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评论标题的分类

新闻评论标题的分类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新闻评论标题对事件和观点的表达程度,可以分为两个大类:表达论点的标题和不表达论点的标题。新闻标题的任务旨在提示新闻中最主要、最值得注意的事实;评论的标题主要是为了标明论题范围或传达作者的态度、见解。

根据新闻评论标题对事件和观点的表达程度,可以分为两个大类:表达论点的标题和不表达论点的标题。

一、表达论点的标题

即在标题中直截了当地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表现出来,论点可能直接就是标题。但这类标题仍可以继续细分为完整表达论点和不完整表达论点两类。

(一)完整表达论点

《办大学要“求同立异”》

《名牌是民牌》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

《统计数字何时才能不造假》

【案例分析】

前三者是陈述短语或陈述句,态度明确而肯定,就是全篇文章的论点所在,最后一句看似一个疑问句,实则是通过反问表达统计数字不应造假,应该及时制止统计数字造假的乱象,因此,它也是一个完整表达论点的标题。这样一开始就通过标题开宗明义,开门见山,态度是鲜明而坚决的,读者仅凭标题就可以感受到明确的观点。

(二)不完整表达论点

《世界文明外交的光辉典范》

《事实上之行贿》

《不平中之最不平者》

《文明“沦陷”之忧》

《民主的新路》

【案例分析】

不完整表达论点的标题多为短语,且多为名词短语,如上述标题,虽有观点,但光看标题并不知道作者要表达的完整意思是什么,可以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全文。

二、不表达论点的标题

不表达论点的标题就是在标题中可以隐约看到所论述的事件或现象,但看不到作者对该事件或现象持有的态度和意见。

(一)标出要评论的新闻事件

新疆掠夺事件》

《××中立条约》

《呼唤技术工人》

【案例分析】

这类标题仅仅只是以事件或现象来命名,说明了评论的对象。

(二)标出事物之间的关系

《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

《××事件和××问题》

《融合通俗与传统》

【案例分析】

这类标题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出现“和”或“与”等表示并列的连词,连接的是两个名词,这样读者就知道是要谈这两个事件或事物之间的关系、关联或差异。

(三)标出评论对象基础上,通过修辞暗示作者的倾向、评论方式、角度或重点

《由虐童事件谈保护儿童法》

《从“疯狂宝马案”交通法规看》

【案例分析】

从一个“虐”字,一个“疯”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对事件的态度是批判的,虐童对应儿童法,疯狂宝马对应交通法规,虽然我们并不知道作者具体论点是什么,但是看得出基本的立场和态度,以及对这一事件或问题的思考走向。

(四)标出问题

《为什么要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

《国产名牌何以流失》

《如何破解“天价演员”之困》

【案例分析】

这类标题的句式就是一个疑问,实际上起到设问的作用,文中自有答案。虽题目的句式是反问句,但有时也暗示了否定的态度。

(五)标出议论的范围

《论潇洒》

《富民策》

《警惕“无声海啸”》

【案例分析】

这类标题一般是非事件性选题,所以没有新闻事件,只有现象、事物或名词勾勒出的议论范围。

(六)标出评论的主体

《一位即将读研的学生对研究生改革的看法》

《一个拆迁户的自白:寄人篱下的日子还要延续多久》

【案例分析】

这类标题以某个评论事件或现象的主体为视角,可以平直叙述,没有态度,也可以借主体的身份强烈表达某种呼声。

三、新闻评论标题要求

(一)新闻标题与评论标题的区别

(1)标题任务不同。新闻标题的任务旨在提示新闻中最主要、最值得注意的事实;评论的标题主要是为了标明论题范围或传达作者的态度、见解。

(2)拟题手法不同。新闻标题的观点蕴含于事实的概括、叙述中;评论标题要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3)标题结构不同。新闻的标题结构比较复杂,一般由主题和辅题组成;评论标题结构较简单,通常只有一行主题。

(4)写作要求不同。新闻标题具体、确定,句式较完整,常用实题;评论标题概括、抽象,句式较灵活,常用虚题,如新闻标题《867万考生昨天进考场》,评论标题《“全民高考”的局面应该改变了》。

