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追求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追求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取得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乃是全部新闻传播活动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归宿。那么,如何尽量优化新闻传播效果,以及如何更大面积和幅度地提高新闻传播效果?无疑是新闻传播研究的极为重要的课题。前者是将新闻作为众多的单位个体,涉及的主体主要是新闻传播机构和其目标受众。

取得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乃是全部新闻传播活动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归宿。而新闻传播效果又显然存在着高低、好坏以及正反方面的区别。那么,如何尽量优化新闻传播效果,以及如何更大面积和幅度地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无疑是新闻传播研究的极为重要的课题。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温·卡特赖特曾提出信息接受效果的四原则,即:一是信息引人注目;二是受传者接受信息后有可能采取行动;三是信息有明确的目标;四是达到目标的途径简便、具体、直接。传播学家韦尔伯·施拉姆对此做出肯定的评价,但认为还要加上一条,即重视环境和社会因素对受传者的影响[1]

从定义和内涵上说,传播效果是一个极其丰富的概念。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学者对此有很多不同的界定和解析。但是一个无可置疑的共识是,提高传播效果是一切新闻传播活动的最终目标和根本归宿。效果研究中的议题设置理论认为,没有进入媒体议题设置议程的事件,对于绝大多数受众而言,相当于是不存在的。按照这种观点,可以说没有效果的传播也相当于是不存在的。正因如此,如何提高新闻传播效果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尤其是传媒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我国学者经过多年的努力,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体系。

一、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

按照传播学的观点,传播是传受信息的过程。传播过程的开展离不开传者、受者、信息、媒介四大要素。因此,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也应该从传播的流程和结构中去寻找。

对于传播结构的研究,德国学者G.马莱茨克模式被认为是最为详细而充实的,在学术界享有“研究线路图”的美誉。该模式细致地表现了新闻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互动和影响,如图6-1所示。

图1-0-3 马莱茨克传播模式

从图1-0-3中可以看出,新闻传播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中各种因素不但受到自身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各因素之间也存在着制约关系,而这种种因素都会最终影响到新闻传播的效果。具体来说,主要有传者因素、讯息因素、媒介因素和受者因素。具体内容见本章第一节“(三)传播效果影响因素”。

二、动态多层面地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由于一切新闻传播都是传者、讯息、媒介和受者四个方面互动的过程,因此,从总体上来说,要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就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去做努力。具体而言,大致可以包括提高传播者的声誉、重视受众、改进传播的内容形式、改进劝服的方法,等等。

但是,从实际的传播过程来看,对于媒体和社会而言,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又主要包括提高单个新闻或节目的社会效果和提高新闻事业对整个社会引导的有效性有两个层面。尽管后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但是两者之间仍有着很大区别。前者是将新闻作为众多的单位个体,涉及的主体主要是新闻传播机构和其目标受众。我们可以将这一层面称为微观层面。日常传播中常常提到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主要是指该层面的含义。而后者将新闻作为一个与其他事业相对应的整体,其效果评价主要是面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而言。我们可以将这一层面称为宏观层面。

如果说微观与宏观之区别主要是从横向上观察新闻传播的结果,那么,从纵向上看,由于新闻传播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此,我们有必要动态地多层面地来把握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方法。

(一)微观层面:提高单个新闻或节目的社会效果

1.加强策划和预测

策划,通俗地讲,是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对新闻报道的展开或节目播出所做的有创意的规划和设计,包括确定选题、报道规模、报道形式、实施方法、节目播出的程序、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节目播出各阶段的应对措施,等等。所谓预测,在这里主要是指对新闻报道和节目播出后社会效果的大致估测,这种估测的结果可以为策划提供指导。策划和预测相结合,能大大提高对新闻和节目效果的控制力,从而使其社会效果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

