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阴差阳错,苏轼没能成为这次科考的状元_

阴差阳错,苏轼没能成为这次科考的状元_

时间:2022-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阴差阳错,苏轼没能成为这次科考的状元_父子三人启程北往,来到嘉陵江畔的阆中,自阆中走上褒斜谷曲折陡峭的古栈道,然后翻过秦岭,进入关中。八月,苏轼与苏辙在开封府考进士,首战告捷,双双获选。这次负责礼部考试,欧阳修便下定决心,冲破一切阻力,利用选拔人才的机会,配合诗文革新运动,以便刷新文风。三月,礼部考试合格者参加殿试,仁宗皇帝亲临崇政殿主持策问,苏轼兄弟同科进士及第。

阴差阳错,苏轼没能成为这次科考的状元_

父子三人启程北往,来到嘉陵江畔的阆中(今四川阆中),自阆中走上褒斜谷(今陕西勉县北)曲折陡峭的古栈道,然后翻过秦岭,进入关中。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的著名诗篇《蜀道难》中,曾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崇山峻岭的包围下,蜀地通往中原的道路艰险异常,令飞鸟敛翅,令猿猴发愁。攀行于这样的道途,一路的艰辛危难,是可以想象的。但是,初出茅庐的苏氏兄弟,正当壮志满怀,始终兴致勃勃,不知疲倦,一边赶路,一边还抽时间游览名胜、欣赏古迹。当他们到达汴京时,已是石榴花开满枝头的五月。刚刚洗去旅途的风尘,还来不及领略一下京城的旖旎风光,兄弟俩就在父亲的督促下投入了紧张的复习备考之中。

八月,苏轼与苏辙在开封府考进士,首战告捷,双双获选。按照宋朝的规定,府试以后还要经过中央礼部(负责礼仪、祭享、贡举等事)的考试和皇帝的“殿试”。所以,兄弟俩不敢松懈,继续闭门攻读。

第二年正月,礼部侍郎(礼部的最高长官)、翰林侍读学士(给皇帝讲书的侍从官)欧阳修受命担任礼部考试的主考官。当时文坛盛行内容空虚、矫揉造作、奇诡艰涩的文风,欧阳修对此深恶痛绝,发起诗文革新运动,与一批志同道合、才识远大的文人共同反对这种文坛积弊。由于当时科举考试是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而主考官对于文章的裁判,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树立试场评文的新标准,是变更文风的关键。这次负责礼部考试,欧阳修便下定决心,冲破一切阻力,利用选拔人才的机会,配合诗文革新运动,以便刷新文风。他明确规定,应试文章必须言之有物,平易流畅,至于险怪奇涩、空洞浮华的文章,一律不予录取。如前所述,苏轼兄弟在父亲的教导下,自幼作文,即从师法先秦两汉的古文和韩愈、柳宗元的文章入手,注重内容的充实和感情的真挚,文风质朴,文笔自然流畅,这次应考,可说是适当其时。

礼部考试那天,苏氏兄弟天不亮就起床,自备干粮,匆匆赶往考场。当时考试,纪律十分严明,考生进入考场,各自闭关在斗室之内,不到考完不准出场。每间斗室,都配有皇宫侍卫严加看守。(www.guayunfan.com)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枚,古代行军时为防止喧哗,让士兵衔在口中的竹棒或木片)

——欧阳修诗

寂静的考场上听不到一点点喧闹,只有笔尖触在纸上发出的沙沙声响,仿佛春蚕食叶,又仿佛行军的战士衔枚急走。

考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苦心经营,三易其稿,仅用六百余字阐明了他一生所遵循的以仁治国的思想。文章指出,为政者应“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一方面,赏罚必须分明: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之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另一方面,又须做到立法严而责人宽: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

可赏可不赏时,要选择奖赏,可罚可不罚时,就不要惩罚,因为奖赏重了仍不失为君子,而惩罚重了则流于残忍。总之,无论赏罚,都应本着“爱民之深,忧民之切”的忠厚仁爱之心,这样便可以达到“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的文治昌明的理想世界。

当苏轼放下笔,满怀信心地走出考场的时候,也许压根儿就没有想到,他这篇应试之作将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按照宋代的考试法规,为了防止徇私舞弊,试卷收齐之后,先由办事人员登记在册,重抄一遍,再呈交考试官评阅。重抄之后的试卷,既没有原作者的笔迹,也略去了姓名。在考生出场之前,考试官就已进入试院,与外界隔绝,直到阅卷完毕才能出来。按房分卷,国子监直讲(五品官,负责以经术教授国子监诸生)、本次考试的详定官梅尧臣最先读到苏轼这篇应试文章,大为激赏,立即呈荐给主考官。欧阳修一气读过,又惊又喜,深觉文章引古喻今,说理透辟,既阐发了传统的儒家仁爱思想,又富于个人独到的见解,语意敦厚,笔力稳健,质朴自然,颇具古文大家的风采。本想评为第一,名列榜首,但是转念一想:这样出色的文章,除了自己门下弟子曾巩之外,天下恐怕不会有第二人能写得出来。如果把曾巩取为第一,岂不是有徇私舞弊之嫌吗?于是决定忍痛割爱,使该文屈居第二。

接着礼部复试,苏轼以“春秋对义”(即回答《春秋》一书的问题)获得第一。三月,礼部考试合格者参加殿试,仁宗皇帝亲临崇政殿主持策问,苏轼兄弟同科进士及第。这时苏轼二十二岁,苏辙十九岁。器宇轩昂、才华出众的苏氏兄弟,给仁宗皇帝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殿试结束,仁宗兴冲冲地回到后宫对皇后说:“我今天为子孙得了两个太平宰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