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谁为微信支付添堵

谁为微信支付添堵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微信就如一匹半路杀出的黑马,在竞争激烈的移动电信运营商中间斜刺里穿行,并很快吸引了众多观众(用户)的目光,这如何不让运营商们害怕、愤怒、焦虑、反击、打压?谁为微信支付添堵在手机移动支付这片土地上,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之间的决斗激战正酣,尚看不到停歇的迹象。

微信就如一匹半路杀出的黑马,在竞争激烈的移动电信运营商中间斜刺里穿行,并很快吸引了众多观众(用户)的目光,这如何不让运营商们害怕、愤怒、焦虑、反击、打压?前文已有涉及,在此不再赘述。在这里笔者重点所要探讨的是,微信支付遇到和可能遇到的各种阻碍力量。至于微信方面的阻碍力量,后卫将有专门的章节负责“接待”。而“黑马”是继续上演传奇,还是半路夭折,关联的是6亿人!

虽然微信支付还只是处于初创阶段,尽管有一些大企业和大商户接入,但是还没有达到能量爆发的时候,也远未进入颠覆支付宝的“去支付宝”或“后支付宝”阶段。淘宝支付宝对微信和微信支付的封杀,不是一种补救行为,而是一种防范行为:在微信和微信支付能够对淘宝和支付宝形成致命威胁之前封杀它。

2013年8月,微信推出支付功能,手机扫一扫就能完成支付。很快,支付宝针对微信支付的反击再次加强(7月淘宝就开始了对微信的封杀和微信支付的预封杀),其公告称,9月10号以后如果商户发布外链的二微码图片,将会被当作乱发信息的行为进行处理。不久支付宝就展开了一连串的“外交风暴”,与银泰、美邦等众多的知名企业结成战略联盟,联合推出“当面付”,还推出了送电子券、抽奖等活动。商家安装的“当面付”支付硬件,也都是由支付宝补贴铺设。此外,支付宝的商务团队,也正在快速寻找相关商户接入其公众服务平台。这是支付宝钱包推出的新功能,目的是为了增加用户打开支付宝的频次。

微信当然不甘心微信支付就这样在淘宝和支付宝的打压下夭折,与小米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入。2013年11月22日中午12点开始,小米手机3开始在微信上预订。小米官方的介绍与说明写得很清楚:“购买只在微信内开放,并且仅限使用微信支付购买。”这意味着,想要购买小米3就必须开通微信支付。6天之后的28日,在小米手机的微信公号中就可以抢购小米手机,小米给微信一共提供了15万台手机。

此举进一步刺激了支付宝敏感的神经。12月3日,支付宝微博称,即日起在电脑上进行支付宝账户间转账,将收取手续费。而使用支付宝钱包,就不需要转账费。支付宝使出的壮士断腕,是希望能够快速输血给手机钱包,将重点从网络支付转移到手机移动支付,以增强与微信支付对抗的力量。“支付宝钱包未来一定会进行更多的线下推广工作,未来通过笼络商户、吸引个人用户,来形成支付宝的生态圈。”支付宝员工表示,接下来,支付宝会大规模推广其“当面付”硬件工具、并将越来越多的商户接入支付宝钱包。

谁为微信支付添堵

在手机移动支付这片土地上,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之间的决斗激战正酣,尚看不到停歇的迹象。对于微信支付而言,这场决斗一定程度上是微信支付的一次“出场秀”,充分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让微信支付在短时间内为更多的人知晓。但是,知晓与应用之间还存在较大的现实距离。支付宝对微信支付的全力封杀和围堵,不仅阻绝了部分网购用户和支付宝用户转向微信支付,也将微信支付一些隐藏的不足在与支付宝的决斗中“被暴露”出来。而支付宝也利用自身已有的优势地位,反复宣称微信支付简单的操作流程,如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支付,缺乏完整而规范的确认流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这就好像一场媒体对公众“科普”课,让更多人在短时间内“被了解”了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的不同。其实,支付宝只是微信支付的主要竞争者之一,类似的竞争和围堵力量还有很多支。

小插曲:早在2004年12月29日,淘宝网成立才一年多点,马云就曾直言不讳地表示:阿里巴巴单这个月(12月份)的收入就超过了前年一年的收入,海外市场今年也开拓得很好。尤其是淘宝,是在封杀中成长起来的。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另外一句名言:当99%的人都持反对意见的时候,说明你就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不可否认,马云是一位有远见的卓越企业家。淘宝网壮大后,马云却开始到处封杀别人,难道他不怕别人也会在封杀中成长起来吗?难道淘宝会是唯一的例外吗?

