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

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

时间:2022-10-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是地域分异基本规律的具体表现,即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规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地表的具体表现。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分异往往成为导致其他自然要素纬向地带性分异的主导因素。地貌的纬向地带性分异尤其与气候带相适应。若纬向地带性与经向地带性势力相当,则水平地带呈斜交分布。它是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差异。二是海洋地带性谱与大陆地带性谱。
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_自然地理学

二、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

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是地域分异基本规律的具体表现,即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规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地表的具体表现。

(一)纬向地带性

纬向地带性是地带性规律在地球表面的具体表现,它表现为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延伸,按纬度发生有规律的排列,而产生南北向的分化。

在热量分带的基础上,各自然要素表现出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对应于一定的热量带,气候、水文、风化壳和土壤、生物群落,乃至外力所形成的地貌都具有相应于该热量带热力特征的性质。于是产生了各自然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纬度的地域分化。

纬向地带性首先反映在大气过程中。热量带影响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降水量及降水季节不同。可见,气温与降水都与纬度相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气温),因而地球表面就存在自赤道到两极的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气候带。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分异往往成为导致其他自然要素纬向地带性分异的主导因素。

大气降水是地表水来源的主要形式。由于不同气候带内降水量和降水季节不同,因而地表水资源分布及水文过程具有地带性特征。诸如径流的补给形式,流量的大小,流量的年变化;潜水的埋深和矿化作用,湖泊的热力状况、沉积类型、化学成分;沼泽的沼泽化程度,泥炭堆积程度,沼泽类型等等,都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分异。

地貌纬向地带性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是由于地貌的外营力因素具有纬向地带性,因此决定于外力作用的地貌特征都具有一定的纬向地带性。地貌的纬向地带性分异尤其与气候带相适应。在不同气候带内不同的水热组合,促使外力作用的性质和强度发生变化。例如,寒冷气候以融冻风化为主,冰川作用突出;干旱气候以物理风化为主,风力作用、间歇性流水作用强烈;高纬地区的冰川和冰缘地貌、冻土地貌发育等,表现出一定的纬向地带性分异。土壤和生物(首先是植物)的纬向地带性更是地带分异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不同地域的特定水热组合长期与地表物质作用而形成该地域中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土壤的纬向地带性表现在土壤的水热和盐分状况、淋溶程度、腐殖质含量、种类和组成等方面。与此相联系,风化过程和风化壳类型厚度也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差别。

植物的纬向地带性最为鲜明,不同地带具有显著不同的植被外貌和典型植被型。植被的种类、组成、群落构造、生物质储量、生产率等也都受到地带性规律的制约。不同的植物带内有相应的动物生活着,因而动物亦具有鲜明的纬向地带性差异。此外,自然综合体的地球化学过程都具有地带性。

各自然要素的地带性决定了地球表层系统的地带性,因为后者是前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在地表上就产生一系列的纬向自然带。

不仅陆地表面存在着纬向自然带,而且在海洋表面,水温、盐度以及海洋生物、洋流等也具有纬向地带性差异,因此在海洋上也可以分为一系列纬向自然带。

(二)经向地带性

经向地带性是非地带性规律在地表的具体表现。它表现为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由海向陆发生有规律的东西向分化。

产生经向地带性的具体因素主要是由于海洋和大陆两大体系对太阳辐射的不同反映,从而导致大陆东西两岸与内陆水热条件及其组合的不同。在本质上,这种差异可以归结到干湿程度的差异,通过干湿差异而影响其他因素分异。一般来说,大陆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气候也就由湿润到干旱递变。与海岸平行的高亢地形,由于其对水汽输送的屏障作用,因此往往加深了这种分异。而大陆东西两岸所处大气环流位置不同,更会引起气候的极大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从全球范围看,世界海陆基本上是东西相间排列的。在同一热量带内大陆东西两岸及内陆水分条件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便发生明显的经向地带性分化。在赤道带和寒带这方面的分化是不大的;在热带则形成了西岸信风气候和东岸季风气候的差别;在温带形成了西岸西风湿润气候、大陆荒漠草原气候和东岸干湿季分明的季风气候的差别。相应于气候的东西分异,自然要素以及自然综合体也发生了东西向的分异,表现出诸如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半荒漠—荒漠等不同景观的规律性更替。

