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贫困成因的定性分析

甘肃贫困成因的定性分析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唐建和刘志文、沈嵘、丁继和于萨日娜、童玉芬和王海霞、韩林芝和邓强等学者对西北乃至甘肃的贫困地区的致贫因子已经进行了局部定性分析,也提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定性分析思路和框架,但仍然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为较为准确、清晰地判断该片区的环境约束,我们按照气候、地质和地理相似性原则,将六盘山片区分为六个小片区进行分析。
甘肃贫困成因的定性分析_甘肃省扶贫开发实践成就与攻坚对策研究

唐建和刘志文(2004)、沈嵘(1998)、丁继和于萨日娜(2010)、童玉芬和王海霞(2006)、韩林芝和邓强(2009)等学者对西北乃至甘肃的贫困地区的致贫因子已经进行了局部定性分析,也提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定性分析思路和框架,但仍然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照《甘肃农村年鉴》(2006—2013)、《甘肃统计提要2000—2014》等资料上的相关数据,借鉴韩林芝和邓强的归类次序和路径,我们从自然——经济——社会的路径,重新对造成甘肃贫困的相关因子进行系统的定性分析,以为定量分析奠定基础。

一、自然因素

(一)环境约束

从发展经济和适于生活的角度考察其相关环境因子,甘肃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环境恶劣的地区,并且各片区的环境约束具有较大的差异。

1.六盘山贫困片区的环境约束

六盘山贫困片区总体上多属于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和高寒山区等多种恶劣环境交织区域,但由于该片区地理跨度较大,在行政上包括兰州、白银、定西、临夏、天水、平凉、庆阳七个地级市,在气候、地质、地理、地形上有巨大的差异。为较为准确、清晰地判断该片区的环境约束,我们按照气候、地质和地理相似性原则,将六盘山片区分为六个小片区进行分析。

(1)兰白小片区(包括古浪县)

该片区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带从气候类型上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该类片区年降水量在200~350mm,年蒸发量1600~2300mm,年均气温5.6~8.9℃,无霜期140~170天,包括了古浪、永登、榆中、皋兰、会宁、靖远和景泰的大多数地区;第二种是高寒阴湿山区,这类片区降水量在400~450mm,个别乡镇高达500mm以上,年蒸发量在1000mm以下,年均气温1~2.5℃,无霜期80~95天,主要是古浪、永登、榆中、靖远和景泰各县位于祁连山及其余脉、兴隆山、哈斯山、寿鹿山等山区的一些乡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仅靠自然降水,根本无法提供基本的工农业用水,一些地方甚至人畜饮水等生活用水都难以满足。高寒山区农业生产的气候限制因子主要是低温和无霜期太短。从地质土壤类型可以将该小片区划分为四种类型:其一是灰钙土(湿陷性黄土)地带。这类地带耕地贫瘠,水养分的保固能力较差,包括了该片区的多数县(乡)。其二是砂质土地带。该类地带的土壤颗粒粗粝,土壤养分极度贫乏,水养分的保固能力极差;主要是古浪、景泰、靖远的一些乡镇。其三是黄黑混合土地带。该类地带土壤较为肥沃,但土层极薄,主要是位于上述山区地带的一些乡镇。其四是石质地区。这类地区以石质山地和戈壁为主,土壤较为稀少,基本不具备农牧业生产条件,主要是古浪、景泰和靖远的一些乡镇。从土壤植被覆盖度可以将该小片区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植被盖度较差地区。该类地区非农地植被覆盖度在5%~15%,水分涵养能力很低,包括了该小区绝大多数县(乡)。二是植被覆盖度极差地区。这类地区非农地植被覆盖度在5%以下,一些区域甚至基本上属于裸露地,主要是古浪、永登、景泰、靖远的一些乡(镇)。三是植被覆盖度较高地区。片区内一些靠近祁连山等上述境内大山的乡镇,植被覆盖度较高,多在30%以上,一些甚至在50%以上,如永登、古浪、榆中、靖远、会宁和景泰县的一些乡(镇)。从地形上可以将该片区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地势较平坦的沟壑区。该片区内的多数贫困乡镇的地形具有“大平坦、小沟壑”的特点,即从“KM2、“百KM2”“千KM2”或“万KM2”地理尺度看,属于平坦地带,但从人居和工农业生产角度看,却属于破碎的沟壑区,局部地区仍属于坡度较大的山区。二是偏远山区。按照坡地占全部国土面积超过60%比例的标准划分,我们发现,该小片区几乎每个县都有一部分乡镇位于沟梁纵横的、位于山大沟深的偏远地区,少数县甚至有高达三分之一以上的乡镇位于此偏远山区,如榆中、永登、景泰、古浪、会宁和靖远等县。

以上分析表明,该小区的贫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约束为干旱缺水、高寒、土壤贫瘠、地形地貌不利等因子。

