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

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产品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市场分配机制实质上是指市场机制的收入分配功能。市场分配机制主要对可供分配的收入的形成和收入的初次分配发生作用,主要是按效率原则进行分配,即收入分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

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

产品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必须通过分配和交换,才能最终进入消费,所以分配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分配要解决的是为谁生产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产权在经济利益上的实现,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消费需要的满足。市场经济中的产品分配采取商品货币形式,首先表现为收入(价值)的分配,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存在多种分配方式,收入主要采取工资、利润、利息、租金、税金等形式。

一、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和分配过程

1.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机制

任何社会的分配,都通过一定的分配机制进行。市场经济中存在的收入分配机制有市场分配机制、政府分配机制和其他社会利益调节机制。由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市场机制,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机制自然也主要是市场机制。

(1)市场分配机制。市场分配机制实质上是指市场机制的收入分配功能。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主要借助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的作用,以价格的形式,通过市场买卖商品和劳务来实现。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收入通过市场取得,收入的多少由市场调节,生产经营收入在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分配,个人收入的决定,要受各种生产要素供求情况的制约。社会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实物分配,不仅取决于各个社会成员的货币收入的多少,而且还要受商品价格的影响。市场分配机制主要对可供分配的收入的形成和收入的初次分配发生作用,主要是按效率原则进行分配,即收入分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

(2)政府分配机制。这主要是指政府的财政收支和经济政策的收入分配功能。任何社会,只要存在国家,政府就必然要参与收入分配。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也要凭借国家的权力、调节经济的作用和国有经济的所有权参与收入的分配,主要是通过税收和国有资产收益的方式取得收入,运用政府开支的手段再分配(即使用)政府收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政府还可以实施收入政策、人力政策等经济政策,采取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直接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政府分配机制,既对收入的初次分配发生作用,又对收入的再分配产生影响,主要按公平和稳定发展原则进行分配,即收入分配以保证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发展为主要目标。

(3)社会利益调节机制。这主要是指除市场、政府之外的各种保险、福利、救济、慈善机构或团体的收入分配功能。社会利益调节机制主要依靠社会道德力量的作用,采用募捐、救助的方式调节收入的分配和收入的使用;主要对收入的再分配和收入分配的结果发生作用,即通过政府以外的社会保险、福利、救济费用的筹集和发放,进行收入再分配,通过个人间的收入转移、自愿的无偿捐献、缴纳,影响已经成为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使用方向。社会利益调节机制主要按公平原则调节收入分配,帮助低收入者或无收入者,以弥补市场分配机制之不足,维持社会稳定。

2.市场经济的国民收入分配过程

市场经济的分配,首先不是实物产品的直接分配,而是价值的分配,即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按照顺序依次经过三个阶段,一般存在三个层次的分配。

首先是社会总国民收入通过市场机制,在商品生产经营者(包括独立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产品和劳务的企业和个人)之间分配。这个分配过程,实际上是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收入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商品生产经营者在市场上出卖产品和劳务,取得销售收入的过程。对于市场经济而言,这个层次的分配至关重要,是后两个层次分配的基础。因为,这个层次的分配决定商品生产经营者能不能取得收入、能取得多少收入,也就决定企业有无收入、有多少收入可供分配和再分配。如果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产品和劳务在市场上无人要、卖不掉,就不可能取得收入,也就谈不上分配和再分配。

其次是生产经营收入(扣除劳动力费用之外的成本以后的余下部分)按不同原则和方式在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和国家之间分配。所有者凭借所有权取得收入,经营者凭借经营权取得收入,劳动者凭借劳动取得收入,国家凭借政府权力取得收入,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形成的各种收入叫原始收入,包括: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个人取得的收入,总称个人收入;国家通过向商品生产经营者征税和从国有企业取得资产收益而形成的国家收入;实行公司制的现代企业凭借法人产权取得的企业法人收入。

最后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即各种原始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再分配,通过市场机制、国家分配机制和社会利益调节机制进行。生产经营收入的形成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只是国民收入在与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直接有关的社会成员中的分配,而国民收入再分配实际上是国民收入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分配和对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的再调节,使得包括被救济者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都有生活来源,国民收入再分配包含有各种原始收入在使用方向上的分配,即分别用于哪些方面。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国家一方面还要向资产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征税,这也是国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要对国家收入进行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又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属于国家收入直接使用方面的分配,一般不直接构成社会居民的收入,包括增加对国有资产的投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物品生产、环境治理等的投资,行政费和军费的开支,发展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开支等。二是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方面的分配,一般直接构成社会居民的收入,包括对国家工作人员支付的薪金(工资、津贴和奖金),对社会居民的福利、保险、救济开支,支付国债利息,对居民和企业的各种补贴等。个人收入要向国家交税,向其他有关机构缴纳保险费、捐赠款等,余下部分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投资)。企业法人收入主要用于企业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社会各种保险、救济、慈善机构要从个人收入和企业法人收入中取得收入,同时对够条件的社会居民发放保险、救济金或实物。

