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断完善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

不断完善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

时间:2022-03-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战略是“重大的、带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因此,发展战略引领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很自然地,河北省实施8年的“科技兴冀”战略随即改为“科教兴冀”战略,并成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主体战略之一。虽然是全国性的大战略,但对河北也具有特殊意义。所以,省委、省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
不断完善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_燕赵党旗红: 中国共产党在河北

这里所要说的“发展战略”,是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由于战略是“重大的、带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因此,发展战略引领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通过制定实施五年计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真正从战略的高度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就河北来说,立足省情,先后提出秦-唐-沧渤海湾开放区发展战略、开发“山、海、坝”战略、“科技兴冀”战略、“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科教兴冀”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质量兴省名牌兴企战略、城市化战略、“一线两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沿海强省战略、“走出去”战略、名牌战略、生态立省战略、工业强省战略、“三大产业”战略、人才强省战略等,形成一个既有主体性、也有专题性的战略体系。主体性的战略就是大家熟知的科教兴冀、“两环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城镇化)四大战略,它们从总体上引领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向前进。

立足区位,提出“两环开放带动”战略

20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开始了对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与实践。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了三次战略问题大讨论,对省情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最终形成《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概要(草案)》,1987年12月28日,省委三届五次全会原则通过,1988年1月9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此时,正值中共十三大闭幕不久。十三大强调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因此,《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概要(草案)》明确提出“科技兴冀”,突出以科技进步和管理进步来推动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一指导思想。

1992年以后,全国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在学习贯彻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精神中,省委、省政府紧密结合河北实际,提出全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增强危机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克服“小进即满”和“按部就班”情绪,推进改革开放迈大步,思想作风大转变,并就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出台了系列政策、举措和部署。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组织大规模调研,对《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进行调整,制定出《河北经济振兴大纲》,主要是调高各项发展指标。同时,在扩大开放方面特别强调提出,充分发挥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重点作好环渤海湾和环京津开放这两篇文章,扩大以“两环”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对外形成“港口突破,两线开花,带动两翼,全省开放”的格局,对内在继续加快同各省市横向联合与经济合作的同时,重点“借助京津,服务京津,发展河北”。这个重要思路就是“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实质内涵。从此,河北生产力布局方针,最终锁定“两环开放带动”。这个战略因立足河北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河北省独有的发展战略和主体战略之一,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2001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目标,随后提出并实施一系列沿海强省战略,如“十一五”时期提出“加快发展临港产业,壮大沿海经济带”;“十二五”时期提出举全省之力突出抓好“四个一”战略重点,“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其中包括“一圈”,即加快建设环首都经济圈;“一带”,即加快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区、渤海新区两大增长极等。正像大家看到、感受到的一样,这些年河北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曹妃甸区、渤海新区两大增长极已成全省发展新高地。尤其201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强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给实施多年的“两环开放带动”战略找到了落脚点。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河北省借助京津在交通一体化、承接产业转移、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京冀、冀津合作进一步加强,为河北人民带来诸多民生利好。

1993年5月11日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河北经济振兴大纲》,图为大会现场

发展中的渤海湾

突出科教,确立“科教兴冀”战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范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更加激烈,科技和教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迫切。在此情况下,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同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乃至21世纪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很自然地,河北省实施8年的“科技兴冀”战略随即改为“科教兴冀”战略,并成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主体战略之一。虽然是全国性的大战略,但对河北也具有特殊意义。当时,尽管“科技兴冀”战略已经实施了8年,但存在的问题很多、很突出。比如:全省科技体制改革进展不快,运行机制不活;人才培养能力较低,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劳动者素质不高;科技教育投入偏低,缺乏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机制;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的动力不足,创新不够,实力不强,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不快;科技教育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产学研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作为严重依赖能源原材料发展、重工业比重特别大的河北而言,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唯有靠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省委、省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1999年2月,颁布《关于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冀”战略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实施这一战略的总体思路、实施目标和主要任务;2000年2月,印发《面向21世纪河北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努力推进河北省教育的全面振兴;2005年3月30日至4月1日,中共河北省第六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科技工作的决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实施“科教兴冀”战略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一五”以后分别制定实施科技和教育五年专项规划;2011年3月,颁布《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河北首届国际教育博览会

