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李大钊简介资料_李大钊生平介绍_传奇故事

李大钊简介资料_李大钊生平介绍_传奇故事

时间:2022-03-0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李大钊简介资料_李大钊生平介绍_传奇故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的一首诗,也是他一生革命生涯的写照。李大钊教育子女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生于河北乐亭。李大钊作为一位高等学府的教授,不仅在学校里向学生讲授知识,而且宣传革命真理,为革命事业创造有利条件。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浪潮中,李大钊为中国人民指出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李大钊演讲1903年4月底的一天,共产党人李大钊回到了他的故乡安庆。

李大钊简介资料_李大钊生平介绍_传奇故事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的一首诗,也是他一生革命生涯的写照。李大钊在从事革命工作之余,相当重视对儿女们的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他的长子李葆华16岁参加革命,曾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南京军区政委、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等职;女儿李星华,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事教育和民间文艺的研究工作,是优秀的共产党员

李大钊教育子女

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生于河北乐亭。

1907年,李大钊考上了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之后,在1913年,他又前往日本求学,进入了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www.guayunfan.com

李大钊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艰苦的。在他还没有来到人间的时候,他的父亲李任荣就患上肺病逝世了;刚刚1岁的时候,李大钊的母亲周氏又因为极度怀念父亲而逝世了。因此,李大钊说自己是:“在襁褓中即失怙恃,既无兄弟,又鲜姊妹,为一垂老之祖父教养成人。”李大钊的祖父李如珍,平时对他的管教非常严格,不许他去看家人赌博,不许他打架、骂人,如果李大钊犯了错误,祖父就会拿起家里的竹板毫不留情地打他。

等到李大钊自己做了父亲之后,对自己的子女同样非常严格,但是他教育的方式比较“先进”。

李大钊曾经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和图书馆主任的职务,而且参与了《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是当时著名学者。但他生活非常朴素,“冬天絮衣,夏天布衫”,一张大饼,一根大葱就是他的便饭。当时有人去他家里拜访他,看见他的小女儿李炎华,身穿着红粗布做的小棉袄,外套是一件蓝粗布的小褂,简朴得就像个乡下孩子,完全和其他北大教授的家眷们不同。就感到很不理解,他李大钊为什么给孩子穿得像个庄稼人,李大钊淡淡一笑回答说:庄稼人还有一亩地种,你北大教授又有什么?”人们对他的这种态度常常感到难以理解。

李大钊作为一位高等学府的教授,不仅在学校里向学生讲授知识,而且宣传革命真理,为革命事业创造有利条件。在家里,他也对子女严格要求,鼓励他们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一年冬天,北京下起了大雪,大地银装素裹。李大钊就对他的子女们说:“下雪了,你们到院子里去扫雪吧!要是有兴致的话,还可以堆个大雪人,借雪吟诗,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啊!”

孩子们听了,都十分高兴,马上拿扫帚要出门。但是孩子的姥姥和母亲怕孩子们冻坏了,就说:“外面很冷,孩子们冻坏了怎么办?”李大钊对她们说:“小孩子就要从小养成敢于吃苦的品质,要不长大就会一事无成。更何况人只有经常参加劳动,身体才会更强壮。如果光是待在家里不劳动,才更禁不起风寒呢!”听了这番话,孩子的姥姥也觉得很有道理,就不再反对了。

古时有句话说:“乐则生矣。学至于乐,则自不已,故进也。”李大钊也很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法,他从每个孩子的优点出发,循循善诱,生动活泼地给孩子讲解一些知识和道理,从来不打骂孩子,所以使他对孩子们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李大钊家里挂着一张很美的画,画中有位姑娘在怀抱着琵琶演奏,美妙的乐曲吸引了很多飞禽走兽都来听。李大钊很喜欢这幅画,他常常对孩子们说:“你们看,音乐是一种力量!这个弹琵琶的姑娘,只要弹奏出美妙的音乐,就能将美丽的孔雀、高傲的仙鹤、凶猛的狮子、老虎,都陶醉在音乐里了,人也是如此。而且音乐不但能陶冶人,还能鼓舞人们的斗志。”

