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编辑和新闻记者的关系

新闻编辑和新闻记者的关系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编辑和记者是新闻机构划分的不同“工种”,在新闻工作流程中肩负着各自不同的职责。编辑和记者都是新闻机构的业务骨干,组成新闻运作的核心。(一)新闻编辑的工作标准1.发挥“中枢”优势,搞好组织策划。从新闻的策划、组稿、选稿到改稿和播发,编辑部依然是新闻传媒的“中枢”。三是对新闻标题的制作。四是对新闻事实的核实。

编辑和记者是新闻机构划分的不同“工种”,在新闻工作流程中肩负着各自不同的职责。编辑和记者都是新闻机构的业务骨干,组成新闻运作的核心。

在编辑和记者之间的业务交往中,编辑、记者都会按照自己的工作标准和处世原则办事,这些标准和原则只有遵循了行业规范和道德原则,才能在编辑与记者间建立一个协作关系,从而保证编辑、记者协调一致地工作。

(一)新闻编辑的工作标准

1.发挥“中枢”优势,搞好组织策划。从新闻的策划、组稿、选稿到改稿和播发,编辑部依然是新闻传媒的“中枢”。与记者相比,身居“中枢”的编辑对大局的把握比较全面,对方针理解得比较透彻,对上级的指示和编辑部的报道思路知晓得早。编辑应利用这些优势和条件,多为记者出点子、指路子,通过有组织的策划和经常性的提示,帮助记者采写出更多编辑需要的紧跟形势的稿件。

2.尊重记者的劳动,处理稿件慎之又慎。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流程中肩负着把关这一重大责任,大的责任赋予大的权力,可以说,对记者稿件生杀予夺的权力掌握在编辑手里。凡有经验、素养高的的编辑总是在尊重记者劳动的前提下,使用这种权力,克制个人情绪渗入日常工作中,处理记者稿件慎之又慎,绝不轻易“大杀大砍”或“枪毙”稿件。但也有少数编辑意气用事,稿子合心和“关系稿”就尽快播发;面对不合“口味”的稿件和关系不好的记者的稿件,压压再说,甚至一扔了之。即使其中有些可用的材料,也不加挽留地舍弃了。还有的编辑总想把记者采写的不同风格的稿件一统到自己的思路上来,改稿时,记者的稿件变成材料,记者名下的稿件残留的都是编辑的意思。

3.支持记者创新,包容各式稿件。编辑应该满腔热情地支持记者在新闻稿件中展示出创新精神,即使这样的创新还不成熟,编辑也应从爱护的角度出发提出意见,保护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记者最怕那种万事求保险的“保险编辑”,对有点棱角的稿子,要么不发,要么改得四平八稳,毫无生气。编辑应以包容的思想对待各式稿件。“各式”可以是内容上的多样性,也可以是形式上的别具一格。大量新闻事实证明,精彩、有影响力的新闻稿件往往就存在于这类有棱有角的稿件中。当然,编辑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需要深厚的业务功底和敢于担责任的胸怀与魄力。

4.增进彼此交流,善意对待错误。一名优秀的编辑不仅要把心思停留在稿件文字上,还要经常和记者交换意见、探讨问题,这样能够了解到稿件以外更多的情况,有利于更准确地掌握记者的思想、理解稿件。编辑在处理稿件时,总会发现一些错误,切莫把记者稿件中出现的错误视为取笑对方的“作料”,背地里加以渲染和散布。编辑在与记者的交往中,善意指出错误、挑出毛病,帮助记者改进工作,既突出了编辑的权威、提高了记者的水平,还能融洽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新闻记者的工作标准

1.记者按照编辑的要求写出稿件。编辑的工作性质主要是掌握新闻的大方向,着重大局观念,思维方式理性化。当记者写出稿子后,首先经过编辑审查稿件是否符合编辑“口味”,记者如果将编辑思维和记者角色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将稿件写得更合格、更出彩,与编辑配合得更好、更密切,已经成为提高报社编采整体效能、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提高报纸水平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记者和编辑必须协调配合。这种采编配合是隐型的,更强调以记者对稿件的采写、提交,以及编辑对稿件的处理、上版一系列流程的顺利和默契程度为表现形式。

2.记者要虚心向编辑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有些记者将稿件交到编辑手中就不再过问了,还有的记者不太情愿让别人修改自己的稿件,这些做法是不负责任的。编辑工作往往是为他人做嫁衣,不图名利,每天与繁琐的新闻信息打交道,进行筛选、命题和改稿。记者应及时与编辑进行思维的互通,虚心接受编辑对稿件提出的修改意见,通过学习和对工作的积累,总结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

记者要学习借鉴编辑思维方式和踏实的工作态度。从狭义上讲,编辑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编辑记者稿件、组成版面。对于记者来说,应该了解编辑的工作,从中体会到编辑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对稿件内容的删改,对新闻标题的制作,对稿件形式的处理,对版面效果的预判等。记者要学习编辑正确、积极的思维和意识。

3.记者必须将编辑思维贯穿并指导采访写稿的前前后后。写一篇稿件,如果单从记者的角度去评判,也许它已经合格了。但是,如果再从编辑的角度去评判,也许它就是不合格的。编辑思维到底能给记者带来什么有益帮助——

一是对新闻价值的判断。编辑拿到稿件后,要根据稿件的综合新闻价值选取稿件、处理稿件并安排稿件上版的位置,判断哪个当头条、哪个当倒头条,哪个突出处理、哪个弱化处理。编辑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强化了记者写稿时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

二是对稿件内容的删改。在把握好稿件分量的基础上,编辑就要对稿件进行删改了。删改稿件是编辑最核心的工作环节,编辑需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该过程也体现了编辑的文字基本功。为了方便阅读,编辑需要准确判断信息的存留与否,合理把握文字的长短,用尽可能短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记者应该从此认识到:好的文章是修改出来的。

三是对新闻标题的制作。读者拿到报纸,第一眼看到的不是新闻的导语,不是新闻的主体,是新闻的标题,这是毫无疑问的。作为一篇新闻的核心内容和亮点概括,标题的作用越发重要。如何将新闻中最核心、最鲜活的内容“拎”出来并加以提炼,把新闻标题做得更准确、更新颖、更生动、更吸引眼球,已经成为衡量编辑水平的一个重要标杆。记者要学习编辑“拎”的功夫。

四是对新闻事实的核实。对人名、职务、地名,尤其是领导的姓名和职务的核实,是编辑在编稿过程中必须高度警惕的环节。如果这些信息搞错,登报后产生的不良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编辑需要在最后的环节前将这些错误消灭得一干二净。同时,如果编辑发现文中出现一些有悖常理、有疑点的内容,也需要及时向记者和当事人核实。这些问题,记者在采访中要解决掉。

实践证明,如果记者在采写的过程中,心里始终有一种编辑思维在指导自己的新闻行为,始终将采访、写稿、编稿、形式、上版整个过程都考虑到,而不是只考虑采访和写稿的话,稿件出来后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个不同可能体现在文字更精炼了,新闻点更突出了,所选角度更好了,主题更明确了,标题更精美了,形式更灵活了,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