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强食品安全文化建设

加强食品安全文化建设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发公众不满和质疑,原因是多方面的。食品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制度文化的建设。食品生产行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文化表达。在食品安全文化建设中,还要十分注重政府行为、媒体行为、专家学术行为和民众表达行为的正确性。
加强食品安全文化建设_大国食安

一、 加强食品安全文化建设

食品安全问题“燃点”低,直接影响消费信心、冲击社会诚信和政府公信力。目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发公众不满和质疑,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食品安全问题与群众生活的关系太直接、太密切;一些时候政府部门反应迟缓,工作滞后;媒体的传染放大效应;专家缺位、失语或者失信;公众缺乏识别、判断的知识和方法等等。但这些原因仍然不是深层次的,深层次的原因涉及食品安全文化层面的建设。食品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制度文化的建设。要不断地健全制度体系,特别是要完善微观规制的建设,把政府、企业、社会的行为规范到同一制度体系中,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按制度、有秩序行事的局面。二是法治文化的建设。要不断地健全各类法律法规和监督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遵纪守法、不敢碰“高压线”的敬畏心理。三是道德文化的建设。要不断完善诚信体系建设,普遍提升社会的职业道德水平,重新唤起人们久已缺失的廉耻感,从而养成全社会的自律习惯。四是行业文化的建设。食品生产行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文化表达。比如,“民以食为天”,是说“食”是“民”的头等大事;“食以安为先”,是说“安全”是“食”的头等大事,这是千百年形成的中国食文化的核心。整个社会都认同这个文化,就有利于促使食品安全监管者及食品生产、经营者坚持“民本”思想,坚持食品安全观,坚持严格的从业准入制度,坚持严格的技术标准,坚持严格的监督退出机制,坚持食品安全知识、识别手段等的大众化传播普及等。

在食品安全文化建设中,还要十分注重政府行为、媒体行为、专家学术行为和民众表达行为的正确性。由于所处位置、角度不同,大家对待食品安全问题可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但面对公共利益,我们必须求同存异。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应当是“客观、理性、负责”;共同适用的行为方式,应当是“交流、沟通、合作”;共同追求的目标,应当是“息事、安全、稳定”。

美国行政法学巨擘桑斯坦认为,影响消费者风险认知的因素包括可得性启发、概率思维和情绪效应三方面。可得性启发指人们通常根据一些容易想到的实例去判断某风险类别出现的频次,如果公众容易想起相关的代表性事件,在脑海中容易浮现出相应的直观画面,那么就更有可能对这一风险感到担忧。从这个意义上说,公众对于感同身受、有可能切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食品安全事件,会有更强的认知,食品安全风险存在被高估的可能。在概率思维作用下,人们会忽略对风险概率的计算,特别是当事件涉及强烈情感时,其所考虑的往往是风险可能发生的“最差情形”,而非准确的概率。所以当公众看到媒体关于食品掺假的报道时,通常不会去思考事件发生的先验概率,而是在报道的直接刺激下高估风险。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我国食品监测合格率客观上高于90%,而消费者却认为食品安全处处存隐患。情绪效应是指媒体在叙事中经常将侵权者的形象“妖魔化”,从而制造加害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对立,点燃公众对不安全食品的怒火。愤怒对人们反应的影响,大致相当于风险程度在数量上增长2000至4000倍。回顾我国近期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媒体总是将企业塑造成“无良商人”形象,将监管部门丑化为“不作为的官僚”,而将消费者刻画为“可怜的受害者”,这在客观上误导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1]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有三种理念是不可或缺的:一是各级政府要明确“食品安全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监管出来的”理念。二是政府要向公众宣传“食品安全风险只能尽量降低,无法彻底消减”的理念。三是消费者应树立“食品安全性在任何时刻都高于营养、外观和口味”的理念。然而,当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还远未达到理性的程度。

专家的风险评估和大众的风险感知还存在缺口,这表现为:以讹传讹(如“地沟油上餐桌”事件);夸大危害(如反式脂肪酸报道);污名化(如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等)。现实的情况是,正确的科学信息明显处于劣势,而没有科学依据的误导信息却大占上风。其结果是造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过度担心,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不利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

(摘自陈君石:“在2011年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北京,2011年5月19日)

香蕉催熟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因风险沟通不到位而导致不必要恐慌的例证。2011年4月19日,深圳一家电视台播出一则名为“记者暗拍市场摊贩 卖香蕉滥用催熟剂”的报道,称香蕉催熟剂误服以后会导致呕吐、恶心及烧灼感,长期服用对人体百害无一利。报道一出,很多媒体纷纷转载,也让不少消费者对香蕉“望而却步”。随后,相关部门出来辟谣:“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乙烯利和儿童早熟有任何关系”。5月19日央视《真相调查》指出:市面上催熟香蕉无害。该节目中的实验所展示,要把1克乙烯利完全稀释,至少需要400克水,这早已达到了国家标准。专家认为深圳这家电视台的那篇报道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对公众产生了误导。然而,专家学者的客观说法却无法挽回失实报道的影响,不仅百姓对香蕉的食用安全产生很大困惑,还让无辜的蕉农受损。海南香蕉产销量原本一直引领中国香蕉市场,种植面积全年保持在87.5万亩左右,截至2011年4月27日,累计收获量约80万吨。令人遗憾的是,4月19日海南香蕉地头收购价为3.5元/斤,在深圳某电视台的报道出现之后,4月25日这个价格已经降到1.9元/斤。不难想见,蕉农会为此承担多大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