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贫困之农家子_孙中山的青少年时代

贫困之农家子_孙中山的青少年时代

时间:2022-05-2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贫困之农家子_孙中山的青少年时代贫困之农家子1866年11月12日清晨,在南中国的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的一户贫困农家,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此后在孙中山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签署政令文件,发表文告演辞,乃至往来函件著书立说等,多以“孙文”自署。由于家贫,年长孙中山12岁的大哥孙眉,在15岁的时候不得不到邻村地主家当长工。生活中强烈的对比使孙中山从童年时候起就痛感社会的不公平。

贫困之农家子_孙中山的青少年时代

贫困之农家子

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清晨,在南中国的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的一户贫困农家,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并不十分强壮的小男孩日后成为了中国乃至亚洲的“共和制度之父”——他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中国近代化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

小男孩的降生给这个贫困的农家带来了欢乐与生气——他原有两兄和两姐,但因家贫和落后的农村缺医少药,他的二哥和二姐在他降生前就不幸早夭了。现在他只有一个大哥孙眉和一个姐姐孙妙茜,几年后,又添了一个妹妹孙秋绮。为了这个小男孩能平安健康成长,如乡里乡亲一样,笃信神明的父母祈求村中北帝庙供奉的“北帝”——“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的保佑,让小男孩拜北帝为“契爷”——干爹,并为他取乳名为“帝象”。孙中山曾经回忆:“因我母向日奉关帝像,生平信佛,取号‘帝象’者,望我将来像关帝耳。”而在孙氏族谱上记载,孙中山的正式谱名是“德明”。及至孙中山十岁入私塾读书时,才由老师正式为其取名为“文”。此后在孙中山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签署政令文件,发表文告演辞,乃至往来函件著书立说等,多以“孙文”自署。在奔走革命的过程中,孙中山还使用过数十个化名,如中山樵、陈载之、高野长雄、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学生等等。当然,最为国人所熟悉并惯常使用的,还是“孙中山”这个名字。在日本,普遍称他为“孙文”;欧美各国,一般称他为“孙逸仙”(Sun Yat-sen)。

自清代至民国,翠亨村属广东省香山县永宁乡大字都。这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的美丽小山村。在起伏的丘陵环绕中,北面突兀的山头似耕地的犁,因此取名犁头尖山;南面与之相对的山头稍矮却有着美丽的名字——金槟榔山。水碧沙明的兰溪在山脚下蜿蜒流过,除提供乡亲们以饮用水外,还是辛勤劳作的人们休憩的好去处,是儿童时代的孙中山游泳戏水的乐园;东边还有黄牛山,而西边十余里外,便是香山县有名的、海拔五百余米的五桂山。这里风景秀丽,以五个突兀的山峰而得名。在抗日战争年代,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的根据地。从西北部奔腾而至的珠江聚汇了大小支流,经过广州从这里注入南海,冲积出一片水网交织的三角洲。可是,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的翠亨村并不富饶,孙中山后来以“负山濒海,地多沙碛,土质硗劣,不宜于耕”来描述自己的家乡。然而,翠亨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并不闭塞:它离县城石岐镇约30公里;离历代传统的对外贸易港城广州市约120公里;南行30余公里即为在16世纪被葡萄牙租占的澳门,隔水又与在鸦片战争中割让给英国的香港遥遥相望。一个多世纪前,这里便成为中国大陆通向外部的桥头,孙中山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

◎清末民初的翠亨村

◎翠亨村村口的石门楼

◎犁头尖山 

◎金槟榔山今貌

在孙中山的童年时代,翠亨村是个只有六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子。村中以杨姓和陆姓居多,孙姓人家只有六七户。土地大多集中在杨、陆两姓的人家,如曾当过洋行买办的陆人车和靠贩卖“猪仔”——华工暴富的杨启文,都拥有三百多亩田地。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不得不靠出卖劳力当佃农,或受高利贷者的残酷盘剥,不少无以为生的村民被迫离乡背井,到广州、澳门、香港、上海等地,甚至漂洋过海到吕宋(菲律宾)、夏威夷、旧金山去谋生。

