以后,将会面临多重选择,但是系统只能有一种序变的方向和方式,实现这一方式或方向,就必须排除其他的序变的可能。但是系统将会向哪一个方向发生变化,系统所处的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创新系统也遵守这一规律。创新系统要与外界进行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如果说这种交换在创新系统稳定的条件下还能引起微涨落,那么在系统进入序变区之后就会引起巨涨落,环境对系统的作用就会由一般的影响转化为对序变方式和序变方向的选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外界环境对创新系统序变能力的影响就更加明显了。吸收和引进都是环境对创新系统影响产生的序变能力。

创新系统的序变量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具有无限增长的趋势,它可以吸纳无限多的能量,使创新系统不断打破原有的界限,呈无限增长的趋势。创新系统不同于其他的活动方式,它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强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加速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它是通过文化创造的方式将自然能转化为社会能,创新系统序变量的增加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机器在工业中的应用,电的发明,微电子的出现,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尤其是最近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增长的80%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推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都带来社会的极大进步。创新系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把自然能量不断地转化为社会能量,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创造而实现的。创新系统的特点还表现在它具有序变量的流动性和转化能力。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不同,它吸收和转换自然的能量的程度与方式就不同。在利益的驱动和制度的整合下,创新系统的序变量往往趋向发展前景看好的产业和行业。创新系统的流动性和转化性是创新系统实现自组织的机制。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提高就是通过创新系统各要素的流动和转化而实现的。创新系统序变量的流动和转化是创新系统实现自组织的重要机制,是创新系统自维生能力的突出表现。创新系统的序变量可以分为无序变量和有序变量,所谓有序变量是指创新系统的序变量沿着设计的路径流动和转换,在创新主体的约束下有目的地运行。所谓无序变量是指创新系统的序变量游离于创新系统的正常轨道之外,在运行路径和转换方式上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创新系统的序变量是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合而流动的。它必须经过社会结构的整合才能形成现实的创新活动。创新系统的各要素只有经过社会结构的整合形成有序的状态,才能产生创新活动预期的结果,这说明了创新系统序变量对社会和经济制度的依赖性以及社会和经济制度对创新系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

创新系统序变量的流动性特征说明了创新系统运行整合的重要性。说明了控制创新系统序变量的对象和内容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