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时间:2022-05-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前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是主体而受教育者是客体,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占有绝对的支配地位,而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仅限于主动接受教育,受教育者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目前学术界有许多争论。不可否认,每一种观点的存在都是为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方面的地位和功能,但是如何才能够科学全面地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还有赖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的科学定义。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的主体组织、实施、控制整个教学过程,起着支配作用。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因此,弄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不同观点

(一)单主体说

单主体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有一个,要么承认教育者是主体,要么承认受教育者是主体,即教育主体说和受教育者主体说。前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是主体而受教育者是客体,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占有绝对的支配地位,而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仅限于主动接受教育,受教育者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而后者认为受教育者是主体,教育者的教育行为是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为受教育者服务的,不能成为主体。这两种说法都坚持教育主体的一元论,避免二元论,这是合理的。教育者主体说肯定了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支配地位,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却否定了受教育者成为主体的可能性;受教育者主体说肯定了受教育者的内化和接受才能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价值,但将教育者置于从属地位,难以确保思想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目的。

(二)双主体说

双主体说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这种观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分为两个过程,即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在施教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受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主体,教育者是客体。双主体说十分强调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平等互动地位,强调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动作用甚至是主体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启发作用。但是,在一项活动中同时具有两个主体,难免有二元论之嫌,同时难以避免混淆不同的概念,因为施教主体就是指承担发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人,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而受教育主体仍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受动者或作用对象,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这种说法还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活动机械地划分为两个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又作为实质上为同一过程的主体,有自相矛盾之嫌。

(三)多主体说

多主体说认为不仅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教育的中介及教育的环境都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多主体说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客体、环体、介体都作为主体,这种观点看到了客体、环体、介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有可取之处,但是介体和环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物质要素,不具备主观能动性,不能承担发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因而不能成为主体,这种多主体说的观点是一种泛主体的思想,实质上也就是无主体论。

(四)相对主体说

相对主体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是相对于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的,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主客体是确定的,但是脱离了这一关系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就是不确定的。这种观点看到了主、客体的相对性,能灵活应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主客观相互转化的特殊问题,但却忽视了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关系。由于绝对性是存在于相对性之中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绝对性地位是确定的,而且正是这种绝对性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地位和发展方向才得以保证。

(五)交互主体说

交互主体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作为平等的主体而存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是其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基础。这种平等的关系具体体现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和共识中,体现出双主体性、双向互惠性、双向认识性的特点,这种观点打破了一元论、二元论中区分主、客体的思想,变强调单向沟通到强调互惠互识,真正体现了民主和平等。但这种观点从哲学矛盾的观点来说,却削弱了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地位,忽视了双方的斗争和相互转变,也就是没有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支配地位和客体的从属地位及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二、思想政治主客体之间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表述之争,其实质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争论。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单一主体论”、“双主体论”、“多主体论”、“交互主体”等。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直接导致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的争论。

主体和客体是哲学上的两个基本范畴,但这并不是说主客体的概念不可以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关键是如何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一般说来,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的主体是实践活动中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因素,他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从而驾驭和控制实践活动的多种任务。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是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领域,并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毫无疑问,主体是指现实的人,只有人才能充当主体的角色。教育者是主体,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受教育者是主体还是客体呢?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沈壮海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是一种主体的活动,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它包含着不同的主客体关系,因此,我们不宜笼统地将所确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标以主体、客体等称谓。于晓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人是教育的对象,是改造的对象。如果把人作为客体,那么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能动性如何解释。如果以客体的性质来否认人的能动性,那么人就不再是‘人’,这就会造成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混乱。因此就不应该用主体、客体来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应该有专门的范畴来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张耀灿教授提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复数的主体,教育资料是共同的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上述学者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关系的复杂性,主张重视受教者的主体性,不能把受教育者简单地看作客体。但有些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化。马克思指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于这种活动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用什么样的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质上是一种“生命”生产的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其也表现为双重关系,即一方面是自然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即环境发生作用);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因此,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一种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并引导受教育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不过受教育者是“潜主体”。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主客体概念是可以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但不能简单的套用,要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的实践活动对其进行理论创新

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和不同程度能动性、创造性的主体,即都具有一定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包括教育者主体性和受教育者主体性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性具体表现为教育者的能动性、主导性、创造性等属性。能动性是指教育者能积极主动地运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影响。主导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始终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创造性是教育者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应该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能动性是主体性的集中表现,而创造性是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受教育者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他们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自觉地接受外部的教育影响,积极地汲取教育内容,并创造性地加以内化,转化为自己学习提高的内在需要,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同时又能动地反作用于教育者,促进教育者不断完善和深化教育内容,实现教学相长,通过发挥主体性,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一)发挥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理应居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这既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使命和职责使然。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放任自流,因为学生的主体性是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发挥和发展的。教育者起主导作用,主要是指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发动者与领导者。教育者是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教育者应当具备强烈的阵地意识,“唱响主旋律,唱响正气歌”,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如果教育者放弃了主导地位,放弃了主阵地,各种不良思潮便会乘虚而入,思想政治教育便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坚持并努力巩固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否则,思想政治教育便可能丧失其主动性,从而偏离正确方向。因此,教育者必须不断提升人格魅力,以保证自己在现代高校德育中的主导作用。