作为微信电商化的关键环节之一,微信若能以行动和事实证明或者改进微信支付使其成为简单易用的支付操作且安全可靠的结算方式,微信和微电商开创一个新时代才具有稳固的根基。重大的人力、技术、资金、渠道等方面的投入,腾讯微信当然不会轻言放弃,既然支付宝攻击的重点是安全问题,那么如何让微信支付成为6亿人的安全选择(或证明微信支付的安全性),成为微信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前文提及过的“扮猪吃象”:微信与电信运营商关于“微信收费”的一场赛跑和对决。在那次较量汇总,微信似乎是暂时胜利了,于是我们才能还在使用免费的微信。但是,读者们一定还记得,运营商压迫微信的愿望并没有放弃,而微信与广东联通的合作也只是在小范围内的部分合作,不可能彻底改变运营商们对待微信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三大运营商在电信领域的地位和基础性作用并没有减弱,而随着4G网络技术的推进,其基础地位反而可能进一步强化。

反观微信,虽然拥有6亿用户(5亿国内用户),但是微信本质上是一种交互通信与营销平台(软件),本身并没有任何实体(硬件)作为支撑。终端载体手机属于用户,微信无法左右用户的选择和行为;终端载体手机的生产归于通信设备厂商,微信也无法左右,与小米的合作只是联合营销,远未涉及手机的研发和生产。最主要的是,微信需要依靠基础数据服务才能使用,这种依靠是绝对的100%依靠,因为无论是微信甚至是腾讯都不能提供基础数据服务。这些基础数据服务的基站、设备、服务、网络、维护、渠道等完全掌控在三大电信运营商手中,相当牢固,腾讯(微信)无法撼动。由此可见,微信的客户端发展得较好,但是外部的关键要素和核心资源却绝对掌控在竞争者手中,基础较为薄弱。这些缺失,是腾讯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都无法解决的,无关人才、无关技术、无关资金。虽然腾讯、你、我、他——他们(微信用户)都不希望看到,但是我们却无法控制,万一运营商也参与对微信的“封杀”和围堵,禁止微信搭载电信商的数据服务,微信将依靠什么来维持用户的即时交互通信和营销?用户之间的数据生产和消费如何进行?难道腾讯公司提供基础的数据服务吗?似乎不太现实。

运营商对基础数据服务的控制

如果微信迫于强大压力,代运营商向用户收费,这种可能性并非不存在,其实在2013年3~4月的“微信收费”事件中就已经显示,无论运营商压迫微信向用户收费是否正当和合法,“收费”的呼声和力量并不弱小,也不管这种收费微信是否从中分成,约九成的用户将停止使用微信而转向其他同类型的产品或者干脆不使用此类产品,即使用户也很无奈。但是此类应用一旦开启,关闭将不再可能——谁愿意从现代文明退回到原始文明?这也不是腾讯和微信希望看到的结果。6亿用户,看起来很风光,也让马云等巨鳄都感到害怕。但是,马化腾和张小龙真的大功告成,可以高枕无忧了吗?综合实际处境,我们不难看出,微信现在可谓是进退两难、多面受敌。进,有淘宝、支付宝、电信运营商等众多企业巨头的重重阻碍和限制;退,损失的是6亿用户的信心和前期的巨量投入。微信的阻力就是微信支付的阻力,因为微信支付是“寄生”在微信身上,微信是其宿主,城门失火尚且殃及池鱼,何况微信支付。目前看来,微信只有一条可选择,也不得不选择的道路:硬着头皮,顶着压力,迎难而上,谁知道坎坷之后不是坦途呢?

