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故事 甘南高原综合自然区划

甘南高原综合自然区划

时间:2022-01-27 励志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本区在甘南高原是仅次于白龙江谷地的高温区,以卓尼为代表的洮河谷地年均温可达5.1℃,而以临潭为代表的斜藏大山南坡3000m以下地区年均温则在3℃以上。
甘南高原综合自然区划_甘南高原的自然条

第三节 甘南高原综合自然区划

一、北部山地区

甘南高原北部山地由达里加山、巴楞山、公太子山、母太子山,卡瓦山、猪咀山、威当山、白石山、莲花山等组成。总体上呈近东西走向、西起甘、青两省边界、东接西秦岭、北邻黄土高原、南界甘加盆地、央曲、热格曲、羊沙河谷地。

作为甘南高原亦即青藏高原边缘山脉,其最突出的地貌特征是两翼不对称,北麓海拔低于2000m,因而北坡漫长且高差巨大,坡度较陡,但前山带覆有厚层黄土,构成甘南高原与黄土高原间狭窄的过渡带。主山脊线与主分水岭不一致,也是北部山地的普遍特征,大夏河、槐树关河、新营河、冶木河及洮河陈旗一峡城段都切穿山脉从而实际上使这一山脉成为一座座山峰。自冶木河源以东,山脉分为两支,北支为威当山、白石山,南支为亚创卡,美日,前者因广布耐侵蚀岩石,常有裸岩出现,后者则已具古夷平面性质,山顶平坦,谷地宽缓。莲花山一带3300~3500m,3000m和2600m高度,亦可见三级古夷平面。央曲、热格曲、槐树关河上游、冶木河上游等纵向谷地的发育,使山地地貌进一步复杂化,一些地方形成小山间盆地,更多地方则出现峡谷。

北部山地年平均日照时数超过2500h,太阳总辐射量达5640mj/m2.a以上,年平均气温0℃等值线在南坡大致位于3300m、北坡位于3000~3100m,平均无霜期仅130~15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50~800mm,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尤以8月为最多。年蒸发量山簏带可达1266mm,山区较小。

降水量相对丰富的直接结果是,北部山地成为径流形成区,大夏河及洮河的若干支流均发源于此。例如北坡的鸦关河、百岭沟、槐树关河、牙当河、新营河、流川河、苏集河,胭脂河、倒流河等,流程虽较短,径流量却较大且泥沙含量小。南坡河流多与山脉走向一致,分别向西汇入大夏河,向东汇入洮河。除大夏河外,以冶木河最大,冶木关水文站年平均流量为7.9m3/s,年径流量为2.49×108m3,6、7、8、9四个月水量较大,12、1、2、3四个月水量较小,年输沙量为12×104t。

由于南坡、北坡分别有1000~1500m和2000~2500m的高差,植被与土壤的重直分异得以充分表现。太子山北坡3600m以上为高山灌丛和灌丛草甸,2400~3600m间为寒温性针叶林,2200~2400m向为针阔叶混交林,低于2200m为山地草原。南坡同一垂直带分布约低200~300m。莲花山灌丛草甸出现于3300m以上,而2800~3300m为寒温性针叶林,2400~2500m为针阔叶混交林,2000~2400m为落叶阔叶林,低于2000m的河谷多已被垦为耕地。达里加山是一个特例,因海拔高达4636m,海拔4000m以上还出现了高山稀疏植被。

大致以热格曲与冶木河、羊沙河间的分水岭为界,北部山地区还可划分为达里加山、太子山小区和白石山、莲花山小区两个小区。达里加山、太子山小区海拔高,山势相对紧凑,主要属于大夏河流域;白石山、莲花山小区海拔较低,冶木河上游纵谷把山脉分为南北两支,其间并有冶力关盆地等小型山间盆地发育,小区洮河以东部分,严格说属西秦岭山地而不属甘南高原。