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策划和预测十分重要。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经过10年的艰苦施工终于通水。全国媒体云集湖北随即掀起了一场新闻宣传大战。《湖北日报》整合力量,抽调骨干记者组成报道团队,集团社长邹贤启、总编辑蔡华东也先后深入到水源区十堰和丹江库区进行现场调研。在经过前期的进行准备和系统策划后,《湖北日报》于10月23日正式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汉水北上》,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共刊发23期、36个版面。这组气势磅礴的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读者、专家好评如潮,也得到了宣传主管部门的肯定,中宣部新闻局2014年12月29日第370期《新闻阅评》专题介绍了这组报道,给予了高度赞扬。十堰市委、市政府专程给《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送去感谢信,代表水源地人们向“汉水北上”报道组报道感谢和敬意。假如没有前期的认真策划和预测,这组长达两个月的大型报道不可能进行得如此井井有条、层次分明,不可能产生这么强的社会效果[2]

图1-0-4 《湖北日报》2014年10月21日第六七版

值得注意的是,策划和预测并不仅仅限于新闻传播的前期,而应该贯彻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即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对新闻报道和节目播出进行下一步的策划和预测,保证整个传播过程都在可掌控的范围内。

2.提高有效信息量,注重信息的梯度开发和组合开发

扩大信息量既是受众的客观需要,也是传媒机构竞争的重要砝码,信息量的大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效果的大小和好坏。要加大信息量就必须提高有效信息含量。充斥大量无信息含量的报道只会令受众感到厌恶。为此,在报道新闻时,首先,要坚决摒弃那种无信息含量的所谓“信息”,摒弃为了凑版面而不顾质量的做法;其次,新闻要紧扣实际,做到精而简炼,不能就一件小事写得洋洋洒洒,一个动作就拍得没完没了;再次,要充分调动每一种传播手段,发挥多符号传播优势。

在荣获2013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新闻《记者目击:兰州桃树坪隧道五名被困工人获救瞬间》中,记者第一时间不间断记录了5名获救工人的生命状态、救援队伍的科学组织及坚持、不放弃,医疗队伍的精心准备和照顾。在没有一句解说词的情况下,用画面、声音、字幕等电视元素生动地突出了新闻最重要的现场。现场是一个状态符号,也是一个引子,记者巧妙的采访和资料的运用,让大家在现场的气氛中,共同回味了救援的艰难过程和救援的科学性、有效性。同时,面对特殊的采访对象,记者首先关注被救工人的生命状态,在身体和心情允许的情况下才采访,体现了救援第一、尊重对象和人文关怀的报道理念[3]

信息的梯度开发和组合开发是提高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国新闻报道大都是等到事情有了结果再写一篇新闻作全面概括,这导致报道时效性差。必须加强信息的梯度开发,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事前有预测报道,事件发生后有动态报道和追踪报道,事后有反馈总结报道”这样分阶段的连续报道[4]

信息具有组合性、运用的多角度性和扩缩性的特点,这要求我们注重信息的组合开发,加大深度报道、连续报道、组合报道和全方位报道,灵活利用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多种传播元素,让信息以深入、全面的形态出现在受众面前。值得注意的是,文字、声像这些因素并非组合得越多越好。传播学研究者通过双通道编码理论、提示—累积理论和一系列实验证明,在传递文字的同时,增加多通道信息,会额外增加人脑的感应力,相应地减少文字通道的精力,从而无法充分调动抽象思维,调动记忆库中的文字感知和记忆系统,最终影响受众对信息的记忆程度[5]。换句话说,并不是越复杂的形式受众记忆就越深刻,效果就越好,两种传播元素的科学组合才是最有效的传播形式。

3.着力塑造品牌形象

现代营销学认为,品牌是指用以识别自身的产品或服务并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名称、术语、符号、图案,或其综合的体现。品牌资产能够加强消费者的忠诚度,吸引新的消费者,使相关产品或服务盛行于竞争环境,这又会使一个品牌在较长时间内获得持续的、可预测的市场份额,即强者恒强[6]。品牌理论对于竞争激烈的媒体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媒体稳定和扩大受众群、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石。新闻报道和节目要想赢得受众的好感和关注,离不开所在媒体品牌力量的支持。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新闻节目品质的优劣一直被看作是能否致胜的关键。一个性鲜明的节目栏目,创意新颖的节目形态,新鲜体贴的信息服务,无疑会受到群众欢迎和喜爱。