上述这三个层次的分配,就是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过程的全貌。

这里值得指出的是,几乎所有的中国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认为,只存在两个层次的收入分配,即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而且都把劳务收费只当成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渠道之一。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全面、不准确、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以社会总国民收入首先已经在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进行了第一次分配为前提的,即是以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收入已经形成为基础的。否则,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对象。因此,社会总国民收入的分配实际上存在三个层次的分配,即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前还有一次分配。由于商品生产经营者提供的商品,不仅有实物产品即有形商品,而且还有劳务、技术、信息等无形商品。凡是提供无形商品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同样创造国民收入,同样要参加三个层次的国民收入分配。劳务收费不只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渠道,首先是劳务部门生产经营收入的形成,然后才能再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凡是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劳动服务的部门、企业和个人,都要通过出卖劳务取得生产经营收入,参加国民收入分配的全过程。

二、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和收入决定

1.市场经济中分配方式的决定因素

马克思指出:“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分配的特定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9]分配结构也就是分配方式,包括分配过程、分配原则、分配途径、分配方法、分配形式等。决定分配方式的生产结构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力所有制、生产经营方式和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等因素。分配方式就是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方式,具体来说主要由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多元化的所有制形式、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和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决定。

2.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分配方式

这里所说的分配方式,既不是指社会总国民收入在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分配的方式,也不是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而是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方式,即减去不包括劳动力费用在内的成本而剩下的生产经营收入在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和国家之间分配的方式。

现代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收入的分配,一般都存在以下几种方式:按资产所有权分配(以下简称按所有权分配或按资分配)、按资产经营权分配(以下简称按经营权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和按国家权力分配。由于资产(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数量和效能、经营使用的状况和劳动力是决定生产经营收入的基本因素,并且分散掌握在不同的所有者手中,所以必然存在按所有权、经营权和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又由于国家是整个社会的组织管理者,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然要凭借国家政权参与收入的分配。

(1)按所有权分配(按资分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资产掌握在不同的所有者手中,拥有资产的数量和效能又是决定生产经营成果大小的重要因素,所以必然存在按资分配的方式。所有权本身就包含有收益权,收益权是所有权在收入分配上的体现,是促使资产充分、合理、有效使用的重要保证。无论是私有权,还是公有权,都要在分配下得到实现,都要参与收入的分配。如果所有者不能凭借其所有权取得收益,资产所有者就不会把其资产运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别人也不能使用他的资产。即使能够运用,由于是无偿使用,人们往往不会注意节约有效地使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浪费、无效或低效现象。只有实行按资分配,资产所有者能够凭借所有权取得收入,资产实行有偿使用,人们才会精打细算,节约爱惜资产,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财力和资源、努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果,发挥产权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才能推动人们积极地积累资产,从而不断增加经济资源,扩大社会生产的规模。

按所有权分配的分配对象是纯收入(即国民收入扣除劳动者收入的剩余部分)的较大部分,分配的主体是各种资产(包括实物和价值、有形和无形资产)的所有者。各种债券利息、银行利息、股息、股份分红等都是按资金所有权分配取得的收入;地租或土地使用费(土地投资的折旧费除外)是凭借土地所有权取得的收入;机器设备租赁收费(不包括折旧费)是凭借固定资产所有权取得的收入;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的利润是按国有资产所有权分配形成的收入;私营企业的利润是典型按资分配取得的收入。

(2)按经营权分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资产的终极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会发生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会发生分离,存在多种经营方式,经营权的占有和使用状况也是决定生产经营成果大小的重要因素,而且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所以必然存在按经营权分配的方式。由于企业法人产权的出现、经营管理的专业化、委托-代理制的普遍实行、企业家阶层的重要作用,决定企业法人要参与企业纯收入的分配,企业纯收入并不全部归资产所有者独占,企业经营管理者不只是作为劳动者能够取得管理劳动的收入,还可以凭借其掌握的经营权参与纯收入的分配,特别是参与由市场竞争、价格和供求变化所形成的风险收入或机会收入(即由于抓住有利时机、冒险经营成功而取得的超过一般收入水平的更多收入)的分配。按经营权分配方式的存在,有助于形成精明能干、富于开拓精神的企业家阶层,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按经营权分配的分配对象是纯收入(包括风险收入或机会收入)的相当一部分,分配主体是企业法人和掌握及使用经营权的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即企业家。

