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僧儒抄书学要旨著作甚丰留美名

僧儒抄书学要旨著作甚丰留美名

时间:2022-02-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20 僧儒抄书学要旨著作甚丰留美名王僧儒是一位靠替人抄书而自学成名的文学家。王僧儒挨了一顿训斥,心里着实不快,只好不再往下问了。王僧儒听了以后说:“要是这样,我愿意经常读它。”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僧儒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也越来越大。王僧儒是个好学而又孝顺的孩子。留下数量如此众多的著作,足以说明王僧儒一生是何等勤奋刻苦,因而成为南朝和后世受人敬佩的著名学者。

20 僧儒抄书学要旨著作甚丰留美名

王僧儒(465—522)是一位靠替人抄书而自学成名的文学家。他祖籍郯[27]城县。他在幼年时,家境非常贫苦,但他十分好学,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一边学习认字,一边读《孝经》。起初,他把《孝经》背诵得烂熟,却并不理解其中讲的是什么意思。有一天,他去请教一位私塾老先生,老先生不耐烦地说:“你这孩子怎么与众不同啊?小孩子家只管背诵就是了,问其中的内容做什么!”王僧儒挨了一顿训斥,心里着实不快,只好不再往下问了。

过了一段时间,他还是憋[28]不住,又跑去询问那位老先生,苦苦要求老先生给讲解《孝经》到底是讲什么的。老先生看了他几眼,没有办法,只好简单地告诉他说:“《孝经》是讲忠孝内容的书。”王僧儒听了以后说:“要是这样,我愿意经常读它。”读到了六岁光景,他开始学着动笔写文章,起初不外乎都是搬用《孝经》上现成的话。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僧儒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也越来越大。光是忠孝之类的书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望了。他渴望能读到更多的书。但不幸的是,父亲去世后,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了,非但买不起想要读的书,自己还得要承担起赡养老母亲的责任。王僧儒是个好学而又孝顺的孩子。他为了既不荒废学业,又能让母亲安度晚年,便每天出去替人家抄书,从早到晚专心致志地抄,抄得手酸眼花,头脑发晕,仍不肯搁笔。他把抄书当成自己读书的好机会,有时抄书到最精彩的地方,他禁不住站起来朗声吟诵,深得其旨。因此,往往一篇文章抄过之后,他便能够一字一句地背诵下来。遇到有些十分难得的好书,他替人家抄完一遍,还要从头至尾再抄一遍,自己把它珍藏起来。久而久之,他自己抄写和用抄书工钱购买的各种书籍达到一万多卷,成为当时南朝梁国著名三大藏书家之一。这些藏书成为王僧懦最珍贵、最心爱的财富

后来,在拜官太学博士、治书侍御史和钱塘令时期,他的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在书的海洋中度过的。他每天处理完繁忙的公事、接待完好友的来访,虽然剩下的时间不多,而且已经十分疲倦了,尽管这样,他也没有一天不看书,没有一个晚上不写作的。他只要一捧起书,一握住笔,精神就重新振作起来。在短短五十七岁的一生中,王僧儒亲手写下了《十八州谱》七百一十卷、《百家谱集》十五卷、《东南谱集抄》十卷,著有文集三十卷,还撰写过《两台弹事》《东宫新记》等著作。留下数量如此众多的著作,足以说明王僧儒一生是何等勤奋刻苦,因而成为南朝和后世受人敬佩的著名学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