不仅电信运营商处于对基础数据服务的绝对控制地位,与微信有着对抗,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制约微信支付的发展和应用:电信运营商网络。读者都知道,微信需要依靠移动网络的数据服务才能使用,网络速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用户的体验度和舒适度。2013年7月,全球最大的CDN服务商Akamai发布了第一季度最新的互联网现状报告,2013年第一季全球的平均网速为3.1Mbps,中国的平均网速为1.7Mbps,排名98位。其中光纤用户只占宽带用户总数的16.4%,全国城乡之间、地域之间、行业之间的网速分布非常不平衡。有些地区特别是农场地区根本就没有网络信号,手机通信信号也很弱,至于无线网更是一片空白。即使在城市,也只有约20%的企业和家庭覆盖了无线网络信号,中小(微)商家的无线覆盖率则更低,还常常不稳定或直接断网。微信支付需要联网操作,较差的网络效率影响了用户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微信支付的推广。想象一下,因为网络差,花了几分钟还未完成微信支付,不如取消交易或现金结算得了。

在2G和4G之间,3G一定程度上并不算是完整意义上通信时代,而只是过渡。4G时代网速可能很快,高速网络的结果是巨型的流量消耗。在手机上网的使用频次和时长不断扩大形势下,运营商提供的包月流量套餐显得“僧多粥少”,入不敷出,不调整流量资费标准,用户如何敢用?微信支付如何能用?

但是,事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2013年12月26日,第一批虚拟运营商拍照下放;2014月1月19日,第二批虚拟运营商拍照下放,共有北纬通信、苏宁云商、国美电器等19家企业活动运营资格。与基础电信运营商不同,虚拟运营商实行市场定价机制,资费更为低廉,用户可自主组合套餐申请流量月底不清零,应用场景也更为广泛和灵活。虽然目前仍然无法撼动基础运营商的地位,但是这种个性化的服务符合了人们的需求,开创了一个新品类的通信运营形态,为微信支付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4年3月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虚拟信用卡祸及二维码。但是,叫停级别为“暂停”而非停止。

央行叫停线下二维码支付

相关专家表示,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手机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如果此言属实,则支付宝和微信的虚拟信用卡同时存在安全问题。在虚拟信用卡问题上,阿里、腾讯的同时表态,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短暂的结盟还是新的角力的开始?

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认为,支付宝、微信推出的二维码支付实质就是O2O业务,它打通了线上、线下间的藩篱,使“现”概念和界限变得更加模糊。该业务很难界定是网上支付,还是实体支付,但对于严格落实央行5号文第16条规定带来了监管障碍,该条文规定“严格执行《实体特约商户收单业务管理办法》,落实收单业务本地化管理的要求,不得再为实体分支机构的省市区开展实体、特约商户的收单业务。”

该条文出于人民银行对风险管控的需求。而支付宝微信等新兴支付行业,一直寻求在寻求跨界支付。根据传统的信用卡办理程序,消费者申请一张实体信用卡需要先填写资料,包括回答年收入、固定资产等问题,接着等待审核、收卡、开卡,有时需等待3个月才能办出一张卡。但虚拟信用卡的办理程序无疑快捷便利得多。3月13日的央行下发文件、虚拟信用卡和条码(二维码)支付被暂停让微信支付再次面临发展的瓶颈问题,而关于支付安全的相关话题再一次被放到了大众面前。

虚拟信用卡与真实信用卡有什么区别?对于信用卡新手来说可能不是很了解,一起来学习一下。

真实信用卡:

信用卡是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是简单的信贷服务,信用卡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持卡人持信用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待账单日时再进行还款。除部分与金融卡结合的信用卡外,一般的信用卡与借记卡、提款卡不同,信用卡不会由用户的账户直接扣除资金。

虚拟信用卡

虚拟信用卡是针对没有国际信用卡或者因担心信用卡付款安全的用户需要国外网上购物、激活各类网上账号、充值等情况推出的产品。

虚拟信用卡与真实信用卡的区别

虚拟信用卡与真实的用户信用卡捆绑在一起,提供一个可变的16位账号用于网间交易,而不会让真正的信用卡信息在网间泄露。

虚拟信用卡的账号有的是一次性使用的,也有的可以充值继续使用。用于人们在网络上的一次购物或交易行为。由于交易看不到真正的账号,因此即使零售商的数据库被黑客攻击,也可以避免账号的泄露。例如,当用户在零售商网站的结账中心付款时,一个虚拟的信用卡图像就会出现,它会询问你是否打算用一次性数字付款,还是希望自动输入你的支付信息。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交易都可以使用虚拟账号。只有当持卡人使用发卡人系统时一次性账号才与持卡人的真实账号链接,交易有效。否则,就会被要求输入真实信用卡信息才能完成支付。美国银行、花旗银行等提供此类安全服务。

