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

创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创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创新系统是由一定的结构所组成的,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创新系统的结构是指创新系统的要素在系统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方式。创新系统的结构说明创新系统存在的方式,以及该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之间的性质,而功能则表示系统作为整体有目的的组织起来的活动过程,即表达其行为。这是系统结构的动态性和可变性。

第四节 创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

创新系统是由一定的结构所组成的,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研究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就不得不研究创新系统结构的特征,因为正是这种结构特征决定着创新系统运行的基本特征。“要了解一个系统,首先要进行系统分析:一要弄清系统由那些组分构成;二要确定系统中的元素或组分是按照什么样的方式相互关联起来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的;三要进行环境分析,明确系统所处的环境和功能对象,系统和环境如何互相影响,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1] 创新系统是一种功能系统,创新系统的结构更是一种功能结构。作为一种系统结构,它存在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并在创新主体的活动中发挥其具体的功能作用。创新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因为创新主体的现实性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正是创新系统结构生成的源泉。帕森斯认为,社会进化意味着社会系统的形成及其功能的分化,并强调这种社会进化包含着社会系统日益分化成各种功能性领域,如政治、法律、宗教、家庭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功能和结构是系统的两个方面,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也能改变结构,从而使系统更加完善。结构的多样化会促成功能的多样化,而且系统的分化也会造成功能的多样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着辩证的统一关系。结构具有空间和静态特征,功能具有时间和动态特征。同一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构表现出来。结构与功能之间有着相当复杂的关系,创新系统的功能既表达着系统结构的目的性,又是系统结构所产生的结果,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创新系统要达到高度有序和优化的运动,就必须坚持时空统一的原则,实现静态过程和动态过程的统一。系统的结构变化时,其功能也将发生变化,因此,为了使创新活动有效地开展,就要建立和改进创新系统结构。不论采取何种结构,只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系统的功能,就是优化的结构、合理的结构。创新系统结构的变化,必然会造成创新系统功能的多样化。创新系统的结构是指创新系统的要素在系统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方式。这种内在联系的方式和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功能也是各不相同的。创新系统的结构说明创新系统存在的方式,以及该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之间的性质,而功能则表示系统作为整体有目的的组织起来的活动过程,即表达其行为。创新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必然要影响创新系统的外部表现,从而影响到创新系统的外部功能。创新系统的内部结构对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组成创新系统内部结构的要素不同,会造成创新系统表现的外部功能的显著差别。(2)相同的系统结构,主要由于它们有着相同的结构核心,便会表现为相同的功能。(3)即使创新系统内部结构的核心要素相同,但如果构成关系不同,也会使创新系统的外部功能表现出很大差异。创新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在于创新系统结构的多样性,也在于创新系统结构的动态性。这种动态性,既表现为外部和内部活动具有不同形式,也表现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具有共同的结构,这种动态性还表现为由简单结构到复杂结构或由初级结构到高级结构的转变和发展。创新活动的发展过程,同样表现出系统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功能的影响作用。现实的创新活动是多样的,创新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创新系统的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虽然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时结构相同,功能不同;有时结构不同,功能却类似,或者一种结构多种功能。不论何种情况,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由其内部各种要素的结构方式所决定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通过中介而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也是如此,创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关系是一个非线性的双向过程。系统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功能的多样性,而功能的变化,通过活动又引起了系统结构的变化。在结构与功能的相互作用中,不仅可以形成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还可以形成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和突变性,因此又影响到系统的功能。创新主体在不断地活动,其系统结构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建构,使系统的结构更加完善。这是系统结构的动态性和可变性。但是创新系统的结构也有其相对稳定的特征。系统结构之间形成了一种协调、和谐、相互适应的关系,从而使系统整体形成为一个有序结构的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动力平衡状态,它与结构的动态特征共同构成创新主体活动的统一状态。恩格斯指出:“这种运动在正常的生活时期是以整个机体的持续平衡为其结果,然而又经常处在运动之中,这是运动和平衡的活的统一。”[2] 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创新系统的动态平衡,使其系统结构形成一种稳定的状态。由于平衡是在动态的条件下转化而来的,而且一切平衡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因而在创新活动中,创新系统的建构活动就会使平衡转化为不平衡,从而打破现有的稳定状态,达到新的协调、和谐和适应,又会出现新的平衡,实现新的稳定状态。由于创新系统的组成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因此系统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另一些要素甚至整个系统的改变,从而引起系统结构的变动,这就是系统结构的可变性。一个创新系统的结构,总有一个核心结构起着主导的作用。这个核心结构决定着系统的运动方向。在形式上,由于创新主体所处的环境不同,结构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一定的组合还存在,系统就会保持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创新系统的适应功能、整合功能、目标实现功能和模式的维持功能都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创新系统的结构会因环境的变化发生渐变和突变,渐变会引起核心结构改组,可能形成突变,也可能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造成系统内部的巨变,从而引起结构的突变。或者由于新的要素进入核心结构,或者由于潜在需要发生变化,都可能使创新系统结构发生突变,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创新系统结构的功能,既会影响创新主体所认识到的显功能,也会影响未被创新主体所预料的潜功能。

