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朱允炆削藩政策_朱允炆削藩为什么会失败?

朱允炆削藩政策_朱允炆削藩为什么会失败?

时间:2022-12-2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朱允炆削藩政策_朱允炆削藩为什么会失败朱允炆即位后,立年号“建文”,命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参与国事,依为肱股之臣。由此可见,黄子澄对削藩的态度是坚决而自信。洪武一朝,朱元璋多次采取政治恐怖政策。第三是睦亲派,坚决反对削藩,保持国内政治格局不变,认为削藩如果造成叛乱,过在朝廷。数月后,为了追悼朱元璋去世一周年,朱棣又派三个儿子入京致祭,再次表明没有反心,企图迷惑朝廷。

朱允炆削藩政策_朱允炆削藩为什么会失败

朱允炆即位后,立年号“建文”,命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参与国事,依为肱股之臣。这些人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削藩,结果就捅了马蜂窝。

朱允炆还是皇太孙的时候,就预感到诸王对皇位的威胁。

有一次,他在东角门问黄子澄说:诸王在自己的属地一言九鼎,拥兵自重,大多不遵法纪,我当了皇帝后,应该如何?

黄子澄答道:诸王拥有护卫兵,只能够用来自己保卫自己,如果他们敢叛乱造反,我们就用全国的兵力讨伐他们,他们谁能支撑得住?从前汉朝发生“七国之乱”,诸王的兵力合起来够强大了,但终归还是灭亡。诸王和朝廷相比,大小强弱很分明,他们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由此可见,黄子澄对削藩的态度是坚决而自信。朱允炆称帝后,召见黄子澄与齐泰,继续之前的话题。

他问黄子澄:先生你是否还记得,从前我们在东角门的谈话吗?

黄子澄顿首说:不敢忘。

于是三人密谋削藩的次序,确定先拿谁开刀。齐泰的意思是擒贼先擒王,先取威胁最大的燕王朱棣。略显迂阔的黄子澄不同意。

他说:先帝在世的时候,周、齐、湘、代、岷诸王,就多有不法之举,我们削除他们的封号,师出有名。现在动手,应该先拿周王开刀。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兄弟,先削周王,等于剪除燕王的手足。

黄子澄看中的是师出有名,要的是一箭双雕。他似乎并不担心削周藩有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而是更乐于看到把燕王逼得造反,将反叛的罪名扣到燕王头上。黄子澄的计划,第一步看似稳妥,其实第二步麻烦更多,风险更大。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建文帝即位,八月削除周王的封号,至第二年六月,又连续废除了湘、齐、代、岷四王,终于将燕王朱棣逼上了反叛之路。既然不愿束手就擒,那只有公开反抗了。建文元年(1399)七月,燕王正式起兵。

这里设想一种可能,如果建文帝没有果断削藩,能否会在他即位一年之后就激起朱棣的军事反抗呢?洪武一朝,朱元璋多次采取政治恐怖政策。像蓝玉一案,大肆屠杀官僚军事集团,并没有激起军队的叛乱和高层将领的谋逆。为何等到建文帝上台,当他对皇族诸王采取恐怖政策时,竟然闹出了轩然大波?诸王形成尾大不掉,确实是事实,但在朱元璋看来,蓝玉等人也有相似的趋势。如果朱元璋也先清除蓝玉身边的羽翼曹震、曹兴等人,很有可能将蓝玉推向反叛之路。方法和策略的不同,会对结果的差异起很大的作用。朱元璋是快刀斩乱麻,建文帝却是欲速则不达。他手下的黄子澄等人,在该快还是该慢的问题上,就犯了一系列错误。

当时在建文朝廷内部,对如何处理诸王这个问题,有着完全不同的意见。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是激进派,力主从重从快解除封藩之害,还国家长治久安的和平局面。

第二是缓进派,同意削藩,在解除诸藩对朝廷军事威胁的同时,不主张触动他们的经济利益和人身安全,希望采取逐步的缓和措施,达到削藩的目的。

第三是睦亲派,坚决反对削藩,保持国内政治格局不变,认为削藩如果造成叛乱,过在朝廷。

建文帝自己属于激进派,他倚赖的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无不是削藩的坚定支持者。但齐、黄等人,只不过是几个满腹经纶的书呆子,“兵事非其所长”,以为凭皇帝登高一呼,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制服所有藩王,丝毫没有考虑到战争的危险性。