还有一种“虚拟信用卡”模式出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最典型的标本是PayPal。她的“虚拟信用卡”提供给那些使用贝宝支付工具但在不支持贝宝的网站上交易的用户,帮助他们快捷、有效购物。

(来源:世华财讯,有改动)

既然微信支付是本节的主角,话题当然不能缺少对微信支付优势的探讨。前文集中解析了微信支付的种种不利因素,似乎微信支付并没有什么优势。其实不然,这只是一种错觉。

微信支付的优势是多方面的,从某种含义上讲,它具备开创一个支撑全新时代的能力(当然只是可能性)。支付便捷是微信支付最容易看到的优势。相对于以前的支付方式,在结算付款时只需要输入6位数字的支付密码即可(此前已完成首次支付),大大简化了支付的操作步骤。5.0以后的版本还支持公众平台、商城购物、条码扫描三种场景的支付。以条码扫描支付为例,可扫描二维码、条形码、封面、街景、翻译查看具体信息,确认购买后输入设定的支付密码即可,简单易用,省时省力。

一般来说,移动支付需要在电商平台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但是,微信支付却突破了这一限制,将移动支付的范围大幅度扩展。虽然央行暂停了微信的扫码(二维码、条形码等)支付业务,这并不能说明扫码是一种“不可取”的支付方式。以往的支付方式只是将商品与资本进行一对一的交换,没有增加交易。微信不仅在线上可以实现结算支付,在线下同样适用,如直接扫描商品条码购买结算,这件商品就是顾客购买的商品,这样就极大地增加了交易的机会,削弱了交易的场景限制。对于商家和顾客来说,同时为双方创造了便利,减少了交易的成本,也就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单位时间利用率)。

由于微信营销支付与交互分享处于同一平台之中,二次传播效果能被极快地放大。“朋友圈”是微信创建的一个看似不起眼但能量却极大的“社区”,圈中分享的照片以生动形象的效果能够快速地在用户人际关系网中传播,这就对微商城中的交易支付进行了二次传播(首次传播为顾客本人),这首先是一个人性化的社区,但也是一个商业化的社区。比如,朋友圈里很多朋友跟你说“我买了什么好商品”,接收到这条信息的用户,将会点击朋友分享的链接,将整个流程重新再来一遍。这里面最大的价值就是传播的商品,二次传播会带动很多二次购买的机会,从而能够创造更大的消费热点,扩大内需。

数字是我们常见的符号,却很少有人能将看似平淡无奇数字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效益)。微信支付虽然依托的结算平台是财付通,这并没有什么很多的优势和特色。但是,别忘了,微信在2013年8月29日推出了公众账号数据统计功能,这是一种首创。也许你曾经忽略过数据统计,但是现在它的实力开始显现出来了。借助于数据统计,用户将能清晰地实时查看每一件商品的流向、购买人群、购买习惯、销售总量、销售趋势、粉丝数量变化、关注重点等信息,从而对营销决策和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在公众平台上,数据将是透明的,是可以共享的,一定程度上就能有效避免“撞车”(差异化)。而在数据统计的背后,是腾讯的大数据支撑,海量的数据和云计算能够及时判定用户的支付行为是否存在的风险和解析数据流向的实际含义,将交易行为纳入了智能化的轨道,科学性、准确性、预见性大为增强。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微信支付绝不是一个纯粹的支付工具,它是整合微信整体开放能力的一整套商业解决方案,同时具有商品推广、结算支付、售后服务三大功能,后续宣传营销效果较为显著,这是传统的纯粹的支付平台所不具有备的。当然,优势是相对的,也只是转化为现实竞争力的一种可能性因素,而实际的应用,除了微信的改进,还有你,用户的选择和支持。

微信支付的推出在业界引起了较大的震动,已有不少的知名企业和商家纷纷接入,形势看似一片大好,隐隐有成为电商支付“新贵”的迹象。那么,微信支付的条件是否成熟了呢?