按照市场营销学的观点,实施CIS(企业识别系统)是企业品牌塑造的上佳选择。CIS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三个子系统[7]。对于新闻媒体而言,理念识别系统主要是指媒体的形象宣传语和报道与节目中所折射出的独特的新闻理念和价值取向,前者如《东方早报》的广告语“影响力至上”,后者如湖南卫视的“快乐”理念。行为识别系统主要指媒体对外所表现出的凝聚力以及对外宣传活动、公益活动等,如东方卫视举办的“蓝天下的至爱”慈善公益活动。视觉识别系统包括报头、报徽、频道台标、背景设计、主持人风格、字幕设计等。

因此,新闻媒体应该至少从上述三个方面着手积极开发自己的品牌之路,拟订简练鲜明的形象宣传语,制作精美传神的形象广告,力求在新闻报道和节目中贯穿自己独特的理念和价值观。平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举办一些公益活动和宣传活动,注重报纸和节目包装。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和节目制作中,应大力开发品牌资源。品牌节目往往也意味着个性。湖南卫视《晚间新闻》一改以往的正统报道新闻的形式,采取了“说”新闻的方式,在诙谐轻松的传播环境中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MTV式的新闻”被称为加演片,体现了新闻性与文艺性的自然嫁接[8]。《晚间新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闻价值取向和传播者的平民视点,显示了对时代、对生活、对观众的一种尊重,从而塑造了较好的品牌形象。

(二)宏观层面:提高新闻事业引导社会的有效性

新闻传播具有传受信息、整合社会、传承文化、娱乐身心等功能,新闻事业通过这些功能创造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人们提高自身素质,使社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的公民,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稳定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这些都是新闻事业引导社会的表现。提高新闻传播效果,从宏观上看,就在于提高新闻事业引导社会的有效性。

1.建立透明公开的信息传播机制,减小社会震荡

新闻事业常常被称为“社会的守望者”,守望社会的疾苦、灾害、不平。然而,这种“守望”的实现必须以相对透明的传播环境为前提。政府信息公开对于保证民众知情权和媒体的采访权、提高新闻事业对社会引导的质量有重要意义。

2003年“非典”肆虐中国。为了防止社会动荡,在“非典”前期,政府沿用了过去对于重大突发灾害的传播机制,试图将灾害真相“捂”起来,“堵”住信息流。然而,这些举措导致社会流言四起,人们陷入高度恐慌之中,疫情的防控也受到极大影响。4月,媒体以全新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每天公布各地疫情报告,利用各种渠道向公众传播“非典”知识。很快,流言不攻自破,社会渐渐恢复理性和平静。

在我国,信息公开,首先指政务公开,政府行政行为公开,支持媒体问责政府,批评政府和官员的缺点错误[9]。其次,要尽快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新闻发布会属于丰裕度高的传播渠道,能完整传播信息、减少歧异误解,以有效地影响公众态度,同时它还是一种两级传播模式,能构建一个全方位覆盖公众的传播网。这使政府、媒体和公众能够保持一种良性互动,保障新闻事业功能的最大发挥。尤其是在突发事件日益频发的今天,政府还应尽快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避免在出现重大事件时,只能在各机构内临时拼凑一个应急班子,头痛医头、脚疼医脚,不仅导致政府形象受损,还容易影响媒体的正常报道,造成社会的误解甚至恐慌。总之,信息的及时公开,是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举措,而新闻传播则是最主要的渠道。