像方孝孺这样的人,当时被称为江南士人的楷模,但对民生利病一无所知,而是津津乐道地从复古改革中,试图改变朱元璋时代的某些弊政。政治上他鼓吹孔孟的仁政,经济上又提出恢复井田制。像这样的迂阔之士碰到兵戎相见,除了策划几个纸上谈兵的败招,别的什么作用也发挥不出来。

相比之下,也有几个建文帝的忠臣如卓敬、王叔英、高巍、韩郁等人,提出用“加恩”的办法,逐步达到削权的目的。

御史韩郁和高巍给建文帝上书说: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诸王,是效法古代的制度,但当时做得有些过分,诸王多骄逸不法,违犯朝制。如果不削诸王,则影响朝廷的法令和权威;如果削藩,又会伤及亲亲之恩。他举例西汉“七国之乱”前后,朝廷的各种对策,希望建文帝不要效法汉景帝,“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具体建议如下:在北方的诸王,将其子弟分封在南方;在南方的诸王,将其子弟分封在北方。如此,则藩王之权不削自削。

户部侍郎卓敬和齐泰都视燕王为最大隐患,但两人的处理方式却完全不同。齐泰主张先拿燕王开刀;而卓敬以为,燕王朱棣无论是智慧还是胆识,都是雄才大略,类似太祖朱元璋,而且北平是战略要地,兵强马壮,所以提议先把燕王迁到南昌,万一他在南昌谋反,朝廷也很容易控制。卓敬的建议,实际上既维护了亲亲之伦理,又达到了削弱藩王力量的目的。

翰林修撰王叔英在建文之初上呈资治八策,即务问学、谨好恶、辨邪正、纳谏诤、审才否、慎刑罚、明利害、定法制。他的资治八策,既是对朱元璋时期一些弊政的否定,也对新皇帝充满了希望。他在建文帝面前这样评价朱元璋:“太祖革除奸臣和弊政,就像给病人治病,给庄稼除草。但如果治病措施太急,就会伤害身体发肤,除草速度太快,就会殃及禾苗庄稼。”这实际上是暗示建文帝,在削藩问题上勿急勿严,在准备好了各种条件后,如同去病除草一样,将诸王所形成的隐患一步步解决。www.guayunfan.com

可惜,建文帝已经按捺不住,容不得这样慢腾腾按部就班地削藩,或许他已经得到密报,告发燕王正在招募武士,准备图谋不轨。

的确,从建文帝即位到燕王出兵这段时间里,朱棣表面上采取各种办法迷惑朝廷,暗中却紧锣密鼓地进行备战。周王被削除封号后,朱棣为了打消建文帝的猜疑,毅然进京朝觐,态度之果敢,犹如当年刘邦赴鸿门宴。软弱的建文帝没有利用这一机会。数月后,为了追悼朱元璋去世一周年,朱棣又派三个儿子入京致祭,再次表明没有反心,企图迷惑朝廷。但这个时候,诸王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掉。建文帝将要处理燕王的消息已经传得很开,燕王送子为人质,也是冒着极大风险。

燕王的世子入京师后,齐泰提出要把他们兄弟三人都留在京师,以防万一。黄子澄又提出反对意见,他说:不如放他们回去,表示我们不怀疑,可以用偷袭的办法获胜。齐泰和黄子澄虽然都是高谈阔论的书生,但相比而言,黄子澄更显得迂阔无知。

而朱棣手下的谋士们,如姚广孝、袁珙、金忠等人,则使用各种手段,力促燕王出兵。尤其是第一谋臣姚广孝,在朱棣态度趋于坚决之后,暗中挑选将校士卒,日夜操练。燕王的官邸是从前元朝的皇宫,墙高院深,姚广孝在里面操练人马和制造兵器。为了迷惑外人,他在王府里修筑大型的地下室,加高加厚守卫的城垣,并在墙根下密密麻麻地埋上缸瓮,用于防御。他还别出心裁地畜养鸭鹅,用鸭鹅的叫声来掩盖操练人马和制造兵器发出的声响。

当燕王觉得贸然起兵民心不可用时,姚广孝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鼓励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实际上,燕王的谋士们非常重视制造舆论和宣扬起兵的合法性,他们抬出“清君侧”的旗号,把自己打扮成挽救社稷、保卫太祖事业的靖难义师。在起兵文告中,朱棣是这样解释起兵的缘由:

