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年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分析

甘肃省—年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分析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题研究了甘肃省2000—2010年的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移动轨迹。故可将地区总人口看成为集中在人口重心点上的一个人口总体。厘清甘肃的人口和经济的演变规律对甘肃的可持续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因此,采用GIS技术对甘肃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迁移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将人口、经济重心迁移轨迹制作成图,有利于得出更确切的结论,并直观反映人口分布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规律。
甘肃省—年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分析_甘肃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成果汇编

本课题研究了甘肃省2000—2010年的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移动轨迹。首先通过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甘肃省历年统计数据,然后运用GIS软件制作了甘肃省10年来的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移动轨迹专题地图,并运用SPSS绘图软件制作了经纬度直角坐标轨迹图,再对轨迹结果进行分析并就轨迹移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甘肃省的地理条件区分很明显,东西南北方向地理条件差异较大,近10年的人口与经济重心基本都集中于东中西“三点方向”,即河西经济区、兰白经济区和陇东经济区。在轨迹移动过程中人口重心明显滞后于经济重心,说明城市化的速度相对于经济发展进程较慢。通过综合分析,课题组结合甘肃省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相关政策,对甘肃省未来的人口与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此成果反映了甘肃省近10年来的人口和经济在空间上的演变趋势,通过GIS软件直观地反映了在整体发展进程中人口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了解甘肃省的发展现状和以后相关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甘肃省的人口空间动态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提供了依据。

一、研究意义

(一)基本概念

重心的概念源于力学,是指在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上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均衡。人口重心又称“人口分布重心”或“人口中心”(mean pointer centre),是指研究区域内某时刻人口分布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通过与区域中心的比较用来测定该区域人口分布的均衡状况,人口重心是地区人口分布的综合统计与表示方法之一。实际上,人口重心的概念源于力学。如果把地区人口分布形象地理解为人口分布图上具有确定的点值和位置的散点群,则在平面上全部力矩达到平衡的支点就是人口重心。故可将地区总人口看成为集中在人口重心点上的一个人口总体。由美国学者沃尔克(F.Walker)于1874年首先使用这个概念,可提供某地区人口分布的简明、概括而又准确的印象,并可表明地区人口分布的总趋势或中心区位。

经济中心(economic centre)也叫经济重心,是指在一定经济区域内自然形成的生产和交换比较集中,并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强经济影响的地方,经济重心是指在区域经济空间里的某一点,在该点的各个方向上的经济力量能够维持平衡。因此,经济重心其实是指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居重要地位,并与其他城镇和广大农村经济联系密切、且能影响其经济发展的城市或镇。经济中心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对区域经济具有组织、引导、牵引和促进等作用。区域则是经济中心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中心”与“区域”彼此制约,相互促进。经济中心的地域分布状况与地域经济开发程度相吻合,地域经济愈发达,经济中心愈密集;反之亦然。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区域自然、历史、经济、社会、技术等布局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众多的社会经济部门汇聚在一些有利的中心地点,逐渐成为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中心。

(二)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相关性

从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上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规律无疑是与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环境紧密相关。从逻辑关系上看,经济重心变化是基础,人口重心变化是结果。当然了,也可以说人口重心的变化对经济重心的变化有一定的反作用。就经济重心变化的因素来看,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经济运行机制创新、基本项目建设、新型产业培育和成长、国家政策倾向、投资回报率的变化、就业和收入环境、生态环境影响等。从我国和甘肃省的实际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影响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改革开放的大局,使得我国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发展热点地区、投资热点地区、项目建设热点地区和对外开放热点地区,这些地区的整体迅速发展引起了大量的人口空间迁移倾向。

从人口重心变化的角度来看,首先是大批的外资企业和民营资本的投资和企业的创办,为全国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性就业创造了机遇,这是中国人口重心变化的主流。另外,国有单位的劳动合同改革、下岗再就业、大学生就业市场化、鼓励兼职等政策措施,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口重心的转移,形成了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高度重合,起到了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互补作用。特别是从2000年至今,为了调整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科学化合理化均衡状态的形成,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在这些新的政策下,随着社会经济、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变化,人口会重新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会出现迥异,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

(三)研究目的

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变化是区域差异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反映区域差异的两大指标。甘肃属于欠发达省份,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在全国中的排名靠后。厘清甘肃的人口和经济的演变规律对甘肃的可持续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因此,采用GIS技术对甘肃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迁移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将人口、经济重心迁移轨迹制作成图,有利于得出更确切的结论,并直观反映人口分布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规律。

本课题在系统地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关于人口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ArcGIS软件,以甘肃省14个市(州)行政单元为研究区,对其2000—2010年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分布及动态演变过程对比分析,从而揭示近10年来甘肃省人口和经济空间演变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机理。本研究成果可以为甘肃省城市化进程、经济结构调整及地区间资源配置等战略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进展

