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探索树立和培养科技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探索树立和培养科技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能否掌握和运用科技创新思维,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可以看出,即使像尼采这样的偏离主轨道的力量,也大多是借助了强大的传统作用才能体现出自己。层次不同,思维亦不同,只有自由探索加严格批判,即创造思维与批判思维的统一,方能构成健全的科技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批判意识是科技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是创新的重要源泉。
探索树立和培养科技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_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涉及方方面面,对社会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否掌握和运用科技创新思维,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树立和培养科技创新思维有许多不同实现路径,但关键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其有效途径:

(一)对传统进行辩证地否定,树立科技创新思维

关于传统和创新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没有绝对离开传统的思想家,正如培根所说的那样“没有纯粹蜘蛛型的思想家”。我们只有不断地与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思想家对话,才能锻炼我们的思维,激发我们的创造热情。在西方的哲学史中,尼采是一个反传统主义者,反传统是建立他的哲学的出发点。“反对传统观念,在尼采学说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宣称,哲学的任务是变革一切价值,创造新价值、新理想和新文化[18],但即使这样,尼采也没有完全抛弃传统,他仍然想在古希腊的酒神中找到依托。可以看出,即使像尼采这样的偏离主轨道的力量,也大多是借助了强大的传统作用才能体现出自己。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固守传统。要创新就必须破除迷信,因为迷信是创新的枷锁和桎梏。破除迷信首先要破除对传统的迷信,这个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要创新,就要冲破祖宗的旧法、旧教条和旧思维的罗网,打破“祖宗之法不能变”的形而上学观点。破除迷信也要破除对权威的迷信。权威的作用不可否认,但权威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学术上“名人效应”对新人的培育极其不利。当权威在理论上成为创新的羁绊时,我们就要突破权威的重围,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长官之命是从。破除迷信还要破除对自己的迷信,要敢于超越自己。如果迷信于自己一时的成功经验,不顾时间、地点将其夸大为普遍适用的准则,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因循守旧的、僵化的固定模式,从而导致思维的单一性、直线性和不变性,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将会窒息人们创新思想的火花。

总之,创新思想需要自由,需要一种平等的交流对话气氛,不能拘泥于传统而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才能激活思想的创新灵感,撞起思维的创新火花,才能敢于超越前人,敢于标新立异。如果没有创新意识,那就常常会把哲人和伟人的思想、意见、见解、看法,甚至愿望认定为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最后的结果就必然会形成“文化宗教”或走向个人崇拜。所以,创新意识是科学精神的起点,是创新的起点。它的反面则是轻信和盲从。有了对传统的怀疑意识,人们才能独立地判断和思考,排除轻信和盲从,从而接近科学的理性。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9]

(二)坚持批判意识,树立科技创新思维

科技批判意识主要指随着科学理性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批判反思精神。科学要不断地发展前进,其前提之一便是对已经建立的理论、定理、体系、方法的怀疑、批判、逾越。批判意识体现了内在超越的辩证发展逻辑,它不仅是现代自然科学的灵魂,也是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真正灵魂。我们科技创新,包括着思想观念的转变,这是一场更为深刻的革命。要消除以往思维方式中那些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妄自尊大、不求进取的保守僵化倾向,坚持批判反思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1.以科技批判意识作为科技创新思维的前提

创新意识是科学精神的起点,但如果我们从创新与怀疑意识出发而没有批判意识,那将一无所获,只能成为怀疑论的奴仆。没有批判意识,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将会无所适从,即使是拥有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也难将其升华为自己的新见解。没有批判意识,就不可能产生具有独特创见的科学家,思想家,因为科学探索和研究的领域总是未知世界,因而科学的进步总是要求超越已有的理论,而批判意识正是科学发展的灵魂,失去了批判意识,科学就失去了创新的生命力。

在认识过程中,批判意识是科技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准备,而科技创新思维又是批判意识的内在要求,是批判意识的目的和结果。在认识活动中,即需要认识主体批判地考察已有的认识成果,更需要大胆地创新。批判意识常常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价值的问题。我们知道,思维的创新、观念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问题本身。所以,西方著名的科学家、批判理论性主义的代表波普尔说:“正是问题才激励我们去学习,去展示我们的知识,去实践,去观察。”“一种理论对科学知识所能做出的最持久的贡献,就是它所提出的新问题。”[20]而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对自己和他人思维的不断反思和批判。没有批判就不会有新问题,从而也就不可能有科学的认识活动。

2.把批判性思维作为科技创新思维基本思维工具

批判性思维以质疑为核心,其最高使命是从错误中剥离真理。正如从大陆漂移这一假设出发,以批判性思维去思考,必然引申出大陆漂移的动力、方向、速度、海底扩张、碰撞形式等一系列疑问。科学研究有三个层次:一是现象研究;二是本质研究;三是普遍规律研究。层次不同,思维亦不同,只有自由探索加严格批判,即创造思维与批判思维的统一,方能构成健全的科技创新思维。

