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米仓山-大巴山造山带的认识

米仓山-大巴山造山带的认识

时间:2022-01-2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乐光禹讨论了米仓山与大巴山及其前陆盆地之间的关系,认为通江坳陷与米仓山及其前陆的关系更为密切,南大巴山南北向构造横跨在米仓山隆褶带,而米仓山前缘推覆均指向前陆盆地,川东北盆地受米仓山与大巴山的共同控制。但未说明大巴山与米仓山推覆叠加的时间及变形样式等关系。
米仓山-大巴山造山带的认识_龙门山-米仓山褶

二、米仓山-大巴山造山带的认识

川东北盆地位于米仓山造山带、南大巴山造山带与川东北前陆盆地的构造叠合区,中生代以来,经历了米仓山造山作用导致的向四川盆地的强烈推覆和前陆盆地的演化、经历了大巴山造山作用导致的向四川盆地及向米仓山先存前陆推覆构造强烈推覆叠合的演化,盆地内的构造、山前带构造,在米仓山和大巴山之间形成了复杂、多期次的构造叠合,造山带与前陆盆地变形耦合关系也复杂多样。1990年以来,很多学者对北大巴山、南大巴山、米仓山开展了造山带及其前陆冲断带与前陆盆地较为详细的研究。贾承造、何登发等(2000)系统总结了前陆冲断带的国内外新进展,对前陆盆地构造类型进行了划分,总结了前陆盆地构造变形的构造模式。孙树林(1994)对米仓山南缘薄皮构造进行了初步研究,划分出米仓山杂岩体、杂岩体南缘的逆冲断裂带、复式单斜构造和雁列式前锋构造带,认为在秦岭造山带不断向南挤压过程中,在A型俯冲带之上发育了由北向南推覆的薄皮逆冲-构造带,米仓山地体形成了塞字形造山带。魏显贵等(1997)采用变形剖面和平衡剖面综合分析方法研究了米仓山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格局,提出该区构造样式为一大型东西向和北东向叠加的推滑覆构造,总体为推覆-断展复式背斜格局,次级变形单元具叠瓦扇、逆冲岩席、断展褶皱、层滑褶皱等多种样式。推覆构造演化经历了断展隆起、逆冲推覆、逆掩滑脱和复合叠加变形阶段。邓明森(1997)运用主波长理论分析了米仓山区盖层褶皱构造变形,并通过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构造研究,首次提出米仓山是在印支期到喜马拉雅期形成的一个巨型不协调背斜构造。杜思清等(1997,1998)研究了汉南-米仓山区构造叠加现象,认为该区存在印支晚期和燕山期形成的东西向构造及喜马拉雅期形成的北东向构造。前者与秦岭造山带有关,以隆起坳陷为主,但向西与龙门山区同类构造联合成弧形。后者为斜交东西向构造的断裂、隆坳和褶皱,并与四川盆地西部和荥经地区的北东向构造相连,构成龙门山推覆构造外缘带。胡修棉等(2000)采用有限应变测量方法对上米仓山南缘基底断裂带变形作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以上研究表明,米仓山构造带自中新生代以来经历了构造活化和叠加,特别是受龙门山北东向的构造叠加。

张庆龙等(1995)由北向南由强到弱将大巴山前缘分为4个构造带,即位于城口-高观寺断裂以南、坪坝-雷公坝-乌龙断裂以北的断裂构造带、位于坪坝-雷公坝-乌龙断裂以南、河口-关庙-渔沙断裂以北的断裂-构造带、位于河口-关庙-渔沙断裂以南、李子坪-沙沱一线以北的构造带和位于李子坪-沙沱一线以南的前锋构造复合带,认为区内滑脱构造、台阶状断层以及断层相关褶皱发育,断层转折褶皱是良好的圈闭构造。

何建坤等(1997)研究了东秦岭造山带南缘北大巴山构造反转及其动力学,自元古代以来,北大巴山经历了构造伸展(∈-D2)、构造反转(T2)和构造冲断作用(T2 -J1)。认为南大巴山是一个形成于T3-K1,滑脱面深度小于8~10km的扬子板块北缘薄皮冲断楔,主要由发育在显生宙地层中的台阶状逆断层及断层相关褶皱构成的逆冲岩席、双重构造体和冲起构造等组成,以前展式推覆为主。

乐光禹(1998)对大巴山造山带及其前陆盆地的构造分带、沉积充填和构造演化进行了初步分析,自北而南可概括划分为:北大巴山推覆构造带、南大巴山冲断构造带和川东北前陆盆地三大构造带和若干亚带。逆冲推覆和构造作用均从大巴山外侧向前陆盆地方面呈递进运移扩展。高长林等(2003)在对东秦岭-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研究后认为对扬子板块北缘古生代盆地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晚加里东运动和晚印支-燕山期构造运动,扬子北缘构造变形趋势由北向南从强变弱,根据不同构造带及其卷入变形的层系,对该地区油气勘探前景进行了评价。

乐光禹(1998)讨论了米仓山与大巴山及其前陆盆地之间的关系,认为通江坳陷与米仓山及其前陆的关系更为密切,南大巴山南北向构造横跨在米仓山隆褶带,而米仓山前缘推覆均指向前陆盆地,川东北盆地受米仓山与大巴山的共同控制。但未说明大巴山与米仓山推覆叠加的时间及变形样式等关系。

关于大巴山与川东北地区的关系,乐光禹(1998)认为:北西走向的大巴山构造带和北东走向的川东构造带均从四川盆地的不同边缘呈前展式向盆地内递进运移扩展,但两者的运移和发育过程并不完全协调和同步,从而在川东北地区互相叠加干扰,产生既联合又复合的复杂关系。南大巴山构造带和川东构造的东带同步发育,互相迁就,致使两构造带向东转折收敛,向西撒开,联合为一对壮观的“收敛双弧”或“八字形双弧”构造,导致前陆盆地内北西向构造叠加于北东或北北东向构造之上。

对大巴山前陆盆地的性质,刘树根(2006)认为是与南秦岭陆内俯冲相关的陆内前陆盆地。

对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张国伟等近年来提出了秦岭岩石圈呈现为具流变学分层的“立交桥式”三维结构模型(Zhang et al,1995),认为秦岭在Pt3-T2的板块俯冲碰撞的主造山期之后,并未平静稳定下来,而是又发生了强烈陆内造山作用,现今秦岭的格局是中新生代强烈陆内造山所造成(张国伟等,1996)。近年来对西秦岭造山带俯冲碰撞研究的主要成果是勉略洋的形成与消亡过程(许志琴等,1986;胡健民等,2002),其后形成了中生代以来的前陆盆地沉积及其演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