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东北民众自卫军

东北民众自卫军

时间:2022-03-2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1932年2月,原中共满洲省委常委邹大鹏带领5名党外人士加入东北民众自卫军,邹被任命为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同年7月,本溪县人苗可秀受东北抗日救国会派遣参加邓铁梅义勇军,任东北民众自卫军参议。由于东北民众自卫军3位主要将领邓铁梅、苗可秀、黄拱宸都是本溪县人,本溪境内很多义勇军都与邓铁梅部有着密切联系。黄拱宸、邓铁梅牺牲后,东北民众自卫军余部在苗可秀、白君实等人领导下,以少年铁血军的名义继续坚持抗战。

东北民众自卫

1931年9月27日,东北同学抗日救国会,东北同乡反日救国会等民众抗日救亡团体在北平联合成立东北各阶层爱国人士统一的抗日救亡组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中国共产党派出许多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及党影响下的进步青年参加救国会工作,在救国会中发挥骨干作用。这些青年宣传共产党坚决抗日的政治主张,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他们中的许多人,如黄宇宙苗可秀、冯基平、李兆麟、张一吼、夏尚志等,被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派往东北各地,联络和发动当地抗日武装,由救国会加以委任,统称“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在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下,邓铁梅、苗可秀、黄拱宸、赵殿良、白广恩及唐聚五等部义勇军纷纷兴起,掀起了本溪武装抗日斗争的第一个高潮。

黄拱宸、原名黄成庸,1899年生于本溪县清河城小甸子村。沈阳蒙族师范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以经营畜牧、养蜂为业。由于为人豪爽,广交朋友,在抚顺和新宾地区很有名望。九一八事变后,黄拱宸愤于日本侵略,组建起一支3000余人的抗日义勇军,活动区域北至抚顺,南至小市地区,经常神出鬼没地打击日本侵略军。

黄拱宸

1931年10月,邓铁梅在凤城县小汤河顾家堡子发起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自卫军(简称东北民众自卫军),邓铁梅任自卫军司令。1931年12月25日,邓铁梅率部袭击凤城县城,取得凤城大捷,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日伪出版的《盛京时报》载文惊呼“安奉线匪警频传,凤凰城被焚袭,通讯断绝,形势严重”。1932年2月,原中共满洲省委常委邹大鹏带领5名党外人士加入东北民众自卫军,邹被任命为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邹大鹏为邓部拟定了政治工作条例,起草了农会章程等,为严明军纪和协调军民关系做了许多工作。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派车向忱、李达全、宋黎来到凤城,将邓铁梅所部编为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第28路军,加委邓铁梅为司令。此后,中共奉天特委先后两次派周利亚等人到邓部从事宣传工作。(www.guayunfan.com)东北民众自卫军的抗日斗争振奋了民心,前来入伍的军民络绎不绝。经过一段时间的斗争,黄拱宸深感孤军奋战难以救国,经邓铁梅叔父邓吉道介绍,于1932年3月率所部3000余人来到凤城接受改编,壮大了东北民众自卫军的力量。在邓铁梅部18个团,3个支队和1个大队中,第四团(团长翁品三),第五团(团长张德俊),第六团(团长丁延阁)的团长和战士都是本溪归编的义勇军,黄拱宸亦被委任为东北民众自卫军少将左参先赞(相当于参谋长)。同年7月,本溪县人苗可秀受东北抗日救国会派遣参加邓铁梅义勇军,任东北民众自卫军参议。此后3人志同道合,和衷共济,共襄抗日义举。

由于东北民众自卫军3位主要将领邓铁梅、苗可秀、黄拱宸都是本溪县人,本溪境内很多义勇军都与邓铁梅部有着密切联系。为进一步壮大自卫军力量,黄拱宸受邓铁梅委托,回本溪组织和收编抗日爱国志士和小股抗日武装。

1932年夏,黄拱宸和李海山等人由凤城回到本溪县,以东北民众自卫军行征部收编委员的身份,联系、组织抗日武装。在小市观音阁召开群众大会,号召民众积极参加抗日斗争。此后,黄拱宸利用自己在本溪、新宾等地的影响,先后收编了陶春和的“青春好”,赵广福的“青山乐”,成国军的“双虎”等抗日武装。他还变卖自己家的果园和牲畜等财产,成批购买布匹、军衣、手套、鞋帽等物资,供给扩编的抗日武装。直至1933年牺牲前,黄拱宸一直在本溪、抚顺、新宾地区活动,补充兵员,扩大抗日队伍,建立游击区,为东北民众自卫军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

东北民众自卫军在邓铁梅、苗可秀、黄拱宸的领导下,活动在安东、凤城、岫岩、庄河、本溪、新宾一带,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迅速发展至1.5万余人。其中包括来自本溪的众多义勇军战士。

为支持自卫军的抗日斗争,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积极筹措枪械弹药予以支援,仅1932年10月一次就提供山炮4门、迫击炮4门、重机枪4挺、炮弹2000发、手榴弹5000枚、手枪子弹30万发、无线电台1部,还有许多其他物资。在救国会的大力支援下,东北民众自卫军突袭岫岩县城,大战黄花甸、占领黄土坎、3打大孤山、血战老平顶山,共进行大小战斗100余次,杀伤大量日伪军,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人民斗志,自卫军的根据地也得到巩固和扩大。

1933年3月,为进一步壮大自卫军的力量,黄拱宸率参谋、警卫26人到新宾县苇子峪收编一股号称“占东边”的小股武装,不慎在新宾县西厢小堡被日军包围。他指挥义勇军战士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日伪军捕去,关押在新宾监狱中。

在狱中,日本侵略者对黄拱宸进行百般利诱,施以种种酷刑,却始终不能动摇他抗日救国的决心。其妻准备变卖全部家产救他出狱,黄拱宸坚决反对。他说:“我活着出去,必以投敌叛国为代价,这样当个活奴才,不如做个死主人。”1933年3月19日,日本侵略者残酷地将黄拱宸杀害。临刑前,黄拱宸大义凛然,昂首挺胸,慷慨陈词:“我是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的血不能洒在被你们玷污了的土地上!”刽子手只好在刑场上铺一领新席子。黄拱宸站在席子上高呼“打倒日本鬼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

为了纪念黄拱宸,1987年,本溪县清河城人民为其修建了纪念碑。碑上刻着“凛然大义”四个大字,碑两侧刻有“成仁取义君无愧”,“身家与国共存亡”,表现了家乡人民对他的敬仰之情。

1934年5月30日,邓铁梅因病在岫岩县小蔡家沟张家堡子张文燮家休养,由于叛徒出卖,被日本侵略军逮捕。1934年9月28日晨5时,邓铁梅英勇就义,时年43岁。党对邓铁梅的抗战业绩和英勇就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共中央在1935年8月1日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中,称邓铁梅是“为救国捐躯的民族英雄”。

黄拱宸、邓铁梅牺牲后,东北民众自卫军余部在苗可秀、白君实等人领导下,以少年铁血军的名义继续坚持抗战。1935年7月25日上午,苗可秀在凤城从容就义,年仅29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