本课题的研究主题是“重心”问题。1874年美国学者弗·沃尔克把“重心”的方法引入到人口问题研究之中,分析了美国西部开发和阳光地带崛起所引起的美国人口分布变化情况。美国于19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了对空间上多种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的重心问题的研究。我国关于人口、经济重心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学者黄金树(1988)曾经研究了中国大陆经济重心与空间发展状况;21世纪以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把人口重心和产业重心、经济重心、人口就业重心相结合,同时进行一些空间分析和GIS测绘。赵军(2001)将GIS技术应用到人口重心的迁移研究中;徐建华(2001)研究了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轨迹并将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冯宗宪(2006)研究了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并就其进行了对比研究;廉晓梅(2007)将我国人口重心、就业重心与经济重心三者进行了综合分析。总之,国内对于重心问题的研究文献还是较少,很多省份还没有开展相关的研究。

对于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关系研究,目前主要是从空间分布的角度进行的,许多学者从影响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动因角度分析人口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Williamson(1965)认为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区域间劳动力的选择性流动[1]。Taylor和Williamson(1994)对1870—1910年发生大量移民的17个国家经济收敛情况做了研究,发现大规模的移民对这些国家人均GDP的贡献达到50%,说明人口流动对地区收敛有决定性作用[2]。19世纪末叶,英国统计学、人口学家拉文斯坦(E.G.Raveflstein)在总结人口迁移规律时指出,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由刘易斯创始,后由费景汉和拉尼斯发展的刘易斯一费一拉尼斯模型和后来的托达罗模型中,将人口向城市流动视为劳动在产业间的转移,认为这种流动是个人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的收入(或者预期收入)差距的回应[3]。D.S.托马斯和S.库兹涅茨在《人口再分布与经济增长:1870—1950年的美国》中论述了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把经济因素被看作是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重点[4],其中重心研究方法受到广泛应用。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的动态变动能清楚反映出人口、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轨迹及均衡程度,从而揭示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与联系[5]。已有文献从国家[6-9]、省级[10-12]尺度对经济、人口重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人口重心的研究揭示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和原因;通过经济重心的研究分析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人口和重心的比较分析探讨人口和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并在构建经济、人口重心空间耦合过程的作用机制模型的基础上,用均衡点跃迁和势能差转化解释了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过程[13],人口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在区域发展研究中已有一定研究基础,为本文开展甘肃人口与经济的空间演化研究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基础。

三、研究方法

(一)重心模型及应用

重心模型能将区域的社会经济属性、空间属性与时间属性相融合,能清晰、直观地展现各要素在整个区域的宏观演化特征。近年来,重心及重心变动轨迹常被应用于经济社会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演化的分析和研究中[15-17]。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牛顿力学,指在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上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平衡。

重心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X軍、Y軍分别表示某一区域某属性的重心的经度和纬度值;Xi、Yi分别表示第i个次一级区域的中心的经度和纬度值;Pi表示第i个次级区域的某种属性的数量值。当Pi为各区域单元的面积,则X、Y就是区域的几何中心。当某一空间现象的空间均值显著区别于区域几何中心时,就表明这一空间现象的不均衡分布,偏离方向指示了空间现象的“高密度”部位,偏离的距离则指示了均衡程度[18]。考虑到各市州的行政中心通常是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在具体计算重心时,采用市州行政中心坐标。

(二)经济重心移动距离模型

设k、m年间经济重心移动的空间距离为dm-k(单位km),令k≤l≤m,则有:

其中,d为两个不同年间重心移动的距离,(Xl,Xk),(Yl,Yk)第l年和第k年区域中心所在的经纬度坐标。c为常数111.11,其含义为地球表面坐标单位(度)转化为平面距离(km)的系数。

特殊地,当l=k+1时,则相邻年份移动距离为:

(三)经济重心移动方向模型。

设第k、m年份全省经济重心分别为Pk(Xk,Yk),Pm(Xm,Ym),k年份为起点,经济重心移动方向为。我们以正东向为0°,逆时针旋转至180°为负,顺时针旋转至180为正。令k≤l≤m,则有:

特殊地,当m=k+1 时,则相邻年份重心移动方向为:

式中:1,m,k均为正整数。

(四)数据来源

区域重心的计算需要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支撑,其中地理数据从国家基础地理数据中提取,人口数据以甘肃省统计局提供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研究单元包括甘肃省14个市州。在度量经济重心时,采用GDP作为某一区域的经济量值;在度量人口重心时,采用年末常住人口数作为某一区域的人口量值;在度量三大产业重心时,采用三大产业的产值作为某一区域的产业量值。这些属性数据是从2000—2011年甘肃省统计年鉴和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获取,包括甘肃省各市州年末常住人口数、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

四、研究区域概况

1.行政区域

甘肃省各地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过大的区域差异必将阻碍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统计,甘肃目前共有14个市州,其中,地级市12个,地级民族自治州2个,县区89个(我省原来是86个县区市,2009年国家批准了嘉峪关新成立的三个县级行政区,包括雄关、长城、镜铁),其中,县有4个县级市,21个县级区,65个县,1222个乡镇, 16500多个自然村。