(2)定西小片区

从气候方面看,该片区总体上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和干旱混合区,区内干旱指数具有由东向西逐渐增加的特点。安定区、通渭、陇西、临洮三县和渭源北部为干旱区,占全区总面积的60%,年降水300~400mm,且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秋季和山区;日照较为充足,年平均温度7℃,无霜期在160~170天;除上述地区外的其余地区为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其中南部的岷县及漳县和临洮的一部分乡镇属于高寒阴湿区,年降水在450~500mm,日照不足,无霜期较短,在160天以下。地理、地质和土壤方面,定西小片区十分之九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土质疏松、流水侵蚀强烈,地面大部分都已被切割成为破碎的梁峁丘陵,山区地形陡峭。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植被覆盖度较低,多数区域的覆盖度在20%左右;高寒山区的较高,在30%~40%左右。

显然,该小片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约束因子为干旱、高寒、地形破碎、土壤侵蚀和地貌不利等。

(3)临夏小片区

临夏小片区的气候总体上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带。其中广河、和政、东乡、临夏市和永靖等县(市)的川区属于半干旱地带,年降水量400mm左右(各县市有一定的差异),年平均气温7.5℃,无霜期142天左右,山区属于高寒阴湿区,降水较为充沛,在450~500mm,少数地区的高达500mm以上。气温较低,年平均气温1.0~2.0℃,无霜期仅为110天左右。在地形方面,该小片区的国土约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属于河谷平坦地,其余为沟壑纵横的土质和石质山地,部分地区的地形极为陡峭。地质土壤方面,除少部分石质山地外,该小片区基本上为灰钙土,适宜发展农业,但其水分养分的保固能力较差。山区的植被覆盖度较高,在20%~40%左右,局地高达50%以上,但川区的较低,非耕地的覆盖度不足20%,一些干旱指数较高的地区,如东乡、积石山和永靖的旱塬,植被稀疏、覆盖度不足10%。

该小区的主要环境约束因子是低温、地形和地貌不利。

(4)天水小片区

从气候的角度,天水小片区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半干旱与半湿润过渡地带,降水量在500mm左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0℃,无霜期195天,年均日照2331小时,主要包括武山、秦安、甘谷、张家川和清水县的大部分乡镇;另一种是近半湿润地带,降水量在600mm以上,年均气温在11.0℃左右,无霜期较长,超过200天,年均日照2300小时左右,主要是靠近东南部的秦州区、麦积区和张家川、清水及甘谷和秦安县的部分乡镇。在地质地理上,整个天水小片区属秦岭西北坡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均向河谷川区倾斜。既有河谷川区,也有土质石质山地,前者比例较小,不足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后者比例过大,在四分之三左右。靠西北部的区域,如张家川、秦安和甘谷等县的一些乡镇,山区沟壑纵横,水蚀明显。整个天水小片区的自然植被覆盖度较高,约为40%~70%,并且由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增加,靠近秦岭的一些乡镇,植被覆盖度高达80%以上。

该小区的主要环境约束因子地形和地貌,特别是山区占国土面积过大。

(5)平庆小片区

平庆小片区的跨度较大,从气候上看,基本上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靠西北部的静宁、崆峒、泾川、环县、华池,正宁和西峰等县(区)相对干旱,靠东南部的华亭、崇信、宁县、镇原等县相对湿润。该小片区的气候因子的跨度也较大:年平均气温7.1~9.6℃,年降水量450~640mm,年均日照2238~2260小时,无霜期159~180天,并且呈现出山区和东部水资源丰裕,如华亭、崇信、华池、川区光热资源丰裕的特点。地质地理方面,平凉市的静宁、华亭、崆峒和崇信的部分乡镇属于土质或石质山区、其余部分仍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庆阳除子午岭周边的一些县乡属于山区外,绝大部分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区,且源区面积较大,土地平坦,具有典型的黄土高原特征。

总体上看,该小片区除部分土地水侵外,尚没有其他明显的环境限制因子。

2.秦巴贫困片区的环境约束

甘肃属于秦巴山连片贫困区的主要是陇南的9个县。该区域东邻陕西,南接四川,西濒甘南,北依定西和天水,在气候上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其北部的宕昌和礼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均日照1968~2100小时左右,年均气温9.3℃~9.9℃,年均降水量488.2~584mm,年均无霜期183天。南部的文县和康县属亚热带北缘山地气候,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形成了亚热带、温带、寒带叠次镶嵌的不同气候类型区。年平均气温5~15℃,无霜期207~260天,降水量400~1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数1200~1800小时,无霜期250~310天。在地质地理方面,该片区总体上由两种类型组成,一种是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及西汉水流域的河谷川地,地势较为平坦,土壤层较厚,这类地形面积较小,约占国土面积的1/4至1/5;另一种是山地,且比例较大,约占全部国土面积的3/4以上。这其中又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坡度较小的山地,另一种是陡峭的山区;整个山区多为表层覆盖少量土壤的石质山地,局地的土壤表层不足20cm。该区域的植被覆盖度较高,整体特征是北部较低,中南部较高。除靠北部的一些石质山区覆盖度较小外(30%~40%),中南部的整体覆盖度在90%以上,非耕地几乎没有裸露土地。

