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第二次腾飞_关于范蠡的事迹

第二次腾飞_关于范蠡的事迹

时间:2022-04-0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次腾飞_关于范蠡的事迹范蠡的商船上,许多都是他从前在越国的家丁家奴,他们不愿意离开主人,所以跟随范蠡一同上了船。刚刚离开越国的范蠡的商业蓝图尚还只存在于他的脑海之中。这位老伯将鱼全部晒完后,带着范蠡一路来到他的家中。一路上,范蠡已经知道此老伯姓郑,他便称其为郑老伯。范蠡起身来到那小儿子的旁边,轻轻咳嗽一声,少年吓了一跳,手中的书简差点掉落在地。

第二次腾飞_关于范蠡的事迹

范蠡的商船上,许多都是他从前在越国的家丁家奴,他们不愿意离开主人,所以跟随范蠡一同上了船。无论范蠡打算做什么,他们都愿意跟随。而且,对于这些普通下人来说,能跟随主子经商总比跟随主子打仗更开心。因为跟着主子打仗,你可能不但身上要挂彩,还拿不到多少赏赐。经商可就不同了,真金白银进来,只要手上沾一点,那就够享用很久。

不过这也只是后来的事情。刚刚离开越国的范蠡的商业蓝图尚还只存在于他的脑海之中。这艘商船很大,能够装载很多货物和人,本来浩浩荡荡行驶江上是一件挺风光的事,但无奈大家平日里都是旱鸭子,忽然来到水上折腾,都有些受不了。只有范蠡这个在年轻时经常与计然到处荡舟而游的人没什么事,其他人在出船几日后,就都晕的晕,吐的吐,一个个不成人形了。

为了让大家得到休养,慢慢适应船上生活,范蠡让大船在沪口停下,众人来到那个名叫沪的小渔村安营歇息。他们本身都带有帐篷,并不会影响到当地渔民的生活。渔民们看到他们来此地,也不惊讶。这样的商队他们见多了,都是在这里停泊一阵子,歇息几天再上船离开。

在沪村,范蠡帮助大家支好帐篷,将一切都打点下来后,则来到渔民们晒鱼干的地方,像一位年事颇高的老者问道:“在下鸱夷子皮,携内人家丁停泊在此,敢问老伯,此地叫什么名字?哪里可以买到新鲜的货贾?”(www.guayunfan.com)老伯看了他一眼,鸱夷子皮,这名字一听就是假的,不过老伯也不在乎,像他这样隐姓埋名的人太多了。他只回答道:“这里是沪村,没什么好东西,大家都是打鱼卖鱼的,如果你要买东西,就只能买些鱼虾啦。”

范蠡恭敬道:“多谢老伯告知。”他发现这位老伯的动作有些不自然,仔细看来,才发现是因为他的右手处有伤。

范蠡问道:“老伯可有儿女?”老伯看也没看他,一边忙着晾晒鱼干,一边说:“有,有个儿子,每天只知道读书,说书读多了就能成为大人物。”

“大人物?”

“就是那种能帮大王打江山的大人物。”老伯说。

范蠡笑了,他问:“公子今年多大了?”

“16岁啦!”

“老伯卖鱼的钱都用来给公子买书简了吧。”

“是啊。”老伯说得十分自然,仿佛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范蠡从怀中掏出一块小玉,对老伯说:“我很想尝尝这里的口味,这块玉虽然小,但也值些钱,我想用这块玉换我在老伯家吃的一顿饭,如何?”

那老伯看了眼范蠡手里的玉,他是个渔民,自小便在渔村长大,他知道有钱人喜爱玩玉石,他也知道有的玉石非常值钱,但他并不懂分辨。虽然范蠡手中的这块玉看起来很漂亮,但也可能只是块普通的石头,一文不值。这点道理,老伯是懂的。但他还是接过了玉石,重新打量了一下范蠡,说道:“你这个人真有意思,我老汉家里什么都没有,甚至都不如你的大船漂亮,你去我家能吃到什么好饭?”

范蠡笑道:“不瞒老伯,子皮此番出行,只为体会不同的风土人情。也许老伯家的饭菜并非山珍海味,但却可能比我从前吃的饭菜要好得多。”

老伯觉得范蠡说得诚恳,只得答应道:“这可是你说的,难吃了你可别吐出来!”

