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孙皓简介_孙皓荒淫无道做亡国君

孙皓简介_孙皓荒淫无道做亡国君

时间:2022-02-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孙皓简介_孙皓荒淫无道做亡国君吴王孙休[1]死后,乌程侯孙皓继承王位。第三年,孙皓将都城迁回建业,却变得更加奢侈,更加腐败堕落。他派出太监巡查全国各地,挑选官家女子。孙皓贪图享受,放纵私欲,还妄想征服中原做大皇帝。何定可不简单,他请求孙皓下令,各地武官按时贡献猎狗,用来捕杀野兔供给厨房。百姓咒骂何定,孙皓却封他为侯爵。

孙皓简介_孙皓荒淫无道做亡国君

吴王孙休[1]死后,乌程侯孙皓继承王位。

孙皓刚继位不久,就下令打开国家仓库,救济穷苦百姓,并将后宫大批宫女放回老家,皇家宫苑的禽兽都放归山林,老百姓都很高兴,纷纷称颂他是英明的君主。

可惜只过了几个月,他便本性暴露,开始变得粗暴、骄横,好酒、贪色、忌讳颇多,朝廷内外都对他感到失望。就连一开始极力推荐他当国王的大臣也开始不满,对于公开反抗他的大臣,孙皓就将他们流放,或在半路上杀死,有的甚至诛灭三族。

孙皓有个怪癖,不喜欢别人看他的脸。官员们上朝谒见时,都不许抬头。左丞相陆凯开导他说:“君臣之间应该互相认识,假如有什么突然事变,好有个照应。”孙皓于是下令,今后上朝,只有陆凯可以抬头看,别人则不允许。

孙权曾将吴国的都城从建业搬到了武昌,一切生活供给都要从扬州用船运来,而朝中已经形成的奢侈浪费的风气一日甚过一日,很快吴国就开始衰落。陆凯上书,请求再把国都迁回建业,说这也是百姓的意愿,并举出当时民间的童谣作证: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在武昌居。”

建业地处扬州的中心地带,比起荆州的武昌来,富饶得多。百姓向武昌运送给养,得撑上水船,十分劳苦,当然都十分怀念建业。

第三年,孙皓将都城迁回建业,却变得更加奢侈,更加腐败堕落。他派出太监巡查全国各地,挑选官家女子。朝中俸禄两千石以上大臣的女儿,每年都要呈报名单和年龄,够十五岁就要入选,落选的才许嫁人。后宫有了几千人,还在四处征召。孙皓又下令建造昭明宫,每个官员都要进山砍木料,修建许多个花园,里面的亭台楼阁,华丽精致,耗费钱两无数。陆凯几次提出劝告,孙皓也不采纳,朝廷提倡,官民效法,吴国的百姓也逐渐习惯了浮华享乐之风。

陆凯看得很难受,痛心疾首地上书说:“现在事务多,劳役重;百姓贫困,风俗却好奢华。工匠们制造供玩乐的无用之物,女人穿戴华丽艳冶的衣裳。有些人家里没藏一斗米,出门却是满身的绫罗绸缎,要面子,讲虚荣,这样国家岂能富得了?真是躺在干柴上看烈火,不知死活。”这般语重心长的谏言,却也没有引起孙皓的重视。

孙皓贪图享受,放纵私欲,还妄想征服中原做大皇帝。他很相信占卜星相和谶纬,迷信阴阳风水。

有个术士刁玄,投合孙皓的心理,制造出一条谶文:“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他说东南方有天帝下凡的征兆,在扬州和荆州的君主要当皇帝。孙皓高兴得发狂,马上带着太后、皇后和宫人,要西去洛阳做天子。

当时,大雪遍地,路途泥泞,士兵披着冰冷的铠甲,一百人才拉得动一辆大车,途中士兵不断死亡。走了几百里,兵士们都精疲力竭,走下去就只有死路一条,孙皓才不得不狼狈地返回建业。www.guayunfan.com

还有个人叫何定,是孙权当年的佣人,他看准孙皓贪吃好喝,就主动请求回来伺候孙皓,被任命为厨房管事。

何定可不简单,他请求孙皓下令,各地武官按时贡献猎狗,用来捕杀野兔供给厨房。武官搜求良种狗,几十匹绢子换一条,牵狗的丝绳,一根竟值一万钱。百姓咒骂何定,孙皓却封他为侯爵。

丞相陆凯为这事曾提出过批评,死后却仍遭受打击,他的家属被赶出建业,流放到山里。大臣楼玄与贺邵揭露何定私自调遣军队进山追野鹿,竟受到诬告,说他俩“路上相逢,停车大笑,附耳交谈,诽谤政事”。楼玄被流放,在半路上就被暗杀了。

贺邵没有被流放,继续做中书令,没多久他就中风偏瘫,不能说话,要请病假。孙皓怀疑他不满,是故意装傻,将他关进酒窖,毒刑拷打,还是说不出话来。便把锯条烧红,锯断他的脑袋,他的家属也被流放。

