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郑成功、施琅――收复台湾,名垂青史_中国历史人物

郑成功、施琅――收复台湾,名垂青史_中国历史人物

时间:2022-08-0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郑成功、施琅——收复台湾,名垂青史_中国历史人物清朝顺治帝和康熙帝在位期间,出了两位杰出将帅,一是郑成功,一是施琅。郑成功加入这一斗争的行列,决心以死报国。郑成功欣然接受,坚持使用永历年号。郑成功一概拒绝。郑成功仍不予理会,抗清照旧。郑成功针锋相对,以兵抵抗。郑成功辞而不受,只称招讨大将军。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促使郑成功下了跨海逐夷、收复台湾的决心。郑成功坚决予以回击,击败殖民军。

郑成功、施琅——收复台湾,名垂青史_中国历史人物

清朝顺治帝和康熙帝在位期间,出了两位杰出将帅,一是郑成功,一是施琅。他俩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率兵英勇奋战,使宝岛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名垂青史,世代流芳。

台湾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和龟山岛、火烧岛、兰屿、彭佳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自古以来为中国领土。秦、汉时,祖国大陆人民已开始和台湾接触;隋、唐以后,关系更为密切;南宋时,澎湖已隶属福建路晋江县;元、明时,正式在澎湖设立行政管理机构巡检司。明熹宗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殖民者,派兵侵占台湾,修筑要塞,先在一鲲身(今台湾安平)建“热兰遮”城(一称台湾城),继又在赤嵌(今台湾台南)建普罗文查(一称赤嵌城)和热兰遮两大堡垒互为犄角,作为控制台湾的据点。荷兰殖民者对台湾实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征收高额赋税,垄断对外贸易,进行奴化教育,离间高山族和汉族的团结,激起台湾各族人民反侵略反奴役的斗争浪潮。他们在斗争中,不断寻求大陆人民的支援,特别把希望寄托在坚持抗清的郑成功身上。

郑成功(公元1624~1662年)本名福松,一名森,字大木,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人。父亲郑芝龙,原为海盗,经常出入台湾,后由明朝招降,出任总兵。母亲田川氏系日本人。郑森出生在日本,七岁时回国,喜爱读书,好练武艺,“有文武略,拔出诸父兄中,远近皆瞩目”。明思宗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郑森十七岁,考中武进士,任都指挥使,不久进位总兵。明朝灭亡,郑芝龙及弟弟郑鸿逵、郑芝豹等,拥戴朱氏后裔,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南明第二任皇帝朱聿键,封郑芝龙为平国公。郑芝龙带领儿子郑森拜谒皇帝。朱聿键见郑森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大加赞赏,特意赐国姓朱,名成功。郑森接受其名却不改姓,从此便叫郑成功。

清军大举南下。郑芝龙暗中与明朝降清的将军洪承畴勾结,导致南明政权节节败退。郑芝龙为了荣华富贵,投降清将博洛,还要郑成功一起投降。郑成功具有正统的思想观念,断然拒绝,在叔父郑鸿逵的帮助下,逃往海上。郑芝龙则随清军到了北京,获授三等爵号。(www.guayunfan.com)当时各地反清复明的斗争如火如荼。郑成功加入这一斗争的行列,决心以死报国。他到南澳(今福建南澳)募得数千名士兵,组织起一支抗清武装力量。南明第四任皇帝朱由榔即位于肇庆(今广东肇庆),改元永历,封郑成功为威远侯,后改为广平侯,任招讨大将军。郑成功欣然接受,坚持使用永历年号。其后两三年间,郑成功接连攻占闽南沿海同安、海澄、泉州等地方,又攻占金门、厦门,遂以金、厦为根据地,开展抗清斗争。厦门时名中左所。郑成功为表示效忠于明朝,改其名为“思明州”,辖七十二镇;遥奉朱由榔,设六官(礼、户、吏、兵、刑、工)以理庶政。接着,他又攻克彰州,利用彰州、泉州的有利条件,发展海外贸易,并同内地加强经济联系,以致思明州一带“井里烟火,几如承平时景象”。