2.提供真实、公正、充分的信息,平衡各群体利益

信息是意见构建的基础,良好的舆论首先依赖于信息的真实、公正和完整。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的真实并不仅仅是指单个事件的真实,即5W真实,还必须是整体真实。有些新闻报道就单个事件而言是绝对真实的,然而,如果放到大的社会环境中,就会发现它偏离了社会真实。如我国媒体曾经一度热衷报道农村致富人物,一时间,农民买私人游艇、私人飞机等报道充斥各个版面。这样的报道尽管事件属实,然而,这样的“富农”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农民还在为生活奔波。因此,“富农”报道热这种不符合真实性要求的行为是媒体应该摒弃的。同样,媒体在报道时,还应注意信息的公正性,努力平衡不同的利益群体。在宣传解释政策、报道政策贯彻执行时,尤其要注意信息的过滤、整理和解析,对政策意义的解释要充分、深入,帮助不同利益群体正确理解政策,采取恰当的行动,为社会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

3.增强宣传的艺术性,淡化宣传色彩

新闻媒介既传播新闻,也从事宣传,中外皆然。在我国,由于政治体制和新闻体制的原因,新闻媒介充当着更多的宣传角色,新闻事业对于社会的引导也常常是通过宣传来实现的。因此,增强宣传的艺术性,使其得到受众的理解和认可,也是提高新闻事业引导效果的有效途径。《南方都市报》2005年11月11日的要闻《陈水扁:左打连宋 右踢李登辉》,虽然是时政新闻,可是标题仍然做得鲜活生动,就连正文的语言也是生动活泼的:“陈水扁一连两天接受电视媒体访问,炮火四射,横扫连、宋,更露骨批判‘情同父子’的李登辉,举凡和连战、宋楚瑜、李登辉的私下谈话,都被推在镁光灯下检验。”编辑的手法也是花了心思的,小标题分别是“陈水扁开炮”、“亲民党:可能控告陈水扁诽谤”、“陈水扁开炮”、“‘台联党’:医生应开镇定剂给扁”。嘻笑怒骂中把风云变幻的时政新闻带入一个轻松的阅读环境中。

此外,增强宣传中的人情味和亲切感也是重要的技巧。新闻传播者如果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与受众建立较为特殊的亲近关系,努力寻找在民族习俗、地域风貌、职业特点、团体意识、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共同点或接近性,以期在感情沟通上首先建立一定的基础,使受众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己人”的感觉,那么,宣传将容易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4.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新闻传播是传受双方互动的过程,新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受众整体素养的提高。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对于提高新闻传播的导向效果同样十分重要。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宗旨是让受众通过正确的选择、正确的理解和正确的记忆,成为积极主动的媒介信息使用者。媒介素养教育对传播效果的贡献关键就在于它能让受众对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和主动思考,对媒介信息进行恰当的解析,从而得到积极的效果。

三、努力减小新闻的负效果

新闻传播的效果并不都是正面的,而是存在着正反、好坏、强弱和高低之分。要谋求新闻传播最好的社会效果,就应该努力避免负面效应,尽量减小新闻的不良效果。在这一点上,新闻媒体和政府管理机构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新闻媒体而言,首先必须树立全面正确的社会效果观。在我国,虽然传媒市场化进程正在提速,但是社会效益仍然被放在首位,应坚决摒弃那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的行为。近几年,我国假新闻、有偿新闻泛滥,新闻炒作等时有发生,同质化倾向明显,给社会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严重损毁了我国新闻事业和媒介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这些都是片面谋求经济利益的后果。

由于事物所具有的多重性,新闻事件所表现出来的多主题性,使得某些不在人们的主观选择之内的问题和想法,最终通过事件或报道本身无意识、间接地表达出来,称为影响受众的隐性导向因素。目前一些媒体对这方面往往缺乏认识和重视,所以这样的问题常常会表现出来,如一味地追求揭黑幕、报大案,甚至在结论不确定情况下也不惜冒失实的风险抢先报道,由此报道中往往有很多“据说”、“据传”等词,从某种程度上助推了假新闻的产生。媒体从业人员在采写新闻时应多进行换位思考,跳出自身的思维局限,站在受众的角度来分析下所采写的新闻中可能含有的隐性的负面导向因素,并尽力避免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此外,媒体应建立相应的把关制度、内部审查制度和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主动对传播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受众反馈,及时摒弃可能造成负效果的因素,加强对不良导向问题的防范意识,同时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相关教育,以新闻自律来抵制负效果。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应建立多元化的有效的新闻监管机制,综合采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文化手段来对新闻传播进行社会调控,最大程度地减小可能出现的负效果。

