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课文观众

小学课文观众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思辨,即思考、分辨。阅读教学不应沦为只是寻找答案的过程,而应成为语言和思维协同共进的探索之旅。题目是“看戏”,没有演员就演不了戏,没有观众就看不成戏,这两者同样重要,课文也正是这样交织着来写的。

所谓思辨,即思考、分辨。理,思则通,辨则明。阅读教学不应沦为只是寻找答案的过程,而应成为语言和思维协同共进的探索之旅。教学中应多提那些利于整体建构文本和系统思考能力培养的问题,可以在“似是而非”的模糊处、“语微旨隐”的含蓄处、“以一当十”的凝练处、“戛然而止”的结尾处提问,引发思辨。

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选学课文《看戏》,在体会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及侧面描写的作用之后,教师在课末展开如下教学: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认为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组1:我们认为是女主角穆桂英,因为课文的大部分笔墨都在描写她的精彩表演。

组2:我们也是这样认为,一场戏,主角当然是演员。

组3:我们组认为是梅兰芳,课文写他是一位人民艺术家,六十六岁高龄,仍然能创造出这样的形象,真是一个奇迹。

师:意见各不相同。大家同意哪一组的观点?或是还有不同观点?

组4:我们认为演员和观众都是主人公。文中,作者穿插着描写演员和观众——戏未开演,观众等待;演员出场,观众兴奋;演员表演精彩,观众掌声热烈;戏达到顶点,舞台失去界限。从这样的写法可以看出他们都是主人公。

师:你们联系课文表达特点,思考问题比较全面。结合课题,同学们又有什么发现?

组2:现在我们也认为主角是演员和观众。题目是“看戏”,没有演员就演不了戏,没有观众就看不成戏,这两者同样重要,课文也正是这样交织着来写的。

师:同学们很会思考,很会学习。的确如此,女主角演得惟妙惟肖,她喜,观众就喜,她悲,观众就悲,台上台下,同喜同悲,同歌同泣,这就是交融!(齐读末句)

“你认为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这是一个高层次的逻辑思辨性问题。它以整体的视角,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表达方法的探求,更指向作者言说的思路,集文意、文脉、文思于一体。回答这样的问题,学生需要通盘考虑,系统思考,对文章的整体布局和表达方法有清晰的、逻辑化的认识,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阅读教学中,像这样有挑战性的问题才具有思考的空间,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也正是我们应该孜孜以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