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自然区划的方法

自然区划的方法

时间:2022-01-2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在进行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时,便是使用地理相关分析基础上的主导标志法来进行的。这一方法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称为生物气候原则。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采用了≥10℃的积温等值线,然后又根据某些已有的土壤、植被、景观分布资料初步确定划分各带界限的积温数值。
自然区划的方法_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区划的方法

在具体进行区划时,对每一个自然地理区域都可以采用自上而下顺序划分或自下而上逐级合并这两种方法。自上而下的划分是通过对地域分异各因素的分析,在大的地域单位内从上而下从大至小揭示其内在的差异,逐级进行划分,通常采用地理相关法和主导标志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而自下而上的结合是通过连续的组合、聚类,把较简单的自然地理区域合并成为比较复杂的较高级的地域单位,它通常是在土地类型制图的基础上,把地域结构上和发生空间联系的相毗连的地域合并起来,成为具有完整地域结构的各个区域,故简称为类型组合法。

在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时,首先要注意到地域结构的层次性,即存在不同等级的自然地理区域,确定各区域间的层次关系,并建立区划的等级系统。其次须重视各层次、各区域单位中的地域结构研究,即注意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物质和能量运动在空间上的联系性,以及其发生发展上的共同性。最后,根据上述的区域层次关系和结构上的联系性质与特点,确定区划的具体指标和标志,划出各区域的界线。

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在进行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时,便是使用地理相关分析基础上的主导标志法来进行的。这一方法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称为生物气候原则。以划分热量带为例,用这一方法的大致步骤是:把已有的土壤、植被、景观等资料与各种气候指标等值线加以对比,确定哪一指标与热量带分布具有最大的相关关系。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采用了≥10℃的积温等值线,然后又根据某些已有的土壤、植被、景观分布资料初步确定划分各带界限的积温数值。例如,划分我国亚热带北界,初步确定为相当于≥10℃的4500℃积温值(主导标志),再充分考虑与其他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最后确定出各带界限。这些指标的选取必须保证划分出来的区域具有相对一致性,并反映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地域结构和各地区的具体情况是复杂多样的,所以区划的等级系统就可能有不同方案。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的划分方案如下:

热量带和大自然区

地区、亚地区  

地带、亚地带  

自然省等    

区划的等级系统只涉及各个具体区域单位之间的从属关系,如每个一级区中包括若干数量的二级区。每个区别单位原则上都必须是个空间上连续、完整的区域。因此,区划时除考虑整个区域形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外,更着重考虑区域结构的整体性以及区域历史发展的共同性。如果采用自上而下的分区和自下而上的分区两种方法进行相互校正,那么区划的结果将更为准确和完备。

总之,自然地理区划是重点研究区域结构系统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地域分异因素的分析和分异规律的认识,可把地球表层系统逐级划分或合并为各个具体的区域单位,并将其构成一个区域单位的等级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