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应具中国特色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应具中国特色

时间:2022-05-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现有的国家创新体系而言,重要的是如何健全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国家干预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强大推动力,国家的创新动力与民间创新动力要互相结合、互为促进。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国家应当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协调与推动作用,不断完善和强化技术创新体制,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四、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应具中国特色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就已预言:如同当时的大西洋和昔日的地中海那样,太平洋在未来世界经济中必将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在当今经济环境下,科学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创新实力的竞争,在未来的世界经济中,国家的总体竞争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技术创新的能力与潜力之上。因此,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对于依靠科教兴国的中国更是如此。

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要在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中更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这个创新体系必须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的东西,将中华文明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在其中,在融会中西方优秀的文明成果的过程中创造现代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以便迅速赶上技术创新的世界步伐,积极有效地促进和参与亚太乃至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

当前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正在转向以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在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已经分别达到40%和50%。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就必须集中力量、大胆创新,在某些领域取得关键性的突破。这已不仅仅是一个市场份额的问题,而是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甚至经济主权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而且可以在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某些领域,依靠技术创新,取得后发优势。

有一种看法认为,“创新”产生于西方文明,认为创新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悖,因此怀疑中国能否通过创新走到世界的前列。显然这种看法是缺乏依据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为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创造性贡献是任何人也否认不了的,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中也有许多极富创新精神的瑰宝,如影响深远的《易经》中的“自强不息”等思想,《老子》中的有与无、一与二的重视整体思维,讲究综合创新的思想。孔子所倡导的孜孜不倦、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等。当然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不少对创新起着负面影响的因素。如长期农业社会形成的因循守旧、“强本抑末”观念等。不言而喻,传统文化对创新的负面影响,至今仍深深地积淀在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中,成为营造现代创新意识的羁绊,因此,如何营造一个有利创新的文化氛围,在全社会提倡和鼓励创新精神,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继续发扬我们传统文化的优势的同时,也要深入研究西方文化,并结合国情,将中西文化两方面的优点整合,创造一种提倡创新、振兴科学的更高的社会文化。塑造一个崭新的、有独到之处的国家创新体系,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在改革之前,我们实行的是集中管理和单一计划的创新体系,在国际封锁、国内科技资源极度稀缺的情况下,能够将有限的资源向当时的目标动员与集中,为国家的经济和国防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从与当时战略目标的吻合程度来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创新体系是比较成功的。因此,对我们原有的国家创新体系不能采取一概否定、不作分析的态度。对现有的国家创新体系而言,重要的是如何健全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

国家干预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强大推动力,国家的创新动力与民间创新动力要互相结合、互为促进。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国家应当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协调与推动作用,不断完善和强化技术创新体制,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众所周知,在当今世界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两百年以前“守夜人”的身份所规定的范畴,国家在推动技术革命和科技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日益重要。这既是经验性的分析结果,也是规范研究的必然逻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