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先秦道家“呈现之美”对“美丽中国”的建设意义

先秦道家“呈现之美”对“美丽中国”的建设意义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先秦道家“呈现之美”对“美丽中国”的建设意义李旭阳一般而言,儒家是入世的学问,而道家是出世的学问,但是这并不是说道家不注重政治社会而空谈“玄”。道家的呈现之美,可以集中表述在这句话中: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庄子亦把他的“至德之世”称为“建德之国”: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
先秦道家“呈现之美”对“美丽中国”的建设意义_都市文化与美丽中国: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长三角研究生论坛论文集

先秦道家“呈现之美”对“美丽中国”的建设意义

李旭阳

(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

一般而言,儒家是入世的学问,而道家是出世的学问,但是这并不是说道家不注重政治社会而空谈“玄”。“老庄提倡‘不言而教’,乃是强调潜移默化,具有更深层的人格转移的功能”。[1]第75页在老庄的思想里,是有相较完备的政治主张的,他们亦希望自己的政治理想能够为世人接受,在“人间世”实现这种“至德之世”的理想生活,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境界。他们的政治主张,是从“无为”入手的,并由政治融入生活,从政治层面进入到自然生态层面。由此我们可以说这种政治主张是一种生态理性的思维模式,而其最后所达人类之理想生活,从某种意义上与今天提出的“美丽中国”的概念相契合。

一、无为:呈现之美

“无为”是道家的核心概念之一。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也就是顺应自然而为。它使得事物自身呈现于前,而不是以人的意志去妄作。如果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美是作为无遮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2]第40页在呈现过程中,它实现了对美的展现。现象学中有所谓的“使事物自身呈现”的概念,通过直观,即直面对象本身,而达到一种对对象意向性的关涉。这种关涉是在我与对象之间的作用过程中发生的,这种发生体现了其自然本身的状态,并且在这种关涉中,实现了对美的展现。何为美?就技巧性而言,它是艺术的精致,理性寓于感性之中的体现。但就现象而言,它是在艺术过程中对艺术品本身还原的发生,是建立在使对象本身呈现而来的美,并进而为人所感受。故此,所谓呈现之美,事实上也就是在事物自身现象的发生中体现自身的美感,也就是“无为自化,清静自正”[3]第10002页的状态。而它的最终指向,是对存在的去蔽的澄清,也就是对真理的发生的展现。

同时,这种呈现之美中,是消融主体概念的,即对“我”的去除。“无为”既是“无我”,既是“无名”,所谓“无名天地之始”,将一切还原到最本真的状态。而此时的我,已经融入其中,并在美的呈现的过程中实现了我的融合,并在呈现之中感悟到美的真味,进而触摸到真的本质。道家的呈现之美,可以集中表述在这句话中: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4]第90页

“无为而无不为”,这是道家的一大特色,尤其体现在其政治理想中。中国文化历来讲求经世致用,而中国的道问学也往往关切着政治,而就无为这一思想而言,老庄的政治主张,无疑是呈现之美的最大体现。在道家对终极世界的关切,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反思之中,形成了介乎生态理性之下的一种完整体系,而在这一体系的推进过程中,实现了一种美的通达。

二、无为而治:美的通达

无为而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自然政治,也就是以事物的初始状态,事物的淳朴本性而行事,将事物本身呈现于前。按道家的理解,自然万物秉性不同,如果强自人为,将“乱天之经,逆物之情”。[5]第223页故此要因性自然而勿为。顺乎人之性命之情,任人之个性自然发展,在呈现中展现自然之美。由此,无为的呈现之美便体现在一个相较完整的通达方法的践行中,而在这一践行中,呈现出一种美的通达,而其宗旨,在于人力对自然的回归。

这个通达之路的体系,其第一原则,是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第64页“道”,是老庄哲学的最高实体。在道家那里,道既是最真实的存在,也是自然的呈现。作为存在而言,它能生养一切、包容一切,亦能化而为一;作为自然的呈现,它以其至高无上性呈现自然之运作,在往复中生成万物并设定了人世秩序,呈现本真之美,进而作用于自然与人两个世界,人道源于天道。整个人间世便依道化自然的呈现而行事。

通达之路的基本处事行为,称为“守柔处弱”:“弱之胜强,柔之克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4]第187页这主要是对统治意志而言的,所谓“反者道之动”,正反在相辅相成中实现自身运作。故此其基本的处事行为,就在于柔弱胜刚强,但知之易,行之难。唯柔弱方可弱化人为,唯柔弱才能使得自然呈现,这种呈现之美的过程才得以实现,进而实现更为美好的愿景。

通达之路的基本态度,在于为而不有,取后不争:“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4]第24页“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4]第166页“生而不有,为而不持”,故此能够以平和之心态淡然处之与自然之间,使得自然呈现于政治之间,体悟自然之美。由此,取后而不争,在不争间尽得天下莫能与争。何以达到天下莫能与争的境界,就在于淡然之态度,能够将其本真呈现得淋漓尽致,而达到这种境界的状态,便是至高之境。

通达之路的治国理念,是以“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4]第157页“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4]第128页由此,“至人无为,大圣不作”。[5]第422页烹小鲜之美,在于使得其本身之鲜的保留,而这一成功的过程的关键,在于“鲜”的自身呈现。治国亦是如此,呈现之美在整个治国理念中得以贯彻,并将人融入自然之中,万物化而为一。

如此,“无为而无不治”的终极理想便实现于人类理想生活美好愿景中,这一愿景既是政治的,又是自然的,并体现了“呈现之美”的最高境界。这一最高境界,便是“至德之世”。

三、至德之世:美的境界

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5]第252页

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5]第205页

这便是庄子所推崇的无欲素朴,返璞归真的“至德之世”。庄子亦把他的“至德之世”称为“建德之国”:

