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日传播学研讨会的思考

中日传播学研讨会的思考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展望与期待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起伏发展过程,与中日两国关系在过去30年间的凉热变化大体同步,这可以说是一种巧合。特别是康贤斗教授,曾力主邀请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机构的代表参加韩日学者之间的定期交流活动。[3]张国良、黄芝晓《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19页。[14]康达《期待中日媒体为两国友好事业发挥积极作用》,载《国际新闻界》杂志,第21—27页。

五、展望与期待

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起伏发展过程,与中日两国关系在过去30年间的凉热变化大体同步,这可以说是一种巧合。中国传播学的发展进程和速度难免受到国内社会总体发展进程的约束和左右。中日关系的起伏和进退,则是受到更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的影响。但是,“友好则两利,交恶则两伤”的历史经验必然推动越来越多的两国人士为中日友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添砖加瓦。反思中日传播学交往的历史进程,使得我们想到一个问题:中日传播学研究的互动和交流究竟怎样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更大的、积极的作用?我们认为,中国传播学者应该担当起回答中国传播学问题的任务,并以提供有深度的、有说服力的和有现实意义的理性思考为己任。中日传播学交流对推动和发展中日关系的价值和作用,应是中日两国学者研讨和交流的基本命题之一。中国传播学者尤其应该多加努力。

近年来,中日两国在交往频繁、交流扩大的背景下,相互好感度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多数学者认为,对此应该以多种形式和多种方式来扩大交流的范围和规模,特别是两国青年学者和青年学生之间的交往;同时注意总结和研究大众传媒在日复一日的报道中的作用、原则和规律,在促进中日关系的大背景下,审视、剖析和影响两国传媒的作用,促使它们成为更为建设性的力量。这种全景式的理性研究,需要中日传播学者的共同和长期的努力[20]。在此提出几点初步建议供诸位参考:

1.应该着力加强对中日传播学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学术研究,以此作为两国传播学学术和交流组织和机构近期和未来的基本任务和责任

2.加强中日传播学界和教育界之间多形式、多层次、多管道的交往和接触,两国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应该保持和不断开拓这方面的沟通和互访;在深入往来的基础上,率先改善两国专业学术研究人员之间的互信和理解,并将两国传媒报道和传播学交流作为两国学者和传播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研究课题,促使两国学者不但从本国视角、也从对方视角审视和研究问题。

3.中国传播学界以及中国传播学会应当定期举办以中日关系为主题的传播学研讨活动,为国内政界、学界、业界在对内、对外传播语境下,研讨两国交往和传播交流问题以及相关热点话题,提供经常性交流和讨论的平台。

4.中日双方传播学学术组织和机构可考虑定期联合举办两国传播学研讨活动,围绕相互关心的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在媒介传播和两国交往的主题平台上,进行平等、友好和深入的学术性和专业性的沟通和讨论,对涉及两国关系的热点传播问题给予理性评议和专业磋商,以达到增进了解和提升互信的目的,共同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和繁荣。

5.中日两国提供和鼓励多种形式、多种层面的交流和研究合作机会和方式,在扩大传播和交往的基础上,推动和发展健康的、面向21世纪的中日关系。

本文最后想说明一点:在改善和发展中日传播学交流的多种努力中,韩国传播学界的朋友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康贤斗教授,曾力主邀请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机构的代表参加韩日学者之间的定期交流活动。正是在包括韩国学者在内的许多有识人士的共同努力,我们今天的中日韩传播学研讨会才得以召开,并且将作为一个交流平台和机制,不断地为促进东北亚的和平、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注释】

[1]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传播学(简介)》,人民日报出版社, 1983年。

[3]张国良、黄芝晓《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19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传播学(简介)》,人民日报出版社, 1983年版,第90页。

[5]同上书,第90—94页。

[6]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 http://www.nlc.gov.cn/

[7]中日新闻事业促进会编《中国驻日记者的视觉手记》,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日〕本泽二郎著《中国人眼里的日本人》,张碧清等译,学苑出版社, 2002年版,该书为日本人本泽二郎先生在中国各地采访的实录,书中介绍了中国人的对日观,并介绍了一些日本的团体和个人从事中日友好活动的事迹。刘德有著《心灵之约:我亲历的中日文化·学术交流》,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本书收录了作者在从事中日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方面所经历的事、所接触的人、所获得的心得和体会,反映了我国与日本之间的文化、学术交流的一个侧面。刘德有是中国著名的资深驻日记者、中日关系学者。

[8]日本LEC·东京法思株式会社编著《怎样应对大众传媒》,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日〕竹内郁郎编《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国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9年。

[9]张国良《战后日本大众传播事业史研究1945—1999》[博士论文],复旦大学, 1990年。

[10]〔日〕桂敬一主编《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刘雪雁译,新华出版社, 2000年版。

[11]〔日〕池田德真著《宣传战史》,朴世俣译,新华出版社, 1984年版。
〔日〕松本君等著《新闻文库》,余家宏等编注,中国新闻出版社, 1987年版。
〔日〕和田洋一著《新闻学概论》,吴文莉译,中国新闻出版社, 1985年版。
〔日〕杉村广太郎著《新闻概论》,王文萱译述,联合书店, 1930年版。

[12]苏海河:《中日记者交流的重要窗口》,载人民网http://japan.people.com.cn/GB/35464/45248/45251/3264748.html

[13]成立大会于1995年3月31日在北京长富宫饭店举行。

[14]康达《期待中日媒体为两国友好事业发挥积极作用》,载《国际新闻界》杂志(2002.2),第21—27页。

[15]同上。

[16]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见http://tw.people.com.cn/GB/14865/14927/859711.html

[17]刘志明主编《中日传播与舆论》,日本神户:株式会社EPIC, 2001年版,前言。

[18]刘志明主编《中日关系新思维与舆论》,东京LNICCS, 2003年版。

[19]同上书,前言。

[20]参见刘志明主编《中日关系新思维与舆论》, NICCS, 2003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