必须指出,经向地带性的名称没有从本质上反映上述规律的实质,因为经向地带性实际上与经线(度)没有本质的联系。我们不要被这表面的字眼所束缚而忽视了它的本质内容。

此外,并非凡举经向地带性因素都必然导致东西向的地域分异。在局部地段它可能加剧了纬向地带性的作用。例如,在华南(指南岭以南的地域)的地域分异中,纬向地带性分异是鲜明的。其原因除了纬向地带性因素起着巨大的作用外,同时诸如地势的北高南低、山脉多为东北—西南或西北—东南走向、东部及南部濒海等非地带性因素不仅没有减弱或抹煞地带性因素,反而起着促进作用,加强了该地域的南北分异。

(三)水平地带分布图式

水平地带性是由纬向地带性与经向地带性结合产生的。

(1)水平地带延伸方向,取决于纬向地带性与经向地带性影响程度的对比关系。如果纬向地带性因素影响占优势,水平地带沿着纬线延伸。例如亚欧大陆中部的大平原,从南到北依次出现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森林草原带、泰加林带。若经向地带性占优势,则基本沿经线延伸,如北美西部,从海洋到内陆,水平地带由森林—湿草原—干草原—荒漠。若纬向地带性与经向地带性势力相当,则水平地带呈斜交分布。如我国东北和华北、青藏东南部等。

(2)带段性分异。它是非地带性区域内的地带性差异。较明显的例子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属非地带性区域,其中出现南北向更替的自然地带差异。

(3)省性分异。它是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差异。例如,我国中亚热带自然地带内,由沿海到内陆存在明显的省性差异:东部(浙、闽)沿岸是台风侵袭范围,暴雨影响很大;中部(湘、赣)每年梅雨之后常受伏旱影响,冬受寒潮影响较大;西部(川、贵)降水比较均匀,降水强度不大,多云雾

总之,水平地带性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它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带段性和省性。由它支配地表水平方向的地域分异,产生水平地带。

(4)水平地带图式。在介绍水平地带图式之前,需要明确两个概念:一是地带性谱,即水平地带(自然地带)的更替方式。二是海洋地带性谱与大陆地带性谱。海洋地带性谱是分布于暖流流过的地方,从低纬至极地自然地带的更替方式是:各种森林—草甸—苔原;大陆地带性谱,除分布于大陆内部外,还延伸到寒流流过的海岸(如西非信风带),从低纬到高纬,其更替方式是:荒漠—草原—泰加林—苔原。

(5)水热对比关系与水平地带。自然地理学对水平地带的研究,特别注重有关水平地带性分异的控制因素的研究。这个控制因素就是水热对比关系。常用的指标是热量、水分状况及其对比关系,或温度、水分状况的组合,如降水与蒸发率之比,年降水与年饱和差之比等。

根据М.Η.布德科和A.A.格里高里耶夫的研究,认为水热对比关系可用辐射干燥指数来表示。而辐射干燥指数与水平自然地带界线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地带界线和辐射干燥指数等值线比较吻合,因此,可用来表示不同自然地带的空间排序和相互关系。

辐射干燥指数=R/Lr

式中:R为地表年辐射平衡值;L为蒸发潜热;r为年降水总量。

这一指数是某地地表辐射平衡和以热量单位(蒸发该地年降水量所需的焦耳)表示的年降水量之比。

对不同自然地带的结构、动态和发展与辐射干燥指数及其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自然地带的分异与这些要素有紧密的联系。辐射平衡是地表自然地理过程的基本能量来源,决定自然过程的强度、年降水量及其与年辐射平衡的比例关系,对自然综合体的发展则有决定性作用。

布德(1986)采用辐射干燥指数来表达自然过程的一般地带条件,即用不同的数值来划分苔原≤0.3、森林(0.3~1.0)、草原(1.0~2.0)、半荒漠(2.0~3.0)和荒漠(>3.0),如图15-1所示,辐射平衡值则反映自然过程的强度,如在森林景观中可区分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林和针叶林等。

img219

图15-1 自然地带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布德科,1986)

对地理地带性气候因子季节变化的研究表明,在热量不足条件下,自然地带取决于自然植被生产力最大时期的气候状况;而在水分不足条件下,相对湿润的时期对自然地带类型有决定性的作用。可见,自然地带在空间的水平更迭与热量、水分状况关系密切。在有些地方,热量的差异使自然地带自北而南更迭,具有较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如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地带性变化;而在另一些地方,水分状况的变化起主导作用,形成具有经向地带性的趋势,如我国温带自东而西由森林、草原至荒漠的更迭变化。

惠特克(Whittaker)(1975)在研究全球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时,探讨了主要生物群落和年平均温度及年降水量的关系,认为在气候要素中,温度和降水对生物群落的生产力有强烈的影响,最大的生产力通常出现在高温高湿的热带雨林,而陆地生态系统的最小生产力所在则是苔原和热带荒漠,温度或降水是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