孙皓越来越残忍,他的爱姬派奴仆在市场上抢百姓的东西,市场主管官陈声,本来也是孙皓的宠臣,看不惯这种行为,按法律处理了这个奴仆。爱姬向孙皓哭诉,孙皓没有当面责备陈声,却在暗里加个罪名,用烧红的锯条锯断了陈声的头,将他的尸体丢进了四望矶下的大江里。

某年,有人上书说:临平湖淤塞五十多年了,老人们说过,“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最近忽然开通了,是天下太平,青盖入洛的兆头,孙皓又惊又喜,连忙向陈训请问虚实。

陈训是专门观察天文的官,他不敢多言,只老实地回答:“我只会看天文望气象,地上水文的奥妙我是不懂的。”他回家后和朋友谈起:“青盖入洛,驾着布篷车子进洛阳,是投降进贡的象征,怎么会有好事?可能马上就会在我们身上应验呢。”其实,有眼光的人都已看到吴国的下场了。

不久,又有人献来一块白石,上刻“皇帝”二字,说是在城外湖边捡来的。孙皓很高兴,把去年才改的“天册”年号改成“天玺”,说这块玉玺是天帝送下来的。

历阳县[2]有座小山,下临河水,高百丈余,山腰有一片花纹石,穿了七个孔,孔里透出黄赤色的光,民间称为“石印”,俗话说是“石印发封,天下太平”。县长报告说,今年石印的盖子打开了。孙皓派使者带着祭品,去山下祭祷。使者架了长梯,爬到孔边,用朱砂在石壁上写了六句话:

楚九州渚,吴九州都。扬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

孙皓得知后,非常得意,封这座小山的山神为山王,并改明年的年号为“天纪”。

孙皓被各地报上来的“吉兆”陶醉了,一心做着皇帝梦。每次宴会,定要人人尽醉,散席后,派人盯梢,察看众人表情,看谁有什么异常反应。有谁对他的“美梦”表示不满的,轻则处罚,重则处死。

孙皓还嫉恨能力强过自己的人。中书令张尚口才很好,孙皓极为嫉恨。一次,孙皓在酒席上问张尚:“我的酒量能跟谁相比呢?”张尚用了个典故:“陛下有百觚之量。”这是赞美他的话。

典故的来源是这样的:战国时,平原君赵胜曾与人喝酒,平原君劝对方说:“俗话说,‘尧饮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十樽’。古代的圣贤君子,都会喝酒,你又何须推辞呢?”钟和觚都是大酒杯的意思。张尚引用赵胜的话,特别把“百觚”拈出来,其实是在拍孙皓的马屁,说他的酒量跟孔老夫子一样。

孙皓也懂得这个典故,但他心中有鬼,日夜梦想当皇帝,以为张尚在借题发挥,是在讽刺他,于是大发脾气:“你明知孔子没有当过皇帝,还硬把我和他比,是不是想诅咒我当不了皇帝?”当即叫人把他抓了起来。文武官员都跪下求情,才免除死刑。后来,张尚被发配做苦役,走到半路就被人暗杀了。

侍中韦昭是吴国最博学的人,主持朝廷的史事记录。孙皓要他为自己的父亲作《本纪》。按传统规定,只有正式当过皇帝的人写进史书里,才有资格立《本纪》。韦昭根据这个原则,不同意孙皓的要求,孙皓很不高兴。有时,各地报上来什么吉祥事物,孙皓便问韦昭的看法。韦昭却说:“这不过是家仆奴才们编造的无稽之谈,傻瓜才会相信!”孙皓知道后更加怀恨在心。

韦昭忧心忡忡,说自己年老不中用,要求告老还乡。孙皓认为他不满,便派医生日夜监视,真把韦昭急出病来了。一天,孙皓宴请大臣,韦昭也被逼着去了。孙皓要求每人至少喝酒七升,谁也不许减免。轮到韦昭,想用茶水代酒,孙皓不准,逼得他喝得半死。韦昭原是孙皓的老师,对这样的胡闹很厌恶,时常流露出来,最后被抓进了监狱。他写信辩解,把过去的著作也交出,想表白自己的贡献,争取同情宽待。孙皓不看,说这些破烂毫无用处,说不定其中还有讽刺我的文章呢!于是把韦昭判成死罪,推上刑场,家属也被流放。

公元280年的暮春,晋朝的将军王浚率领八万大军,乘战舰千只,顺大江直下建业,攻破石头城。孙皓智穷力竭,开城投降,他按传统的规矩,自己反绑双手,大臣抬着棺材,求见王浚。王浚为他解开绳索,烧掉棺材,接受了孙皓的投降,吴国也就这样灭亡了。

孙皓被押送到了洛阳,晋武帝封他为“归命侯”。他带着儿子,头上抹满污泥,绑着双手,谒见皇帝。武帝叫人解开绳索,洗干净脑袋,坐下谈话,很是客气。第三天,在大殿召见,满朝文武大臣和孙皓的降臣随从都来了。孙皓上殿叩头,武帝请他坐在对面的客座上,笑着说:“我早就把这张座位准备好了,就等着你来坐呢。”

【注释】

[1]孙休(235-264):字子烈,中国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帝,大帝孙权的第六子,公元258-264年在位。

[2]历阳县:今属安徽马鞍山市和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