2.地理位置

甘肃省深居我国西北内陆,地跨32°31′~42°57′N、92°13′~108°46′E之间,地域辽阔,占地面积45. 4万平方公里。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是青藏、内蒙古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在行政单元上,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是西北五省交通运输的中枢、古丝绸之路的咽喉、现在的亚欧大陆桥沿线的重要省份。甘肃省自然地理环境复杂,辖区分属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全省有北山山地、祁连山脉、河西走廊、陇中黄土高原、陇南山地、甘南高原六大地形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km,南北宽530km。气候从东南向西北,由亚热带湿润气候过渡到温带干旱气候,年降雨量由800mm过渡到30mm,年均温0-15℃。

3.耕地和水资源

甘肃的耕地质量比较低。目前,全省有6000多万亩耕地,其中,用于农业种植的有4400多万亩,其他1000多万亩用于发展别的项目。从2000年到2008年共退耕2423多万亩。在耕地中,川原地占30%,山地和坡地占50%,沙石地占10%。甘肃既是黄河的上游地区,又有白龙江、渭河等出省河流,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但是,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1153立方米,仅占全国的1/2,是世界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的1/8,比国际上公认的水资源紧张警戒线(人均1700立方米)还低1/3。因此,解决好水的问题,即节水型社会构建问题,是甘肃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人口发展总体现状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到2011年,全省常住人口为2564.19万人,人口规模在西北地区列第2位。从人口增长规律来看,人口出生率为12‰,人口死亡率为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5‰。65岁以上老年人口210.5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23%,全国是8.87%,我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4个百分点。每年新出生人口25—30万人,死亡人口约8万人,新增加人口22万人。

5.城市化水平

甘肃自然地域分异明显、经济地域差异显著,城镇体系发育不完善。目前有14个市州,包括12个地级市和2个自治州。城市规模除兰州市区人口超过300万外,其他都属于中小城市。甘肃省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肃陆续建成了多个新兴工业城市。由于大多数城市属于矿产资源型城市,且长期实行资源导向型战略,产业结构单一,形成游离于地方经济的“孤岛”,再加上特殊的沙漠—绿洲相间分布、谷地—高原—山地交错展布格局的影响,使甘肃省经济、人口和城镇表现为典型的团块分布特征[14]。工业进一步向特大城市聚集,大城市进一步扩张,辐射力更加强大,而中小城市受到挤压,发展不力。

6.综合经济实力

在“十一五”规划时期,全省经济增长达到11%,五年翻了一番。2011年经济总量达到5020亿元,同比增长12.5%,人均达到2890美元;在“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年增长30. 1%,2011年达到4200亿元,增长40%,其中,完成工业投资1500亿元;在“十一五”期间,大口径财政收入平均增长21.3%,2011年达到930亿元,增长25%,地方财政收入435亿,财政总支出1790亿元,狭义财政赤字率在3/4;在开放合作方面,2011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8亿美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200亿元;在融资方面,到2012.5底全省各类金融机构全部存款余额为9172亿元,其中49.5%是个人存款,各项贷款余额达6398亿元,贷存比为69.75%;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8%,2011年达到14969元,同比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6%,2011年达到3870元,同比增长13%。

7.区域经济关系

以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城市化两个指标分析,改革开放34年以来,甘肃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大致经历了三个变化阶段:从1980—1990:兰州经济增长区,经济总量占全省38%,人才占75%,特点是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1990—2002年:河西经济增长区,特点是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同步增长,整体性特征明显,有1200多亩耕地,占全省1/3生产总值、40%的粮食产量;2003—2011:出现三个新的经济增长区:白银“三角经济”、华煤电能源经济带、庆阳能源经济大区。从城市化程度来看,2011年全省的城市化率只有36.12%,全国接近50%。从1980年到2011年,全省城市化率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国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发展差距主要是工业化水平慢于全国,也慢于西部地区。

8.基本图示

运用前文所述的计算方法,计算2000—2010年甘肃人口重心、经济重心、三次产业重心坐标,在地里信息系统软件GIS的支持下,以空间地理图形数据库为基础,制作人口、经济及三次产业重心移动轨迹图(图1)。

图1 2000—2010年甘肃人口和经济重心轨迹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Population Gravity Centers and Economic Gravity Centers in Gansu provinc(2000—2010)

五、人口重心空间分析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甘肃省年末常住人口为2,559,98万人,人口密度为56.39人/km2,是西北第二人口大省。受自然条件限制,陇中、陇东、陇南的人口自然密度大,而甘南和整个河西地区较小。依次将人口重心坐标点连接,得到2000—2010年甘肃人口重心动态演化图(图2)。