(3)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收入(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影响生产经营成果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力又属于劳动者私人所有,所以必然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只有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劳动者才能有收入,也才有生活来源,才能生存和发展,劳动力才能不断再生产出来,社会生产也才有条件不断进行。尽管商品的价值都是劳动创造的,但劳动者不能得到他们创造的全部价值。因为,劳动者如果创造多少价值,相应得到多少收入,就没有多余的收入按所有权、经营权和国家权力分配,这样商品生产就不可能进行,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存在。社会也不可能维持。

劳动者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必要劳动是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必须进行的劳动,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等于劳动力的价值(即劳动者维持生存、繁衍后代、接受教育和训练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剩余劳动是超过必要劳动时间所进行的劳动,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构成纯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实际上就是按必要劳动分配,分配的主体是劳动者,分配的对象是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劳动者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所取得的收入,就是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各种工资、奖金、津贴都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取得的收入。

劳动者只能得到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为什么还要进行剩余劳动呢?这是因为,剩余劳动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不断进步的物质基础。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后,劳动者的劳动才可以不完全是必要的,只进行部分时间的劳动就可以维持生存,才有可能从事剩余劳动;只有有了剩余劳动及其创造的剩余产品,才有可能进行积累,扩大生产规模,发展社会生产。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劳动产品超出维持劳动的费用而形成的剩余,以及社会生产基金和后备基金从这种剩余中的形成和积累,过去和现在都是一切社会的、政治的和智力的继续发展的基础。”[10]

(4)按国家权力分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是整个社会的组织管理者,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者,为了国家的利益、社会的公共需要和稳定发展,政府必然要凭借国家权力参加国民收入的分配,以形成国家收入,用于政府的必要开支。如果国家不参与收入分配,没有收入来源,政府机构将不能维持,社会公共需要将无法满足,国家将无力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社会稳定将难以维护。按国家权力分配主要采取向企业和社会成员依法征税的方式进行,分配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收入和个人收入的一部分,分配的主体是政府。按国家权力分配的方式,人们很少提到,一般也不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分配方式,但它是现实经济生活中一种客观存在的重要分配方式。

3.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1)决定收入的因素。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人们收入的多少要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决定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收入的因素,除了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生产资料的数量和效能、劳动的耗费、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生产经营管理的水平、垄断的作用之外,还包括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决定个人收入的因素,除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总体影响之外,主要包括下面这些因素:个人资产占有的多寡、经营权掌握和运用的情况、个人劳动和经营能力的大小及积极性的高低、劳动时间的长短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市场分配机制的作用、国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社会利益调节机制的影响等。其中,市场分配机制的作用是巨大的。

(2)市场分配机制对收入分配的制约。从国民收入分配的全过程来看,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机制主要是市场机制。从生产经营收入的取得,到原始收入的形成,直至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都要受市场机制的制约和调节。在市场上,商品供求起伏波动,价格频繁涨落,存在多种差价,行情变幻莫测,竞争异常激烈,这些复杂多变的情况都在制约着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决定和调节着人们收入的高低。

在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对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收入存在重大影响。比如,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等价交换,这就使生产条件优越、设备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高、善于经营管理、个别劳动消耗少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取得超额收入、级差收入;使生产条件差、设备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不善于经营管理、个别劳动消耗多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亏损,甚至破产。由于竞争规律的作用,使得竞争能力强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规模日益扩大,收入不断增加;使竞争能力弱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规模日益缩小、收入减少。部门内部的竞争,促使商品生产经营者优胜劣汰,收入差距扩大;部门之间的竞争,使纯收入在部门之间的分配存在按资产平均化的趋势,但并不排除个别企业的超额收入。竞争还会产生垄断,垄断者则可凭借垄断地位,通过售卖的垄断高价和购买的垄断低价,取得高额垄断收入,使非垄断者的收入大量减少。由于供求规律的作用,在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生产经营该种商品的生产经营者会发生亏损;在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生产经营该种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可以得到机会收入或风险收入。当商品生产经营者冒着失败的危险,成功地抓住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时机,选择有利的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有方,冒险成功,就会取得超额收入;反之,碰上不利因素,失去有利时机,决策失误,经营无方,冒险失败,则会亏本破产。市场的供求情况,制约着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产品能否卖掉,卖掉多少,以什么样的价格卖掉;价值能否实现,实现多少,取得多少货币收入。