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5]第389页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至德之世”的提出并非仅仅就自然本身而言,它并非宣扬复归到野蛮时代。它包含我们所处的周遭环境,同时也超越了自然的具体所指。应当说庄子所持有的更多的是一种理念,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种生态理性。同样的,这里也绝非反对技术或者说文明的进步而向后退,这种气质更主要的体现在人的精神上而非针对器物,而呈现之美的最根本所在,正是人的精神气质。正如冯友兰所说,“知其文明,守其素朴”。[6]第60页这便是人最本真的状态,也是通过无为而呈现出来的美的境界。

关于道家的政治理想,更为我们普遍所知晓的或许是老子著名的“小国寡民”,而这也被视为道家传统政治思想里的最高境界: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4]第180页

在先秦道家那里,这一切都是作为人类社会最为理想的生活的范本出现的,而这也是美之呈现的最高境界。一切顺其自然而发生,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中展现其本身状态,在自然而然的发生过程中通达到美的境界。“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所有的行为规范都展现其原本的意义,而不附加任何多余的建构,因为人为的建构本身,在道家那里看来都是蒙蔽其本真的屏障,而美的最高境界在于使之呈现,使人与其融为一体,把人的情感与之融合,在融合中同时感悟到人自身的价值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但这种统一,却又不足“知之”。在无为而治的呈现之美的过程中,它本身就是去蔽的过程,而使得真实存在自然显现。同时,正如庄子自己所说:“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4]第147页这并非未否认人的知识层面,而是在寻求更为高远的呈现之美的境界。我们可以窥见这种呈现之美的最高境界,它是融合在道家最高政治理想之中的。或者换句话说,这种小国寡民与至德之世的理想,便是使一切事物以其本真的状态自然呈现,而不去试图构建人为的体系,顺应天时,顺应自然,顺应最高的“道”,使其在无为中得以呈现,进而使民在无为中将自身融入其中,达到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的状态,这便是呈现之美的最高境界。它不仅是艺术的,而且是政治的,是在人间世的天地间发生展开的,这是人类的理想生活状态,也是生态理性下的呈现之美。

四、美丽中国:生态理性下的呈现之美

生态理性是基于对经济理性反思而产生的。虽然这一概念是近代的产物,但就其思想内涵而言,它与先秦道家的思想具有一定程度的契合。在生态理性的视角中,主体不仅仅局限于人,同时也将自然纳入其中。并且,在对于主体价值考量中,会综合平衡二者,而不是单从人的视角出发。老庄政治理想所追求或所通达的,便是人类至高之理想,这种理想的生活是超越人自身的,是在更为宏观的视角下的呈现之美。它将政治层面的主动性归还于事物原本的属性,将人的作用置于自然之中,并且寻求这种理想的人类美性。而这种理想,如果从美的本真的角度来看,也可以看做美的真理性。这里的真理性,当然不是指知识层面的真信念,而是就存在本质而言。“真理意指真实之本质,即是存在者之无蔽状态”。[1]第34页真理寓于存在者之中,但它并不是最后的根本,而是在存在者自身的呈现中实现这种真理性。而上升到人类生活世界的层面,必然融入人自身的情感与美感。这种状态在道家的语境中,大体便为“自然”之意。如同我们今天所承诺的“美丽中国”,固然是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但同时它也并不局限于自然环境层面,而是一种理念,是人类生活世界层面的一种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状态的建立,就其哲学意义而言,便是美的真理性的体现。就技术层面而言,这是人类意志的主动规避,在这种规避中,人的生活得以自然呈现,在生活世界中展现个人的自然属性与自然情感。此时,思想的深邃性返回到生活的纯真性中,在这种完成了的生活世界里,实现了政治的去蔽,实现了美与自然的融合,即美的真理性的完成。

这种无为之治使得自然本身与个人融为一体,呈现其本真状态,达到至美境界,使得人得到极大地发展。就此层面而言,人类的自我解放、自由自觉的世界也就是呈现之美,进而达到人类美的真理性的层面,即在其自然呈现中实现人的生活世界的消融,进而通达至美之境。而这一切都有别于以人类为中心的自我主义,是生态理性下的综合考量,是对自然的回归,进一步讲,可以理解为生态文明中的政治承诺。

今天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这一切政治理想具有很好的意义。而道家的政治主张,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考的路径。对于生态文明,我们不应简单地做出表面化的工程,不应是刻意而为之,而是实现其真正的回归,实现生态理性下的呈现之美的真正实现。它可以使得一切以其本真呈现,并将主体与万物融入其中融为一体,达到呈现之美的最高境界。这是美的理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切,是美的呈现,并实现美的真理性存在,是“美丽中国”的一条可能通路,也是对人类理想生活的回答。

参考文献

[1]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Z].三联书店,2007.

[2]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2008.

[4]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中华书局.2008.

[5]郭象(注).南华真经注疏[M].中华书局.1998.

[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人民出版社,1984.

[7]陈丽桂.战国时期的黄老思想[M].联经出版公司,1991.

[8]公木,邵汉朋.道家哲学[M].长春出版社,2007.

[9]钱穆.庄老通辨[M].九州出版社,2011.

[10]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基础[M].商务印书馆,1962.

[11]柯小刚.藏刀与藏天下:《庄子》“大宗师”与“养生主”之政治现象学关联的疏解尝试(C).“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2007.

[12]王若宇,冯颜利.从经济理性到生态理性: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创新[J].自然辨证法研究.201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