甘肃省近十年的人口重心在35°95′~36°16′N,104°21′~104°45′E之间移动,目标在榆中县境内,位于甘肃省会兰州的东南面。说明甘肃东南部是人口高密度区,西北部是人口低密度区,2010年河西地区人口仅占全省的22.6%(表1)。这主要由自然环境条件决定的。甘肃气候从东南向西北呈现从湿润半湿润过渡到干旱半干旱,东部地势较平坦,气候良好,水源充足,极好的水热土资源的合理配置条件使人口集中,形成人口高密度区。而西北地区的山地和荒漠面积较大,气候寒冷,水资源贫乏,南北两山加盆地的复杂地形使得适宜种植的土地面积非常少,许多地区至今未能开发利用,因而人烟稀少。

近十年来甘肃人口重心一直稳定向西北方向移动。其中,2000—2002年偏移距离最大,两年间向西北方向偏移35.84km,年均偏移速度17.92km(表2),2003年后偏移速度减慢,年均偏移速度仅0.92km。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方向正指向经济发达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是省会兰州市,近年来发展特别迅速,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人口基数较大,增长速度快,又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人口高度密集,这与人口的迁移总是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规律是一致的[19]。再加上市中心人口的迅速增长也带动了周边县区人口的快速集聚,各县区人口密度的分布与其同中心城市辖区的邻近程度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体现了地理学的空间近邻效应[20]。兰州市位于人口重心的西北方,这些因素都成为影响人口向西北偏移的重要原因。

资料来源: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整理。

表2各重心偏移几何中心距离(km)

Table.2 Variation direction and distance of gravity centre(km)

人口 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0—2001 16.19 1.89 6.67 4.19 4.87

2001—2002 19.65 15.93 7.05 24.71 15.88

2002—2003 0.33 5.23 0.91 11.50 1.15

2003—2004 0.15 9.40 5.30 14.84 1.20

2004—2005 1.55 14.34 5.12 22.41 19.80

2005—2006 1.11 1.92 5.26 4.25 2.00

2006—2007 0.31 3.82 1.06 7.70 1.81

2007—2008 0.33 6.67 10.15 9.33 4.01

2008—2009 0.27 18.97 1.18 19.19 24.62

2009—2010 3.28 4.54 6.05 7.41 1.54

年份

重心

图2 2000—2010年甘肃人口重心时空演变轨迹图

Fig.2 Movement of the Population Gravity Centers in Gansu province(2000—2010)

六、经济重心空间分析

(一)GDP重心空间分析。

依次将经济重心坐标点连接,得到2000—2010年甘肃经济重心动态演化图(图3)。

2000—2010年甘肃省经济重心在36°43′~36°61′N,103°44′~103°65′E之间,位于兰州市永登县境内。与人口重心相比,甘肃经济重心更接近省会兰州(几何中心),说明甘肃省GDP分布不均衡性比人口小。甘肃经济重心位于几何中心的北偏西方向,说明西北部是甘肃的经济高密度区。2010年,省会兰州、河西地区的嘉峪关、金昌、酒泉这四个地级市占全省GDP总产值的42.65%(表3、4),其中兰州地区占GDP总产值的27.22%,这些经济实力强的城市均位于具有资源优势的甘肃的西北部。甘肃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除了南部的陇南外,其他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河西地区。“一五时期”,在特定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背景下,国家采取军事化的手段对甘肃的矿产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石油城”玉门、“钢铁城”嘉峪关、“镍都”金昌,“铜都”白银等资源型城市迅速发展,也带动了一大批企业如酒钢公司、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兰州石化等一大批企业成为全省的经济支柱。而陇东的庆阳、平凉、南部的甘南和临夏等地因矿产资源贫乏,资金有限,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资源的开发加速了生产要素和人口的密集速度,中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促使经济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

表3 各市州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

Table.1 The ratio of each city to province in economic aggregate(%)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兰州市 32.15 32.55 32.21 32.46 31.32 29.27 28.28 27.38 27.69 26.96 27.22嘉峪关市 1.86 1.93 2.00 2.35 2.76 4.20 4.37 4.49 4.71 4.66 4.56金昌市 3.64 3.74 3.76 4.00 5.31 5.98 6.76 7.97 6.36 5.67 5.21白银市 8.00 7.86 7.93 7.79 7.84 7.56 7.78 7.75 7.99 7.72 7.70天水市 8.34 8.16 8.12 7.99 7.79 7.54 7.37 7.33 7.41 7.57 7.43酒泉地区 7.57 6.58 6.53 6.66 6.70 7.32 7.16 7.01 6.87 5.61 5.66张掖地区 6.66 8.01 6.30 6.18 6.18 5.72 5.61 5.48 5.56 5.59 5.26武威地区 6.61 6.43 6.06 5.95 5.98 5.69 5.56 5.52 5.72 5.70 5.74定西地区 4.48 4.41 7.92 7.89 7.59 7.54 7.67 7.59 8.11 9.35 10.02陇南地区 4.19 4.05 6.67 6.62 6.72 7.42 7.60 7.50 8.13 8.80 8.85平凉地区 6.35 6.20 4.34 4.13 3.89 3.68 3.58 3.74 3.46 3.84 3.86庆阳地区 5.93 5.83 3.94 3.84 3.93 3.83 4.14 4.18 3.98 4.14 4.19临夏州 2.79 2.83 2.81 2.75 2.64 2.90 2.77 2.72 2.57 2.71 2.63甘南州 1.43 1.42 1.4. 1.38 1.35 1.35 1.33 1.32 1.52 1.68 1.67