这位老伯将鱼全部晒完后,带着范蠡一路来到他的家中。他的家虽然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但也是有庭有院,收拾得整齐干净。这番情景让范蠡想起自己当初在宛邑的家。

一路上,范蠡已经知道此老伯姓郑,他便称其为郑老伯。郑老伯40岁时,膝下方有一子,他对此子宠爱非常,恨不得满足他所有的要求。此子心气很高,不愿意终身留在渔村,每日偷拿父亲卖鱼的钱买书学习。郑老伯看儿子聪明好学,就干脆亲自去为他买书,满足他的求知欲。

来到郑老伯家中,范蠡见到了这个小儿子。16岁的少年,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此时这个小子正坐在院中的竹椅上,安心读着书简,甚至连父亲带了客人回来都没有察觉。郑老伯嘱咐老伴,说客人来了,让她做几样拿手的菜,自己招呼范蠡坐下,然后忙着收拾他的渔具

范蠡起身来到那小儿子的旁边,轻轻咳嗽一声,少年吓了一跳,手中的书简差点掉落在地。看到范蠡,他惊讶地问:“你是什么人?”

范蠡说道:“我是偶然路过此地的行人,到这里讨碗饭吃。”

少年点头,“原来你是个乞丐。”

范蠡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这少年也许真有些读书的才能,但是他可真一点也不聪明。也只有爱他的老父亲才会觉得自己的儿子聪明绝顶。

范蠡问少年:“你喜欢读书?”

少年点头,“我希望读很多很多的书,以后辅佐君王,加官进爵!”一席话说得豪气干云。

“可是加官进爵未必靠读书啊。”范蠡笑着说。

少年轻蔑地说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鼎鼎大名的范蠡就是从小就天天读书,他读了很多很多的书,现在才这么厉害!”

听到自己的名字被提及,范蠡有点意外,他于是问道:“你说的范蠡,是不是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聪明人的范蠡呀?”

“原来你知道呀。”

范蠡点头,“知道一点。不过范蠡的才能不全是靠读书读来的吧。我看只读书的话,人也未必会变得聪明。”

“不懂你就别乱说!”少年有点生气。

范蠡说道:“那好,既然你认为读书可以使人聪明,我就考你一下,看看读了这么多书的你,够不够聪明!”

少年来了兴致,他忙说道:“你考吧!”这时郑老伯已经收好渔具,也来到他们身边,饶有兴致地听他们的谈话。

只听范蠡说道:“假设一斤鱼干卖10钱,我想买你的鱼干,但是我又不喜欢吃鱼头,所以请你将鱼干的鱼头和鱼身分开来卖,鱼头算2钱一斤,鱼身算8钱一斤,你说好不好?”

少年想了想,说:“鱼头一般占了鱼干的一半的重量,你愿意付8钱来买鱼身,等于是我赚到了,为什么不好?”

范蠡笑而不语。而郑老伯已经气得胡须都翘起来了,他一巴掌拍在儿子后脑勺上,怒道:“如果家里的鱼干都让你拿去卖,咱家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莫名其妙地挨了一下,少年很不高兴,他更不明白老父亲为什么生气,也不明白范蠡在笑什么。

范蠡看向郑老伯,问:“你现在还认为读书能使人变聪明了吗?”

郑老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范蠡又问那少年:“你可曾见到过你现在的样子?你现在双目无神、表情呆滞,别说没有变聪明,甚至看起来还比同龄人显得呆傻许多。”

少年不甘心,“可是……可是范蠡他……”

“范蠡的确读了很多书,”范蠡说,“但是读书并非是为了让自己变聪明,而是为了从书中学习道理。你觉得你看过这么多书,学到了什么道理?”

少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在想、在思索答案。

范蠡又说道:“你看,你的老父亲的手受了伤,晒鱼打鱼的工作本该由你这个儿子接过,可是你做了什么呢?你只是在这里看这些没用的书,对父亲的伤完全不闻不问。”

少年闻言,惊讶地看向父亲,“您的手受伤了?”他忙拉过父亲的双手察看,果然看到上面一道长长的伤口。

见此景,范蠡知道,这孩子还有救。其实从一开始,范蠡打定的就是这个主意,他要看看这个父亲受了伤也不去帮忙的不孝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现在看来,这只是一个书读了太多的傻小子而已。天下闻名的范蠡范少伯,偶尔也会做些无聊的事情。他当然不会料到,这个小子在很多年后会成为他生意上时常来往的伙伴。

沪村是一个很小的小渔村,范蠡的大船在此地只停留3天,就再度起航。虽然是个小渔村,范蠡仍然利用这3天时间对其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和了解。每到一个新地方,范蠡都会率先去熟悉地形,收集一切情报。这种行为有时候甚至是无意识的、不知不觉的。

可能这也是职业病的一种吧。大船开动,范蠡还会继续北上。这个小小的渔村作为范蠡生命的转折点,它将成为一个崭新的起点,成为范蠡生命中第二次腾飞的重要标志。

今后,他会永远带着鸱夷子皮这个名字,专心发展他的经济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