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探索解决领土争端的构想

探索解决领土争端的构想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探索解决领土争端的构想领土争端涉及当事国的根本利益,在解决上难度很大。根据目前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解决领土争端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以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各国间领土争端。事实表明,邓小平主张采取“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办法解决领土主

第四节 探索解决领土争端的构想

领土争端涉及当事国的根本利益,在解决上难度很大。领土争端的形成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在东亚地区,多数国家都存在着领土上的争端,其原因非常复杂,渊源很深。如历史原因产生的中日钓鱼岛、日韩独岛(竹岛)争端;殖民原因引发的越柬领土争端;法律原因造成的中日东海划界争端,中越、中菲南中国海大陆架及岛屿争端。同时,这些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错、互相影响,如南海争端中涉及历史原因、法律原因、地缘因素。中印边境争端涉及历史因素、地缘因素等。另一方面,领土争端也与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相互竞争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般来讲,国家之间解决领土争端通常有两种方式:“剑”与“笔”,即战争与和平两种方式。首先,通过战争的方式解决领土问题是国家经常采用的方式,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解决争端。但是,各国发现武力的代价同样是巨大的,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其损失都是很多国家难以承受的,武力解决领土问题类似于经济改革中的“休克疗法”:见效快,代价大,各国逐渐将武力更多地作为威慑手段、而非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同时,随着国家交往的密切与频繁、经济相互依存性增加、国际法与国际制度的完善等条件使得国家间在出现领土问题时往往会以整个国家利益为考量,保持理性与克制,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与方式进行交涉与谈判。这既符合国际法、国际制度精神,亦有利于各国自身的利益,因此被广泛采纳。

根据目前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解决领土争端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以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各国间领土争端。这是大部分专家、学者都主张的,在现有的国际体系和全球化、一体化趋势下,和平解决争端对当事国和当事国所处地区都是很有利的。而国家间的协商谈判则是和平解决争端的主要方法,在相互了解、沟通中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寻找解决途径。如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第二,加强对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研究。东亚领土争端的成因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地理特征是现有一部分争端的主要形成原因,如果加强对历史、地理的研究,寻找出有说明力的证据,对争端的解决也是很有用的。第三,通过法律渠道解决。有些争端如中日东海划界争端可以采用法律解决的方式,但这涉及各国对于国际法的理解和研究,涉及国际法相关案件的判例,基于国际法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判决的效力,在不能协商解决的情况下,法律可以作为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之一。第四,借助地区的力量,建构区域协调机制等解决领土争端。随着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区域内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通过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等方式利用区域内部的力量协商解决争端。例如加强“东盟”及“10+1”与“10+3”的作用。第五,采用战争的方式。战争是解决争端的最直接的方法,可以在短时期内解决国家间的纠纷,但是由于战争的成本巨大、影响深远,因此,各国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采用这种方法的。同时,战争解决方法也是与当今世界和地区发展潮流相悖的,可以说,这是一个方法,但不是一个理性的方法。

本文根据实现目标的时间及难易程度从三个方面即短期、中期、长期三个时期来探索解决东亚现有领土争端的方法,并且在参与领土争端解决的行为体中分为双边和多边。

短期设想主要指加强国家间的沟通与政策宣传、国家元首互访等方式;中期设想包括选择“临时性”解决方式,遏制争端扩大化趋势等;长期设想包括设计、建设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完善东亚合作协调机制,建立公正透明的争端协调委员会等。

一、短期设想

坚持以历史为基础,以法律为依据,以协商为手段,坚持和平方式解决与周边国家的领土、边界争端。目前,东亚各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关系,一些国家在历史上相互争夺,常常导致一方的领土被另一方占领,由于这种历史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加上殖民主义遗留下的影响,便成为日后国家间领土争端的隐患。因此,争端当事国有必要认真研究历史,厘清该争端的历史由来,根据历史事实作进一步地解决争端的依据。同时,对于一些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无法通过历史分析判断得到解决的问题,应该严格按照国际法、国际准则行事,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争取解决双方或多方的争端问题。“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谈判、协商、对话的方式解决领土争端问题,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防止因为争端导致问题的激化。

争端当事国可以开展政府高层对话,开展首脑外交,直接有效地实现政府间的直接对话和国家政策的了解和沟通。同时,辅之以民间外交方法,扩大民间学术交流活动。开展民间外交可以作为政治外交的辅助方法,弥补政治外交不易触及或不能触及的方面。如各国专家、学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利于解决争端的设想和观点,召开国际学术会议讨论有效的解决办法,让双方互相了解彼此的观点。