地区年份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甘肃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表4 2010年甘肃省14个市州主要经济指标排序(亿元、元)

Table.4 Economic indicator order of cities in Gansu in 2010(Billion Yuan, Yuan)

地区兰州市酒泉市庆阳市白银市天水市平凉市武威市张掖市金昌市嘉峪关市陇南市定西市临夏州甘南州

GDP  人均GDP  一般预算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产值  排序  人均  排序  收入  排序  收入  排序1100.39 1 83214  嘉峪关 72.76  兰州市 7865  嘉峪关405.03 2 45374  金昌市 30.02  庆阳市 7233  酒泉市357.60 3 38305  酒泉市 17.32  平凉市 5952  金昌市311.18 4 30672  兰州市 15.32  陇南市 5574  张掖市300.22 5 17956  白银市 14.39  天水市 4587  兰州市231.88 6 17093  张掖市 11.90  酒泉市 4550  武威市228.76 7 15095  庆阳市 11.84  白银市 3386  白银市212.70 8 12250  武威市 10.22  金昌市 3154  庆阳市210.51 9 11202  平凉市 8.33  嘉峪关 3136  平凉市184.32 10 9876  甘南州 7.58  张掖市 2824  天水市169.42 11 9202  天水市 7.24  定西市 2688  甘南州156.01 12 6020  陇南市 6.43  武威市 2701  定西市106.37 13 5530  定西市 5.55  临夏州 2374  临夏州67.69 1 5441  临夏州 3.83  甘南州 2299  陇南市

资料来源:根据《2011年甘肃统计年鉴》整理。

2001—2007年,甘肃省经济重心稳定向西北方向移动(2002年除外),移动距离为36.6km,说明这一时期,东西和南北方向经济的区域差异在逐渐扩大。2007年—2010年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南方向移动,东西和南北方向经济的区域差异在逐渐减小。省域经济差距先增大后减小,有一种回归的趋势。这是由于在政府这种外力的推动下,甘肃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初期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作为基础产业的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石油及石油化学工业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很大。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赖以生存的矿产资源已进入枯竭期,更重要的是这些城市长期以来实行资源导向型战略,城市的产业结构非常单一,衍生的产业链条很短,很少发生横向分工协作,是游离于地方经济的“孤岛型”产业[22]。这些产业已进入低利润行业,使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速度减慢。特别是2007年后,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GDP增长率迅速下降,金昌市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陇东的平凉、庆阳抓住能源开发的契机,甘南大力发展旅游等服务业,使得这些地区2007年后的GDP增长率高于2007年前的,因此导致GDP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

相对于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的移动更敏感,它的移动速度是人口重心的1.9倍,移动距离远远超过了人口重心。这主要是由于人口移动的限制因素较多。如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就业条件、环境的认知度等是人口重心变化幅度相对缓慢的原因[21]

图3 2000—2010年甘肃GDP重心时空演变轨迹图

Fig.3 Movement of the GDP Gravity Centers in Gansu province(2000—2010)

(二)GDP主要构成要素的动态演变

取2000—2010年甘肃省各市州的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利用公式1就可计算出其相应的重心坐标,得出三次产业重心变化轨迹(图4、5、6)。

甘肃第一产业重心在36°51′~36°64′N,103°52′~103°71′E之间,在永登县与皋兰县的交界处移动,位于人口重心的西北方。2004年之前(2002年例外)向西北方向移动,2004年之后向东南方向移动。甘肃省第一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现代化(设施化、机械化、自动化等)程度都较低。河西地区光热条件好,祁连山的雪水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条件,但可利用的土地少,以水定地,以灌溉农业为主。随着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河西地区的旱作农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我省农业面临新的机遇,随着国家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天水———关中经济区建设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甘肃中东部地区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如陇南山区利用高寒阴湿的独特气候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定西和陇南等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中药材、果品、小杂粮、花卉等相对优势产业。因此近年来甘肃中东部的白银、天水、定西、庆阳,陇南、甘南地区第一产业的增加值超过了20%,这是引起第一产业重心向东南偏移的重要原因。

图4 2000—2010年甘肃第一产业重心时空演变图

Fig.4 Movement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Gravity Centers in Gansu province(2000—2010)