为更好地解析微信支付,很有必要对微信支付的基础平台财付通作一个简要的梳理和分析。财付通是腾讯公司于2005年9月正式推出的在线支付平台,核心业务是帮助进行电商交易的双方完成支付和收款。此前的2004年12月,淘宝支付宝正式上线。时间上来看,财付通仅比支付宝“小”半岁多,而2004年也常被称作是“电商爆发年”,用马云的话说就是“淘宝网一个月的营收就超过了2003年(淘宝网)全年”。可以说,财付通也是搭乘电商第三方支付首班地铁的主要乘客之一,也是第三方支付大家庭中的“元老”之一。而与财付通的合作,也让微信支付能够借鉴和使用财付通已经较为成熟的操作和运营方式,大大缩短了客户累积、业务磨合、系统维护的时间。

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量达1.85万亿元,其中移动(手机)支付约3000亿元,占比为16.2%,相对2011年增长约300%。如果把电商比作经济社会系统,移动支付为其中一项产业(行业),按照“支柱产业”数据划分标准(6%以上),且还在快速发展中,移动支付已经具备支柱产业的所有条件,完全可以用“产业大发展”来形容和描述。微信支付诞生才一岁不到,在嘀嘀打车的支付结构中占有40%以上的份额,虽然在2013年第三季度,微信支付(财付通)的总市场份额一度还出现了下降,从二季度的5.7%下降至三季度的4.1%,但这只是暂时的下降,而微信支付也还处于调试阶段。2014年3月4日,微信支付开放后,用户和份额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经过半年多的调整、改进、优化,微信支付开始将“规模”“数量”作为重心来发展,微信支付体量剧增的浪潮即将来袭!

不仅如此,自2011年1月21日推出微信至今已有3年时间,用户对微信早已习惯和适应,按住说话、扫一扫、朋友圈分享等操作已经成为用户共同的手势,而微信定期推送的消息、理念也渐渐成为用户关注的话题,微信不断推出的新功能、新应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2013年3~4月的“微信收费”事件中,腾讯和微信关于“不收费”的举措也赢得了用户和民众的大力支持,微信更加深入人心。虽然这次事件对微信来说是一次危机,但是从结果来看,却可以理解为微信通过危机公关进一步锁牢用户的机会,不仅扩展了影响了,还赢得了更多的支持,形成了对运营商的强大压力。不到半年,微信推出支付功能,一年后的2014年3月4日,微信开放支付接口,前期累积的用户群体和品牌好感开始成为微信支付的强大助力。虽然,这些力量转化成现实的交易和支付数字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用户条件已基本具备。

虽然针对微信和微信支付的各种阻碍力量从未消失,也不断有电信运营商力促微信收费、支付宝打压微信支付、央行暂停微信虚拟信用卡等事件发生,人有三穷三富,事有三落三起,好事多磨,一些既得利益的“旧事物”当然不甘心蛋糕被“抢”,这也是一种本能。电商和微信的对抗、竞争、博弈本就是常态,当真的能实现“以战止战”,我们也就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垄断社会了。

微信支付什么时候够格挑动“世界大战”?

无谓君

前段日子从美国公干回来,对于“中国VS海外移动支付布局”颇有些想法,就在香港报刊上发布了几篇探讨微信在海外开展O2O布局条件是否成熟的文章。一番讨论后又深刻感受到国内虽然在3G普及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但移动互联网业界还真的反而实现了概念反超。

首先当我提到中国的移动支付作为一个开放API工具与手机IM结合将启动新一轮世界云端服务业革命时(时髦点通称O2O也无不可),海外很多人认为我在痴人说梦。对他们来说,拿微信支付和美国Square,以及其他近场支付软件去比较,只能是凸显二维码加银行卡作支付手段的笨拙与落后,进而否定微信支付结合O2O模式能够冲击海外巨头组建的互联网生态。

这些人是典型的只见树木而不见树林者。我向来提出移动支付可以分两种不同策略去布局:一个是重远端支付体验的手机ATM模式;另一个则侧重电子钱包无缝体验。前者等同微信支付宝钱包等概念,追求无所不包的同时操作界面要保持简单,目的是要用户凡事不离IM体现应用的价值。至于后者便是近场支付,精髓在于香港八达通智能卡式的无缝支付。其实不然。