短期方法中主要是政府双边间的沟通和对话,这有助于消除彼此间最大的分歧和误会,有利于紧急事件的协调、沟通。同时,短期、双边沟通可以有效地消除以武力解决争端的思维,作为解决领土争端最直接的方法,争端当事国似乎从来没有放弃过该种方法,与此同时,武力解决争端又是一种代价非常大,后果很严重的一种方式,各国政府对待这个问题上必须谨慎小心。直接对话、政策宣传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另一方了解本国的想法和政策安排,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乃至冲突的产生。

二、中期设想

搁置主权争议、实现共同开发、谋求经济利益、遏制争端趋势扩大化、加强东亚各国政治关系发展。对于一些涉及双方经济利益方面的问题,在无法通过历史手段或法律手段解决的情况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无疑是另一个解决问题的可行的手段。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明确提出了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他说:“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可以不涉及两国的主权争议,共同开发。共同开发的无非是那个岛屿附近的海底石油之类,可以合资经营嘛,共同得利。不用打仗,也不要好多轮谈判。”[63]1990年12月,中国总理在访问东南亚国家时,正式提出了搁置争议、友好协商的倡议。事实表明,邓小平主张采取“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办法解决领土主权的争议,是世界和平与发展趋势所要求的,也符合中国和有关国家的根本利益。同时,就目前东亚某些领土争端而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最好的方法,通过协议“共同开发”已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和发展,表明其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64]。这既可以缓和矛盾,有利于双边关系发展,又可以使当事国获得经济收益,促进经济发展。

在东亚地区多个层面的双边关系中,都存在着所谓“政冷经热”的问题,政治关系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东亚各个层面合作和东亚共同体建设的主要障碍[65]欧盟/欧共体的经验表明,政治/安全机制的发展起步晚且水平低,一般远落后于经济机制的发展。为此,东亚现有的一些次地区的安全机制或论坛,例如东盟、东盟地区论坛(ARF)、“10+1”、“10+3”以及关于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等应予以大力加强。如果能在“六方会谈”的基础上吸收东盟地区论坛的一些成功做法,在东北亚创建某种安全机制,这对东亚安全将具有非常积极和实际的作用[66]

三、长期设想

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地区各国经济合作,发挥区域性组织的协调作用,完善双边及多边对话机制。

现今,东亚地区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交往日益密切,随着东盟组织的不断扩大以及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东盟已成为一支发展迅速、规模较大、市场广阔、后劲很强的引人注目的经济力量。各种区域合作组织、合作计划发展迅速,例如中泰缅老“黄金四角经济合作区”,中国、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六国参加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东亚自由贸易区与一些金融方面的合作计划将一道成为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的主要保障。同时,经济的作用也在抑制或减低由于领土纠纷带来的对各国政治的冲击和影响。由于钓鱼岛和东海问题,中国和日本的政治关系一直比较冷淡,甚至一度出现高层无往来的政治局面。但是与此相反的是,双方经济上的合作和依存使得中日在政治上的决策不得不考量其经济影响。同时,随着中、日、韩及东盟之间经济相互依存性的提高,可以说,经济是缓和或解决领土争端的必要方法之一。

东盟作为东亚现有的最大的区域性组织,其对领土争端解决上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东盟加中日韩”框架(即“10+3”框架),既是东亚国际关系发展进程的一个必经阶段,也是一个各方进行交流、谈判的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地就彼此间的安全问题进行交流或磋商,可以减少双边机制可能产生的误解,逐步增加各国间相互信任的气氛,形成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为各国间最终解决领土争端问题提供一种可能。对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言,改善气氛和进行对话仅仅是必要条件之一,它有待于发展为制度安排和政治、安全机制,建立完善、有效的地区协调机制。按照新自由主义的机制主义理论,国际组织在培育合作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国际机制理论的三要素为:国内沟通的国际行为模式,协调国家间关系的原则、准则和决策程序,限制在某一特定的问题领域。其中的核心是“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67]。自由机制主义者相信,可以通过各种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建立规则体系,对国家加以限制,削弱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影响[68]。东亚共同体的建立有助于东亚发展范围更广、水平更高的地区性的政治、安全机制,这种机制基于集体安全原则,将会促进经济合作与政治、安全合作的全面平衡发展,有利于形成协调解决内部分歧和矛盾的多边机制的能力和效率,从而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架,构建新的安全理念和政策,最终改善甚至消除东亚地区传统的安全困境[6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