二、中西部山原区

本区北界达里加山、太子山麓,西界群乌雷更、萨日加多拉卡、大不勒赫卡、阿日加、完青卡、开其合扎玛尔、哈让等甘青边界山峰,南界西倾山麓,东界羊沙河源、勒秀、郎木寺一线。区内包含甘加滩、桑科滩、完尕滩、合作、博拉河谷地、碌曲、拉仁关、尕海滩等盆地和宽浅河谷,以及阿米方日、桑多卡、阿米公洪、阿米克山、中翁、果卜钦等山地。盆地海拔多在2950m至3400m间,规模不大,地势宽浅,傍河岸有2~3级阶地,切割较浅,山地无固定走向,偶有裸岩出现,但总的特点是山顶浑圆,山坡和缓,与盆地和谷地的高差通常不超过1000m,致使整个地面呈波状起伏,不同小流域间分水岭也较低矮。

本区日照时数2300~2400h,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5800~6200mj/m2.a,年平均气温0~3℃,比东部山地及东南部高山峡谷区显著偏低,≥10℃积温普遍在1000℃以下,对农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年降水量530~700mm,南部多而北部少,积雪日数80~100天,平均蒸发量1170~1350mm。

河网密集,众多河流汇入大夏河及洮河,成为这两条黄河支流的重要水源补给区。植被以亚高山草甸为主,高山灌丛和山地草原次之,相应的土壤类型为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黑钙土、栗钙土等。值得注意的是亚高山草甸因为沼泽化而在一些盆地和谷地形成向沼泽过渡的类型,如华扁穗草草甸。

三、东部山地谷地区

东部山地谷地区指大夏河与冶木河、羊沙河分水岭以东,以及勒秀(下巴沟)、鲁给克以南的腊利大山、斜藏大山和洮河谷地以南的光盖山、迭山北翼地区,几乎全属洮河流域,行政区划则主要归属临潭、卓尼两县。

在甘南高原,东部山地谷地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区域。羊沙河与洮河谷地间的腊利大山、斜藏大山,台欠日(4004m)及东延余脉,北坡仅2~10km宽,山坡陡峭,谷地深陷,而南坡宽达20km以上,坡度和缓,地表广泛覆盖黄土且多数已开垦成为梯田。切断坡面的洮河左岸南北向支流,谷地宽阔,农业垦殖历史悠久,人口密集。洮河谷地以南至光盖山、迭山顶部,直线距离一般达30~40km,最多接近50km,洮河谷地海拔2400~2800m,山顶则在4000~4920m间,虽与谷地有1600~2100m的高差,但在30~40km甚或50km距离内,并不显得十分陡峻。高山带多裸岩,呈岩墙或石质孤峰形式,称为光盖山可谓名副其实。中山带相对和缓,山麓除邻近洮河谷地深切曲流时略显陡峻外,山势亦较和缓。

本区在甘南高原是仅次于白龙江谷地的高温区,以卓尼为代表的洮河谷地年均温可达5.1℃,而以临潭为代表的斜藏大山南坡3000m以下地区年均温则在3℃以上。≥10℃积温达1500℃~2000℃,只有高山带年均温和≥10℃积温较低。降水量虽不及郎木寺、玛曲、碌曲、但显然超过白龙江谷地中的舟曲和甘南高原最北部的夏河,年平均降水量多在500mm以上,且近年呈增加趋势,增幅达每年1~3mm。

本区洮河谷地以北主要植被类型为锦鸡儿、蓑衣草草原,洮河谷地以南即光盖山、迭山北坡则为亚高山草甸、密枝杜鹃灌丛和云杉、青杄林,相应地,洮河谷地以北主要发育黑钙土、栗钙土、灰褐土和黑土等草原土壤,而光盖山、迭山北坡自上而下则为高山草甸土、暗棕壤和灰褐土等。南北两列山脉因海拔高度不同,水热条件差异而在自然景观上表现出的差异非常明显,这就使得我们可以进一步划分洮河以北山地小区和光盖山、迭山北翼小区两个小区。