当真是要拿出手机来扬一扬的动作都嫌多余,更不要说要求人家打开应界面来操作。说这些概念只因为我想强调这两种移动支付至少在设计诉求上是存在表层矛盾的,前者希望用户经常打开界面,后者正好相反。这个差异化一定程度上已提供足够的早期发展空间让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机支付布局生长,因此拿近场支付技术上的优势根本不能全盘否定微信支付等远端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优势。

相反以现今的中外形势来说,以微信支付和我的银行卡先行的模式(以下索性称移动ATM)对中国互联网巨头来说更容易在这场大战里抢到环球优势。按目前海外的情况来说,我敢打赌中国这次不会再像以往一样在涉及全球商业、技术制式的争霸战一样,只做沉默旁观的被动接受方。这一次中国互联网界可能会上演中国民企史上第一次参与国际级IT战略产品竞赛不用空手而回的零的突破。

如果说中国互联网已经由春秋诸侯争霸,走向战国兼并时代,恐怕反对的人不多。最近双马(马化腾、马云)那么多的动作,实际上双方都看清全国一盘O2O大棋只容一家称霸的格局。在继续讲O2O之前,顺带指出由于美国手机IM还没有呈一家独大之势,很多人还没有切身体会过“移动支付+实时IM”的那种摧枯拉朽的力量。所以Facebook以190亿美金收购WhatsApp时,很多分析师单纯认为此举乃为了抗击Snapchat侵蚀年轻用户市场,他们显然没有看到亚洲移动IM的进袭也是让Facebook在新兴市场坐立不安的原因。

毫不讳言地说,微信是可以提前挑战Facebook帝国的,而且这是一个现实策略选项的问题,不存在痴人说梦这一说。中国巨头有的是钱,有足够的银弹来移动ATM的路线,笼络当地O2O抢市场。趁海外市场“移动支付+O2O”携手并进模式还没成熟的空隙以最快的速度打入各种实体服务业便尽占先机。

何况我们这次还占了天时,由于西方这些年消费者消费力积弱,商家对中国海外消费者垂涎欲滴。中国游客外游人次和华侨的消费力不用我多讲,更重要的是这个群体已经育成高度统一的微信用户习惯,等于微信替各国商家打造了直达每个中国游客钱包的管道。这样的一支庞大外游消费大军,腾讯懂得好好利用的话,海外公众号推进绝对是事半功倍。

反观西方移动支付企业多走近场路线,海外市场各国支付终端的法律管制各不相同,又大受线下商家的终端配合速度的限制,整合起来本身就比较费劲。一旦真正对上中国网企多年修习,做事唯快不破的“辟邪剑法”随时会吃大亏(关于这一点在国内市场的微创新式竞争里,近年也累积了不少成功例子)。

还有目前海外的竞争形势让中国互联网企业有开展合纵连横的进军空间。处于模式转变当口的Facebook、Twitter到受Google、Snapchat等夹击外,完成收购WhatsApp的Facebook今后恐怕在整合上还要花一番精力与简·库姆(WhatsApp创始人)周旋。因此不趁现在的空档争夺海外市场的话,让Facebook或Snapchat腾出手来的话便错失良机了。

其实要是我是马克·扎克伯格(Face book CEO)的话,收购WhatsApp恐怕还不够,下一步无论如何还要促成阿里入股LINE实行以华制华。阿里、腾讯二虎相争之余,最后还很可能一石二鸟把LINE搞残。为何这么说?因为软银也好阿里也好根本都不具备搞IM出身的DNA。

目前的情况有点类似17世纪中叶英荷争霸当时,面对垄断世界海上贸易运输线的荷兰,英国依恃殖民地经济开始日渐壮大,以自残利益的保护主义航海法案强行排挤荷兰船竞争(等同中国的网络长城以损害网民上网自由为代价成功把美国网络巨头挡在门外)。由于英国殖民地的经济增长较欧陆帝国的快,被挡在门外的荷兰海外公司收益放缓甚至恶化,最后反过来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夺下了当时利润最高的远东贸易的主导权。

至于中国互联网企业能否同样的在海外市场站稳,甚至在世界战略级产品上打造出第一艘航空母舰?天时地利都齐了,我想这次还是有点希望的。事在人为而已,且看后事如何,或许阿里入局LINE的那天就是引爆这场“世界大战”的临界点。