◎翠亨村今貌,基本保留了当年的旧貌

在孙中山祖父那一辈,曾经有十来亩薄地,尚可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由于他笃信“风水”之术,渐渐荒废耕作以致家道中落。到孙中山的父辈,温饱已成问题。父亲孙达成在16岁时不得不出走澳门打工,自谋生路并帮补家用。他曾先学裁缝,后来到一家葡萄牙人开的鞋铺当学徒,直至32岁时才回到家乡结婚安家,娶的是邻村农民杨胜辉的女儿杨氏——一位善良而勤劳俭朴的农村妇女。此时,田无一亩的孙达成佃耕了村中两亩半公田养家糊口,晚间在村中兼做更夫赚 取零星收入帮补家用。随着孩子们的出生,一家六七口人挤住在一间30多平方米的简陋泥砖房里,孙中山和他的哥哥姐姐曾有因为家中过于拥挤而借住于亲友家的经历。由于家贫,年长孙中山12岁的大哥孙眉,在15岁的时候不得不到邻村地主家当长工。两年后,他加入了漂泊海外出卖劳动力以谋生的华工的行列,随乡人漂洋过海到了檀香山。檀香山气候适宜农耕,当时大片土地还未被开垦,当局欢迎移民开垦大军的到来。孙眉从当庸工开始,后到茂宜岛自己从事垦荒。由于他吃苦耐劳,诚朴坚忍,又善于经营,事业渐渐发达,相继开办了米铺、杂货店和农场,成为茂宜岛上富甲一方的华侨实业家和农场主,被当地人称为“茂宜王”。

◎孙中山父亲孙达成,母亲杨氏

童年的孙中山生活相当艰辛。五六岁时,正是读书的年龄,他却无钱上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参加一些田间劳动:下田插秧、除草、打谷等,还要为借耕牛给他们家犁田翻地的人家放几个月牛,以充借资;有时还随外祖父驾小艇出海打渔取蠔。小小年纪,他还是家务劳动的帮手,时常和长他三岁的姐姐到村外的金槟榔山打柴,或到兰溪去挑水。据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回忆,孙中山曾不止一次地向她讲述童年时的苦难:“孙中山很穷,到十五岁才有鞋子穿。他住在多山的地区。在那里,小孩赤足行路是件很苦的事。在他和他的兄弟没有成人以前,他的家住在一间茅屋里,几乎仅仅不致挨饿。他幼年吃的是最贱的食物,他没有米饭吃,因为米饭太贵了。他的主要食物是白薯。”孙中山也曾多次对毕生支持他的革命事业的日本友人宫琦寅藏谈到童年的感受,说自己“生而为贫困之农家子”,早知“稼穑的艰难”。同时,孙中山也看到村中富户生活的奢靡,他们不用下田劳作,不用受日晒雨淋之苦,他们或游手好闲,或赌博抽鸦片……可是到了收获的季节,终日劳苦的农民要将大部分的粮食交给官府和富人,自己却吃不饱。村里的富户蓄奴养婢,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被卖给人家做奴婢的女孩不得不离别父母去伺候别人,吃残羹剩饭,穿破衣烂衫,还常受辱骂鞭挞之苦。生活中强烈的对比使孙中山从童年时候起就痛感社会的不公平。他对宫琦寅藏说过:自从我开始懂得思考的时候,我就思索,贫苦的农民就要永远这样痛苦地生活下去吗?怎样才能走出生活的困境呢?在他心中已埋下了要铲除世间不平,实现“天下为公”的种子。孙中山毕生关注中国的土地问题,对贫苦农民充满同情和悲悯。在他日后为推翻腐朽的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而成立革命团体——“同盟会”的时候,他把“平均地权”写入了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实现“耕者有其田”——使农民人人有可耕种的土地,是孙中山毕生的追求之一。

宋庆龄多次回忆:“孙中山好几次告诉我说,就在这早年还是贫农家里的贫儿的时候他变成一个革命的人。他下了决心,认为中国农民的生活不该长此这样困苦下去。中国的儿童应该有鞋穿,有米饭吃。就为这个理想,他献出了他四十年的生命。”“他对旧中国农村中悲惨生活的亲身体验,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向。……使他决心用自己的精力去帮助人民。就这样,在他心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