显然,环境限制因子主要是地质地理方面的因子,特别是表层土壤较薄的山区,水土流失严重。

3.藏区贫困区的环境约束

藏区贫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渡地段(其中,天祝位于祁连山区和石羊河上游),南与四川阿坝州相连,西南与青海黄南州、果洛州接壤,东部和北部与陇南市、定西市、临夏州毗邻,海拔2960米,整体上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但不同区域有较大的差异:其北部的夏河、合作、临潭及天祝县属于寒冷湿润类型,年平均气温2.6℃,年均降水量516毫米,年均无霜期56天,年日照时间为2296小时;南部的玛曲县气候属明显的高原大陆性高寒湿润区,高寒多风雨(雪),无四季之分,仅有冷暖之别。冷季长达314天,漫长而寒冷;暖季51天,短暂而温和。降水量在650mm以上,日照充足,辐射强烈,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气温1.2℃。中部的迭部、碌曲和卓尼介于南北部之间。地质地理方面,藏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高原地带(天祝有部分乡镇位于石羊河上游的河谷地带),地势较为平坦,约占国土面积的40%~50%;其余为土石质混合型山区,这其中有50%左右为陡峭的山地。整个藏区的植被覆盖度较高,并且呈现由北到南增加的特征,特别是南部的玛曲、迭部等县,非耕地的覆盖度高达60%以上。因此,整个藏区的限制性环境因子主要是低温和地形两方面的因子,前者已经成为农业、工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的直接限制因子;后者导致工农业用地不足、交通不便。

(二)自然灾害因素

甘肃连片贫困地区大多生态系统脆弱,环境对灾害的延缓、遏制能力弱,是自然灾害典型的群发地区。

1.六盘山区常见的重大自然灾害

该片区主要的重大自然灾害是干旱与洪涝交替发生、大面积的农作物病虫害等。(1)旱灾方面。兰白小片区近10多年以来[10]:多年均值受灾面积6~8万公顷左右、成灾面积3~4万公顷、绝收2~2.5万公顷,减收粮食20万吨左右、经济作物损失1亿~2亿元;定西小片区受灾面积在20万公顷以上、成灾面积7万公顷以上、绝收2万公顷以上、减收粮食20多万吨、经济作物损失2亿元左右;天水小片区作物受灾面积在1.5万公顷以上、成灾面积0.8万公顷、减收粮食1万吨左右、经济作物损失在数千万元;平庆小片区受灾面积在9万~10万公顷、成灾面积3万~4万公顷、粮食减产4万~5万吨、经济作物的损失1.54~2千万元左右;临夏小片区尚无具体数据。(2)洪灾方面。兰白小片区多年的均值为:受灾乡镇50~70个以上、受灾人口30万~35万人、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房屋倒塌;定西小片区受灾乡镇在120~140左右、受灾人口在70万人以上、死亡大牲畜在数千头、少量的人员伤亡、房屋倒塌数千间;临夏小片区每年受灾乡镇近百个、受灾人口10万人以上、有少量的大牲畜死亡和房屋倒塌;天水小片区受灾乡镇20个以上、受灾人口2万人以上;平庆小片区的受灾乡镇30个以上、受灾人口10万人以上,有少量的大牲畜死亡和房屋倒塌。(3)水土流失。兰白小片区高达300多万公顷,定西小片区有160多万公顷,天水小片区110万公顷,临夏小片区60多万公顷,平庆小片区300多万公顷。(4)病虫害发生面积。病虫害基本上处于一种常态,每年都有常规的病虫害发生。这里主要指除正常病虫害以外的、并成规模造成损失的灾害。近十多年以来,兰白小片区年均病虫害受灾面积在25万亩以上、成灾面积近20万亩;定西小片区的受灾面积近50万亩、成灾面积近40万亩;临夏小片区的分别为近40万亩和30多万亩;平庆小片区的分别为14万亩和近10万亩;天水小片区的分别为30万亩和10万亩左右。

图2-1 六盘山片区之黄土高原上部分县自然面貌
(图片资料来源:http://www.sogou.com/sie?hdq)

