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城镇发展现状趋势

小城镇发展现状趋势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先后赴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60余个小城镇进行实地调研,掌握了大量的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第三部分:小城镇的战略发展,包括第5、6、7、8、9、10章,这部分内容是基于第二部分的研究提出的。
研究方法和思路_小城镇发展研究

1.3.2 研究方法和思路

本书以城市地理学理论为指导,借鉴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运用GIS等技术手段,研究小城镇的发展。具体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思路:

1)研究方法

(1)文献收集和实地调研相结合

充分运用传统方式和互联网收集国内外有关小城镇空间组织研究的文献资料,特别是通过国外网站下载最新的外文资料,了解发达国家和地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同时,先后赴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60余个小城镇进行实地调研,掌握了大量的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在数据采集上,引用的文献资料有《江苏省乡镇社会经济统计卡(1980—2003)》、《江苏省统计年鉴(2000—2004)》、《江苏省村镇建设统计年报(2000—2004)》、《江苏省城镇发展报告(2000—2003)》、江苏省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等。

(2)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相结合

主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GIS对重要的地理属性数据,如对小城镇分布密度、人口和产业集聚、生活水平等进行处理和空间分析,从中发掘区域发展的差异特征,对小城镇的空间结构形成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小城镇发展作定性的分析,使结论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

(3)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

在综合研究城市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对不同区域小城镇的空间发展进行深入剖析。同时以区域发展的视野,对小城镇的个体和群体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整体性的概括,力求做到宏观判断和微观洞察相结合。

2)研究思路

本书以探寻实现中国小城镇科学持续发展的路径为主线,首先在对国内外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综合评述的基础上,对我国小城镇从历史起源到曲折发展,从空间分布到群体组合,从发展机制到政策变革等作了系统描写。接着深入分析了小城镇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预测了小城镇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新时期小城镇发展战略体系。最后,确立了实现战略目的的三条路径和四项制度创新(图1-4)。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

img6

图1-4 研究框架示意图

第一部分:论题的提出,包括第1章内容。在阐述了小城镇发展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述评,为后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第二部分:小城镇的历史演变,包括第2、3、4章的内容。第2章按照时间轴线,分析了小城镇自先秦以来的发展历程,第3章按照空间轴线分析了小城镇发展的空间特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小城镇的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第4章运用区域城市化理论分析了小城镇发展所面临的新背景,特别是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城市化的新形势下,结合第2章和第3章的研究,分析了小城镇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新趋势。

第三部分:小城镇的战略发展,包括第5、6、7、8、9、10章,这部分内容是基于第二部分的研究提出的。第5章按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描写了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发展,江苏城市化发展新趋向和江苏小城镇发展趋势。第6章在对小城镇发展战略内涵和战略思路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据点式开发——组团(集群)式开发——区域开发拓展伸延的思路,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的三个战略重点,其中核心路途是集群化发展,实现区域小城镇协同发展,同时从省域层面和镇域层面分别提出重点发展中心镇和优化小城镇功能结构的辅助路途。第7、8、9章分别对这三个战略重点作了深入研究,第7章是对重点中心镇的择优与培育进行研究,依据“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的发展方针,通过运用德尔斐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建立定量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因素综合评估,实现了对江苏省100个重点中心镇的确定,同时形成了重点中心镇遴选标准;第8章是小城镇区域协调发展模式研究,运用区域城市化理论、地域分工理论以及生态学理论,研究了小城镇的集群化特征,提出小城镇集群化是小城镇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并构建了三种小城镇集群化发展组合模式;第9章运用地域分工理论,分析了小城镇功能结构优化的步骤和具体措施,并选择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典型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分析。第10章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设计,运用农业城镇发展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着重从产业集聚、城乡居民点集中、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区域协调机制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区域小城镇协同发展的制度创新。

本书主要研究结论有:改革开放以后,由四个重要动力把小城镇推向了发展高潮,并主导着城市化进程;小城镇长期“自发无序”发展的潜在问题和矛盾逐步显现,特别是分散化问题成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使小城镇进入相对缓慢的发展低谷;小城镇目前群体规模大,但绝大多数的小城镇尚达不到发挥集聚效益的规模底线,小城镇的规模水平还普遍偏低;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势,导致了小城镇发展的“二次集聚”,客观上要求转入规模化、集约化的新路;未来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重点是集群化发展和重点发展,并优化小城镇功能结构。

小城镇发展需要继续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进一步探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小城镇集群化的发展条件和机制,大中城市的发展和扩张对小城镇的影响,小城镇与农村地域的发展关系以及小城镇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建设。

3)研究基础资料和数据来源

研究采用江苏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的乡镇调查统计资料,以及江苏建设厅编制的《江苏省村镇建设统计年报》(2000—2003)、《江苏省城镇发展报告》(2000—2003)。1980—2000年的统计资料,包括乡镇人口和面积、非农业化水平、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乡镇企业总收入、农民人均收入等6个指标为基本分析变量。2000—2003年的统计资料,包括镇域面积、镇域人口、建成区面积、镇区人口、GDP、产业结构、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农民人均收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参加农村医疗保险人数等12个指标为基本分析变量。

研究采用江苏乡镇边界数据作为基本图形数据。将统计调查资料建立属性数据库,并通过乡镇的国际编码建立与图形数据库的连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