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重视论理分析,评议时事政局

重视论理分析,评议时事政局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重视论理分析,令读者信服《文萃》周刊十分重视通过论理分析帮助广大读者理解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非正义性,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内战中取得最终胜利的必然性。(二)评议时事政局,向当局建言《文萃》作为一本政论性刊物,它与一般杂志的另一区别是忧国忧民,积极评议时政,向国民党当局建言,提出可行的建议与意见。

(一)重视论理分析,令读者信服

文萃》周刊十分重视通过论理分析帮助广大读者理解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非正义性,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内战中取得最终胜利的必然性。它向读者阐明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政权为什么必然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为何会胜利,学潮为什么会一个接一个等等的根本原因。例如,《文萃》周刊发表的姚溱《战局转换的关键》就是比较经典的一例。文章从战略和战术上分析了国共两军的力量对比和战局转换的客观原因。首先分析了国军的战略战术。认为从战略上国军的意图是控制城市与交通要道,然后用“扫荡”“清乡”等方法,以图面的占领。但这种战略的结果是不能消灭共军主力,只是占领了许多县市。而在战术上,因为战略企图过大,兵力被冻结及消耗于占领的城市中,以作守备之用,因而能用作野战的兵力大量减少致使兵力愈加分散,遇到共军主力极易被消灭。其次,又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战略与战术。认为共军的战略目的在于粉碎国军进攻,大量消灭其有生力量,并保存自己。在战术上随时可以集结优势兵力,选择对方弱点,加以歼灭性的攻击。因此,在对比两军战略与战术后很容易判断战局转换必将向有利于共军的方面倾斜[31]。像这样丝丝入扣,入情入理的理论分析,除了上述提到的军事分析外,在政治民主分析、国内经济危机分析、时局分析、文艺评论等方面《文萃》都刊登了不少文章。这些文章的一个共性特征就是十分重视论理分析。令读者既十分信服,又能及时帮助他们解答心中的疑惑,排遣心中的苦闷,令读者读后有茅塞顿开之感。比如分析国统区发生经济危机原因的《论经济危机》、分析政治民主的《中国民主运动的两条路线》、分析时局的《在转变中》、文艺评论方面的《从两部影片看一个方向》和《关于马凡陀的山歌》等。

(二)评议时事政局,向当局建言

《文萃》作为一本政论性刊物,它与一般杂志的另一区别是忧国忧民,积极评议时政,向国民党当局建言,提出可行的建议与意见。其刊载的内容中有许多对于如何停止内战,如何争取民主和平,如何克服当前经济危机,克服通货膨胀、降低物价的可行性建议。从这些真知灼见中,可以看到《文萃》所刊登的建议均是依据当时的客观条件提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如果国民党统治者当初能按照这些建议去做,那么局势的发展可能会更有利于巩固国民党的统治而不至于使其在抗战后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就丢失了政权。这方面的文章在《文萃》中有许多,比如《解决国事的两个时期》《如何才能全面而彻底的消弭内战?》《关于和平建国方案》《中国怎样打开对美贸易》《中国今后之经济建设》《争取全面的和平只有走政协的路》,等等。以《如何才能全面而彻底的消弭内战?》为例,文中就提出了如下6条彻底消弭内战的建议:“一是双方停止进兵;二是尽快遣散敌伪军;三是明确划定国共受降区域;四是立即恢复交通;五是成立包括第三方面的视察团监督以上4点执行;六是盟国驻军限期撤退。”[32]这6条建议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试想如果做到上述提及的“一、二、三点”,国共两军的冲突怎么还会扩大成为全面内战,如果再能做到“四”,则经济就会得到较好发展,不至于引起国统区的经济崩溃,如果第六点也做到了,就不会有之后的抗议美军暴行大游行等学生运动的发展了,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局面也会稳定得多。虽然这些都是如果、假设,但是国民党政府当局真能做到这些,政权又岂会这么快的旁落呢? 从这点来看,《文萃》的文章并不一味批评国民党政府的错误,宣传民主激进思想,而是能站在群众和进步知识分子的立场上为国民党政府建言献策,提出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合理化建议,体现了一种对国家负责,对民众负责的人文关怀。但令人遗憾的是作为其时执政党的国民党并没有采纳这些合理化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