在市场经济中,个别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价格与价值的矛盾,使得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收入,不是产品的个别价值,而是社会价值;不是产品的实际价值,而是实现了的价值即价格。生产经营的结果一般有四种情况:①当商品按高于个别价值的市场价格销售时,其个别劳动得到加倍承认,可以取得额外收入。②当商品按等于个别价值的市场价格售卖时,其个别劳动消耗完全得到承认,能够取得正常收入。③当商品按低于个别价值的市场价格出售时,其个别劳动消耗只能得到部分承认,不能完全得到补偿,会发生亏损。④当商品卖不掉时,个别劳动消耗完全没有得到承认,得不到一点补偿,会亏本破产。由此可见,决定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收入的因素,除了自己耗费的个别劳动量之外,还要受市场价格的制约。价格是市场经济中实现和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极为灵敏有效的重要杠杆。价格上涨,生产经营者的收入增加,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减少;价格下跌,生产经营者的收入减少,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

在市场经济中,除国家收入以外的其他各种原始收入,其水平的高低要受要素市场上各种生产要素(资金、土地、劳动力、企业家才能、信息、技术等)供求情况的制约。当某种生产要素供不应求时,凭借此种生产要素取得的收入就会增加;当某种生产要素供过于求时,凭借此种生产要素取得的收入则会减少。总之,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的供求情况及其变化,会引起各种要素收入的高低差别。

三、市场经济的收入形式

在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工资、利润、利息、租金。

1.工资

(1)工资的含义。工资是劳动者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取得的收入。由于市场经济中的生产要素都是可以买卖的商品,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也可以作为商品买卖,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收入就是工资。由于工资以货币的形式支付,所以工资是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即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等于劳动力的价值,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也就是按必要劳动分配,所以工资也可以说是必要劳动的报酬。工资是个人收入最普遍的形式,社会成员中的绝大多数属于工薪阶层,靠工资或薪金维持生活。

(2)工资数量的决定因素。工资的数量由许多因素决定,主要有劳动力的生产成本、劳动力耗费的数量、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劳动的负效用和劳资力量的对比等。

①劳动力的生产成本。由于工资是劳动者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取得的收入,所以劳动力价值越高,工资也就越多。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具体来说,是劳动者养活自己和家庭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劳动者必须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也就是劳动力的生产成本。按劳动力的价值分配,实际上就是按劳动力的生产成本分配。劳动力的生产成本越高,劳动力的价值越大,工资也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因此,工资的数量与劳动力的生产成本成正比例。由于不同劳动力(尤其是从事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成本不同,所以不同劳动者得到的工资也就不一样。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力,其生产成本更高,所得到的工资自然也更多。劳动力的生产成本要受到包括生理的、历史的、道德的因素在内多方面的变动的因素的影响,这些多方面的变动的因素必然也会影响工资的数量。

②劳动力耗费的数量。由于工资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所得的收入,劳动者劳动的时间越长,耗费的劳动力越多,出卖的劳动力也就越多,得到的工资自然也会越多,因此工资的数量与劳动力耗费的数量成正比例。由于工资是劳动者必要劳动的报酬,所以工资的数量与劳动者的必要劳动量也成正比例。劳动者劳动的时间越长,消耗的劳动力越多,其中包含的必要劳动量越多,所得到的工资也会越多,这也说明工资的数量与劳动力耗费的数量成正比例。虽然工资的数量不等于全部劳动力耗费所创造的价值量,但是全部劳动力耗费越多,必要的劳动力耗费自然也会相应地越多,工资也会成比例地增加。

③劳动力的供求关系。由于工资是劳动力的市场价格,所以必然像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也会随着劳动力供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当劳动力供过于求时,工资会下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必然会大量失业,迫使在业劳动者不得不接受较低的工资;当劳动力供不应求时,工资会上升,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能提出较高的工资要求,否则劳动者会拒绝就业,使劳动力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当劳动力供求平衡时,工资水平不发生变化,不升也不降。

