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美丽中国特点研究

美丽中国特点研究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美丽中国特点研究刘 阳一、“美丽中国”的本质及其内涵(一)“美丽中国”的本质“美丽中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本质是科学发展观。打造国际水准,高品位,高覆盖的“美丽中国”。同时,强调“更公平”,“美丽中国”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其二,“美丽中国”要平衡发展。“美丽中国”的提出,尤其突出环境意识,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中国特点研究_都市文化与美丽中国: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长三角研究生论坛论文集

美丽中国特点研究

刘 阳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一、“美丽中国”的本质及其内涵

(一)“美丽中国”的本质

“美丽中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本质是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中国”同时也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即引领民众体验和领悟中国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丰富内涵和神韵,使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展示出中国最精华的民族瑰宝,为世界展示一个最美丽的中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社会意义上在于使中国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打造国际水准,高品位,高覆盖的“美丽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这充分体现了“美丽中国”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的。同时,强调“更公平”,“美丽中国”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

“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是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不同历史时期,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并出现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新特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新的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和新阶段”。[2]所以,建设“美丽中国”思想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继续与延伸。我们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可以看出,“美丽中国”的概念或基本含义就是: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的中国,也是人与人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状态的中国。

(二)“美丽中国”的内涵

其一,“美丽中国”要有质量保证。

在发展中,要兼顾追求绿色增长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到:第一,调整经济增长导向,从过度依赖制造业出口向依赖服务业转变,这一转变的关键是资源价格改革,以反映资源(水、土地、能源、矿产和采挖掘性资源,尤其是煤炭等资源)的稀缺性与资源消耗的外部性。第二,污染收费的水平应高于污染控制活动的边际成本,税收和定价政策应当激励企业采用污染控制措施,抑制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第三,为了消除影响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和发展方式,在调整结构的同时进行财政体制改革,以解决地方政府(尤其是省以下政府)履行医疗、教育、福利、环境义务的财政支出与有限的财政收入之间的矛盾。第四,环保投资需要更加系统,以提高投资效率。一是制定五年规划期间的时间表;二是提高地方政府的灵活性,投资项目需因地制宜;三是提高具有显著外部性的投资融资水平。同时对环保投资进行更严谨的事前事后成本—效率/效益分析。第五,重视城市发展质量,认真考虑如何保持和扩大必要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地方政府考核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对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引导和激励体系,提高稀缺的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

其二,“美丽中国”要平衡发展。

收入上的绝对平均主义是不会刺激经济发展的,但贫富差距过大同样对国家的发展无益。21世纪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都在0.4以上。现状意味着贫富差距有扩大趋势,这为“美丽”增添了许多不和谐色调。所以,民众期待各种调控措施有效增强,期待收入的增加,税收下降一些,社会福利再好一些,房价再低一些等。贫富差距扩大,人际关系势必不和谐,群体性事件也在所难免,实现“美丽中国”也会成空谈。“美丽中国”是人与自然、以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一种文化伦理形态。[3]

当然,美和丑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能截然分开。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美丽中国”的构建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尽力更正、化解或者避免丑陋的事情。比如把“十一”变“垃圾周”,国人的文明素质饱受诟病。与其要靠政府,不如靠我们自己的“举手之劳”。国有梦,国人亦有梦。美丽中国的建设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二、“美丽中国”之特征分析

(一)突出环境意识,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生态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经济社会发展观是否科学。“美丽中国”的提出,尤其突出环境意识,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特征是人与自然重新结盟、和谐相处,以代替过去那种人与自然相互对峙、分裂割据的旧文明。[4]只有以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为基础的发展观,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只有遵循生态学的规律,建立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基础上的和谐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

在新的国际背景下,21世纪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世纪。社会有机整体和谐协调为导向的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宗旨。[5]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和生命线。“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理论形态”。[6]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和生态伦理智慧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重估自然资源的价值,整合生态伦理观念,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7]生态文明的实质是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类社会文明的主导文明形态,它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四大和谐协调发展的现代文明。

(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8]第230页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关系到社会有机体的健康稳定,关系到社会有机体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因此,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前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创造了传统的“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直接影响到生态文化的形成,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人与自然和谐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拥有和谐生态文化的中国人,更离不开社会建设的有力支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实现生态文明生活化、消费生态化都要依靠社会建设;生态文明观念的牢固树立也要依靠社会建设。但是目前我国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远远不够,民间资源的调动极为不充分。民众参与环境建设的意识不足,渠道不畅,一些社区组织、环境非政府组织没有得到应有的扶持和发展。这说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符。因此,如何在实践中借助社会建设的发展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使之固化和扎根于社会生活中,还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样需要遵循一定规律。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促进人际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建立是工作的中心之一。因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重要标志,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奋斗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9]第118、119页也就是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10]第73页科学发展观是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根本问题。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构成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遵循自然规律、人类社会自身发展规律,应对生态全球化而提出的的科学方略,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生态环境状况关系到民族兴衰,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需要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三)构建和谐社会