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中,科技创新思维意味着对已有知识、理论的超越,它和批判意识一起体现在认识的具体过程中。两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一方面,批判意识强调对现实的反思和再认识,是对现有的思想、观念的重新审视,属于考察性和评价性的,而科技创新思维则强调创造。另一方面,批判意识是科技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是创新的重要源泉。新的思想、理论不可能凭空产生,总要以已有的理论和认识成果为基础。当主体在发动认识活动的时候,他首先立足于当前的实际,并根据已有的认识成果去确立问题,寻找现有理论的不足。

批判意识和科技创新思维两者同时存在于同一认识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缺一不可。科技创新思维固然重要,一旦离开了批判意识,它也只是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讲,批判意识本身就是科技创新思维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正确对待批判意识和科技创新思维的关系问题上,既要有批判意识,把批判看成是通向真理的途径和手段,而不是把批判本身当作了目的,又要有科技创新思维,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深思熟虑的研究,而不是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奢谈创新,实则不新。

(三)求知、求实、求索,树立科技创新思维

树立科技创新思维必须求知、求实、求索。求知的欲望是人对自然的奥秘表现出来的自然的好奇心、兴趣;求实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求索是指科学探索、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客观的真理不是自然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而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创造劳动。

1.以求知作为培养科技创新思维的起点

求知的欲望是人们探索自然奥秘表现出来的自然的好奇心、兴趣。探索自然未知领域的过程就是一个求知、创新的过程。人类一切智力成果的获得均是在求知欲望的驱使下实现的,因而,求知的欲望是创新的源动力。俄国著名生理学巴甫洛夫在儿时读到《日常生活中的生理学》一书时,对食物在胃里和肠道里的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为人体器官的奇妙惊叹不已。他对“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胃液是怎样产生的”“身体各器官又是怎么协调的”这样一些问题充满了好奇心。这些问题伴随着他的一生及至对人类生理学做出重要的贡献。《诺贝尔科学奖百年百人》一书在致读者中提到“大多数科学家之所以青少年时期就热爱科学,是由于他们发现了科学之中蕴涵着的种种奇妙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并且这种好奇心和兴趣伴随着他们的一生,成为他们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源动力,为此不惜放弃令人羡慕的地位和金钱”。

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无发自内心的好奇心,无对未知探索的巨大热情,又何谈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呢?中国有句俗话“活到老,学到老”,求知的欲望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人们不应泯灭它,而是要在人生长河中去不断地发掘它,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2.以求实作为培养科技创新思维的动力

求实就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发现、发明等创新活动的实质是探索自然存在的规律。创新的本质是发现了别人未发现的客观规律,衡量创新的标准也是看它是否实事求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创新成果均遵循了客观规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不合客观事实的理论被当作创新,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人们终会认识到这种“创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摒弃它。192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被授给了提出“寄生虫致癌学说”的丹麦病理学家菲比格,但后来科学家们发现菲比格这一学说所依据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科学的,这导致他的理论是错误的。真正的创新是经得住历史的和实践的检验的。

求实的精神对应着诚实的钻研,创新的规律需要人们对科学的诚实的态度,因而诚实的人就具备了创新的基本素质。诚实不仅是在人际关系上,更表现在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上。上帝更愿意将客观实在的规律呈现在具有诚实心态的人面前。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罗杰·吉尔曼博士在“致中国青少年的信”中谈到“如果一个人以诚实的态度看待自己,他总会从错误中学到一些东西,并能改正错误的观念、假设或前提,从而使研究更为深入,最终达到目标。要成为一个科学家,需要最无懈可击的理性的诚实”。诚实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生活中的诚实是人获得自我完善的前提,科学的诚实则呼唤着理性的批判精神。因为只有对科学的诚实,才有对权威的质疑和批判。只有对事实的尊重,才能克服人类思维“想当然”的惯性。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理论的创立者之一Watson在谈到为人处事时说:“我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大概是因为我常常说出我认为正确的事。我向来认为真相才是重要的,而礼貌往往会遮掩事实。”对权威的尊重是对人、对主观的尊重,但这绝不应该阻碍人对事实的尊重。对事实的尊重才是科学的诚实,对科学诚实的人自然会具有批判精神,敢于反对一切不合客观规律的东西。因而真正诚实的人是真正勇敢而无所畏惧的人。创新需要诚实的品格,人只有诚实才更容易创新。对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大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爱迪生、居里夫人等均具有诚实可贵的品格。他们创新成果的获得与其说是因为智商的优越,不如说是因为情商更为优秀。

