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方犯罪学著作在旧中国的传播

西方犯罪学著作在旧中国的传播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西方犯罪学著作在旧中国的传播20世纪上半叶,即从清朝灭亡到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一段时间,在中国的历史上,人们习惯于将其称作旧中国,这是相对于新中国而言的。在这一段时间内,中国发生了新旧两种民主主义革命。这一主张,当然也包括解决犯罪问题在内,因为犯罪问题是社会问题之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的犯罪学理论也被介绍进来,使其在我国学术领域得到了传播。

一、西方犯罪学著作在旧中国的传播

20世纪上半叶,即从清朝灭亡到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一段时间,在中国的历史上,人们习惯于将其称作旧中国,这是相对于新中国而言的。在这一段时间内,中国发生了新旧两种民主主义革命。以孙中山为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三民主义的学说,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民族主义,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要推翻封建专制,建立民国;民生主义,要解决贫富不均,改善人民生活,“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求“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8)。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他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这一主张,当然也包括解决犯罪问题在内,因为犯罪问题是社会问题之一。实际上,任何一种治国思想和治国理念,都在宏观背景上含有治乱和治罪的因素。孙中山的治国方略也同样,他的思想中虽然对治罪问题没有直白的表述,但我们可以在其思想理论中看出这种因素,并可从中得到对这一问题的借鉴和启发。尤其是民权和民生两主义,更具有这种意义。这一时期,一些先进人物走出国境,奔向发达世界,寻求真理。他们广泛介绍和引进了西方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等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的犯罪学理论也被介绍进来,使其在我国学术领域得到了传播。典型的有1922年刘麟生翻译的意大利的《朗勃罗梭氏犯罪学》、陈大齐翻译的德国马勃的《审判心理学大意》、1927年张庭键翻译的日本寺田精一的《犯罪心理学》、1929年郑玑翻译的日本胜水淳行的《犯罪社会学》、1936年许桂庭翻译的意大利菲利的《实证派犯罪学》和查良鉴翻译的美国齐林的《犯罪学及刑法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