“美丽中国”建设内涵的另一重要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都与生态文明密切相关。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人口素质。社会分配状况、社会保障状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更大,因为在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情况下,富者可以占有更多社会资源,进一步积累财富,往往不顾环境损害对资源掠夺性开发,而贫者或生活没有保障者为生存和改善生活只能向环境索取,掠夺性采药、掠夺性砍伐、掠夺性垦殖必然造成生态损害,而森林和耕地等生态损害加剧的结果是环境恶化,贫者更加难以生活。由此看来,社会问题例如因病致困、老无所养、失业等因素造成的有关民众生活的社会建设问题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社会建设的一切,如基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社会管理体制等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都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从社会学角度看,生态文明的建设实际上是人与社会关系和谐的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建设途径就是要从关心民众疾苦、解决民众生存问题特别是影响民众生活的现实生态问题入手,首先解决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问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奠定基础。

和谐社会是一曲交响乐。其“音符”,说到底,是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可能的趋势有三种:一是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中,逐步形成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其结构形态将从现在的“洋葱头形”,即底层很大但中间阶层发育不起来,演变成为“扁平化”的理想状态,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二是受到改革不及时、不配套的制约,和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成为病态的社会阶层结构,其结构形态可能继续保持现在的“洋葱头形”。三是由于改革出现重大失误,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不协调,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停止发育成长,从现在的“洋葱头形”退化为“蜡烛台形”,即底层越发庞大,自底部往上就一路孱弱始终无法壮大,中间阶层不大,头也不大,这样的一种畸形社会形态和社会骨架,根本无法促成现代化发展。为了实现阶层“扁平化”,应当调整过高收入,反对灰色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应当提高所得税,增加利息税,扩征遗产税。要让富人懂得:抽肥补瘦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普遍的做法。要让富人懂得:缩小差距以后仍然有差距,富人依然是富人。要让富人懂得,这样做也是富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建设“美丽中国”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以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三、“美丽中国”之意义所在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要素。“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仍需要我们控制一定的人口数量。人口压力加重了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压力,破坏性利用自然资源损害了生态自我恢复能力,也吞掉了大量的经济发展成果,制约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违背人口发展规律的后果的消极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在保持人口控制和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人均环境压力和单位,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脱钩、人类与自然的互利共生。[11]它具有非物化、绿色化、生态化、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多方面的特征。因此,加强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

“美丽中国”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对美好生活抱有无限向往并为之不懈追求。所谓华夏,即为美丽而强大之义。孔颖达为《春秋左传正义》作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大同社会”、“世外桃源”、“蓬莱仙境”等是无数华夏儿女所向往和努力追寻的生活愿景。习总书记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说,“美丽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相契合,与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适应。

“美丽中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美丽中国”作为举国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将“美丽中国”作为通向全面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国价值、中国目标与中国道路走向统一。“美丽中国”战略思想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又在现代化的社会生产水平上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新的平衡;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又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永续发展,是对中华文明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美丽中国”战略思想摒弃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站在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高度,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同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位和全过程,奋力为中国人民创造出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这个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创造美好生活方面的中国责任、中国担当和中国作为,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新贡献。

总之,“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实现和保证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深层思考,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并以“五位一体”的全新战略布局将党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这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即最美还是作为东方文明古国的人。“美丽中国”虽然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所提出的一个崭新表述,它向全世界所宣示的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遵从的民本的、理性的科学发展道路,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中国人民走向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同时,从更为广义的层面去思考,“美丽中国”的崭新表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来说,也不乏具有更为深层的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以“美丽中国”的理念统筹我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必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广阔灿烂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

[2]赵晶.胡长栓: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要切实增强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2.11.12.http://theory.people.com cn/n/2012/1112/c40531 19548658.html.

[3]郭传杰.开创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利耦合[J].科学与现代化,2007(3).

[4]周先旺.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文明[EB/OL].中国环境生态网,2008. 01.03.

[5]刘思华.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总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6]王明初.生态文明:新形态、新要求、新机遇[N].海南日报,2007.11.26.

[7]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N].人民日报,2007.12.24.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57.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1]何传启.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思考[J].科学与现代化,200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