(二)新闻评论标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发挥新闻评论标题的各种功能,在制作过程中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题文一致

标题应与内容相吻合。标题要能概括论题,表达观点的标题应准确提炼观点,不表达观点的标题所涉及的事实对象等都应与评论的内容相一致。

2.意向鲜明

即要恰如其分,经得起推敲。意思表达要完整,语言没有漏洞。我国新中国成立前夕,新华社播发了一篇社论,题目是《迅速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题目中的“人民”二字是毛泽东审阅社论初稿时加上去的。加不加这两个字,意思就大不一样,有“人民”二字既说明了代表的身份,又说明了我党新政权的性质,表述精确,无懈可击。

3.言简意赅

即要提纲挈领地点出主题或论点,使之醒目、简明、上口、易记。好的标题应言简意赅,达到多一字有余、少一字不足的境地,像古人吟诗作词那样一丝不苟。1942年8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只有两个字《反省》。当时,我们党领导的整风运动正成为一项人人关注的中心任务,进行反省既是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有效方法。虽然只有两个字,但一下就把要害点了出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报刊上出现了不少标题简明扼要的评论,诸如《不要蛮干》《实干兴邦》(以上均为《人民日报》社论),《稳中求进》(《经济日报评论员文章),《提倡谈心》(《解放军报》评论员文章),《别了,O!》(《中国青年报》社论),《不许诬告》(《福建日报》社论),等等。

4.鲜明生动

要借助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段,使标题有鲜明的色彩和动人的力量。有文采的标题所产生的力量是深刻的,久远的,使人难以忘怀的。有时评论文章的具体内容可能被忘却了,可标题却铭刻在读者的记忆中。如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评述美国白皮书的评论题目就富有文采:《别了,司徒雷登》《“友谊”,还是侵略?》等。再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媒体的评论标题:《莫言获奖空前不绝后》(2012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也说“莫言空前,莫言绝后”》(2012年11月4日《扬子晚报》)等,运用拆词的修辞手法,让人记忆深刻。

思考练习题

为下面这篇评论配写一个标题。

1.老人节到来之际,我想起了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双手端着一盆满满的清水,朝着母亲边走边喊:“妈妈,洗脚。”这纯真的童音,这动人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妈妈,洗脚”,这是一种爱老、孝老、敬老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内涵:孝道。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其意是孝道是一切道行的根本,所有教化是孝道产生出来的。“孝道规范”,是道德规范建设中的基础,这个基础夯实了,深入人心了,就能化为公民的道德良知、道德理念、道德习惯和道德人格。道理很明白,如果一个人连给了自己生命、养育了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照顾、不尊敬,怎能去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呢?我们要继承我国各民族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设适合时代要求的新道德观。

“妈妈,洗脚”,一个日常生活的侧面,一个孩子与长辈交流的细节,向人们展示了传统美德与时代呼唤的统一,就是把传统美德的孝道与新时代的精神结合起来,引导青少年把孝心献给家庭,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忠心献给国家。浙江的上虞、东阳是开展孝德教育较早的两个城市,他们提出新德育“三部曲”:在中小学普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小学阶段重点进行以“孝敬课”为载体的,以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内容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中阶段重点进行以“社会服务课”为载体的,以社会服务与实践、集体主义、遵纪守法和诚实守信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高中阶段重点进行以“党团课”“职业指导课”为载体的,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主义和成才报国等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教育。这“三部曲”的目的,就是将“孝德教育”不断升华,从爱父母、爱长辈的小孝,提升为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大孝。而这些教育都贯穿着一条红线——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妈妈,洗脚”,还向人们提出一个重要课题: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怎样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针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是脱离社会生活的简单的德育“灌输”,而应该成为一个孩子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社会课题。它最终落实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比如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爱护公物、诚实守信等,这是一个不断培养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父母、长辈的模范行为,时刻影响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在“妈妈,洗脚”的画面中,当孩子看到妈妈为奶奶洗脚的情景,他感到自己也应该为妈妈洗脚,于是就悄悄地端来一盆清水,请妈妈洗脚。反之,父母、长辈行为失准,就会造成孩子心灵上的扭曲,甚至学坏,事实上这方面的前车之鉴委实不少。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家庭的和谐,才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尊老爱幼,是家庭和谐的一个重要内涵,人们“孝德”的树立,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让新时期“孝德”在青少年中广为传播,在全社会营造浓浓的尊老、孝老、爱老的舆论氛围,使每个家庭在融融亲情中更加幸福美满,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2.最近,网上流传一个段子,描述微信与微博的不同:微博大多是“敌人”,微信大多是朋友;微博大多表达矛盾,微信大多表达和谐;微博大多伤心,微信大多养心;微博是微苦的,微信是微甜的……