创新系统的结构指的是创新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要素之间在空间时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任何系统的要素都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和组合,系统有序性愈高,结构也愈严密。创新系统的整体性是在一定的层次中形成的一定的结构基础上的整体性,诸要素相互作用,才可形成系统的必要条件。如果系统中的某个层次是无组织的综合,各部分之间不具有一定的组合方式,这样的结构还不能说形成了有机系统的结构。创新系统的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的稳定性。稳定性是创新系统存在的一个基本特点,创新系统之所以表现出有序性,在于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稳定的联系。稳定是指系统某个状态的持续出现,可以是静态稳定,也可以是动态的稳定,外界的干扰可以出现失稳,但又能恢复原来的状态,继续出现稳定,也就是说系统总是趋向于保持某种状态,创新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只有形成稳定的联系,才能形成一定的结构。创新系统中的结构又存在着平衡结构和不平衡结构。平衡结构内,各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排列方式是相对不变的,结构的稳定性非常明显。非平衡结构内,经常保持着一定的对外界的活动性功能。非平衡结构有两种:一种是有着严密的结构,有机程度高,系统中各要素的结合虽然不能随便改变,但保持着系统与外界经常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就是动态稳定。创新系统结构的动态稳定是非平衡系统能够自我保持并与环境发生作用的一个必要条件。创新系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每一基本结构形式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2)创新系统结构的相对性。在创新系统结构的各种层次中,高一级系统内部结构的要素又包含着低一级系统的结构。结构与要素是相对于系统的等级和层次而言的,创新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系统结构与要素的相对性。所以,解决创新系统中的各种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研究系统结构的相对性。(3)创新系统的开放性和变异性。创新系统不是绝对静态和绝对封闭的,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总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创新系统在这种交换中总是由量变达到质变,这就是系统结构的开放性。在创新活动中,系统结构的开放性是普遍存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出现、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变化,都会引起创新系统结构的变化。一定的结构状态,是系统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受周围环境影响的结果。创新系统必须注意系统结构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性,更不能忽视系统结构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性。(4)创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互作用。一个系统的结构对环境发生作用以实现一定的功能,这是系统发展过程保持结构稳定的必要条件。系统的功能比系统的结构有着更大的可变性,功能变化有时是结构变化的前提。当创新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时,外界环境向创新系统输入的物质、信息和能量有了变化,虽然系统的结构没有变化,但创新系统对外界的功能却发生了变化,功能的变化反过来对系统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有时会导致系统结构的瓦解和新结构的产生。一般来说,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因素,系统功能是更活跃的因素。环境是经常变化的,环境的变化通过影响功能而影响结构的变化。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不断变化的,创新系统的运行也必须随之变化。如果把创新系统的运行看作是恒定不变的,就是限制创新系统功能的发挥。所以,创新系统的运行和创新活动必须要随其功能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其结构。在社会大系统内,创新系统要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是由创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所决定的,创新系统必须与社会大系统相协调才能形成和发展,创新活动的系统性反过来对创新本身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创新主体可以按照系统的观点进行整体设计,对各种组成要素进行协调配合,追求发挥创新的整体效益,并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活动管理的系统化。人们也可以按照创新的系统性所表现的趋势,自觉地调整创新系统的结构,或者消除旧层次或者增加新层次,或进行新的组合,协调创新系统的整体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推进创新系统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取得创新系统运行的良性效应。

【注释】

[1] 许国志主编:《系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