甘肃第二产业重心在36°44′~36°77′N,103°26′~103°59′E之间,在兰州市永登县境内移动,位于人口重心和几何中心的西北方。第二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靠近,在经济重心西北侧,且二者的变化趋势均是2007年之前向西北方偏移,2007年后向东南方偏移,说明第二产业的发展与经济有密切联系。甘肃主要的资源型城市多分布在河西地区和陇中,这些城市的都以单一的重化工业为经济支柱,其中位于河西地区的酒泉、金昌、嘉峪关和省会兰州市的第二产业产值占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47.62%。因此,西北部是甘肃第二产业高密度所在地。

图5 2000—2010年甘肃第二产业重心时空演变图

Fig.5 Dynamic Variation Track of Gravity Centers ofSecondary Industry in Gansu province(2000—2010)

2007年之前(2002年例外)第二产业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移动距离为64.89km。2007年之后,第二产业重心开始向东南方向移动,移动距离为35.93 km,有回归的趋势,说明第二产业的差距先增大后减小。2007年之前,甘肃河西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如嘉峪关、金昌、酒泉等地工业发展速度非常迅速,这明显与全国工业投资建设重点的倾斜有关,而中东部地区工业和经济发展初具规模,发展速度较慢,使得工业重心向西北移动。但由于甘肃的工业化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国家的大力扶持,是在政府的发动下,而不是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发展模式发展起来的。因此,甘肃建立的重化工业体系具有虚高度化特征,工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差[22]。由于缺乏市场调节机制,城市产业结构的演进和优化受到限制,这种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对地方工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对城市腹地及农村的辐射力非常弱,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这种发展结果使得资源型城市的劣势凸显,经济效益大幅滑坡。而陇东地区的平凉市和庆阳市抓住能源开发契机,大力发展以资源为依托的石化、电力、煤炭等优势产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引起第二产业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

第三产业重心在36°27′~36°43′N,103°59′~103°83′E之间,位于皋兰县与永登县境内。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完善,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低。2005年之前第三产业的变化无明显规律,2005年之后第三产业重心大幅向东南移动33.98km,年均移动速度6.8km,其中2008—2009年移动距离最大,为24.62km。由于甘肃中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工业化是外在的政府的推力下发展起来的,缺乏市场机制的调节,不利于产业结构的演进和优化,这种发展机制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不大,第三产业产值增幅不高。而位于甘肃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市和陇南市大力度发展有特色的民族旅游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产值年均递增超过40%;庆阳地区也围绕特色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从而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第三产业近10年年均增加值最高为93.4%,拉动第三产业的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

图6 2000—2010年甘肃第三产业重心时空演变图

Fig.6 Dynamic Variation Track of Gravity Centers of Tertiary Industry in Gansu province(2000—2010)

七、人口与经济重心空间迁移的对比分析

对甘肃2000—2010年人口、经济和产业重心在经度和纬度上做了比较分析(图7、8)。经济重心和三次产业的重心在经度和纬度上走势都趋向于人口重心,说明近10年来相对于人口重心,甘肃经济总体上趋向于均衡发展。在东西、南北方向上,GDP重心与第二产业重心最靠近,发展趋势一致,说明GDP主要是第二产业拉动形成的,这与甘肃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高比重相一致[23]。第二产业重心的波动范围最大,是由于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大,近年来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经济效益滑坡引起的。而第一产业受自然条件限制,第三产业在甘肃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小,因此,它们的变化幅度较小。

(一)经度方向

从产业结构角度看,第二产业重心位于最西部,在东经103°25′以东,说明甘肃西部地区的财富收入主要来自第二产业,这与甘肃河西地区分布的众多资源型城市和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特征是符合的。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三次产业重心偏移距离较大,说明甘肃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辐射范围较小,对东南部高密度的人口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人口重心在最东部,在东经104°45′以西,距经济重心和第三产业重心的距离都较远,距第二产业重心最远,反映了中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不协调,工业化的发展没有吸纳多余的劳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不同步,这跟很多学者的实证分析[24]是一致的。

图7甘肃省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在经度方向上的动态变化轨迹

Fig. 7 Dynamic variation track of industrial gravity centre and economic gravity centre on longitude direction in Gansu province(2000—2010)

(二)纬度方向

在南北方向上,经济重心、三次产业重心都偏离人口重心,说明相对人口重心,它们呈现不均衡性,但变化都趋向人口重心,说明近10年来甘肃在南北方向上趋向均衡发展。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三次产业重心的距离在南北方向上要小于东西方向上,说明甘肃省的区域差距在南北方向上比东西方向小,这也与甘肃的狭长地形有关。

图8甘肃省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在纬度上的动态变化轨迹

Fig. 8 Dynamic variation track of industrial gravity centre andeconomic gravity centre on latitude direction in Gansu province(2000—2010)