这种说法是否客观有待考证,但它展示的一些细节,人们也许并不陌生。究其原因,恐怕很大程度在于,微信上基本都是同事、朋友、同学等熟人间互动,而微博上大多是陌生人间的交流。相比于熟人社会的成熟礼仪,我们还缺乏与陌生人交往的一套规则,还不太习惯在公共空间“好好说话”。从艺人扬言“炸建委”,到干部爆粗“人渣”;从“林妙可事件”殃及未成年人,到“艾滋女事件”侵害他人名誉权,从各种“站队式”对骂,到各种“武力式”威胁,微博不断展示的话语暴力,无不揭示了这一点。

如此对比,并非贬低微博的平台意义。事实上,相较于微信,微博更具有公共平台的特征。140个字“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微博让每一个“小我”都能发声,都被关注,也因此,一些公共表达的不足也更容易在微博上展现。当然话说回来,类似的情形又何止微博?君不见,在国外的地铁、餐厅里,中国游客的喧哗令当地人侧目而视,甚至让其他国家的游客避之不及;即便在国内,一些人在公共场所里的超大分贝,在陌生人面前的吐沫横飞,也并不鲜见。互联网将素不相识的彼此拉近,也将这种特点放到了最大。

对待陌生人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管是毫无意识,还是毫不在意;不管是擦肩而过,还是针锋相对,一些国人与陌生人交流中的无礼,在公共空间表达时的无忌,已经成为一块醒目的“文明伤疤”。尤其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交往方式的多元,在一个与陌生人频繁接触的社会,培养兼顾他人的公共空间意识,涵养自由与责任相平衡的表达伦理,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必须跨越的一道“现代化门槛”。

不同于私人领域的交流,可以随心所欲;也不同于锁在抽屉里面的日记本,可以率性而为。在公共空间,有表达就有责任,有自由就有担当,有言论就有边界。如果只想着自己的表达自由,却不考虑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社会的公序良俗,这样的表达怎能促成共识?如果一方面喊着打倒一切、怀疑一切,另一方面喊着谁敢反对某个权威就打倒谁,这样的思维如何增进智识?如果一边高呼文明、法治,一边却藐视法律、动辄粗口,甚至以“和尚摸得、我摸不得”自我辩解,这样的态度岂会有人格魅力?

比自由更重要的,是宽容包容;比观点更重要的,是议事规则;比愤怒更有力的,是公共理性。与过去相比,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多地需要与陌生人打交道,也比任何时候有着更为广阔多元的公共表达平台。这样的平台,如果运用得好,就会成为珍贵的民主训练场;反之,如果只是被粗鄙表达占领,最后只能收获一地鸡毛。从这个角度看,强调公共空间的说话艺术,并不是限制表达权利,也不是泯灭说话个性,而是强调对“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担负一份责任,对损害他人权利、危害公共秩序存有一份敬畏。这种责任与敬畏,体现了尊重他人即尊重自己的公共意识,也彰显着“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的公共理性。

2500多年前,先贤孔子就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说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这肯定是重要的一条。秉持这样的哲学去对待陌生人,在公共空间“有话好好说”,我们才能通过公共表达实现公共参与、达成社会共识,才能真正“不辜负这个时代”。

【注释】

[1]刘县书.“理想读者”与对新闻评论表达及传播效率的一种研究思路[N/OL].2006-05-29,http://msh01.blog.sohu. com/3634646.html[2014-10-25].

[2]本节多处案例均来自赵刚健.新闻评论标题反常合道的创新艺术[J].应用写作,2013(10):37-3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