(来源:36氪网。作者系香港金融从业员、财经专栏博客作者,文史爱好者、网络新经济研究员)

小创意,大世界,从最初张小龙的一个“不知搭错哪根神经”想法,到今天6亿用户,到微信支付撬动电商帝国;从10人团队实验“微信”到进军海外,微信,为我们增加的,远远不止一种“即时交互通信平台”可以概括,即使“新型的营销模式”也难以形容。如今,微信还在发展和推进中,方兴未艾,它究竟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它还有多少能量没有被发现和公示,无论你、我、他——他们在哪里,让我们一起见证吧!个人主观来讲,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让我们有机会经历这样的一种变迁、交替、成长和震撼。至于到底是时代造就了微信,还是微信成就了时代,姑且由后来的读者们评说吧!

(1)超越WhatsApp微信就是老大

2013年11月13日腾讯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公布微信与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为2.719亿。该数据相较于5月增长了7700万。半年时间获得如此规模增量用户,微信依然在快速增长。

就每月活跃用户数(MAU)而言,挡在微信前面的只剩下美国的WhatsApp。(Facebook、Twitter不是即时通信工具,但实际上微信MAU已经大于Twitter的2.32亿MAU。)后者在上月迪拜的Nokia World大会上公布月度活跃用户数为3.5亿。而对手如LINE、Kakao Talk(韩国聊天软件)只公布注册用户数,并不公开MAU。注册用户数方面,微信则早已超越LINE、Kakao或Kik Messenger(跨平台聊天软件)。

(2)WhatsApp成为微信最大拦路虎

腾讯官方迄今为止公布过三次微信MAU数据,都是随着财报数据一起发布的。微信的最大竞争对手WhatsApp迄今公布过四次MAU数据。很难讲是谁影响了谁,让对方公开更多的用户数据——微信与WhatsApp在2013年前都非常低调,很少公开注册用户,也没有公开过活跃用户数,与LINE、Kakao Talk形成鲜明对比——但更多数据流露出来,结果都让公众更了解到两者的发展情况,犹如苹果与三星的官司让外界更清楚双方的运作细节一样。

WhatsApp的2亿MAU是模糊数据,由该公司CEO简寇姆(Jan Koum)在2013年全数字大会上公布,他当时只是宣称WhatsApp的每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Twitter,后者在2012年12月18日达到2亿活跃用户。

WhatsApp和微信都在沿着自己的势头向前发展。微信/WeChat的每月活跃用户在半年间增加了7700万。WhatsApp的每月活跃用户数半年间增加了1.5亿,是微信的两倍。虽然微信取得了长足发展,但WhatsApp依靠惯性优势,仍然获得了比微信更快的发展速度,它成为微信在消息类应用(Messaging App)最大的竞争对手。

比微信还低调的巨人

不过WhatsApp依然是一个很低调的“沉默巨人”。公布的四次MAU数据,都是其CEO要么通过媒体,要么通过第三平台对外公布。他们Twitter官方账号只用来公布另一组数据:用户每天发送的消息数量。

2011年10月31日,每天收发10亿条信息。

2012年8月23日,每天收发100亿条信息。

2012年12月31日,每天收发180亿条信息。

微信帝国

2013年6月13日,每天收发270亿条信息。

2013年8月6日,每天收发310亿条信息(由CEO宣布,官方账号未更新)。

在未面临微信等后起之秀的竞争压力后,WhatsApp最近出来抛头露面的时间才多起来。他们在2013年持续更新了四次月活跃用户数。不过WhatsApp一直没有公开注册用户数,据The Next Web预计,在3亿活跃用户情况下,注册用户数应该为5亿至10亿之间。与之相对应的是,微信在2013年1月更新用户数达到3亿后,也一直没有再更新总的注册用户数。双方似乎已经正式视对方为竞争对手。

不过,WhatsApp对比微信仍然具有先发优势。它是2009年上线的一款消息类应用,也是这类产品的鼻祖,比微信早了近2年时间。由于诞生于美国,它很快在欧洲市场获得用户,并扩张到亚洲市场。WhatsApp的先发优势,是后来者难以逾越的屏障,尤其是欧美用户比较成熟,他们在积累社交关系后,切换平台的意愿并不高。——相比之下,微信、LINE、Kakao Talk能够取得快速发展,是在欧美以外地区,尤其是亚洲地区成长起来的。