④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劳动力的需求要受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制约。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是指最后增加的单位劳动力所增加的收益(产量)。在劳动力供给一定的情况下,当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大于工资时,企业收益增加,会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引起工资水平上升;当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小于工资时,企业亏本,会减少劳动力的投入,缩小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引起工资水平下降;当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等于工资时,企业收益不增也不减,劳动力的投入也会不增也不减,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变,工资水平也不变。由此可见,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会影响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的需求则会影响工资水平的高低,因此工资的数量还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⑤劳动的负效用。劳动力的供给要受劳动对劳动者的负效用的制约。劳动的负效用是指劳动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失,也就是闲暇对劳动者的效用。闲暇的效用是指闲暇给劳动者带来的益处,即在闲暇时间内,劳动者可以自由地娱乐、休息、干自己感兴趣的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是谋生的手段,一般来说是辛苦的事情,具有某种被迫性,以牺牲闲暇为代价。在劳动时间内,劳动者要付出体力和脑力,活动要受到由生产特点决定的限制,不能自由地娱乐、休息和干自己感兴趣的事。工资是劳动者的收益,是劳动的正效用,可以看成是劳动者牺牲闲暇的报酬。在劳动力需求一定和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的前提下,当劳动的正效用大于劳动的负效用时,劳动对劳动者有利,因为得大于失,劳动者会增加劳动,扩大劳动的供给,会导致工资水平下降;当劳动的正效用小于劳动的负效用时,劳动对劳动者不利,因为得不偿失,劳动者会减少劳动,缩小劳动力的供给,会导致工资水平上升;当劳动的正效用等于劳动的负效用时,劳动对劳动者而言,得失相当,劳动者既不增加劳动,也不减少劳动,劳动力的供给不变,工资水平也不变。由此可见,劳动的负效用会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劳动力的供给则会影响工资水平的高低,因此工资的数量还取决于劳动的负效用。

⑥劳资力量的对比。这里的劳指劳动者,资指资产所有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与企业资产所有者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往往会发生矛盾。由于劳动者的劳动由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构成,所以劳动者全部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即国民收入,相应地也分为工资和纯收入两部分,这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的关系。工资为劳动者所得,纯收入被资产所有者占有。作为劳动者,必然希望提高工资所占的比重;作为资产所有者,必然追求更多的纯收入。这就会使劳动者与资产所有者之间发生利益冲突。工资的数量究竟会朝着什么方向变动呢?这取决于劳资双方力量的对比。当劳动者的力量强大时,工资会朝对劳动者有利的方向变动,趋于上升;当劳动者的力量弱小时,工资则朝对劳动者不利的方向变动,趋于下降。由此可见,劳资力量的对比也是影响工资数量的重要因素。

(3)工资的形式。工资有两种基本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照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具体表现为月工资、周工资、日工资或小时工资。计件工资是按照劳动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以计时工资为基础,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单位产品或工作量的工资是一日的计时工资额除以一日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所得的商数。计时工资简便易行,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主要根据劳动时间和劳动能力来确定劳动报酬,不能准确地反映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量。计件工资将劳动报酬与劳动成果直接联系起来,能较准确地反映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量,更能刺激劳动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但只适用于比较容易确定劳动者个人生产的产品量或完成的工作量,而且产品或工作的质量便于检验的部门和工种。

津贴和奖金是工资的补充形式。津贴是对劳动者在工作条件差、工作责任重、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情况下从事劳动的一种补充报酬,包括岗位津贴、职务津贴、井下津贴、空中津贴、海上津贴、野外津贴、保健津贴等。在地下、水中、海上、高空、野外、有毒有害、责任重大的工作岗位上从事关键、危险、繁重、紧张、艰苦的劳动,要消耗更多的体力和脑力,甚至有损健康或有生命危险,需要给予更多的补偿,才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这就是津贴存在的原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津贴往往作为工资的一部分支付给劳动者。

奖金是对劳动者的超额劳动的报酬。奖金首先是计时工资的补充,可以克服计时工资不能灵活地反映劳动者实际劳动量变化的缺陷。计时工资相对稳定,劳动者的实际劳动量却经常变动,对于劳动者数量更多、质量更好、效率更高的劳动,必须以奖金的形式予以补偿和奖励。其次,奖金是对劳动者在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生产安全、增产节约等方面的特殊贡献给予的奖励,这既是对计时工资,也是对计件工资的不足的补充。奖金能更有效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工资、津贴和奖金总称为薪金。

(4)工资水平的衡量。工资是劳动者的生活来源,工资水平的高低决定劳动者生活水平的高低,怎样衡量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呢?正确衡量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首先必须弄清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区别和联系。