清朝廷想方设法拉拢郑成功,曾封他为海澄公,并封郑芝龙为同安侯,让郑芝龙写信,劝郑成功降清。郑成功一概拒绝。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清朝廷派遣特使,授郑成功靖海将军职衔,许诺只要降清,可以屯兵彰、潮、惠、泉四府。郑成功仍不予理会,抗清照旧。清朝廷终于忍无可忍,任命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兵征讨郑成功,并把郑芝龙夺爵下狱。郑成功针锋相对,以兵抵抗。郑芝龙在狱中还写信给郑成功,说:“汝若不降,且族诛矣!”郑成功以为父亲降清实是耻辱,抗清更加坚决。清朝廷迁恨于郑芝龙,将其杀害。

永历十二年(公元1658年),朱由榔封郑成功为王。郑成功辞而不受,只称招讨大将军。次年,郑成功与南明鲁王张煌言联军北伐,声势浩大。联军共有八十三营,十七万水陆精锐。郑成功率部将甘辉、余英等,由崇明(今上海崇明)而上,破瓜州(今江苏邗江南),克镇江,围攻南京。张煌言率军溯江而上,进驻上游门户芜湖(今安徽芜湖),扼控要塞,并分兵攻克池州(今安徽池州)、徽州(今安徽歙县)等四府三州二十四县。郑、张上下呼应,南京清军几不可守。但由于是孤军深入,加上麻痹轻敌,北伐失败,郑成功退回福建,张煌言退回浙江。

清朝廷为了对付郑成功,在加强军事进攻的同时,又下令沿海居民内迁三十里,禁止舟船出海,切断郑成功军队的后勤供应。这给郑成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他考虑要有立足的地方,马上想到了台湾,对部将们说:“十多年前,我父亲终常出入台湾,听说那里景色优美,物产丰饶,原本就是我等先基之地。只可惜它现在被夷人(荷兰殖民者)占领着。”部将们同声说:“既然如此,我等就来个跨海逐夷,从夷人手里夺回台湾就是!”

就在郑成功北伐失败以后,台湾人民恰恰派人赴金门、厦门联络,热望郑成功的军队能到台湾去,和他们共同“逐夷”——赶走那些凶恶的荷兰殖民者。荷兰殖民者打探到这个消息,大为恐慌,特派通事(翻译)何廷斌,以通商为名,亦赴金、厦侦察郑成功的意图。何廷斌是一位爱国者,反而向郑成功透露了荷兰殖民者内部的许多机密,并进献一份台湾地图,敦促郑成功尽快出兵,以解救台湾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促使郑成功下了跨海逐夷、收复台湾的决心。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四月,郑成功统率三百五十艘战舰,二万五千名将士,从金门出发,取道澎湖,驶向台湾。《台湾外记》一书记述说:“成功坐驾竖起帅旗,旁列五方,中悬龙蠹,发炮三声,金鼓震天”,“诸提督照序鱼贯”,军容十分雄壮。月底,在一个浓雾弥漫的拂晓,郑成功的船队在熟悉水道的何廷斌引领下,乘着海潮,顺利通过泥沙淤积的鹿耳门航道(今台湾安平北),成功登陆,直逼赤嵌城。当地民众听说祖国军队抵达台湾,群情振奋,纷纷前来欢迎慰问。

荷兰殖民军驻在台湾的约二千余人。他们船坚炮利,武器装备方面占有很大优势。驻扎赤嵌城的殖民军万没想到郑成功的军队会突然而至,张皇失措,立刻写信给驻台“总督”揆一,惊呼说:“中国兵从天而降,危险!危险!”揆一也很惊慌,忙派出殖民军,从海、陆两个方向进行反攻,妄图趁其立足未稳,歼灭郑成功军。郑成功坚决予以回击,击败殖民军。揆一初步领教了中国军队的厉害,退守台湾城。郑成功则占领了赤嵌城。

郑成功初战告捷,率兵进攻台湾城。台湾城是揆一的大本营,四周围墙高耸,防守严密。郑成功攻城之前,先致信揆一,大意说:“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我今前来索要,必须归还。尔等固守危城,兵不过二千,何以对抗我师?若知不敌,可举白旗,举城投降,我亦停战,以诚相待,保证尔等安全;若不听忠告,可举红旗,双方决战。但是,尔等生死在我掌中,何去何从,望速立断。”此信的内容庄严、雄豪、大气,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心声。揆一自恃地形有利,粮草充足,悬出红旗,还致信郑成功说:“我有上帝保佑,至死不会放弃台湾城。”郑成功大怒,猛攻台湾城,一时未能奏效。为了减少伤亡,郑成功改变策略,决定“围困俟其自降”。同时派人发动高山族同胞,搜捕逃散的敌军,杀教士,焚教堂,肃清殖民军分散在各地的势力。八月,荷兰殖民者曾从东南亚国家派出甲板船十余只、海军数百人,增援揆一。郑成功发兵迎击,大获全胜,从此,揆一龟缩在台湾城,外援断绝,再无任何指望。