因为李大钊认为音乐是一种很好的艺术形式,所以他经常教一些歌曲来演唱。有次,他教孩子们唱一首教堂里的赞美诗,其中有这样的歌词:禾捆收回家,禾捆收回家,我们就要欢喜禾捆收回家。他就教育孩子们说:“你们看,农民辛辛苦苦地耕耘,到了秋收的时候心情多么高兴!我们的革命事业也一样,如果将来胜利了,我们一定也会欢欣鼓舞的!”

为了教好孩子们唱歌,他还去拍卖行买回了一架旧的风琴。有了这架琴以后,常常是他弹琴伴奏,孩子们合唱。有一次孩子们唱了一首校歌,唱完后,李大钊说:“北沿河本来是一条又脏又臭的河,但是在你们校歌里怎么它是一个美丽的王国呢?这个歌词太不真实了,这不是教孩子们胡说八道吗?”

他经常教孩子唱《国际歌》、《少年先锋队歌》等歌曲。这种通过音乐实行家教的形式,在孩子们的心里播撒下了革命的情怀。

薪火相传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了著名的十月革命。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新篇章,同样也给远在中国的爱国者们带来了希望。

也正是在此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开始认识到:只有走马克思主义道路,才能拯救已经病入膏肓的旧中国。

李大钊怀着拯救国家和民族的远大志向,认真地学习和研究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精神和深远的意义。那段时间,他曾经多次在报纸上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包括《俄罗斯文学与革命》、《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可以说,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先进性与正确性的人。

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浪潮中,李大钊为中国人民指出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在他的带领下,全国很多报纸都开始发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并且出现了杨安、李达、李汉俊、张闻天等一大批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自此以后,马克思主义在华夏大地上快速地传播开来。

1918年冬天,李大钊参与主编了进步杂志———《新青年》,同时还和陈独秀等人一起创办了《每周评论》,他利用这些报纸杂志,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远东局局长维金斯基一行人来到中国,他们首先就找到了李大钊。然后,李大钊又带着维金斯基到上海去见陈独秀,从此翻开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新篇章。

李大钊演讲

1903年4月底的一天,共产党人李大钊回到了他的故乡安庆。自从他回家之后,他家里就门庭若市,常常有人登门拜访,他也很享受这种生活,于是每日都在和一些新朋旧友在一起讨论时事,并且宣传共产主义的思想,他的家成了安庆进步青年的一个聚集点。

有一天,安庆当地的进步青年卫国桢、潘晋华等来找李大钊闲谈。借着这个机会,李大钊对他们说:“现如今我们民众的爱国情绪相当高涨,我也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咱们一起写一个通知,然后我们在藏书楼开一个爱国宣传的演讲会。你们意下如何?”卫国桢、潘晋华等都十分赞同这个想法。

1903年5月17日的中午,天下起了小雨,但是李大钊还是冒雨赶到了藏书楼。因为早就听说李大钊要演讲,所以在他赶到的时候,藏书楼里楼外已挤满了很多爱国的进步青年和学生。大家虽然都穿着被淋湿的衣服,但是热情却一点都没有被雨水浇灭,都在焦急地等待李大钊的演讲。

在大家一片期盼的目光中,李大钊登台演讲。首先,他叙述了在东北亲眼目睹的俄国士兵猖狂欺压当地中国民众的种种暴行,同学们听了之后,已经是义愤填膺。然后他接着说:“我们中国人与俄国人本无冤无仇,但是俄国人在我们的土地上如此嚣张地欺凌我中华儿女,此等奇耻大辱不可不报,我国之人如若不与俄拼死一战,那么我中国之七尺男儿皆非丈夫!……但是现在我们国家积贫积弱,所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闭塞耳目,袖手旁观;一定要有爱国思想;要有强壮的体魄,重新振作我中华民族之志气,如此为之,中国才有希望……听完李大钊的这番演讲,当时的藏书楼掌声雷动,大家都被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所打动。紧接着,卫国桢、潘晋华、潘旋华、葛光庭等人也相继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大家无不欢欣鼓舞。演讲完毕之后,许多爱国人士当场签名,表示要参加“安徽爱国会”,人数多达126人。