名义工资又称货币工资,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额。劳动者实际生活水平的高低,由他们得到的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品种和质量决定。劳动者拥有的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越多、品种越齐全、质量越好,实际生活水平也就越高。劳动者所能得到的生活资料和劳务,首先又由货币工资决定,但这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由于一定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实际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还要受市场上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劳动者税负的轻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货币工资只是名义上的工资,不能准确地反映劳动者的实际生活状况。当市场物价上涨时,同样的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商品和劳务数量会减少,劳动者的实际生活水平会下降;当市场物价下跌时,同样的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商品和劳务数量会增加,劳动者的实际生活水平会上升。当税收负担过重时,更多的货币工资要用于交税,劳动者能够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和劳务的货币额会减少;当税收负担减轻时,劳动者用于交税的货币工资会减少,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和劳务的货币额则会增加。实际工资是劳动者用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实际数量。由于实际工资能够准确地反映劳动者的实际生活状况,所以称之为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实际工资以名义工资为基础,实际工资的变动首先受名义工资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工资量的变动直接影响实际工资量的变动。由于除了名义工资水平之外。实际工资水平还要受许多别的因素的影响,所以实际工资与名义工资可能不相一致。当名义工资不变时,实际工资却可能因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上升或下降;当名义工资变动(增加或减少)时,实际工资也可能因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不变,或者变动的幅度小于或大于名义工资变动的幅度,甚至可能发生相反的变化。例如,在通货膨胀时,如果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会因物价上涨而下降;假若名义工资有所提高,也只有在名义工资提高的幅度超过物价上涨的幅度时,实际工资才可能上升,但实际工资上升的幅度会小于名义工资提高的幅度,如果名义工资提高的幅度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实际工资仍然会下降。因此,衡量和比较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不能只看名义工资,必须以实际工资水平的高低作为根本标准。

(5)工资变动的趋势。工资数量主要存在两种变动趋势:

①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上升的趋势。由于工资上升会受到劳动者的欢迎,工资下降则会遭到劳动者的强烈反对,所以工资存在易升不易降的刚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通货膨胀的不断出现,也是名义工资不断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劳动力的训练和教育费用随之增长,劳动者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会不断变化和相应提高,使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都存在一个上升的趋势。

②相对工资下降的趋势。相对工资是与纯收入相比较而言的工资。虽然由于存在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上升的趋势,工资的绝对量会有所提高,但工资的相对量却存在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生活资料的价值会下降,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又会相应下降,劳动力的价值也因而下降,必要劳动时间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则会相对延长,所以在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中,归资产所有者占有的纯收入的比重会扩大,工资的比重则会缩小,相对工资存在一个下降的趋势。

2.利润

(1)利润的含义和分割。利润是资产所有者按资产所有权(包括经营权)分配取得的收入,是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创造的由资产所有者占有的价值,是企业销售收入超过生产成本的余额,是纯收入的转化形式。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产终极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利润要在不同所有者、经营者之间分配。终极所有者按其拥有资产的数量取得红利、股息或利息收入;企业法人凭借法人财产权取得企业法人收入,即法人企业主收入:法人企业主收入中又有一部分归直接行使经营权的企业家所得。

(2)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企业利润量就是企业的纯收入量,主要由企业资产总量和利润率决定。利润率是纯收入与资产总量的比率,计算公式是img6,其中P'代表利润率,P代表利润量,m代表纯收入量,K代表资产总量。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

①纯收入率的高低。纯收入率是指纯收入量与工资量的比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率与纯收入率成正比例变化。因为,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纯收入量的多少,工资量不变,纯收入量的多少由纯收入率的高低决定。纯收入率越高,纯收入量越多,利润率也就越高;反之,则低。凡是能影响纯收入率的因素,也就是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②资产有机构成的高低。资产的实物形态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产的有机构成是指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的比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率与资产的有机构成按相反的方向变化(不是成反比例)。因为,纯收入是由劳动力创造的,资产的有机构成越高,同量资产中劳动力占的比重越小,劳动力越少,创造的纯收入自然也越少,因而利润率也就越低;反之,利润率就越高。利润率与资产的有机构成按相反的方向变化,是就整个生产部门的平均有机构成而言的,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低;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利润率高。如果个别企业的有机构成高于部门的平均有机构成,表明它的机器设备先进,劳动生产率高,能获得超额收入即超额利润,因而利润率更高。

③资产周转速度的快慢。资产周转的速度是指资产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周转的次数。年利润率(即一年内所获得的利润总量与资产总量的比率)与资产周转的速度成正比例变化。因为,资产每周转一次,就带来一次纯收入,一年内资产周转的次数越多,带来的纯收入越多,年利润率也就越高;反之,年利润率就越低。

④生产资料的节省程度。生产资料的节省包括:厂房、机器、设备的充分有效利用,原材料的节约,生产资料的价格下跌等。利润率与生产资料的节省程度按相同的方向变化。因为生产资料越是节省,生产同量纯收入的资产总量越是减少,同量纯收入与更少的资产总量的比率即利润率自然会提高。