我是太祖高皇帝和孝慈高皇后的嫡子,国家的亲王。自从受封为藩王以来,只知道奉公守法,安分守己。现在幼主嗣位,信任齐泰、黄子澄等奸佞,挑起祸端,屠戮诸王。我父皇母后创业艰难,成功之后分封诸子为藩,用来守卫边疆,给天下带领太平。一旦这个制度被篡改,它的危害性,皇天后土很快就会作证。太祖高皇帝在世的时候说: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现在对我们来说就是大祸临头,为了求生,不得已而为之。忠义和奸佞,不共戴天,所以我们奉天讨贼,以安国家社稷。天地神明,昭鉴予心。

靖难之役的第一步,是先将北平控制在手中。北平布政使张昺和都指挥使谢贵,都是建文帝的耳目,他们二人均接受密诏,要求严格监视燕王府。当时朱棣称病不露面,张昺、谢贵知必定要谋反,在剑拔弩张的形势下,仍然冒险孤身进入王府,去削夺燕王的爵位,逮捕他的属官。此时燕王府中,还有长史葛诚和护卫指挥卢振作为内应,结果所有这些有利条件,张、谢二人都没有用上,反而自投罗网去送死。建文帝手下之愚,可见一斑。

朱棣在处死张昺、谢贵之后,很快控制了北平,接着马不停蹄地进攻周围的险关要隘,为自己打出了一个安稳的大本营。屯兵开平的总兵宋忠,这时正带领三万兵马前来北平,试图声援张昺、谢贵。但在北平和居庸关相继失守的情况下,兵力占优的宋忠没敢兼程突袭,而是采取了保守战术,退守怀来,坐等燕王部署完备后,与他的八千精兵决战怀来城下。宋忠手下多为燕王旧部,燕王以亲情故旧来策反,宋忠全军很快丧失了斗志,燕王乘机攻陷怀来,再次获胜。怀来大捷的消息传出后,开平、龙门、云中、永平等守将,陆续归降,很快壮大了靖难军的武装。

耿炳文对抗燕王

当北平上空战云密布的时候,金陵的皇宫里还歌舞升平。“国家大事,唯祀与戎。”建文帝显然认为,还有许多事情比战争更重要。他时常与方孝孺讨论一下古代的官制和律令,为将来合并州县、裁撤冗员、取消苛政做准备。一般来说,建文帝对北平的部署还算严密,服从他的力量也远远胜出燕王。等到北平易手之后,旁边州县接二连三地丢失,就不能不让人感到形势开始变得严峻起来。

燕王在诸王中最难对付,必须同时在政治和军事上彻底打垮他。公布燕王的罪状,向四海发出讨伐的诏书并不难,难的是朝廷之中,已经选不出能征惯战的领兵统帅。前方交战的败绩,无法让建文帝高枕无忧,选来选去,似乎只有年逾花甲的老将耿炳文可以一试。可惜耿炳文不是当年的周亚夫,无法再现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的辉煌。这一个难堪的局面也应该由朱元璋负责。

洪武时期的政治恐怖,已经把随军征战的老将差不多杀光,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也很少再统兵打仗,因此军权都转移到了藩王手中。蓝玉案之后,耿炳文只带兵平定过一次规模很小的叛乱,这次让他再披挂出征,多少有些勉强。

七月二十四日,建文帝拜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大军号称三十万,实际只有十三万人马,前往真定,与北平的对手决战。八月十二日,耿部兵马到达真定,前锋部队暂驻雄县,都指挥潘忠、杨松在鄚州负责接应和保护,都督徐凯率师抵达河间。这样一个品字阵形,显出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

耿炳文这次出师,虽然气势汹汹,但有几点不足:一是时间上很仓促,军事动员不到位,没有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进行精心的准备。二是朝廷这次派兵人数明显多于北军,反而使士卒增添了盲目的傲气。三天之后就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即便在最前线,南军阵营里还沉浸在观月饮酒的美好时光之中。

北军迅速出兵,用偷袭的战术,将雄县县城团团包围。驻扎在这里的南军先头部队是一支擅长野战的骑兵,如今围困在城中,被高墙和街衢分隔,反而无法施展骑兵所长。先头部队九千人全部战死,连那些最后打算投降的也被俘杀,留下的八千匹战马,悉数补充到燕王的军队之中。