八、结论

1.空间变化趋势。人口重心在几何中心的东南方,经济重心在几何中心的西北方,而且偏离几何中心的距离较大,人口和经济呈现不均衡分布。人口重心在2000—2010年一直向西北方移动,经济重心在2007年之前也向西北方向移动,经济重心的移动速度更快,人口和经济重心不均衡增大。2007年后经济重心向东南方移动,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均向东南方移动,甘肃省的经济格局趋向均衡发展。区域发展差距一般随着经济增长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即均衡发展———不均衡发展———均衡发展,但对甘肃具体情况分析得知,这种均衡是一种初始的均衡,它只属于初级阶段的均衡。

2.重工业支撑力。甘肃资源型城市的工业化过程完全是被动的,国民生产总值主要来自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也就是说,处在甘肃中西部的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实际上衰退了,对经济重心的牵引减弱了,而中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对经济重心的贡献持续增强。因此,2007年后,经济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成为经济重心轨迹的主要趋势。目前,甘肃的产业发展基本上没有按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正常的结构演替方向发展,可持续发展限制性因素较多。

3.产业位移方向。第一产业重心在2004年之前向西北方向移动,2004年之后稳定向东南方向移动。第二产业2007年之前向西北方向移动,2007年之后向东南方移动,与经济重心最靠近,而且移动速度和变化轨迹相似,说明甘肃经济重心的偏移主要靠第二产业的拉动。第三产业重心在2005年之前动态变化无规律性,2005年之后稳定向东南方向移动。近10年来重心移动距离大小顺序为:第二产业重心(125.53km)>经济重心(82.71) km>第三产业重心(76.79 km)>第一产业重心(48.75km)>人口重心(43.17 km)。变化幅度最大的第二产业经济重心的较快偏移与中西部资源型城市的工业衰退有关,变化幅度最小的人口重心的较慢偏移与人口迁移的限制性因素较多有关。

4.演变轨迹。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三次产业重心偏离较大,并且演变轨迹也不同。这种现象表明,甘肃中西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为其他地区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也没有吸纳东部人口高密度区人口的流入,东部没有通过劳动力的输出和就业流动分享西北地区的繁荣。说明甘肃的工业化是一种封闭的发展模式,工业化没有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九、对策建议

(一)根据重心变化科学选择区域发展战略

2000年以来,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演变主要经过了五个阶段:2000年9月提出“三省战略”,即建设有色冶金大省、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2003年10月提出“两抓两放战略”,即改革抓企业,发展抓项目,下放国有资产管理权、下放干部人事管理权;2005年4月提出“四抓三支撑”战略,即改革抓企业,发展抓项目,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开发,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10月提出综合性区域发展新战略,即“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2011年12月提出转型跨越发展新战略,即“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这些战略的调整和变化基本适应了全省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情况。但是,从决策的角度来看,存在对于经济发展比较重视,对人口变化不是很重视的问题。对于人口发展和变动的政策导向较倾向于人口素质和人口移动,而对人口移动与经济重心的结合方式、促进政策则研究得比较少。今后需要加强对人口重心变动和决策适应性问题的研究,促进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资源城市转型发展是保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

甘肃省有多个资源性城市,这些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支撑了甘肃几十年的发展,近年来许多资源性城市已经出现由资源枯竭所引起的发展难题,以玉门、白银、红古区为代表的许多城市、区的资源主导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呈现衰退趋势,面临资源衰竭,产业结构单一,就业形势严峻,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开放程度低等诸多问题。因此,甘肃省的人口与经济重心协调重点一定要放在资源性城市的转型发展上,这是全省区域战略决策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一是需要制定好转型发展规划。不同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同,必须根据各自的情况和条件,选择不同的有效的转型方向。如白银市已经实施了多年的结构创新型转型方向,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开发区、调整产品结构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二是坚持用结构创新促进转型的战略导向。不论是资源性城市转型,还是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协调,都必须以现有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为背景,坚持以结构创新的方式促进转型,特别是要解决好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进和创办新兴战略性产业、调整区域生产力布局等,不断探索在甘肃现有的条件下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能耗低污染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资源性城市的转型发展实际上是资源性城市的“第二次创业”,考虑到创业成本和风险问题,政府应该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包括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劳动政策、市场政策等来扶持资源型城市的发展。

(三)找准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最佳结合点

国内外的发展实践证明,第三产业是效率最高的人口与经济的结合点。这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资源性城市的转型发展在许多方面实际上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不论是结构创新还是战略调整都需要大量的项目来支撑,这就必然引起经济发展的变化和人口流动的变化。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和我省实际的人口重心变动都是以城乡人口关系的变动为主,即以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为主,而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最适宜的就业领域就是服务业。三是相对于工业的配套投资而言,第三产业是就业成本低、劳动素质要求低、风险小的领域,这对农民比较适宜。所以,根据甘肃省的产业结构现状和发展空间,必须将第三产业作为人口重心变动与经济重心变动二者协调的最佳结合点。2011年甘肃省三次产业的比重是14.5∶48.2∶37.3,三次产业的贡献率为6.01∶59.32∶34.67,三次产业对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分别为0.71∶6.98∶4.08。我省第三产业与全国的平均水平还有10个左右百分点的差距,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产业与人口重心变化的最佳结合点是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社会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将这些产业既发展成新的经济增长亮点,又发展成人口聚居的重要领域。