(3)利润率的平均化趋势。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等量资产获得等量利润的趋势。由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产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利润率也不相同,又由于资产所有者都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各个部门的资产所有者之间必然展开争夺高利润率的竞争。部门之间的竞争通过资产转移来实现。利润率低的部门的资产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会引起各部门的利润率的变化。比如,服装生产部门由于资产有机构成低、周转速度快,因而利润率高;钢铁生产部门资产有机构成高、周转速度慢,因而利润率低。钢铁生产部门的资产所有者为了取得更多利润,必然把资产向利润率高的服装生产部门转移,不生产钢材而去生产服装,结果会引起市场上供求关系和产品价格的变化。服装会供过于求,价格必下跌,生产服装收入减少,利润率下降;钢材会供不应求,价格必上涨,生产钢材的收入增加,利润率上升。由于资产转移,导致高利润率部门的利润率下降,低利润率部门的利润率上升,又会引起资产新的流动,直至各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上差不多为止,从而形成一个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社会总纯收入与社会总资产的比率,计算公式是:

img7

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各个不同部门的资产所有者都按平均利润率取得平均利润,等量资产都能获得等量利润。利润率平均化只是总的一般发展趋势,并不意味着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各个部门、各个企业的利润率都一样,也不再发生变化。实际上,不同企业的利润率仍会出现很大的差别,不同部门的利润率也会发生变化。因为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断变动的,部门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地展开,利润率平均化只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

(4)利润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利润最大化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经营追求的主要目标,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兴亡,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①利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要发展,必须增加投资,投资又要有回报,利润正是投资的报酬,能够刺激投资,而且利润是企业积累的源泉,所以利润既是投资的吸引力,又是企业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来源;个别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能获得超额利润(即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因此超额利润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推动力,能够促使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利润有一部分作为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所以利润能刺激企业家才能的提高、企业家队伍的成长,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经营有机遇和风险,如果企业抓住机遇、冒险成功,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因此超额利润能够促使投资者敢于冒险,从而推进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追求利润是市场竞争的动机,能够优胜劣汰,有助于调整企业经营方向和社会产业结构,实现资源更为有效的配置。

②利润存在消极作用。利润是对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占有,如果用于不劳而获的资产所有者的个人生活,则是一种浪费;高额垄断利润会刺激垄断的形成、维持和强化,从而成为生产和技术发展的阻力,妨碍市场机制积极作用的发挥,引起停滞腐朽的趋势;如果企业盲目片面追求利润,还可能出现不择手段、弄虚作假、违法乱纪、坑害广大消费者、侵占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现象。

3.利息

(1)利息的含义和作用。利息是资金所有者按借贷资金所有权分配取得的收入,是资金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产物。借贷资金是借给别人使用的货币形式的资产。借贷资金所有者自己不使用资金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是在一定期限内将资金使用权转让给别人,这种转让不是无代价的,而是有偿的,利息正是资金所有者把资金使用权转让而从接受者那里定期取得的报酬。利息来源于借入者运用借贷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收入,但只是利润(纯收入)的一部分,不能是全部。因为,借入者运用借贷资金所取得的全部利润如果都作为利息支付给借出者,他将无利可图、空忙一场,就不会有人干借入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种傻事,也就无利息可言。

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也是对劳动者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如果用于不劳而获的资金所有者的个人消费,也是一种浪费;但在市场经济中、利息的存在能够促使人们充分利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而且利息率还是市场经济中调节经济运行的有效工具,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利息率的含义和种类。利息的数量主要由借贷资金的数量和利息率决定。利息率是利息量与借贷资金量的比率,计算公式是:

img8

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利息率,包括:存款利息率、贷款利息率、债券利息率、抵押贷款利息率、消费信贷利息率等。

(3)利息率高低的决定因素。利息率的高低有一定界限。利息率的最低界限是不能等于零,否则借贷资金所有者分文不取,决不肯贷出资金;利息率的最高界限是借入者的利润率,一般来说,利息率不能等于更不能高于利润率,必须低于利润率,否则借入者将分文不赚,决不会去借资经营。因此,利息率只能在利润率以下和零以上的幅度内,受资金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上下波动。虽然在特殊情况下,利息率有可能高于利润率,但这只是暂时的不正常现象。

利息率的高低,主要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

①利润率的高低。由于利润率是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因此利润率的变动必然制约着利息率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一般来说,利息率与利润率按相同的方向变动,随着利润率的升降而升降。

