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乘起信论》(节选)

《大乘起信论》(节选)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者妄心,名为业识。二者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故。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3][1]《大乘起信论》:马鸣造,梁真谛译。二十世纪初期,佛学界围绕《大乘起信论》真伪、如来藏思想是否符合佛法等重要理论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多数学者认为此论为中国人所造,其理论也代表中国大乘佛教根本思想。其翻译经典以《摄大乘论》《大乘起信论》影响最大。

[梁]真谛[2] 译

复次,有四种法熏习义故,染法、净法起不断绝。云何为四?一者净法,名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三者妄心,名为业识。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

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

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著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

此妄境界熏习义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念熏习,二者增长取熏习。妄心熏习义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业识根本熏习,能受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生灭苦故。二者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故。

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分别事识熏习,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趣向无上道故。二者意熏习,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

问曰:“若如是义者,一切众生悉有真如,等皆熏习,云何有信、无信,无量前后差别?皆应一时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

答曰:“真如本一,而有无量无边无明,从本已来自性差别厚薄不同故。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差别,我见爱染烦恼依无明起差别。如是一切烦恼,依于无明所起,前后无量差别,唯如来能知故。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值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若虽有外缘之力,而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二者平等缘。差别缘者,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或为知友,或为怨家,或起四摄,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此缘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近缘,速得度故。二者远缘,久远得度故。是近远二缘,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行缘,二者受道缘。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恒常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未相应,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故,未得自在业修行与用相应故。二者已相应,谓法身菩萨得无分别心,与诸佛智用相应,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

复次,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乃至得佛后则有断。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起用熏习,故无有断。

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3](《大乘起信论》)

【注释】

[1]《大乘起信论》:马鸣造,梁真谛译。阐明如来藏缘起之旨,及菩萨、凡夫等发心修行之相,系从理论、实修两方面总结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为佛学思想方面的重要入门书。二十世纪初期,佛学界围绕《大乘起信论》真伪、如来藏思想是否符合佛法等重要理论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多数学者认为此论为中国人所造,其理论也代表中国大乘佛教根本思想。

[2]真谛(499~569):南北朝时期著名译经僧。西北印度人,婆罗门种。南朝梁时抵中国南海,游转于中国南方多地,译经不辍,与鸠摩罗什、玄奘、义净同称四大翻译家。其翻译经典以《摄大乘论》《大乘起信论》影响最大。

[3]本节文字具有纲要性质,其核心是一心二门,一为心真如门,一为心生灭门。“心真如门”是如来藏心的第一重含义,是从体性上来说的。它非染非净、非生非灭、不动不静、平等一味;“心生灭门”是如来藏心的第二重含义,是从相用上来说的。它表现为随熏转变,形诸染净;染净虽成,性恒不动等。真如为生灭之体,生灭为真如之用。围绕这一点,揭示了众生由悟至迷的原因,同时也展示了通过佛教修为由迷转悟的途径。“木中火性”的比喻非常妙,喻众生虽然具有真如佛性,但如果不遇到诸佛菩萨等助缘和长期修习,也无法成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