(四)加强城镇体系建设是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甘肃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影响了工业经济聚集优势的发挥和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阻碍了农业化的进程,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不利于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的社会转型。甘肃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使得城镇化存在以下问题:城市数量少、规模小,甘肃只有14个市州,占全国2.7%。城镇人口规模结构不合理,特大城市只有兰州市一个,城市首位度高。目前甘肃的城镇化水平很低,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应构建以中心城市为经济增长点和辐射源,以陇海—兰新铁路、312国道为发展主轴线的点轴开发格局。这种布局可以避免孤立地发展中心城市,又可以较好地引导和影响区域的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协调,南北两翼相呼应的开发态势。从对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过程来看,经济重心的主要聚集方向是城市和开发区,人口重心的聚集方向也是城市和开发区,二者是高度重合的。由于开发区多数都是在城市的周边地区,或者叫做城市郊区,实际上是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结合点是否协调,关键是看城市化的进程和效率问题。因此,建议甘肃省今后决策区域发展战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城市化优先发展的问题,提高城市化发展在总体战略中的地位,重视城市布局优化与调整,积极培育特色城市和小城镇。

(五)保证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近年来甘肃省的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全省战略决策的导向,总体来看,省上的战略决策和政策导向是有利于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比如,从2000年到现在,省上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技能培训政策、耕地流转政策、城乡社会保障政策、失地农民再就业政策、劳务服务平台建设、城市新布局等。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人口和劳动流动政策创新不够。现在的人口流动政策导向主要是支持农民从原地流出,但是,目前还没有支持农民到城市定居的政策,农民的城市定居基本上属于民间行为。从长远发展需要看,必须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必须出台支持农民进城定居的政策,农民转移性就业需要与转移性定居结合起来;二是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应该考虑“农民安置区”问题,也就是进城农民的安置问题,这个政策应该与城市郊区的农民安置一样;三是支持农民到小城镇就业和定居,到小城镇定居的农民可以保留农村土地承包权;四是实施专项中青年农民和城市待业青年的技能培训计划,针对甘肃省的经济增长热点地区、产业和项目,有目的的培训他们,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五是把稳定人口流动纳入人口发展战略的决策视野。在市场经济机制的条件下,人口和劳动力的流动并不是越频繁越好,稳定人口流动可以降低人口发展成本和就业成本,降低与人口发展有关的社会公共成本。所以,要研究稳定就业、稳定人口流动趋向、稳定人口发展状态的有关政策。

本课题承担单位: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课题组负责人:李含琳

课题组成员:温煜华

参考文献:

[1]J.G.Williamson.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5,13(4):3-45.

[2]Taylor, Alan M. and Jeffery G.Williamson(1994).Convergence in the Age of Mass Mig ration0 [J].NBER W orking Pape r 4711,April 1994.

[3]邓宏兵,张毅.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社会科学新辞典[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5]李小建,乔家君.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 (2):136-145.

[6]乔家君,李小建.近50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1): 12-16.

[7]冯宗宪,黄建山. 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J].经济地理,2006,26(2):249-255.

[8]徐建华,岳文泽.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2001,21(5):385-389.

[9]许月卿,李双成.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变[J].人文地理,2005,20(1):117-120.

[10]袁祖亮,郭庭柏.近两千年来河南人口重心及其运动轨迹[J].中州学刊,1998,(2):125-128.

[11]温军等.甘肃民族人口分布重心迁移轨迹[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1):47-52.

[12]秦振霞,李含琳,苏朝阳.河南省1987—2006年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及对比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1):16-19.

[13]樊杰,陶岸君,吕晨.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87-95.

[14]葛美玲,封志明.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 (2):202-210.

[15]孟斌,王劲峰,张文忠,等.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 (4):393-400.

[16]王劲峰.地图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地球信息科学学报[J]. 2009,11(2):169-175.

[18]张志斌,王录仓.绿洲型城镇体系的空间组织格局———以甘肃省酒泉地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1999,22(4):42-47.

[17]李秀彬.地区发展均衡性的可视化测度[J].地理科学,1999,19(3):254-257.

[19]顾朝林.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J].地理学报,1999,54(3):204-212.

[20]刘艳华,徐勇,刘毅. 2000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增长及时空分异[J].地理科学进展,2012. 31(2):156-166.

[21]王录仓,任倩.欠发达省区经济中心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人文地理,2007,4:100-104.

[22]王磊,段学军,田方,秦贤宏.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9,29(10):1619-1623.

[23]安成谋,高翔.甘肃省区域经济特征及其发展导向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9,15(4):23-26.

[24]党国锋,徐国保.甘肃省区域经济非均衡性与人口空间分布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0(1):65-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