2.秦巴山区的重大自然灾害

该片区的重大自然灾害洪涝、泥石流、水土流失、低温寒害、地震等为主。根据近10多年的统计资料,年均洪涝灾害受灾乡镇近200个、受灾人口60多万人、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大牲畜死亡和房屋倒塌;洪涝损坏堤防近100公里、农作物受损4万多公顷、经济损失在10亿元以上。各类大小不等的水土流失(泥石流)面积170万公顷。靠近北部的宕昌和礼县等县的部分山区乡镇还常发生低温寒害,每年由于低温导致的灾害面积数万亩、经济损失在数千万元。该片区整体上属于地震活跃地带,常发生大小不等的地震,造成牲畜死伤、农田毁损、房屋倒塌等破坏,经济损失严重。

图2-2 甘肃秦巴山片区县地质灾害分布图
(图片来源:http://www.sogou.com/sie?hdq)

3.藏区的重大自然灾害

该片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泥石流、雪灾、低温寒害和次生的草原沙化退化。近10多年以来,每年的水土流失(含泥石流)面积120万公顷左右,几乎涉及甘南州的各县;靠北部的临潭、合作和夏河等县的部分乡镇还有一定数量的干旱区域,受灾面积数千公顷;全小区每年洪涝发生面积数千公顷、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玛曲和碌曲等南部的一些县,雪灾和低温寒害时有发生,每年受灾导致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在数千万元。夏河、玛曲、碌曲和卓尼等畜牧区,草原(山)沙化、退化现象较为严重,局部地区地表开始程度不同的裸露,因没有准确的统计资料,我们估计草原整体退化面积至少在100万公顷以上。

4.其他非片区贫困地区的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沙尘暴、雪灾、地震、农林牧病虫害、森林火灾等多种自然灾害。

(三)自然资源因素

甘肃贫困地区的土地、生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总量少,且空间分布不均。土地资源中的山地、高原土地多于平地,其他主要资源分布在偏远、交通极度不便的山区。

1.六盘山区的自然资源约束

六盘山连片贫困区的总体资源约束包括人均耕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明显不足等几个方面,但各小片区有较大的差异。

(1)兰白小片区。该小片区现有耕地面积771.2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67.96万亩,灌溉面积占全部耕地的30%,农村人均耕地3.5~4.0亩、人均水浇地0.7~1.45亩,一些干旱地区的水浇地人均不足0.5亩,如景泰、靖远、皋兰、古浪和榆中等县的一些乡镇,会宁县的多数乡镇几乎没有水浇地。该小片区除沿宛川河、大通河、黄河、大靖河和古浪河(石羊河的支流)川区及人工引流灌区外的水资源较为丰裕,多数干旱山区水资源极为短缺,人均水资源的存量不足100吨,局部地区甚至人畜饮水也很困难,如榆中的北山、靖远的北部山区、景泰的西北地区和会宁的大多数旱源地区。干旱缺水及人为破坏,致使该片区的绝大多数区域生物资源极为稀缺,仅保留了一些点状分布的森林资源区,如兴隆山、哈思山和寿鹿山等。片区内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仅有为数不多的类型和储量,如永登、古浪、景泰和靖远的石膏(石灰)矿及煤矿。

(2)定西小片区。现有耕地771.14万亩,农民人均2.9亩,除沿洮河、渭河沿岸川区及饮水工程区的临洮、岷县、陇西、漳县和渭源有少量保灌区外,其余多数区域属于旱地,仅依靠天然降水维持农业生产。安定、通渭和陇西的少数山区乡镇、水资源极为短缺,甚至人畜饮水目前也要依靠集雨水窖解决;该小片区的生物资源除常规的农作物外,有一些重要的药用植物,如黄芪、红芪、党参当归等。矿产资源较为稀缺,境内尚没有发现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

(3)天水小片区。该小片区现有耕地568.43万亩,农村人口307.96万人,人均1.85亩,有效灌溉面积仅为53.06万亩,人均0.17亩。水资源相对丰富,基本上能够满足人民生活和现有工农业生产的需要。生物资源相对丰富,境内既有各类农业生物资源,也有相当数量的森林和野生植物资源,南部山区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黄金及其伴生的贵金属资源。

(4)临夏小片区。该小片区现有耕地216.38万亩,农民人均1.24亩,有效灌溉面积85.07万亩,人均仅为0.5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主要集中在永靖、积石山、和政、广河、临夏市、临夏县及东乡县的黄河、洮河、广通河和大夏河两岸的川区和电力提灌工程的乡镇,山区多为旱地。总体上川区和电力提灌区的水资源较为丰裕,基本上能满足现有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生物资源较为丰富,除农业生物资源外,境内的属秦岭山系的太子山等山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除永靖和积石山境内有较丰富的水力资源外,尚没有发现有重要开采价值的其他矿产资源。