着眼长远,明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浮出水面,已经到了不得不认真面对的时候。所以,1995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从第九个五年发展计划开始,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河北省也自觉地把“可持续发展”逐步融入改革发展大局中。1995年,颁布实施《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已经提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将其作为今后15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方针之一。随后两年,在推动“九五”计划实施过程中,省委、省政府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河北省产业结构低级化、趋同化,以及“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等问题比较严重,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变化不适应的矛盾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人口基数大、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加剧三大问题日益突出,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而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然选择。因此,1997年中共十五大闭幕后,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按照十五大提出的“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对《“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进行修订完善时,不仅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而且将其与“科教兴冀”“两环开放带动”并列,确定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三大主体战略之一。在这一战略指导下,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碧水、蓝天、绿地”计划,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要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均取得积极成效。

顺应趋势,构建河北发展四大主体战略体系

继三大主体战略之后,河北省在制定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提出“实施城镇化战略”,2004年6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决定》,加快河北省城市化步伐。此后,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主体战略就成了四个。这时候提出城市化(或城镇化)战略,绝不是偶然的。当时的河北已处于工业化中期,出现了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加快集聚的趋势。但现实状况是,河北省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城市化率只有26.08%,比全国平均低10.01个百分点。城市化落后于非农化,城市化水平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之差为23.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9.9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与全社会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之比为0.52∶1,低于全国0.2个百分点。说明河北省城市吸纳非农人口的能力很低。城镇结构体系也不合理,大城市少,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中等城市数量也偏少,小城市和小城镇数量大但发展水平不高,都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结构性障碍。所以,实施城市化战略势在必行。这个战略提出后,省委、省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大动作推动其落实。2007年10月,省委七届三次全会决定,从2008年起在全省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以此作为聚集产业和人气、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当年12月10日,省政府颁布《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速产业和人口集聚、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推进城镇化体制创新等六个方面的意见。

在提出和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决定中,省委、省政府还提出“一线两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城镇空间发展布局角度,把全省区域分成中间一线和南北两厢,强调要强化以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为支点的“中间一线”,发展提高南部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和北部张家口承德“南北两厢”,完善以“中间一线”辐射带动“南北两厢”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结构。2005年6月6日,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实施“一线两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意见》,正式将“加快发展中间一线,积极推进南北两厢”确定为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同时明确了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即“中间一线”的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五市建设全省经济发展的隆起带;“南厢”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四市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北厢”张家口、承德二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目的在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建设扬长避短、分工合理的区域特色经济体系,构建全省经济“中间崛起,两翼腾飞”的格局。这个战略提出后,人们很自然地把它与“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相联系,认为它强调了河北应立足自身,把自己的整体实力搞上去。自己发展好了,实力增强了,才能变被动接受别人的辐射为主动融入其中,更好地利用环京津环渤海地区的各种资源,实现“两环开放带动”的目标。因此,它与“两环开放带动”战略是统一的。各地按照这一战略构想,积极谋求区域经济发展,谋划建成了一批强省、强市、强县的大中型项目,同时随着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在几年内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几十年坚持不懈实施主体发展战略,同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提出和实施各项重大专题战略,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规划),不仅为河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而且注入不竭动力,经济结构调整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十五”以来,河北省的服务业增长速度很快,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过半。如2015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1379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3.2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6947.2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5447.7亿元,增长9.7%。服务业占GDP比重为3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4%。在压减高耗能行业的同时,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实现高速增长。2015年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2.8%,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9个百分点。大力度节能减排、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等行动,虽然结果还不尽如人意,尤其入冬后时不时感受到雾霾的困扰,但大家都承认,现在城市的环境质量、农村的村容村貌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