在Onavo(2013年10月已被Facebook收购)6月份的一份统计中,清晰得标示了WhatsApp的先发优势。

WhatsApp一直比较专注,甚至在同类竞争对手发展起来后,显得有些固执和落后。该公司到2013年8月,也就是创立4年后,才正式发布可发送语音消息的功能,而微信、LINE在很早就已经开发了类似功能,并已经推出视频通话功能。尤其是微信、LINE、Kakao成了数字内容的分发平台,而WhatsApp则坚持只做“即时通信工具”。

这种定位与创始人兼CEO简·库姆密切相关。他在2013年4月全数字大会的一个活动上,就已经痛陈对广告的厌恶。在8月接受采访时,再次陈述了他的想法。“我们做所有事情都反复打磨”,他说,“我们不打算推出一个大型游戏平台。所有的产品细节如此重要,我要耗费6个月时间来让它(发送语音的功能)在各个平台上运行自如”。

专注于工具类应用,是WhatsApp清晰的品牌标签,也是现有用户对WhatsApp的最大肯定。但另一方面,它可能是WhatsApp最大的潜在风险。主要表现为两个趋势的变化。

首先是智能手机在逐渐完成对传统功能机的革命。根据爱立信的一份调查,2013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占到手机总出货量的55%,占现有手机用户的25%~30%。到2019年,智能手机将占整体移动用户的60%——而不只是新增用户。

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IDC数据显示2013年三季度智能手机平均售价(ASP)同比下降了12.5%,ASP下降会加剧智能手机普及——将会削弱WhatsApp的传统优势。WhatsApp以统一的跨平台体验著称,在2013年10月Nokia World大会上,库姆还说在Asha平台上有25万新增用户,即每月新增750万塞班用户。WhatsApp在黑莓平台也有不少用户,它的用户分散于各个平台。但是如今的智能手机发展潮流,是向iOS和Android、Windows Phone三大平台集中,其他平台慢慢被边缘化。这些边缘平台切换到智能手机的时候,有可能被其他产品所吸引——当然,WhatsApp前期积淀的社交关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种影响。

其次是年轻用户人群增多,他们对智能手机的需求更加多元化。WhatsApp在2009年面世,早期积累的用户实际上不是典型的智能手机用户,而是传统手机的短信用户。这部分人群年龄偏大,思维较传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如年轻人,他们更倾向于“纯粹的”通信工具,即使每年支付0.99美元年费。

但伴随着2011年Android普及潮流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们天生对智能手机的诉求更多元,而不只是满足于“工具类应用”。搭建数字内容平台,分发游戏、音乐、视频或文字内容,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也是微信、LINE、Kakao Talk迅速在亚洲市场成长的原因——中国、日本、韩国正是Android浪潮下智能手机发展最迅速的市场,同时东南亚、东亚国家急剧的智能化变化,机会为微信、LINE所把握。在美国市场,诸如SnapChat、Vine等新兴社交工具的兴起,也在分流年轻用户。Onavo的数据就显示iOS平台WhatsApp的用户活跃度从5月的9.25%降到了8月的7.97%。

智能手机潮流和IT消费年轻化趋势,将会是WhatsApp将要面对的危机。实际上,WhatsApp也在改变。2013年7月该公司就宣布用户可以免费下载WhatsApp,一年后才需要交年费,在8月它又推出了语音消息功能。只是号称以产品为王的WhatsApp变化还是太慢了,过去四年间几乎没有重大功能变化,如今在产品功能创新方面变成跟随者——虽然其CEO讨厌广告、讨厌游戏平台,但产品功能却不应该落后。

如果说WhatsApp向左,坚持其工具属性;那么微信则向右,巩固其平台属性。在一次财报会议中,腾讯总裁刘炽平强调,不仅是国内市场,甚至国外市场也会将关注点转向“确保用户更多地与微信平台互动”,即加强微信/WeChat的平台属性,构建能够圈住用户的生态系统。

所以微信(们)似乎不想成为成吉思汗,而是攻下一个城池守住一个城池。

跑在前面的WhatsApp,拿什么来守住自己的王国呢?——况且它面对的不仅仅是微信这一款产品的竞争。

(来源:爱范儿,文:黄龙中,有改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