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春秋公羊传》_中国儒学导论

《春秋公羊传》_中国儒学导论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公羊传》_中国儒学导论《春秋公羊传》的作者,班固《汉书·艺文志》认为是“公羊子,齐人”作“《公羊传》十一卷”。公羊学的第一位大师为董仲舒,其“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董仲舒三次“对策”都因以己意解《公羊》之义而见重。

《春秋公羊传》_中国儒学导论

《春秋公羊传》的作者,班固《汉书·艺文志》认为是“公羊子,齐人”作“《公羊传》十一卷”。

公羊学的创始人公羊高为子夏弟子,“子夏传与公羊高,高传与其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与其弟子齐人胡母生子都著于竹帛,与董仲舒皆见于图谶”[3]。自公羊高后,公羊氏父子五代口耳相传,至汉景帝时公羊寿才写定成书。

公羊学的第一位大师为董仲舒,其“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汉书》卷56《董仲舒传》中载:

(汉)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www.guayunfan.com)仲舒对曰:“……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至周之末世,大为亡道,以失天下。秦继其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尽灭先王之道,而颛为自恣苟简之治,故立为天子而国破亡矣。自古以来,未尝有以乱济乱,大败天下之民如秦者也。其遗毒余烈,至今未灭,使习俗薄恶,人民?顽,抵冒殊磗,孰烂如此之甚者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之与美玉也。”

董仲舒三次“对策”都因以己意解《公羊》之义而见重。从而说汉武帝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于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取的形式即“尊经”,其重要表现即公孙弘以儒术而得为丞相、封平津侯。而“尊经”之中又“独尊《公羊》”,从此使社会的“记忆”为“历史哲学”,再以“历史哲学”为意识形态——这是“农业文明”中的一种必然。《春秋公羊传》_中国儒学导论

《春秋公羊传》的作者,班固《汉书·艺文志》认为是“公羊子,齐人”作“《公羊传》十一卷”。

公羊学的创始人公羊高为子夏弟子,“子夏传与公羊高,高传与其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与其弟子齐人胡母生子都著于竹帛,与董仲舒皆见于图谶”[3]。自公羊高后,公羊氏父子五代口耳相传,至汉景帝时公羊寿才写定成书。

公羊学的第一位大师为董仲舒,其“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汉书》卷56《董仲舒传》中载:

(汉)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www.guayunfan.com)仲舒对曰:“……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至周之末世,大为亡道,以失天下。秦继其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尽灭先王之道,而颛为自恣苟简之治,故立为天子而国破亡矣。自古以来,未尝有以乱济乱,大败天下之民如秦者也。其遗毒余烈,至今未灭,使习俗薄恶,人民?顽,抵冒殊磗,孰烂如此之甚者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之与美玉也。”

董仲舒三次“对策”都因以己意解《公羊》之义而见重。从而说汉武帝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于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取的形式即“尊经”,其重要表现即公孙弘以儒术而得为丞相、封平津侯。而“尊经”之中又“独尊《公羊》”,从此使社会的“记忆”为“历史哲学”,再以“历史哲学”为意识形态——这是“农业文明”中的一种必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