行政手段的主要特点是权威性、强制性和直接性,是运用命令、指示,通过组织自上而下的行政层次的贯彻执行,对新闻媒介及其传播活动进行组织、指挥和某些调节;法律手段具有明确性、稳定性、强制性和权威性,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法律调控的作用将大大提高。通过隐私法、诽谤法、国家安全法等新闻法规,可以有效减小新闻传播可能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伤害和震荡;经济手段最突出的表现是对恶性传播或不良传播实行经济制裁,而对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优秀新闻报道予以奖励,从而达到减小新闻负效果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新闻理论界对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研究不断深入,还有人提出,我们的新闻传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传播效果,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新闻信息本身的内容质量及其表现形式。那么,如何优化传播信息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以下几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第一,与受众利益和心理需求的相关性。新闻信息所提出的问题,能够使受众感到这正是自己心理上某种不平衡状态的反映,或者正好解决了自己认识上的混乱问题,这样才能被受众喜爱并乐于接受。也就是说,新闻传播者所选择和传播的新闻,必须让受众感到是与自己的利益和需求息息相关的。这种相关性首先就大大拉近了新闻与受众在感情上的距离,使他们对信息的接受过程成为完全主动自觉的,而不是被强行灌输的。受众通过对这样的新闻信息的获得,在心理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这就是信息内容取得最好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揭示事物的矛盾性。新闻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只有从更深的层次上抓住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趋势,才具有最大的新闻影响力。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证明,受众最欢迎、最感兴趣的是那些真实地、深刻地反映了事物内在矛盾性的新闻作品,尤其是那些从根本上揭示某些事物矛盾运动的最深层奥秘的新闻力作。因为从哲学角度来讲,事物内部的矛盾,最能体现该事物的本质。新闻作品从根本上揭示了事物的矛盾性,自然也就反映了该事物的真实本质。而这种真实本质通常总是被掩盖着的,受众从事物的表面往往是很难认识清楚的。新闻传播者以自己独具的敏锐,把事物的矛盾暴露出来,既帮助受众认清其本质,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众对事物本质认识的能力,增长了受众的智慧。这无疑是最佳的传播效果。

第三,表现思维的新异性。所谓思维的新异性,主要是指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迥异于通常的和旧有的方式与方法。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人们的思想观念需要不断地加以更新,而人们的思维方式更需要不断地有所改变。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新闻事实的同时,也要尽量采用适合于新的时代特征的思维方式去观察事物、反映现实,要敢于打破人们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势和心理惯性,从而更及时地甚至更具有超前性地认识和表现社会生活的崭新面目。这样,才能使得新闻内容和表现形式具有时代活力,也才能具有更大的新闻感召力。

第四,新闻形式上的新颖性。在信息的表达形式上,要努力掌握受众的兴趣和口味,要尽量谋求新闻的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在语言技巧、图片处理、节目编排、播发程序、色彩倾向等各个环节上,都要研究其与提高传播效果之间的有机联系。总之,新闻信息的形式必须既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又新颖别致、引人注目。

此外,对于劝服的方法和手段,许多传播学家做过多次试验、探索,积累了一些重要的经验。大致可归纳如下:

一是只说一面还是正反两面都说? 也就是,我们的新闻报道对于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工作的开展,是报喜不报忧好,还是既报喜又报忧好? 按照传播学的观点,这要与受众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一般来说,对文化程度较高、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的受众,如果提供某一事件的全面情况,他们可能会更容易接受些,以后如果接触到反宣传时,他们也将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而对那些较容易接受一面之词的文化层次较低的受众来说,如果遇到反宣传,将会产生认识上的左右摇摆。