四、东南部高山深谷区

东南部高山深谷区指光盖山、迭山南翼,白龙江及其支流达拉沟、多儿沟、拱坝河谷地,岷山山系的阿嘎尔(4287m)、佩尔热哈(4062m)、洛久热(4378m)、巴旦哲西(4350m)、羊布梁(4213m)、青山梁(4504m)、插岗梁(3715m),以及大草坡、葱花坡、吊草坡等山脉。甘南高原的最高山峰(4920m)和最低谷地(1170m)均在此区内。白龙江及其支流多儿沟、拱坝河谷走向决定了区内山脉的北西西一南东东走向。岭谷高差悬殊,山坡陡峭,自山顶至山麓都有裸岩出露,白龙江及其支流谷地狭窄,不少地段形成峡谷,是本区突出的地貌特征。

山高谷深使得气候、植被、土壤的垂直带性分异表现十分明显。白龙江谷地是整个甘南高原气温最高的地方,年均温达7℃~13℃,2001年以来更达7.9~14℃。而同时,白龙江谷地尤其是它的东段,又是甘南高原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例如舟曲仅有435.8mm,2001年以来更只有401.5mm,减少趋势明显。幸而高山带降水不低于800mm。比较丰富的降水使本区成为甘南高原自产径流最丰富的一个区,舟曲立节的白龙江干流年径流量达到23.8×108m3即是鲜明例证。径流的年内分配以夏半年为主,与主要的补给来源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一致。含沙量,输沙量小,则与黄河及其支流形成鲜明对比。

东南部高山深谷区>3800m的山坡多发育高山灌丛和高寒草甸及相应土壤。1100~3800m山坡则被森林覆盖,其中2800~3800m为寒温性落叶针叶林,2700~3600m为寒温性落叶阔叶林,1700~2500m为针阔叶混交林,1100~1700m为落叶阔叶林。土壤则依高山草甸土、暗棕壤、棕壤、褐土的序列从高到低分布,白龙江谷地底部主要是褐土。不仅在甘南高原、甚至全省、东南部高山深谷区都是森林分布最集中,面积也最大的一个区。

我们把东南部高山深谷区分为两个小区,即光盖山、迭山南翼小区和岷山山地谷地小区,两者以白龙江谷地为界。前者海拔更高,重直带谱更完整,后者略低,高山灌丛更加发育而高山草甸面积较小。

五、西南部高山高原区

这是指西倾山及其以南的玛曲高原和阿尼玛卿山地。西倾山的地理位置在不同地图上标注有所不同,我们以谭其骧主编的《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1991)和甘肃省地图集编篡办公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地图集》为依据,认为西倾山乃是指洮河源以南和玛曲黄河干流以北的近东西向山地,其西段位于青海省境内,东段正好位于甘肃省版图两个蜂腰之一,并成为碌曲高原和玛曲高原的界山。

西倾山最高峰哲合拉卜哉仅4510m,山脊线高度一般仅4100~4500,而北麓的玛如滩、尕海滩和南麓的黄河谷地均在3400m上下,岭谷高差不足1000m,山幅宽度达20km,因此,山坡相对和缓。

本区的另一山脉是阿尼玛卿山,该山脉呈北西—南东走向,最高峰6282m,发育现代冰川,但仅有西科河源以东部分位于甘南,最高峰仅4806m,且因黄河支流的切割山势较为散乱,山脊线多曲折,山脉大致终止于玛曲县城—曼日玛—采日玛一线,但在此线以东,仍有比高50~150m的小山丘散布于沼泽湿地间。

