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求直言极谏

求直言极谏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唐太宗作为中国古代史上以纳谏闻名的皇帝,在位期间因水旱灾害而求直言史载7年次,其中6次是因旱灾。马周以家客身份代其主人常何陈便宜条事二十余条。[450]太宗在位时因水灾下诏求直言极谏史载仅有一年。八月,以水灾诏令文武九品已上直言极谏。因此,因灾建言成为改良政治、纠正时弊的契机。
求直言极谏_唐代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

皇帝金口玉言,官员一般不敢冒险上谏论朝廷得失,平时地方官员参与朝廷意见的机会则更少。韩愈《归彭城》诗云:“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上言陈尧舜,下言引龙夔。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一读已自怪,再寻良自疑。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445]在灾害天谴论的影响之下,皇帝常在灾发后下诏求直言极谏,这就给予各级官员一个发表意见和与皇帝进行交流的机会,促进下情上达,有利于皇帝了解灾情和及时采取有力救灾措施,是唐代常见的一项弭灾举措。

唐太宗作为中国古代史上以纳谏闻名的皇帝,在位期间因水旱灾害而求直言史载7年次,其中6次是因旱灾。贞观三年(629)春夏,关中旱。六月,以旱诏文武官言事。[446]次年二月,以旱诏公卿言事。[447]大臣马周从家客而位列朝官,就源于旱灾赐予的良机。贞观五年(631)六月,太宗以旱诏文武官极言得失。马周以家客身份代其主人常何陈便宜条事二十余条。太宗以其能,召见,令直门下省,寻除监察御史。[448]这段佳话表现了太宗的求贤若渴,马周的才华也藉由因灾求直言而得以施展。类似或大或小的例子应该不少。贞观十二年(638)五月、十三年(639)五月、十七年(643)六月,均因旱诏五品以上官员上封事。[449]贞观十三年五月,魏征上疏:“陛下志业,比贞观之初,渐不克终者凡十条。”太宗深加奖叹,“列诸屏障,朝夕瞻仰,并录付史官”。[450]太宗在位时因水灾下诏求直言极谏史载仅有一年。贞观十一年(637)七月,东都谷、洛大水,泛溢洛阳宫,诏命百官上封事,极言得失。[451]中书侍郎岑文本、侍御史马周各上封事。[452]岑文本希望太宗以社稷为重、以亿兆为念,“明选举,慎赏罚,进贤才,退不肖。……颐神养性,省畋游之娱;去奢从俭,减工役之费。务静方内,不求辟土;载橐弓矢,而无忘武备”。[453]认为行此可转祸为福,化咎为祥。唐初吴兢还曾因风灾上言:“自春以来,亢阳不雨,乃六月戊午,大风拔树,坏居人庐舍。……出不御之女,减不急之马,明选举,慎刑罚,杜侥幸,存至公,虽有旱风之变,不足累圣德矣。”[454]

高宗对灾害亦较重视,永徽四年(653)四月、永徽五年正月、上元二年(675)四月,均以旱诏文武官极言得失,其中的第二次还手诏京官文武九品已上及朝集使各进封事,使各级京官都获得了一次发表意见的机会。[455]永徽元年(650)四月和六月,晋州地震,诏五品以上言事。[456]武周则天皇帝也在垂拱三年(687)四月、万岁登封元年(696)四月,两次因旱命京官九品以上言时政得失。[457]神龙元年(705)六月,洛水溢流二千余家;七月,河南、北十七州大水。八月,以水灾诏令文武九品已上直言极谏。[458]

