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视新闻语体的界定及发展轨迹

电视新闻语体的界定及发展轨迹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电视新闻语体的界定及发展轨迹(一)电视新闻语体的定义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是人们接触世界、了解世界的现代媒介。(二)电视新闻语体的形成和发展电视新闻语体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一种语言体式,它是长期电视传播实践的结果与现实存在。我们不妨将这一阶段称为电视新闻语体的萌芽阶段。

二、电视新闻语体的界定及发展轨迹

(一)电视新闻语体的定义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是人们接触世界、了解世界的现代媒介。因声画兼备、生动形象和易于接受等特性,电视媒介的普及率远远高于其他媒介。新闻是电视传播的重中之重,各电视媒体均以“新闻立台”,可以说,收看电视新闻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外界信息、掌握社会动态的重要途径。电视新闻及时、真实地反映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决定了一个电视台的地位和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由于传播介质、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不同,电视传播明显区别于其他媒介的传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传播规律。电视新闻同样也是如此,它作为一种声画结合的有声语言大众传播,具有不同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网络新闻等其他新闻传播形式的独有样态和传播规律,具有独特的语体特征。

我们知道,语体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总结经验、积累而来的一种优化框架,了解和掌握该语体的特征和规律,就能够在语言实践中事半功倍。遗憾的是,传播一线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往往只是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对电视新闻进行规律性总结,对电视新闻作为一种语言传播却认识得比较模糊,对其语体特征的认识和把握还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因此,在传播实践中,常常会出现罔顾电视传播特性、有悖电视新闻语体特征的现象。在语言学界,语体学的研究还没有成熟到对各下位语体进行充分、细致研究的程度,加之电视传播比较特殊,对它进行分析和研究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对电视新闻语体的系统研究至今仍极为鲜见。

这样,实践的模糊认识、理论的研究空白对于深刻探究电视新闻语体的内在规律、指导和提高电视新闻传播实践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研究正是针对这一点而进行的,希望通过尝试和探索,不仅可以丰富、补充现有的语体学研究,为广播电视语言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新的视角,而且还希望对电视新闻传播实践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根据语体定义中的基本要素,我们对电视新闻语体做出这样的定义:

电视新闻语体是话语主体在电视传播语境中,选用适切的话语材料及表达方式传播新闻信息而形成的相对类型化的话语运用体式,是全民语言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功能变体。

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电视新闻语体是在“电视”这一特殊语境条件制约下形成的,电视的声画结合以及多种符号系统的共同使用,影响和制约着全民语言的使用。

2.电视新闻语体是在以“传播新闻信息”为目的的大众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3.在“电视”这一语境和“传播新闻信息”这一社会功能的规约下,选择适用的话语材料和表达方式,这些话语材料和表达方式具有内在的“家族相似性”。

(二)电视新闻语体的形成和发展

电视新闻语体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一种语言体式,它是长期电视传播实践的结果与现实存在。根据电视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电视新闻的传播历程,我们认为,电视新闻语体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语体萌芽阶段(1958~1978年)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播,电视台的第一批记者来自于广播电台和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节目直接脱胎于广播电台的播音,同时又有着浓厚的纪录影片的痛迹。

同年的5月15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播出了自办的电视新闻节目——《图片报道》,采用的是“新闻图片+配音”的报道形式。

11月2日,《简明新闻》开播,这是一种以口播形式播出的消息类新闻节目,每次时长约5分钟,一般安排在晚间节目结束前播出,稿件基本上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提供。

后来的《电视新闻》等新闻节目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长期提供节目来源。

由于社会发展的制约,电视的普及率不高,影响力有限,只有少数人能够收看,因此,这一时期电视新闻的影响力根本无法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相媲美,比如1960年中央电视台每天19∶30和21∶40各播一次10分钟与5分钟的新闻节目,新闻节目播出时间仅占总播出时间的6. 6%;受技术因素的制约,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差,新鲜感不足;受采编人员来源的限制,语言表达上书面色彩浓厚,声画关系不协调,电视的特性无法充分发挥出来。虽然当时也有些实践工作者开始探寻适合电视传播规律的语言表达,但因为时代和技术的制约,这样的探寻既缺乏动力,也缺乏能力,经常被忽视或淹没,自然无法形成独立的电视新闻语言体式。当然,对电视传播规律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也在不断深化,与电视媒介相契合的而又与报纸、广播、电影新闻报道相异的传播路径及方法逐渐开始萌发。我们不妨将这一阶段称为电视新闻语体的萌芽阶段。

2.独立发展阶段(1978~1992年)

1978年1月1日,《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简称《新闻联播》)正式开播,电视新闻以此为标志,进入独立发展的阶段。

1981年7月1日,《新闻联播》改版,“将国内新闻电视片、国内口播新闻、通过卫星收录的国际新闻录像以及国际口播新闻混合编排,重新设计‘版面’,取消了新闻配乐”。[8]至此,电视新闻开始突破“新闻纪录影片”的窠臼。