本区的另一地貌特点是沼泽湿地广布且沿黄河岸发育了大量流动沙丘。沼泽湿地的形成与地势低洼、平坦有关,沙丘的出现则显然是草场过牧,地表裸露而年平均风速较高的结果。

毫无凝问,本区是甘南高原气温最低的一个区,玛曲年均温仅1.4℃,0℃、5℃和10℃积温分别只有1404℃、1100.5℃和274℃,热量条件使发展农业几乎不可能,而只有发展畜牧业,但日照时数达2531.9h,年辐谢总量达6214MJ/m2,年平均风速超过2m/s,平均大风日数达57天,后者是甘肃省少有的,虽略逊于瓜州,却比白银、马鬃山、玉门镇等地为多(李栋梁,2000)。玛曲高原年降水量略超过600mm,而西倾山和阿尼玛卿山地则在600~800mm间,是黄河源区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在阿尼玛卿和西倾山地,大致以3900~4000m为界,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以下为亚高山草甸及相应土壤类型,而玛曲高原地区则普遍发育沼泽及沼泽土。

在做进一步区域划分时,本区可分为西倾山地小区,阿尼玛卿山地小区和玛曲高原沼泽湿地小区三个小区。两个山区均有岛状多年冻土发育,而玛曲高原只发育季节冻土。尽管山麓海拔已很高,山地仍表现出一定的垂直分异,而玛曲高原的地域分异则主要山微地貌分异和地表组成物质不同引起。

上述各区自然地理特征表明,甘南高原内部自然界的地域分异是相当显著的,热量水份条件和植被、土壤的区域差异,已经并将继续影响甘南高原的区域发展、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只有根据地域分异和综合自然区划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任纪舜等.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张国伟等.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徐学义等.中国西北部地质概论——秦岭、祁连、天山地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洛桑·灵智多杰.青藏高原甘南生态经济示范区研究.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刘廼发等.尕海一则岔自然保护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6]张志强等.论甘南高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草业科学.(第五期).2000.

[7]张龙生等.黄河上游玛曲县土地沙漠化研究.中国沙漠. 21(1).2001.

[8]蓝永超等.气候变化对黄河上游水资源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气候变化研究进展.1(3).2005.

[9]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10]甘肃省土地管理局.甘肃土地资源.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1]黄大焱.甘肃植被.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2]李栋梁等.甘肃气候.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13]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委会.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甘肃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14]甘肃省草原总站.甘肃省草地资源.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5]姬永莲.甘南草地资源.草业科学.(13).1996.

[16]吴衍庆.甘南高寒草原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草业科学.专辑.2001.

[17]宋春青等.地质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8]施雅风等.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问题评估.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19]应俊尘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0]汤懋苍等.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对环境的影响.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21]王根绪等.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与综合保护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22]程国栋等.青藏高原江河源区生态环境退化和原因分析.地球科学进展.13(增刊).1998.

[23]霍福臣等.西秦岭造山带的演化.甘肃地质学报.5(1).1996.

[24]黄载忠.尕海盆地大地构造特征的新步探讨.甘肃地质学报.1(2).1992.

[25]李亚东等.西倾山地区地质构造特征(摘要).甘肃地质学报.第8卷增刊.1999.

[26]李亚东等.白龙江地区的逆冲推覆构造.甘肃地质学报.3(1).1994.

[27]杜子图等.西秦岭陆内弧形造山带构造新认识.甘肃地质学报.6(2).1997.

[28]施雅风等.简明中国冰川目录.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

[29]蓝永超.黄河上游春季径流特征.冰川冻土.11(4). 1989.

[30]杨建平等.长江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综合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31]陈利群等.黄河源区基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冰川冻土.28(2).2006.

[32]王素萍等.玛曲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冰川冻土.28(4).2006.

[33]陈世强等.黄河上游玛曲县植被指数与气候变化研究.冰川冻土.29(1).2007.

[34]郑红星等.黄河源区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2(6).2003.

[35]郝振纯等.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水资源的影响.冰川冻土.28(1).2006.

[36]黄河水利委员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黄河上游水、沙.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37]张国胜等.黄河上游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水科学进展.11(3).2000.