3.以求索作为培养科技创新思维的基本途径

求索是指科学探索、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客观的真理不是自然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而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创造劳动。勤奋是一种坚强的品格,为了达到目的、不知疲倦、不舍昼夜的工作,不为暂时的挫折和困难而放弃。当然,勤奋不是创新本身,仅有勤奋不足以导致创新思维的迸发,但是勤奋却能为创新积蓄力量,为创新提供必要的准备。大发明家爱迪生有句名言:“取得成功的奥秘是靠98%的冒汗苦干和2%的聪明才智。”中国古语有云:“只要功夫深,铁棒也磨成针。”马克思也说:“在科学里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勤奋不是必然地导致成功,但是没有勤奋,成功是不可能的。勤奋并不意味着不动脑筋的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上下求索以图解决问题的不懈精神。

(四)立足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培养科技创新思维

科技创新思维从本质上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包括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关键。要促使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关键在于科技思维的创新,更关键的是发展教育,特别是终身教育。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在此基础制订创新的规划,争取新的突破,并在突破的基础上再突破,从而不断创新,推动群体科技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这将是科技创新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

1.以素质教育作为培养科技创新思维的先导

科技创新思维立足于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重点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是科技的无形支柱,是创新思维形成、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其根本任务是提高国民的基础素质。

世界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基础教育的有效实施,全面地提高了国民综合素质,和国民在不同岗位的创造性的劳动有极大关系。基础教育的核心是提高科技创新思维能力,由此引发科学技术的新探索,进而创造科学技术的新方法。

全民文化科学素质提高的观点看,只有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全面提高,我们方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只有占全民族人口大多数的广阔的农业为主的农村人口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才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必要保证。要彻底改变“一流的本科前应试教育,落后的硕、博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2.以终身教育作为培养科技创新思维的里程碑

终身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不可低估的巨大意义,对于每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巨大的影响,尤其对在岗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和科技创新方法有着巨大的意义。终身教育,不应该狭义地规范在正规培训,它是一个相当广泛的领域,例如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图书馆、博物馆、各种科技宣传栏目、各种学术讨论会、各种科普宣传教育。中国圣人孔子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堪称终身教育的经典观念。

终身教育,最为突出的是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最需发扬的是创造思维的造就与发展。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最容易激发人们的是新启示,这些新启示往往就是创造性思维的思想火花,往往由于这种思维火花,而引发出创新思维的大幅度前进,并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新方法。因此,在众多的教育手段、传媒手段中要把教育的最终目的性全面体现,从而全面提高民族大众的综合素质。有学者统计,不论受何种前期教育,即使是一个人读到大学毕业后,其真正有用的知识尚不及10%~15%,而85%~90%的知识来自后期的学习与创造之中[21]。现在,时代前进的步伐加快,知识的爆炸现象令人感到茫然,如何最有效汲取新知识,推动新的创造,科学技术新思维和新方法是极为关键的。

当今的时代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科技、高科技、新技术手段层出不穷。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技领域中始终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因此终身教育对每个人讲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在,即使我们引进世界最新的技术,也有一个学习和创新的过程。故此,终身教育对科技思维创新与科技方法创新的进步与发展,有着超凡的决定性意义。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任何成功的科技创新,尤其是突破传统的科技自主创新,都有正确的科技创新思维作指导。中外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那些重大的科技发明与创造往往与科学家的科技创新思维有着密切联系。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科技创新思维是最可宝贵的,它是社会生机活力的源泉。我们只有正确理解科技创新思维的哲学内涵,把握科技创新思维的特征,进而自觉掌握科技创新思维的方法与有效途径,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重要思想源泉,才能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注释】

[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10-48.

[2]彭炳忠.论科学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0):55-57.

[3]严春友.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思考[J].淄博学院学报,l999(3).

[4]孔德.论实证精神[M].黄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马斯洛.科学与科学家的心理[M].邵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6]马斯洛.科学与科学家的心理[M].邵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87.

[7]彭炳忠.论科学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0):55-57.

[8]恩斯特·卡西尔.人文主义的传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2.

[9]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250.

[10]斯诺.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M].陈恒六,刘兵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25.

[11]陶国富.论创造性思维[J].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0(6):49.

[12]陶国富.论创造性思维[J].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0(6):49.

[13]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85.

[14]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85.

[15][美]托马斯·S·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224.278.

[16][美]托马斯·S·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224,278.

[17]本世纪二十项科学发现[M].北京:时事出版社,1986:5.

[18]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2,318.

[19]赵绍鸿,马俊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124.

[20][美]梯利.西方哲学史(下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5:346.

[21]熊艳,鲁元,浅析科技创新思维[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9):1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