二是有争议的意见是先说好还是后说好? 这种情形在新闻机构组织“问题讨论”,或者撰写解释性新闻时常常会遇到。对此,要根据传播内容本身的性质,参照传播的环境条件和受众的素质加以通盘考虑。一般认为,某一问题的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如果是由不同的传播者相继提出的,并在表述的时间或篇幅上也大体相等,那么先提的一方不一定占优势。但如果是由同一传播者提出来的,其所传播的不同观点又是受众不熟悉的,那么,先提的观点更有利于受众的接受。而在信息组合中最后发表或提出来的观点,特别是经过启发引导受众顺理成章归纳出来的观点,一般更有利于受众的理解和记忆。

三是问题的结论如何做出? 新闻传播中的结论性意见,是直接告诉受众,还是让受众自己去得出结论? 这需要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首先,要看新闻信息的性质如何,如果是政策性信息,或者是依据法律、道德能够肯定或否定的信息,那就明确无误地作出奉告。如果是对争议较大的“热点”问题的报道,由于其产生的原因很复杂,矛盾纠葛很多或者涉及面很广,有的事件本身还在发展变化中,问题的性质还没有彻底显露,或者出于策略的考虑一时还不便表明结论的,那么最好采用“中性”报道的形式,提供全面的、翔实的事实材料,让受众自己去思考、去判断。其次,也要看受众的思想素质和文化层次如何。如果是对缺乏思辨能力的或者阅历不深的受众,则结论性意见以明白为宜;而对各方面水平较高的受众,如果说得明白直露、一览无遗,则反而会影响传播效果。

四是在劝服中诉诸感情还是诉诸理智? 一般认为,新闻传播者如果能够通过各种方式首先与受众建立较为特殊的亲近关系,努力寻找在民族习俗、地域风貌、职业特点、团体意识、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共同点或接近性,以期在感情沟通上首先建立一定的基础,使受众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己人”的感觉,那么,将容易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如在主持人组织的现场实录报道中,采用交谈式、对话式的传播来沟通感情,并欢迎受众对节目的更多参与,就比单纯说教式、煽动式的传播更能奏效。而在新闻传播的实际运作中,往往需要将诉诸感情与诉诸理智有机结合加以应用,并最终依靠新闻信息本身所具有的真理性对受众进行劝服,这样才可能更为有效地获取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在具体的做法上当然还有很多,如完善媒介的传输功能、开辟广阔的发行渠道、建立长期的受众反馈网络等,需要新闻传播者在传播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总结,从而始终掌握新闻传播效果的命脉。

基本概念与问题思考

1.意见领袖

2.两级传播

3.休眠效果

4.一面诉求和两面诉求

5.恐惧诉求

6.传播效果

7.枪弹论

8.有限效果论

9.《人民的选择》

10.传播流

11.沉默的螺旋

12.议程设置

13.培养理论

14.知沟理论

15.信息沟

16.上限效果

17.第三人效果

18.简述传播效果的内涵与层次。

19.简述传播效果的发展历史阶段。

[1] 邵培仁,叶亚东.新闻传播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294.

[2] 赵洪松,胡祥修.高瞻远瞩策划 细致入微呈现 着力全方位创新——湖北日报“汉水北上“系列报道剖析[J].新闻前哨,2015(2):8-10.

[3]记者目击:兰州桃树坪隧道五名被困工人获救瞬间[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3-06/20/c_132470741.htm

[4] 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2.

[5] 彭伟步.网络不同媒体组合的传播效果检测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2(2).

[6] 沃尔特·麦克杜威尔,约翰·萨瑟兰.电视新闻的品牌资产与节目导视的效果分析[J].新闻大学,2004 (春).

[7] 许向东.CIS与媒体形象的塑造[J].新闻与写作,2004(3).

[8] 罗源,谢颖.受众的“接受”——关于新闻传播中接受问题的思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2).

[9] 童兵.政治文明建设:新闻信息资源的富矿——再论新闻理论研究的新课题[J].现代传播,200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