(5)平庆小片区。该小片区的平凉市连片贫困区的静宁、庄浪、崆峒、泾川和灵台县的农民人均耕地3.5亩,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52亩;有效灌溉面积主要分布在泾河和渭河流域的河谷川区地带,其余分布在山区的耕地因其降水较为丰沛,水资源较为丰裕;植物资源较为丰富,除大宗农业植物资源外,尚有党参、黄芪、甘草、大黄、山药、百合、蕨菜、贝母、冬花等150多种特色品种,特别是关山(陇山)山系,有较大面积的森林资源。泾川县有较大规模的煤炭和石油资源。庆阳连片贫困区的耕地面积总量为674.7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1.91万亩,农村人均面积分别为2.94和0.31亩。有效灌溉耕地主要分布在泾河、环江、马莲河和洛河上游流域的河谷地带,其余分布在董志源地区。水资源基本上能够满足当地的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的需求。植物资源较为丰富,除大宗农业植物资源外,在子午岭及其周边地区有较大规模的森林资源。几乎各县都有规模和储量不等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属于甘肃能源资源富集区。

2.秦巴山区的自然资源约束

该片区现有耕地面积430.86万亩,水地4.36万亩,旱地426.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99.02万亩,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为1.75亩,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仅为0.4亩;有效灌溉面积主要集中在沿江的河谷地带,旱地主要集中在山区,多为坡地。全片区降水量较大,所以水资源较为丰裕,特别是靠近“两江一水”地区,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位居全省首位。植物资源除大宗农业生物外,还有在全省具有唯一性的茶叶油橄榄、菌类等生物资源。区域内有大面积的森林资源,靠南部的文县、康县等地的森林覆盖度达60%以上。片区内现已探明金属和非金属矿产34种,矿产地445处。其中,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有开采价值的金属矿有铅、锌、锑、汞、铜、金、锰、铁等,非金属矿有硅、大理石、重晶石、石灰石、石膏等。其中西成铅锌矿带绵延300千米,金属储量近期为1200多万吨,远期为2000万吨,平均品位4.5%~12%,为我国第二大矿体。现年产铅锌矿含铅3.08万吨,含锌12.95万吨;锑金属储量为14.9万吨,为我国第三大矿床;黄金储量已探明190吨,远景储量为300吨以上,已探明储量400公斤以上的大中型矿床20多处。其中文县阳山金矿探明储量100吨,远景储量200吨以上;礼县的岩金,近期储量27.8吨,远期储量50吨;文县的砂金,年产量占全省40%以上。目前正在开发的有三大成矿带:一是横亘西和、成县、徽县等县、东西长85公里、南北宽7~22公里,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西成铅锌矿带,铅锌金属储量达1200万吨,远景储量2000万吨,储量居全国第二,属超大型铅锌矿带;二是西和崖湾锑矿带,金属储量14.9万吨,占全国8%,储量居全国第三;三是白龙江、白水江流域的黄金矿带,黄金储量70吨以上。

3.藏区片区的自然资源约束

该片区现有耕地面积132.4万亩(包括天祝的32.55万亩),农村人口73.19万人(包括天祝的17.11万人),旱地99.78万亩,有效灌溉9.14万亩,农民人均数值分别为1.8亩、1.36亩和0.12亩,耕地主要分布在属于农业区和农牧交错带的临潭、合作、舟曲、夏河和天祝等县,仅考虑农区和农牧交错区,人均数值略高,分别可达2.5亩、2.1亩和0.15亩。草原面积3758万余亩(包括天祝的520万亩),全区牧民人均58.45亩,主要分布在玛曲、夏河、碌曲和天祝四县,如仅考虑分布区域的数值,则人均量可达100亩以上。由于降水丰沛,水资源丰裕,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人口和工农业发展的需要。生物资源丰富,除大宗农业生物品种外,该区还有一些独特的生物资源,如虫草等一些药用动植物;全区森林、草场的覆盖度较高。此外,该区还有一些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如金、铀、铁、铜、铅、锌、金、铀、汞、煤、石膏等20余种,天祝的大宗矿产有煤炭、石英石和石膏,还有金、银、铜、铁、锰、稀土白云岩等金属、非金属资源分布较多,储量可观。

二、经济因素

(一)产业结构因素

整个甘肃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大多仍以农业为主,非农产业比重小;根据有关资料[11],几乎有资料记载以来,甘肃三个连片贫困区的县域产业结构中,农林牧副渔的产值占GDP的25%~30%,如以乡为单位,则贫困乡镇的普遍高达80%以上。在农业内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高,种植业内部的粮食比例大大高于经济作物比例。农民通常只能依靠落后的生产手段去获取简单的农牧业产品,以满足他们简单的生存需求。同时,非农业就业机会缺乏,广大贫困户只能在第一产业中就业,导致了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的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的比例也是长期居高不下,多数县的农业产业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就业的70%左右[12]