郑成功包围台湾城八个多月后,实施强攻。二十八门巨炮同时开火,炮声隆隆,地动山摇。荷兰殖民军死亡过半,水源被切断,粮草将尽,陷入绝境。揆一再也神气不起来了,乖乖地高举白旗,出城投降,并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这一天是清圣祖康熙元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元1662年二月一日)。荷兰殖民者窃据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归祖国,回到母亲怀抱。这是中国人民最早打败一个入侵的资本主义强国,意义非凡。台湾同胞像过节似的,笑逐颜开,载歌载舞,欢庆这一历史性的胜利。

郑成功曾赋《复台》诗说:“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就是说,他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经过十年努力,方才驱逐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归祖国,恢复了先人的基业。尔后,郑成功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经营台湾。“改赤嵌地方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一府为承天府,县为天兴县、万年县……改台湾为安平镇。”组织士兵屯田,奖励各族人民垦荒,并迁徙福建沿海数十万百姓到台湾居住,制定法律,兴办学校,等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到一年病死,年仅三十九岁。他尽管反对清朝,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位英雄,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英雄。他的故事昭示天下:中国的主权不容侵犯,中国的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所有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会为此而奋斗而献身!

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嗣立,自封延平王,一方面表示愿意称臣于清朝,一方面又要求保持独立状态,“自立乾坤”。他背离郑成功的路线,改东都为“东宁国”,置天兴、万年二州,实际走上了“台独”的道路。“三藩之乱”时,他还支持耿精忠,合兵进攻广东。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郑经死去,部将冯锡范、刘国轩等,杀其长子,立其次子郑克塽为王,台湾政局陷入混乱,“人心惶惑无定”。康熙帝雄才大略,审时度势,决定进取台湾,制止分裂,维护国家的统一。这一任务落到了名将施琅身上。

施琅(公元1621~1696年)字琢公,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初为郑芝龙部将,任左冲锋,作战英勇,号称“海霹雳”。郑芝龙降清,郑成功招施琅抗清,施琅犹豫未决。郑成功遂将施琅及其家人拘捕。施琅以计逃脱,其父施大宜、其弟施显等,均遭郑成功杀害。郑成功的过激行为,促使施琅降清,任同安副将,擢同安总兵。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抗击郑成功之子郑经骚扰东南沿海地区,夺取了金门等岛屿,加官右都督,次年升任靖海将军。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施琅觉察到郑经企图独立的政治倾向,建议朝廷“宜急攻之”。康熙帝非常重视他的建议,专门召至京城,询问攻台方略。施琅视郑经为“贼”,分析说:“贼兵不满数万,战船不过数百,郑经智勇俱无。若先取澎湖以扼其吭,贼势立绌,倘复负固,则重师泊台湾港口,而别以奇兵分袭南路和北路。贼分则力薄,合则势蹙,台湾计日可平。”当时,康熙帝尚未亲政,且有“三藩”问题,攻取台湾还没有列入议事日程。但是,施琅的方略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提拔施琅为内大臣,隶镶黄旗汉军。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郑克塽继任延平王,台湾局势动荡。大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等认为“三藩”基本平定,正是攻取台湾的最好机会,并推荐施琅为攻台统帅。康熙帝深以为然,再授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诏令相机进取。施琅至军,严格训练军队,满有把握地上书说:“贼船久泊澎湖,悉力固守。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康熙帝受个别大臣反对意见的影响,曾命“暂缓进剿”。施琅态度坚决,又上书说:“臣已简水师精兵二万,战船三百,足以破灭海贼。请驱督抚治粮饷,但遇风利,即可进行,并请调陆路官兵协剿。”康熙帝随之坚定了信心,特命李光地和姚启圣负责后勤供应,全力支持施琅的军事行动。

施琅认真研究了郑氏的兵力部署情况,确定了“先取澎湖以扼其吭”的作战方针。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六月,施琅率战舰三百,水师二万,从铜山(今福建东山)出发,首先攻取澎湖。李光地不解,说:“众人都说南风不利,今乃刻六月出师,何也?”施琅通阵法,善水战,熟悉海上风候,说:“海上风云变化无常。北风猛烈,船只难以聚拢。夏至前后二十多天里,风微,夜间尤为平静,我舟可聚泊大洋,观衅而动,不过七日,举之必矣。郑氏澎湖守将刘国轩,最为勇猛。若是别人守卫澎湖,战败了还会再战。现在,只要打败刘国轩,败则胆寒,台湾可不战而下!”