1983年,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来推动整个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方针,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相继对电视新闻进行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大胆而又慎重的改革,加上电视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传送手段的改善以及收视工具的增多,致使电视新闻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全国各地最主要的舆论阵地之一。[9]电视新闻开始逐步发挥出自身多通道传播的优势。在语言表现上,逐渐从其他媒介的掩盖中剥离出来,日益显现出自身的特色。主要表现在:

(1)重视遵循电视规律,动态的、时效性的新闻画面增多。

电视画面是反映电视新闻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正是由于有了电视画面这一连续的、动态的、形象的情境因素,才使得电视新闻语言有别于其他媒介新闻的语言。也正因为此,才得以形成独特的电视新闻语体。

在这一阶段里,电视新闻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了画面在电视新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开始用动态的、时效性的画面来说话。例如《小行星不会撞击地球》(见附录一)可以说是这一时期使用画面说话的典型之作。

(2)注意声音与画面的有机结合。

画面与声音“两层皮”的现象是前一阶段的遗留问题,受当时条件所限,电视新闻中存在大量静止图片+后期配音的形式,致使声音和画面之间常常脱节。在这一阶段,声音和画面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开始形成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例如《先有文凭后种地》(见附录二),在这篇报道中,声音与画面相互照应,相辅相成。电视新闻的画面不像电影和电视剧那样具有完整的情节,不具备准确的表述能力,电视新闻的主体内容靠新闻播音员的有声语言(配音)来传达。电视新闻的有声语言不是对画面的简单注解,它不但包含了新闻的主要信息,而且还可以表达画面难以传递的抽象与概括的内容。

(3)新闻语言开始逐渐适合“听”和“说”。

广播和电视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听觉艺术。听觉的特点之一是线性传递、转瞬即逝,无法像看报纸那样对感兴趣的内容反复阅读。因此,怎样“上口”(便于传播)、“入耳”(利于传播),是广播电视新闻共同关注的问题。

电视新闻发展初期照搬报纸新闻语言样态的现象在这一时期有了明显的好转,语言逐渐开始向口语化转变。所谓口语化,简言之就是选用通俗易懂的词汇、简单明了的句式,尽量避免高深艰涩、复杂隐晦。口语化,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也是电视新闻语体必备的语言物质基础。

(4)有声语言(播音)表达逐渐降调,走向平易近人。

在前一阶段中,电视新闻传播曾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长期形成的播音传统被抛弃,“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播音风格被扭曲。广播电视里到处弥漫着“高、平、空”(声嘶力竭的高调门、平淡死板的声音形式、空洞无物的内容)的表达方式,到处是一个调子、一个气势,威严有余,亲切不足;刚性有余,柔美不足。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有声语言表达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1981年8月,在全国第二次播音经验交流会上,着重讨论了新闻播音特点和当前新闻播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为契机,绷紧的新闻播音状态松弛了下来,随之,有声语言表达的腔调也开始逐渐降下来,在向传统回归的同时,开始积极探索新时期有声语言传播如何贴近受众,如何平易近人。

3.成熟丰富阶段(1992年至今)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无论是引导舆论、传达政令,还是交流信息、提供服务,电视新闻都肩负起了更加重大的使命”。[10]中央及各地方电视台开始向新闻立台的目标迈进。

仅以中央电视台为例。1992~1995年,在原有两个频道的基础上,又新增5个频道。[11]到目前为止,央视共有15个频道,几乎每个频道根据自身特点都有相关的新闻报道定位。2003年全国新闻时事类节目播出和收视分析显示,“和其他节目类型相比,新闻时事类节目是比较受观众关注的,人均收视时间和收视份额在14类节目中排名靠前,均排在第三位。”“播出比重是9.02%,而收视比重更高达15. 48%。”[12](见附录三)

新闻播出内容由原来的以时政、会议新闻为主,变成经济、农业、文艺、影视娱乐、体育、军事、科技等新闻内容全面开花。各种专业频道的增加给了电视新闻很大的自由发展空间,新闻报道广泛涉及各相关领域,例如,《全球资讯榜》(CCTV- 2)以经济为主打;《社区新闻》(CCTV-新闻)关注民生;《国际时讯》(CCTV- 1)在国外新闻上做足文章;《体坛快讯》让体育迷们过足瘾……这些专业领域的拓展,为电视新闻语体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新闻报道手法多样。充分发挥电视特色,重视用纪实手法再现新闻现场,记者的现场报道、现场采访以及同期声的恰当使用,增加了新闻的现场性、可视性、直观性;注重电视多种元素(动态画面、声音、文字、新闻图片等)的综合运用,例如《中国新闻》(CCTV- 4)的不同报道单元对各元素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要闻”部分报道国内外新闻事件,是动态画面+声音的组合;“浏览”部分主要对国内外的报纸头条加以介绍,是文字+声音+静态画面的组合;“瞬间”部分选择有意义、有趣的新闻图片加以报道、解读,是图片+声音的组合;滚动字幕的大量使用,更发挥了电视多通道、立体化传播的优势。

有声语言表达样态、风格各具特色。根据节目的定位不同、受众收视群体不同,有声语言的表达样态、风格也随之有所不同。比如《新闻联播》庄重、大气的播报;《中国新闻》随和、自然的播报;《全球资讯榜》亲切、干练的播报;《第7日》轻松、调侃的讲述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