1.六盘山连片贫困区的产业结构

该片区的各小片区第一产业占GDP的多年均值在22%~33%,这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具有显著的差距;并且各小片区及各县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与第一产业的比重、产业内工业与第二产业的比重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见表2-1)。实地调研结果表明,既是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一些县,如永登、榆中、皋兰、临夏市、永靖县、麦积区、崆峒区、庆城县和华池等县(区),其县域经济主要是第二和第三产业,但其属于连片贫困区的乡镇,工业产业几乎为零,有45%~55%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其余的外出打工,这说明贫困区内生工业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

表2-1 六盘山区连片贫困区各县2005—2014年产业结构(均值、%)

·续表·

2.秦巴山片区的产业结构

秦巴山区各县的第一产业的均值为26.13%(见表2-2),属于第一产业份额较大的区域,片区内各县有显著的差异,城市及城郊各乡镇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占GDP的份额较大,如武都区和成县等,但多数县则是第一产业较大,如礼县、康县和徽县等。如果以乡镇为单位考察其产业结构,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偏远的山区乡镇,第一产业占地方GDP的90%以上,工业产业几乎为零,第三产业极为微弱。

表2-2 秦巴山连片贫困区各县2005-2014年产业结构(均值,%)

3.藏区的产业结构

整个藏区片区的各县第一产业占GDP的均值23.27%(见表2-3),均值不高的原因是境内天祝和合作市的平均结果,如从各县的情况来看,除上述两县市外,各县均居高不下,卓尼、舟曲、玛曲、碌曲和夏河县的接近30%,这在全省都属于最高的区域。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各县除县城及周边乡镇外,其余乡镇的农牧业占GDP的90%以上,第二和第三产业极为薄弱。

表2-3 藏区连片贫困区各县2005—2014年产业结构(均值,%)

(二)劳动生产率因素

甘肃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劳动力大多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人力资本的积累程度低,难以接受和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新的生产方式和有价值的商品信息等,生产技能较低、劳动手段落后,局限于小生产方式下的基本劳动资料,使用比较简陋的劳动工具。加之贫困地区科技人员缺乏,推广应用技术不力,发展生产所需资金、劳动力、土地投入不足,导致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经济效益不高。这里,我们用农业产业劳均收入来衡量劳动生产率的状况。

1.六盘山片区的劳动生产率

与发达地区劳均产出3~5万元的数值相比较,该片区的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约为发达地区的50%左右,既有显著的小片区差异,如最高的平庆小片区也仅为1.8万元,最低的临夏小片区只有0.97万元,也有片区内各县的差异(见表2-4),这种巨大的差异与我们的直觉相一致的是:劳均生产率差异的原因可能既有地理位置、农业生产条件的,也有前面提及的技术、信息、投入、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共同影响。

表2-4 六盘山连片贫困区2010—2014年劳均产值均值

·续表·

2.秦巴山片区的劳动生产率

该片区的劳均农业产值均值为12973.43元,仅比六盘山的临夏和定西小片区略高,既远低于发达地区,也低于省内其他地区。片区内各县均值的差异极为显著,最高的徽县为29686.28元,最低的宕昌县仅为7114.41元,前者是后者的4.17倍(见表2—5)。片区内的这种差异可能主要是劳均农业生产资源的差异所致,如较高的徽县和两当的从业劳动力为4.81万人和1.54万人,较低的宕昌、西和和礼县分别为10.69万人、12.95万人和15.26万人。较大的劳动力数量使得单位劳动力所拥有的耕地等基本农业生产资源数量下降,再加上其他因素,致使农业劳均产出下降。

表2-5 秦巴山连片贫困区2010—2014年劳均产值均值

3.藏区的劳动生产率

该片区劳动生产率既有与前文所描述的其他片区总量低、片区内差异较大的共同特征,也有自身的特点:最高的牧区、其次为农牧交错带、最低的是农区。这种差异仍然可以归结为劳均占有生产资源的差异及牧业收益与种植业收益的差异(见表2-6)。

(三)资本积累率因素

甘肃贫困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低下,储蓄能力很低,一些地区甚至为负值,导致资本形成不足,生产率低下,经济增长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最终进一步导致农民的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形成了“低收入——低储蓄——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收入”的恶性循环。鉴于没有直接统计资料,我们依照“收入=消费+储蓄”的核算原理,以消费余额近似地代表储蓄,因统计部门在本研究时期(2015年5月)尚没有正式公布2013和2014年的数据,我们以2012年的数据为例,观察贫困地区的资本积累状况。

表2-6 藏区连片贫困区2010—2014年劳均产值均值

1.六盘山片区的资本积累

尽管可能有数据异常现象,但该片区2010—2014年均值的总体数据有明显的规律:可资储蓄的消费余额很低,且片区内各县的差异较大(见表2-7),多数县的均值近似农民略有储蓄,少数县的甚至为负值。其中,各小片区的数据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即靠近中心城市的区域储蓄额较高,偏远地区的较低,民族地区的最低,几乎没有资本积累;片区内各县之间的差异也与该县长期的经济发展状态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秦巴山片区的资本积累