②借贷资金的供求情况。当金融市场上借贷资金供过于求时,利息率必然降低;当借贷资金供不应求时,利息率就会提高;当借贷资金供求平衡时,利息率则是由其他因素来决定。

③资金的边际收益率。借贷资金的需求要受资金的边际收益率制约。资金的边际收益率是指最后追加的单位资金所带来的收益。在资金供给一定的情况下,当资金的边际收益率大于利息率时,借资经营有利可图,对资金的需求增加,引起利息率上升;当资金的边际收益率小于利息率时,借资经营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对资金的需求减少,引起利息率下降;当资金的边际收益率等于利息率时,对资金的需求不变,利息率也不变。由此可见,资金的边际收益率会影响对资金的需求,资金的需求则会影响利息率的高低。

④借贷资金的供给成本。借贷资金供给要受借贷资金的供给成本制约。借贷资金的供给成本是指资金供给者借出货币的代价,资金供给者的资金可以用于现期消费,也可以用于未来消费。如果不用于消费而借出,资金供给者就作出了牺牲,付出了代价,必须得到相应的补偿,利息正是这种牺牲的报酬。用于现期消费的资金借出的代价高,利息率自然高;用于未来消费的资金借出的代价低,利息率自然也低。因为不用于现期消费比不用于未来消费作出的牺牲更大。在资金的需求一定的情况下,资金所有者越是愿意把手中的货币用于现期消费,借贷资金的供给成本越高,资金的供给越少,利息率也就越高;资金所有者越是愿意把手中的货币用于未来消费,借贷资金的供给成本越低,资金供给越多,利息率也就越低。由此可见,利息率还取决于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替代率,取决于借贷资金的供给成本。

(4)利息率差别存在的原因。不同种类利息率的差别,主要由以下四个因素造成:

①贷款风险。高风险要求高回报,因为贷款的风险越大,可能遭受的损失越大,放贷者要求的利息率越高。

②借贷期限。存、贷款的期限越长,存贷款的机会成本越大,放弃货币用于其他方面取得其他收益的时间越长,货币所有者的损失越大,需要得到更多的补偿,因此长期存、贷款的利息率一般高于短期存、贷款的利息率。

③贷款数额。资金的借贷存在管理成本,贷款的数额不同,每一单位贷款所分摊的管理成本会有高低之分,所以大额贷款的利息率一般低于小额贷款的利息率。

④借贷资金市场竞争的程度。借贷资金供给者之间竞争越激烈,利息率越低;越是缺乏竞争,利息率越高。这一点与借贷资金的供求情况紧密相关。借贷资金供不应求,借贷资金供给者之间缺乏竞争,利息率上升;借贷资金供过于求,借贷资金供给者之间竞争激烈,利息率下降。

4.租金

(1)租金的含义和作用。租金是资产所有者按土地、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分配取得的收入,也是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产物。资产所有者在一定期限内将土地或固定资产出租,即把使用权有偿地转让给别人,租金则是出租者从承租者那里定期取得的报酬(不包括土地投资和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租金只能是承租者的纯收入的一部分,不能是全部。因为,承租者租赁土地或固定资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纯收入,如果全部作为租金支付给出租者,他将因一无所获而不去租赁经营,也就不会有租金这种收入形式。

租金尤其是地租,也是对劳动者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是向社会征收的一种贡赋,如果用于不劳而获的地主或固定资产所有者的个人生活,也是一种浪费;但在市场经济中,租金的存在能够使人们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和固定资产,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2)租金数量的决定。租金的多少要受土地或固定资产经营的边际收益率的制约。土地或固定资产的边际收益率是指最后增加的单位土地或固定资产所带来的收益。土地或固定资产的边际收益率越高,出租者所要收取的报酬越多,租金也就越多;反之,则少。租金的多少还要受出租的土地和固定资产的供求情况的影响。供不应求,租金会提高;供过于求,租金则要降低。由于土地的供给与其他固定资产的供给不同,是有限的,缺乏弹性,所以从土地供求关系方面来看,土地的需求成为决定地租(土地租金)的唯一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大,使得地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由于土地在地理位置、肥沃程度等方面有优劣之分,固定资产的效能也有高低的差别,因此不同土地或固定资产的租金也就不完全相同,会存在差别。租用任何土地或固定资产都必须支付的租金,可以称之为绝对租金;租用较好土地或固定资产所支付的更多的租金,可以称之为级差租金(级差收入)。不同等级的土地或固定资产的级差租金也不相同,存在等级差别。

(原载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市场经济学教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