李大钊的这次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爱国热情,这种热情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演讲结束的第二天,许多学堂的总办、提督、总教都收到了学生不上课的请假条。有些爱国学生甚至公开号召学生们停止上课,要求政府专门训练学生,组织学生军赶到东北与俄国军队作战。

但是当时的政府对于这种爱国热情非但不支持,反而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作为当地的最高长官———两江总督,竟然密令安徽巡抚追查“挑起事端”的带头人,并且准备将这些爱国学生都缉拿归案。他在电报中说:为首者“名为拒俄,实则革命”。安庆知府接到这封电报以后,立刻将藏书楼查封,并要求学堂的总办、提督们“将闹事的为首分子开除学籍”。十几个请假“闹事”的学生被开除,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就此被黑暗的封建统治者所镇压。

从容赴死

1926年4月,在直、奉系军阀的联合进攻下,冯玉祥将军所带领的国民党军退出了北京城,而张作霖则占领了北京。张作霖占领北京后不久,就用“宣传共产赤化”的罪名杀害了多名共产党员。

1927年4月6日清晨,李大钊以及夫人赵纫兰和他们的两个女儿被张作霖逮捕。

张作霖把李大钊关在狱中长达22天。终于在4月28日这一天,李大钊和其他二十位革命者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被张作霖秘密绞杀。

在执行死刑的当天,看守所马路断绝交通,警戒极严。所谓的军法会审派东北宪兵营长高继武作为监刑官。第一个登上绞刑架的就是李大钊,凶残卑鄙的敌人为了让李大钊受更多的痛苦,竟绞了他三次,前后长达28分钟。

从始至终,李大钊神色未变,从容赴死。

李大钊就义前留下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李大钊,目光和悦,泰然自若,宛如平日。

李大钊就义时只有39岁。在他被杀害的当晚,他的夫人赵纫兰和两个子女被释放回家。当时李大钊的家人还不知道李大钊已经遇害。

第二天早上,李大钊的舅舅周玉春在街上的报刊亭看到了李大钊遇害的消息,当时他大哭着到李大钊的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赵纫兰。闻此噩耗,“李妻闻耗,悲痛号泣,气绝复苏者数次,病乃愈加剧,以致卧床不走。小儿女绕榻环立,其孤苦伶仃之惨状,见者莫不泪下。”

李大钊死后,他的灵柩停放在浙寺整整六年。直到1933年4月初,北洋军阀被赶出了北京城,他的家人才接回了李大钊的遗体。

此时,李大钊的夫人赵纫兰已经身患重病,而家中儿女还都是儿童,没有钱也没有能力安葬李大钊。赵纫兰带着儿女,登门拜见李大钊昔日同事沈尹默、周作人、胡适、蒋梦麟等,请求北京大学代办安葬。

4月23日,在北平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安排下,为李大钊安排了盛大的出殡仪式,这也是一场政治示威。送葬队伍最前面是用白纸黑字写的一副巨大挽联,上联是“为革命而奋斗,为革命而牺牲,死固无恨”,下联是“在压迫下生活,在压迫下呻吟,生者何堪”,横批是“李大钊先烈精神不死”!

李大钊后来安葬在北京的万安公墓,那是蒋梦麟校长出面购置的墓地(并为烈士的夫人预购了穴地),墓碑则是刘半农撰写的。就这样,李大钊这位一生都在求索真理的革命者终于得到了安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