[38]包为民等.黄河上游径流资源及其可能变化趋势分析.水土保持通报.20(2).2000.

[39]张士锋等.黄河源区水循环变化规律及其影响.中国科学E辑.34(增刊).2004.

[40]谢昌卫等.黄河源区径流波动变化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特征.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4).2006.

[41]康兴成.青藏高原地区近4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冰川冻土.18(增刊).181~287.1996.

[42]蓝永超等.气候变暖背景下黄河上游径流的可能变化.冰川冻土.26(6).668~673.2004.

[43]杨建平等.长江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山地学报.22(3).278~285.2004.

[44]张森琦等.黄河源区多年冻土退化及其环境反映.冰川冻土.26(1)1~6.2004.

[45]薛娴等.高寒草甸地区沙漠化过程及成因分析.中国沙漠.27(5).2007.

[46]李生辰等.近34年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中国沙漠. 26(1).2006.

[47]张济世等.50a来洮河流域降水径流变化趋势分析.冰川冻土.25(1).2003.

[48]蓝永超等.黄河上游径流长期变化及趋势预测模型.冰川冻土.25(3).2003.

[49]李宁等.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异常类型的研究.高原气象.22(5).2003.

[50]马晓波等.青藏高原40年来降水变化趋势及突变的分析.中国沙漠.25.(1).2005.

[51]蔡英.青藏高原近50年来的气温的年代际变化.高原气象.22(5).2003.

[52]马晓波等.青藏高原近代气温变化趋势及突变的趋势.高原气象.22(5).2003.

[53]唐红玉等.青海高原J~_40a米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趋势的初步分析.高原气象.18(2).1999.

[54]叶笃正等.当代气候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55]汤懋苍等.青藏高原及其四周近代气候变化.高原气象.7(1).1988.

[56]冯松等.青藏高原是我国气候变化启动区的新证据.科学通报.43(6).1998.

[57]林振耀等.青藏高原气温降水变化的空间特征.中国科学D辑.26(4).1996.

[58]赵昕奕等.青藏高原地区5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气温降水变化的特征研究.1996.

[59]《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学术论文年刊》北京:科学出版社.

[60]李自珍等.甘南高寒草地牧场管理的最优控制模型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8(4). 2002.

[61]杜国祯等.甘南高寒草地资源保护及优化利用模式.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7(5).2001.

[62]杜国祯等.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植物生态学报.27(1).2003.

[63]覃光莲等.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植物生态学报.26(增刊).2002.

[64]杜国祯等.甘南亚高山草甸群落的物候谱研究——兼论群落种多样性维持的机制.西北植物学报.15(5).1995.

[65]赵松岭等.甘南亚高山草甸群落重直结构的季节动态.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3).1994.

[66]杜国祯等.亚高山草甸耕地演替群落的种多样性及种间相关分析.草业科学.8(4).1991.

[67]张大勇等.甘南山地草原人工草场的演替.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报.14(2).1990.

[68]李自珍等.高寒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保护及生态恢复对策.西北植物学报.24(3).2004.

[69]仁青吉等.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的恢复.草业学报.13(2).2002.

[70]惠苍等.高寒草地牧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价值流的定量分析.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8(4).2002.

[71]陈亚明等.施肥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和经济类群的影响.西北植物学报24(3).2004.

[72]覃光莲等.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变异性的关系及其机制新探.生态学杂志.24(1).2005.

[73]王云森.中国古代土壤分类.土壤.第5期.1978

[74]甘肃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甘肃土壤.北京:农业出版社.

[75]张新时.1978.西藏植被的高原地带性.植物学报.20(2).1993.

[76]郑度等.试论青藏高原的自然地带.地理学报.34(1).1979.

[77]伍光和.论自然界区域分异的高原地带性规律.地域研究与开发.9(7).1990.

[78]伍光和等.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9]伍光和等.甘肃省综合自然区划.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