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学术争鸣的思考

关于学术争鸣的思考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竟没有见到争鸣的文章。因此,学术争鸣是一种责任,应该有争鸣的学术勇气。学术争鸣,有是非之争,也有主次之争,有共时之争,也有历时之争。我们缺乏学术争鸣的热烈气氛,我们缺乏尖锐的学术批评。

关于学术争鸣的思考[1]——语言传播杂记之十三

“两为”和“双百”方针促进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人们的认识总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的,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也是螺旋式上升的。我们对广播电视传播规律的认识是如此,对语言传播规律的认识同样是如此。

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规律上,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是十分正常的,正如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对传播的认识,都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一样,面对复杂而又稚嫩的广播电视传播,特别是语言传播,学术研究的角度不同、层面不同,甚至概念、范畴出现不同的认识,是一种好的、兴旺的学术景观。现在,总体上是争鸣太少,真正的学术争鸣更少。

目前的状况之所以显得同其他学科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一是普泛性的单项研究多,深广性的综合研究少,相关学科的前沿成果不大能进入本学科的研究领域;二是个体性的单向研究多,学术视野不够开阔,双向和多向研究显得不足,因此,“各吹各的号,各有各的调”,鲜有交汇和碰撞;三是学术研究的园地少,不但大批研究心得没有发表的机会,还容易造成学阀作风和学术霸权主义,在学术刊物上以“争鸣”作点缀,以自己的观点统领一方,使一些持不同观点的研究者不愿问津。

当然,“争鸣”是有一定基础的,即在更大范围、更大观念上趋同,在较小范围、较小观念上显异。如在承认“存在”和“意识”的基础上,才有谁决定谁的争论;如在承认“主体”的基础上,才有“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争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同样有这样的情况。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存在是一种共识,但他们是不是党的喉舌?认识就不一样了。有人认为是喉舌,有人就认为不是喉舌,明确提出:播音是“适宜搞政治宣传的”,而主持人则是听众的朋友,贴近且沟通,还有的人认为“播音员时代过去了”,“主持人将来的社会化,便成了自由职业者”,这是在“喉舌”问题上“是不是”和“能不能”的分歧。这是不是学术争鸣,可以不下结论;这是不是原则问题,却应该是专家学者、管理者必须明确的问题。对此,竟没有见到争鸣的文章。还有,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功力是不是第一位的业务要求?他们同记者、编辑都是新闻工作者,业务上有无侧重?至今,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大都是不置可否或模棱两可的。为什么也不见尖锐的争鸣文字呢?

在学术争鸣的问题上,往往有五种不宜有的态度,一种是:某个观点是常识性错误,不必与之争论,参与这类争论品位不高;一种是:在实践中检验吧,这类看法肯定碰壁,不必理睬它;还有一种是:不同意这个观点,但要条分缕析地去驳斥,不但花气力,而且不一定说得透,缺乏信心;再有一种是:各自说各自观点,争什么,哪有那么多时间;另外一种是:费力写出一篇,人家不给发表,那不是白搭……

学术研究总是两个方面:正论和驳论。正面阐述观点是重要的,但是捍卫自己的观点,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辨析、批评,也不是无足轻重的,二者都是理论建设的需要,学术争鸣就是为了“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该学术领域中呈现兴盛繁荣的局面,打破那种“万马齐喑”的气氛。没有批评的学科是即将衰亡的学科,有批评、有斗争才会促进学科的发展,才会出现不同的体系、不同的流派。

学术争鸣,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需要,是“广采博收、取长补短”的需要,更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需要。因此,学术争鸣是一种责任,应该有争鸣的学术勇气。

学术争鸣,有是非之争,也有主次之争,有共时之争,也有历时之争。这些关系,有时并列,有时交叉,并不一定是单一的。

学术争鸣,要争,就要先搞懂弄通对方的观点,这才是郑重的、严肃的学术态度和学术作风,如有人指责“无稿播音”的提法不对,认为播音都是有稿的,无稿就不能叫“播音”,但又认为节目主持是无稿的,却可以叫“采编播”,这就自相矛盾了。如有人说什么时候科班出身的人少了,思想者型的人多了,主持人中心制就可以实行了。这里面的“科班出身”与“思想者型”似乎水火不相容,且不说有各种科班,有各种科班出身的人,其基本概念和逻辑关系都是混乱的,我们能认为这样说是严谨的吗?

我们缺乏学术争鸣的热烈气氛,我们缺乏尖锐的学术批评。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清除学阀作风和学术霸权主义的过程中,在消除唯我独尊、狂妄自大心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学术争鸣的勇气,我们应该支持尖锐泼辣、有理有据的学术争鸣的作风,那种“各打五十大板”的老好人,那种脱离实际、颐指气使的“老大”作风,是不利于广开言路、匡正学风、沉静心态、刻苦钻研、明辨学理、探寻真知的。

【注释】

[1]原载《现代传播》1999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