该区域可用于资本积累的余额非常低(见表2-8),人均值仅为148元,如果考虑到农户贫富差距的影响,多数贫困家庭可能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地,根本不具备资本积累能力。片区内各县之间的差异,在忽略个别县的统计数据异常状况后,仍然能够看出各县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表2-7 六盘山片区2010—2014年各县农民储蓄状况(单位:人民币,元)

·续表·

表2-8 秦巴山片区2010—2014年各县农民储蓄状况(单位:人民币元)

3.藏区的资本积累

该片区的均值尽管要远低于国内发达地区,但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比较高,位列各片区之首,达人均1043元,如果玛曲县的统计数据属于异常数据(见表2-9),则片区的均值会更高一些。即便如此,也能够看出藏区总体上人少地多、畜牧业收益较高所带来的好处;如果再以县区为比较单位,我们会发现牧区牧民的资本积累能力要远高于以农耕为主的农民。

表2-9 藏区片区2010—2014年各县农民储蓄状况(单位:人民币元)

(四)资源利用效率因素

在甘肃贫困地区,技术普遍相对落后,可利用的资源难以被充分利用,没有达到最大的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低,使得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就得耗用更多的自然资源,并且由于资本积累率低,就得用更多的自然资源来替代资本,造成自然资源的耗竭性开发,并排放出更多的污染。评价资源效率的视角可以是单位收益所消耗的水资源、电力资源、劳动力资源乃至其他资源等,考虑到我们的研究区域以农(牧)业为主,为简明期间,我们用单位耕地创造的农产品价值为参数,客观评价各片区的资源利用效率。

1.六盘山片区的资源利用效率

该片区每公顷农业产业创造的价值最高的是天水小片区,为3.02万元/公顷,最低的是兰白片区,为1.9万元/公顷,整个片区中,最高的是武山县,为5.16万元/公顷(临夏市为12.56万元/公顷,与我们的直觉不符,可能为异常数据),最低的为会宁县,仅为0.76万元/公顷,前者为后者的6.79倍。小片区之间乃至小片区内部各县之间的这种差异说明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水资源约束的差异,也与农业产业内部种植作物类型的差异有关,这与我们前面分析农业生产条件、资源约束等问题时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表2-10 六盘山片区2010—2014年农业平均资源利用效率

·续表·

2.秦巴山片区的资源利用效率

该片区总体资源利用效率在省内属于较高的地区,多年均值在2.51万元/公顷,片区内各县区的差异较大,最高武都区为3.58万元/公顷,最低的礼县,仅为1.32万元/公顷,前者是后者的2.71倍。各县区的差异与前文分析其他因素时所得的结论一致:即近城郊和川区的资源利用效率要远高于偏远地区和山区。

3.藏区的资源利用效率

藏区的资源利用效率均值非常低,全区的均值仅为1.26万元/公顷,如果剔除天祝外,均值则更低,仅为0.90万元/公顷。片区内的差异也非常大,最高的舟曲为2.06万元/公顷,最低的碌曲仅为0.35万元/公顷。片区内各县之间的巨大差异与农业生产条件密切相关,舟曲之所以最高,是因为该县的气候条件相对优越,适宜农业生产;碌曲最低是因为该县气候高寒阴湿,不适合农业生产。这与我们前面分析其他因素时所得的研究结论是完全吻合的。

表2-11 秦巴山片区2010—2014年农业平均资源利用效率

表2-12 藏区片区2010—2014年农业平均资源利用效率

三、社会因素

(一)区域发展均衡因素

由于历史、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等原因,甘肃贫困地区始终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贫困现象比较集中。新中国成立后,受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影响、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缺乏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贫困人口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进程对贫困人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缓解贫困的同时,社会被分化为不同等级的经济区域和阶层,并且伴随市场经济往深度发展,差异也越大。加上国家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客观上造成了贫困地区发展的停滞。

(二)社会开放程度因素

甘肃的贫困地区大多长期处于地域封闭、联系途径缺乏、联系手段落后、交通不便、信息沟通不畅、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状态。这严重制约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和知识的更新,限制了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地区的经济发展。生产只是仅仅为了自身的需求,区域内以独立的个体经济发展为主,区域之间缺乏纵向和横向联合,使得资源与经济主体之间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经济要素之间的配置呈现凝固性和区域滞后性,新思想、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和经营管理难以很快传递,导致社会的停滞和僵化,不能有效形成市场网络体系,排斥和阻滞了区域外资源、劳动力和技术、信息的输入,呈现出严重的封闭性和落后性,导致经济潜力不强[13]