当雄县之战打响的时候,屯兵鄚州的潘忠和杨松很快接到战报,两地相距四五十里,其中月漾桥是驰援的必经之路。燕王棋高一着,先命谭渊率壮士千余人,埋伏在月漾桥水中,人持茭草一束把头盖住,只留下鼻孔呼吸。当南军冲过桥后,埋伏在水中的北军跃出,奋力夺得桥头,埋伏在路边的北军用火器和骑兵迎头痛击,很快又将这支匆匆而来的援军冲得七零八落。潘忠本人被俘后马上投降,供出了鄚州城中的情报。北军兵贵神速,直扑鄚州,城中万余守军情况不明,眼看主帅被俘,很快丧失了抵抗,全部献城投降。

耿炳文统率的主力集中在真定。如何与这支军队交手,成为北军将领们争论的焦点。多数将领以为敌众我寡,在连续取得两次小胜之后,应该暂避锋芒,与之对垒,打持久战。但朱棣和大将张玉的意见一致,他们都看出耿炳文部队的弱点,就是集结时间有限,号令难以统一。只要出奇兵直趋真定,还会再胜一仗。

耿炳文已经估计到新的战役即将在真定展开,于是急忙调兵遣将。但这支军队新近组建,将帅之间和各部之间,还缺乏协调与磨合。他也没有料到北军会迅速杀到面前,因此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南军虽然受到一些损失,但并未阵脚大乱。耿炳文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很快组织起人马出城和对手展开对攻。但他指挥军队总比对手慢半拍,因此处处受到牵制。他的军队刚刚开始出动,就碰到整装待发的燕兵,双方在城墙下摆开战场,耿炳文的军队连阵形还来不及摆开,就遭迎头痛击,只好再次败退到城中。

按理来说,士兵向内城败退的过程中,城头会有弓箭手等待接应,以防追兵在后面掩杀,耿炳文兵员充足,对此不会没有准备。但大家乱糟糟地都想早点退入城中,于是完全失控,城门口被堵塞,“蹈藉死者不可数计。燕兵遂围城”。这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典型表现。

燕王的军队连战连捷,首先是战胜了耿炳文的先头部队和增援部队两万人,接着在真定之战中,又击溃耿炳文部三万人,还包括后续增援的安陆侯吴杰所部。通过胜利,北军所获粮食、马匹无算,更重要的是一些大将如宁忠、顾成、刘燧等纷纷被俘,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南军的士气。

但真定之战的几次胜利,并没有改变北劣南强的格局。不像《明太宗实录》、《奉天靖难记》等书中所说的那么夸张。它们都是燕王称帝后的官修史书,难免对新主人有溢美之嫌。

从以下几点就可以看出,北军的力量还是非常有限。首先,耿炳文虽然作战失利,但仍然保持了十万左右的部队,真定城并没有丢失,主力尚在,还可继续作战。其次,史书说燕王三天后撤围,原因是他认为“攻城下策,徒旷时日,钝我士气”。北军前两天既然能星夜兼程,勇挫南军,争的就是一鼓作气,初战告捷。现在怎肯在自己占优的大好形势下,畏手畏脚主动撤军呢?实在是因为这三天的连续攻城,不能扩大战果,因此才会有挫伤锐气的说法。

耿炳文不是初出茅庐的冒险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在选择战术时,更加倾向于持重保守。大军刚到真定,他的儿子前军都督佥事耿睿提出,自己愿意率一支部队直捣北平,这一冒险的作战计划立刻被否决了。南军摆出的是攻防兼顾互有支撑的战略阵形,前锋突出,主力稍微滞后,中间有单独的支援部队。如果不是前方指挥员麻痹大意,疏于防范,北军很难在雄县轻易得手。

现在对耿炳文来说,根本无法灵活地指挥这支军队,于是干脆将自己关在城里,和对方打防御战。时间一长,北军的弱点就会显露,到时候南军相机进攻,积小胜为大胜。好在朱棣也是棋逢对手,能在有利因素还没丧失的时候,迅速撤军。双方暂时脱离战场,处于一种攻防的胶着状态。但从战略层面而言,北军还是处于内线作战,危险的局面只是暂时得到缓解。

就在朱棣班师回北平的第二天,建文帝获知前线败绩,立刻作出决定,免去耿炳文的职务。京师的迂阔秀才黄子澄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足虑。他推荐了曹国公李景隆来接替久经沙场的耿炳文。

齐泰曾经在兵部工作过,深知李景隆的能耐和为人,力劝不可使用,但似乎两个毫无军事经验的人,更有共同语言,就这样,李景隆走马上任。这次换将,就好像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接下来就是南军遭受一连串惨重失败,建文帝在战场上的攻势化为乌有。完全可以断定,李景隆之无能,堪比当年之赵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