(二)客体主体性的培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其中人的自然性是人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的社会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人的主体性是人性力量的外在表现。忽视或割裂哪一种属性,都是对人本性的异化和歪曲。人的自然性,社会性,主体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的自然性特征反映为人的生理性需要和物质性需要,它总是受到社会性的制约,必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下才能满足;人的社会性特征反映为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它必然受到实践关系、自我实现能力的制约。人的实践性需要和人的自我实现能力,必然受个体生理机能前提和现实社会关系的制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的培育要考虑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对其主体性培育的影响。主体性的培育要考虑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制约。

1.从人的社会性出发,客体主体性的培育要依赖于社会,创造有利于主体性发挥的社会环境

如果社会不能提供开放、活泼、自由的环境,主体性的发育会受到制约。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任何个人的发展都受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的制约。这就要求社会坚持民主原则。民主原则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以社会主义的民主精神、民主作风和民主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民主原则,一是要尊重教育对象,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二是要坚持平等待人,建立和保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坚决克服那种居高临下、以势压人的不良作风,以平等的姿态与受教育者交流思想、交换意见、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同时贯彻疏导方针。疏导方针的基本涵义就是要广开言路,让人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循循善诱的说服教育,帮助人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向上来。贯彻疏导方针,一是要积极疏通,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鼓励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及时总结和推广群众中的先进思想和正确意见,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中的思想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成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交流、互帮互学的过程。二是要善于引导,变硬性注入为启发诱导。讲清道理,但不代替受教育者作出结论;指明路途,但不强行牵着走。着力启发和引导受教育者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通过自身的积极思考和亲身体验,作出正确的结论和抉择。坚持民主原则和疏导方针,必能让人们畅所欲言,为客体主体性的发挥提供民主自由的社会环境。

2.客体主体性的培育途径

(1)增强人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认识和自觉。它是人作为真正的主体而存在的基本前提,也是人积极地、自觉地发挥主体性的内在条件。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就是要引导人们认识自身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和肩负的社会责任,认识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提高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群体、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能够在充分认识和积极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同时,尊重和肯定他人的主体性,并使自身主体性的发挥始终有利于增强集体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主体性,始终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

(2)培养人的主体精神。主体精神是指人们主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主动认识与完善自身的心理倾向及行为表现。它是个人积极发挥自身主体能力的内部动力。培养人的主体精神,主要的就是要培养人的自尊自重、自强自立的自主精神;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勇于探索、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团结互助、主动合作的协作精神;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伟业的主人翁精神。

(3)开发人的主体能力。人的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人的主体意识的提高,依赖于人的能力的发展。对受教育者而言要使自己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展,要使自己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仅仅具有主体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自身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即主体能力。所谓主体能力,是指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在力量。它是人成为主体的基本根据,直接影响着人的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效率的提高。在今天,开发人的主体能力,尤其要着力开发人们善于获取最新知识,及时掌握最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善于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从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接受积极影响,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选择自身成才和发展方向的选择能力;善于探求新知识,发明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创新能力;善于调节人际关系,从而使自身的主体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协调能力。

(4)塑造人的主体人格。主体人格是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综合。主体人格对人的主体性的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塑造人的主体人格,主要的就是要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人生理想,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的关键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基本特点是具有客体性,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受动性、受控性和可塑性。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不是完全被动的,也具有主动性。这种主动性是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而不是教育的主动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的特殊表现形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在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与社会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差距。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能离开客体的积极参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有助于缩小这个差距,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不同于一般客体的主观能动性,他在接受主体的教育时,是有选择、有鉴别地接受主体所施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特点就是客体还具有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能将主体所转达的思想以及内容,加以吸收、认同、内化,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更符合社会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精神产品,甚至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所在。因此,客体必须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积极发挥客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强化客体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其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我教育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是指客体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主动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最终是通过客体的接受活动来完成和体现的,是以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的积极变化为标志的。在自我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是同一的。一方面,自我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等特点,调动受教育者内因的积极方面;另一方面,客体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推动着其自身的思想、行为向主体所期望的方向进行积极转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育客体能否进行自我教育。

五、教育者主体性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关系

二者在教育过程中互为前提,缺一不可。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同是一种事实性存在,但前者是一种显性存在,而后者是一种隐性存在。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与二者存在的不同状态有关,前者是主动存在的,而后者则需要被激发;另一方面也与人们对二者认识的时间先后有关,对教育者主体性的认识,似乎很早以前就成为一种先验性存在,无需给予论证,由此导致了在师生关系上教育者长期处于主导和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存在,但二者的发挥却有着先后之别。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在教育过程中由教育者所赋予和激发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认识和正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程度。在教育目标的实现上,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是前提,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是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