玄宗统治前期,因灾诏求直言至少三次。开元元年秋至二年(713—714年)正月,关中不雨,人多饥乏,制求直谏昌言弘益政理者,礼部侍郎张廷珪等上疏直言;[459]开元三年(715)五月,以旱诏令诸司长官各言时政得失;[460]开元十四年(726)六月,以旱、暴风雨,命中外群官上封事,指言时政得失,无有所隐。[461]代宗因淮南数州“夏秋无雨”下制求直言,命“百辟卿士,咸弼予违”。[462]贞元时期,德宗四次因灾求直言。贞元元年(785)正月寒甚,春夏秋三季连旱,十二月,诏延英视事,令常参官七人引对,陈时政得失。群臣互进,还有不达理道者,多诋讦,不适事宜,德宗亦优容遣之。[463]甚至该年秋末的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问亦以灾旱为测试题目。[464]贞元四年(788)正月,京师地震,命九品以上官言事。[465]贞元六年(790)春旱,闰四月,诏常参官、畿县令言事。[466]贞元十九年(803)夏大旱,给事中许孟容、权德舆,御史韩愈纷纷上疏言事,其中很多意见被德宗采纳。[467]

元和四年(809)三月,以久旱,欲降德音。翰林学士李绛、白居易上言,以为“欲令实惠及人,无如减其租税”。白氏见诏节未详,上《奏请加德音中节目二件》,建言减放江淮旱损州县百姓今年租税以救流瘠,并多放后宫内人。又请“禁诸道横敛”进奉,严禁“岭南、黔中、福建风俗,多掠良人卖为奴婢”。闰三月,宪宗制降天下系囚,蠲租税,出宫人,绝进奉,禁掠卖,皆如二人之请。[468]文宗在位时至少三次因旱灾诏求直言。大和六年(832)夏旱,诏求直言。司门员外郎李中敏上疏言谏时事,其疏留中不下。[469]大和七年(833)正月,以旱诏“常参官及外州府长吏,如有规谏者,各上封事,极言得失,俟有规正,期于阜安”。[470]开成二年(837)三月,以“自去年以来河东、关辅亢旱为患,秋稼不收”,[471]命府州长吏各上封事,极言得失。

由上可见,灾害给予了官员们一个谈论政事、抒发己见的机会。唐代因灾上谏虽出于弭灾的目的,但一般是针对当时朝政提出改进意见与看法,故对改进政事多所裨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君主专制有所制约。在许多情况下,直言极谏者的上疏,皇帝还能听进去,也能容忍一些比较激烈的言辞,如上述马周、权德舆、李绛、白居易等例。因此,因灾建言成为改良政治、纠正时弊的契机。还有一些人才则借此机会崭露头角,获得到升迁的机会。除前述马周之例外,高陵主簿谢偃在贞观十一年秋因洛阳大水上封事极言得失称善,被太宗引为弘文馆直学士。[472]

当然,群臣因灾上谏,被采纳的只是一部分意见,大部分是不奏效的。睿宗为金仙、玉真二公主营观,费钜万,谏者交疏不止,左补阙辛替否、中书舍人裴漼、魏知古等均上疏切谏。睿宗仅嘉其切直,卒不能用,[473]却独听信附于太平公主的侍中窦怀贞,开始“躬护役作”。[474]贞元十九年夏旱上疏,侍御史许孟容认为夏旱“为阴阳适然,丰歉前定”,建议放免税钱及地租。尽管“物议嘉之”,但“事不行”。[475]如有人指出的那样:唐代谏议制度的完善对抑制皇权的过度膨胀起了一定作用,但这丝毫改变不了它君主专制统治工具的本质。封驳制度并不意味着谏官可以和皇帝分享决策权,谏议活动从来不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不可能对皇帝构成强制性监督。[476]君明则臣直,官员进谏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君主明达,这也是“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477]的原因。虽然谏议制度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做过高估计。

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玄宗、代宗、德宗、宪宗、文宗9位皇帝都曾因灾下诏求直言极谏以弭灾,共计27年次。[478]其中,因旱灾求直言达22年次,约占总数的81.5%,其余因灾直言5次,包括大风1次、地震两次、水灾两次。又以前期因灾下诏求直言较多,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玄宗五位皇帝因灾共诏令臣下直言极谏17次,约占据总数的63%,其中太宗因灾诏求直言是最多的,有7次,约占据总数的25.9%。而唐后期,皇帝求直言的诏令仅9次:代宗1次、德宗4次、宪宗1次、文宗3次。虽然史载有可能脱漏,但也说明唐前期政治较清明,皇帝求治心切,官员也敢于进谏,而后期则朝政趋于腐败,官多苟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