施琅乘潮进抵澎湖,攻占了其南的八罩岛。刘国轩固守澎湖主岛,建造工事,环二十余里为壁垒。双方将战。刘国轩见东南云起,将有飓风,心中甚喜。因为海战最怕飓风,这对施琅不利。谁知片刻过后,但闻雷声,却无飓风。刘国轩大惊失色,说:“天命矣,今且败。”施琅命部将蓝理率船发起攻击。刘国轩乘潮,派出舰艇,把蓝理包围。施琅乘坐楼船,突入敌阵,忽中流矢,伤了眼睛,血流如注,仍然指挥战斗。总兵吴英让施琅包扎伤口,代替指挥,斩首三千级,攻占两个岛屿。施琅带伤,督促百艘战船,分进东西方向,抢占岛屿,分散刘国轩的兵力;继命五十六艘战船,排成八个纵队,另以八十艘战船随后,扬帆直进。刘国轩出动所有兵力拒战。怎奈官兵犹如海上蛟龙,异常骁勇,且有火炮,具有强大的杀伤力。从辰时战至申时,共焚毁敌舰百余艘,溺死的敌军不计其数。其后,双方又大战了七天,施琅以东海霹雳的声威与力量,完全攻占了澎湖列岛,刘国轩败退台湾岛。

施琅夺得澎湖,台湾失去屏障。郑克塽惊恐万状,慌忙派人向施琅乞降。施琅上书奏陈,康熙帝予以批准。八月,施琅大军通过鹿耳门航道,进驻台湾。郑克塽剃发跪降,交出了“延平王”印。郑成功当年杀害了施琅的父亲及其家人,很多人以为他会报父仇,严厉惩治郑克塽。而施琅考虑的是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说:“绝岛新附,一有诛戮,恐人情反侧。吾所以衔恤茹痛者,为国事重,不敢顾私也。”表现了一位杰出将帅坦荡无私的襟怀。

施琅从海道报捷北京。康熙帝接到捷报,正值中秋佳节,即兴赋诗,旌表施琅的功绩,仍授其为靖海将军,赐予御袍等物。施琅辞封,请求如内大臣例赐予花翎。康熙帝破例,准其所请。

台湾平定,如何处理善后事宜,是个关系重大的问题。有人提出“宜迁其人,弃其地”的荒谬主张。施琅坚决反对这种意见,上了长篇奏书,大意是说:台湾地方数千里,人民数十万,野沃土膏,物产富饶,断不可弃;同时,台湾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户,东南之屏障,有着重要的国防地位,“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这一见地,高明精辟。康熙帝坚决支持施琅的正确意见,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台湾、凤山、诸罗县),隶属于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驻军八千;另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军二千。施琅再次上书,请求以礼相待郑克塽及其归降人员。康熙帝同意,命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携带眷属赴北京,赐予府第,封郑克塽为公衔,刘国轩、冯锡范为伯衔,其他人等,安排在近省垦荒。

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施琅到北京朝觐康熙帝。康熙帝十分高兴,赏赐优厚,深情地勉励说:“尔前为内大臣十有三年,当时尚有轻尔者。惟朕深知尔,待尔甚厚。后三藩平定,惟海寇潜据台湾为福建害,欲除此寇,非尔不可。朕特加擢用,尔能不负任使,举六十年难靖之寇,殄灭无余。或有言尔恃功骄傲,朕令尔来京。又有言当勿遣者,朕思寇乱之际,尚用尔不疑,况天下已平,反疑而勿遣耶?今命尔复任,宜益加谨慎,以保功名。”施琅感谢皇上的厚爱与信任,说:“臣年力已衰,惧勿胜封疆之重。”康熙帝说:“将尚智不尚力。朕用尔亦智耳,岂在手足之力哉?”施琅奉命还任。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病死于任上,终年七十六岁。追赠太子少傅,谥襄庄。

郑成功收复台湾,施琅攻取台湾,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从那以后,在清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更加密切,台湾的开发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