(三)基础设施因素

甘肃的贫困地区往往缺乏基本的基础设施条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甘肃贫困地区多位于山大沟深、人口分散的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所需投资十分巨大,因此,农田水利、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在一些地方,甚至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照明、生产用电和符合国家标准的低等级公路,薄弱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生产发展和经济开发的需要。由于目前尚没有衡量基础设施状况的权威指标体系,我们用2010—2014年“公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万户农业机械动力(千瓦时)”和“万户农村用电量(千瓦时)”来间接评价各贫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

1.六盘山片区的基础设施状况

该片区内各小片区的差异非常大,无论是机械化程度或电力设施使用的指标,兰白小片区均为最高水平,天水小片区最低,其余各小片区居中。各县之间也有巨大的差异(见表2-13),这种差异表明,越靠近中心城市,地势平坦、地形起伏较小的地区,其基础设施越完善,越是偏远地区,地势陡峭、地形起伏越大的地区,其基础设施越差。如兰白小片区内的景泰与会宁、皋兰与榆中,定西小片区的安定与岷县,天水小片区麦积区与张家川县,临夏小片区的永靖县与积石山县,以及平庆小片区的崆峒区与泾川县之间的巨大差异,正反映了各县区之间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差异。

表2-13 六盘山片区2014年的基础设施状况

·续表·

2.秦巴山片区的基础设施状况

该片区的各项指标总体很低,并且片区内各县之间的差异巨大(见表2-14),最高的两当县和成县,最低的礼县,其原因与六盘山区的相同。

3.藏区片区的基础设施状况

该片区各县之间的具体指标各不相同,万户机械数量最高的是天祝县,为62308.01千瓦时,最低的是玛曲县,仅为2684.81千瓦时;两县之间的较大差异实际上反映的是产业结构的差异,前者为农业为主,对农业机械的需求较大,后者为纯牧区,机械使用的范围很小;用电指标最高的是迭部县,为861.18千瓦时,最低的是天祝县,仅为263.35千瓦时(见表2-15)。

表2-14 秦巴山片区2014年的基础设施状况

表2-15 藏区片区2014年的基础设施状况

(四)发展机会因素

与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相似,贫困似乎也有在空间上集聚的现象。贫困地区往往呈现片状分布,贫困地区之间难以出现增长极,缺少经济增长的示范、带动和引致作用,加之贫困地区远离其他发达地区,其向贫困地区进行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扩散的能力衰减,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缺少的双向流动,减少了贫困地区的发展机会。

四、人口因素

(一)人口增长因素

甘肃贫困地区由于文化、民族等种种原因,多属于高人口增长率地区。在有限的土地和生活资料下,人口越多,劳动者所抚养的人口自然会增多,负担也就相应地加重。人均消费越少,致使人的基本生存条件恶化,无法保证良好的营养,身体素质不断下降。高人口增长,低人力资本水平,人口、环境、贫困形成恶性循环。人口高增长必然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基础的压力加大,形成“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

从均值上看,连片贫困区反映人口数量变化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三个指标均要显著地高于省内的非贫困县区,如兰州市的城关区、金昌市的金川区和嘉峪关市,这三个区市的出生率分别为5.89%、9.21%和9.22%,死亡率分别为3.27%、5.82%和3.73%,自然增长率分别为5.15%、4.06%和5.49%。连片贫困区内部的各片区之间,特别是临夏和藏区的均显著地高于其他非少数民族地区,而小片区内各县之间则没有显著的差异,这显然与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见表2-16、2-17和2-18)。

表2-16 六盘山片区2013—2014年的人口变动状况

·续表·

表2-17 秦巴山片区2013—2014年的人口变动状况

表2-18 藏区片区2013—2014年的人口变动状况

(二)教育因素

甘肃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往往较低。在一些地区,现有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的比例高达10%以上。这些年,国家实施九年制强制义务教育,但一些地区儿童中途辍学仍然时有发生,如2013年,全省的学龄儿童的净入学率均值为99.69%、小学升学率为94.29%、初中升学率为51.08%、高中升学率为80%,但贫困县区除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外,其他指标则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低教育水平导致人力资本积累率低下。

(三)卫生条件和人口健康状况因素

甘肃贫困地区的人民生活卫生条件和健康状况均低于发达地区。低健康水平损害着贫困地区劳动人口的智力和体力。这种低质量的人口状况,消耗掉大量的物质生活资料,造成社会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不仅使区域现在缺乏竞争力,未来也缺乏竞争能力,使区域丧失持续发展和赶超的根本动力,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延缓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人民生活卫生条件和健康状况仅从死亡率指标就能间接地看出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巨大差异,如兰州市城关区2013年的死亡率为3.27%,同期的临夏小片区的均值为7.01%、秦巴山区的均值为6.99%、藏区的均值6.88%,部分县区的超过7.0%,个别县区的则接近8%,如卓尼为7.82%,临夏县、临潭和碌曲的7.5%以上。

以上定性分析表明,甘肃贫困地区贫困成因是十分复杂的,有社会、个人方面的因素,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