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11月22日 14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1军123师与桂北人民解放总队第十一大队入城,桂林市区解放。5月15日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出国访问归来在桂林视察游览漓江途中,审阅灵川县青狮潭水库工程设计图。1973年5月 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正式对外开放旅游。7月9日 灵川县三街龙门竹枝坪漓江渡口渡船超载沉船,8人死亡。7月 桂林地区航运公司划归桂林市交通局管理,改名为桂林市漓江航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_桂林漓江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

11月22日 14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1军123师与桂北人民解放总队第十一大队入城,桂林市区解放。

12月8日 桂林市人民政府成立,市长何伟,副市长王全国。

12月18日 城郊各区重新划分并更名:东附郭区改为东郊区,柘太区改为南郊区,西南附郭区改为西郊区,三合、北附郭两区合并为北郊区。各区公所同时成立。

12月24日 桂林2万人在体育场集会,庆祝广西全省解放。

1950年

2月21日 市人民政府更改部分道路、桥梁名称:中正东(西)路改称解放东(西)路,东旭路改称自由路,民权路改称民主路,定桂路改称人民路,中正桥改称解放桥,德智桥改称胜利桥。

11月22日~12月3日 桂林市举行解放后首届体育运动大会。

1951年

7月30日 解放桥修复通车。

1952年

6月6日 漓江上游山洪暴发,漓江水位达152.79米。1800余户、5800多人受灾。

是年 创办广西高级干部疗养院。1959年改为“榕湖饭店”,是桂林市第一家涉外宾馆。

1953年

7月1日 零时,桂林市第一次人口普查

1954年

桂林解放后第一个港口管理机构—桂林航运管理站成立。

1955年

8月12日 桂林市人民委员会交通局成立,张金城被任命为首任局长。

1956年

1月29日 各界群众4万余人集会,庆祝桂林市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宣布:“桂林市已光荣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957年

5月 为改变干旱面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中共临桂县委作出修建青狮潭水库的决定,并在六塘水利工作会议上作了部署。

7月初 全市开始反右斗争,至12月基本结束。1988年,569名“右派分子”及有“右派言论”者平反。

1958年

3月14日 各界群众4万多人集会,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3月5日),誓师全面跃进。

8月1日 桂林市划归桂林地区专员公署统一领导,市人民委员会的政权机构、财政体制不变,仍为专署一级组织。

9月20日 广西大型水利工程——青狮潭水库动工兴建。

9月27日 灵川县潭下渡口渡船乘人超载,造成死亡7人的重大沉船事故。

1959年

10月12日 桂林机场重建竣工,开航试飞。

1960年

1月1日 瓦窑电厂第一号6000千瓦发电机启动。

1月4日 灵川县青狮潭水库大坝截流合拢成功。

5月15日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出国访问归来在桂林视察游览漓江途中,审阅灵川县青狮潭水库工程设计图。

7月1日 青狮潭水库第一、第二期工程竣工,东西两干渠相继通水。灌溉两县一郊(临桂、灵川、桂林市郊)42万亩农田。

10月 桂林地、市合并。

是年 桂林市当时功能设施最齐全的专用货运码头虞山庙码头建成。

1961年

2月1日 广州—桂林—贵阳—成都航空线开通。

5月12日 桂林地、市分开,桂林市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直辖市。

11月22日 兴安县崔家渡口发生沉船事故,16人死亡。

1962年

4月下旬 自治区文物普查工作组和市文管会在尧山西麓发现六朝古墓,并获买地券、石俑、石猪、钱币等文物。

是年 芦笛岩修整后开放。

1963年

1月1日 桂林航运公司第一艘客货拖驳开航。

3月28日 郭沫若、翦伯赞参加广西史学会议后游灵渠。郭沫若即兴作《灵渠》七律及《满江红》词各一首。翦伯赞作《游灵渠》七律一首、《灵渠怀古》七绝两首。

6月10日 龙船坪水厂建成投产。

7月 桂林饮料厂的三花酒获自治区名酒评比第一名。

8月 在雁山竹园村发掘两座东汉墓。

1964年

7月1日 零时,全市开展第二次人口普查。

11月 桂林市郊区掀起冬修水利高潮。五仙桥引水工程动工,该工程可使3000多亩农田扩种二季,并将桃花江水引入芳莲池,增添秀色。

1965年

8月30日 郊区召开水利工作会议,集中力量在年内修通青狮潭水库东干渠。是年 发现甑皮岩洞穴遗址,1981年被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

1月19日 龙隐桥建成通车,用方形石块3800块,为当时桂林第一大石拱桥

6月16日 7100人参加横渡漓江活动。

6月21日 南郊暴雨,3个小时雨量达106毫米。相思江水猛涨,雁山公社7300多亩田地和30多间房屋被毁。

1970年

3月21日 桂林市防洪指挥部成立。

8月 桂林市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调查小组成立。

1971年

桂林港航监督所成立。

1972年

是年 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邀请工艺美术师,修复了“文革”期间遭受破坏的还珠洞等处摩崖造像。

1973年

5月 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正式对外开放旅游。

11月下旬 自治区文化局拨款修灵渠。原上水门至泄水天平一段870米外侧系土堤,皆用石砌,内堤加高60厘米,秦堤路面扩宽1.5米。计用石1500立方,水泥50吨,石灰100吨,河沙400立方,填土4000立方,用款36000元。另铺建南陡阁至泄水天平段秦堤水泥路面,长900米,宽3米,用款20000元。

1974年

7月16日 漓江大洪水,最高水位146.80米。市区30条街道被淹,5000多户居民受灾;郊区75个大队受到不同程度灾害。洪水持续三天三夜方退。

1975年

1月14日 桂林市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

4月6日 南宁—桂林—长沙航空线开通。

1976年

7月8日~12日 桂林大水灾,最高水位146.94米。受灾工厂19个,损失75.7万元;受灾水田31652亩、旱地4733亩、菜地2282亩。

8月10日 桂林第一家高层建筑的涉外旅游宾馆——漓江饭店开业。

1977年

10月1日 改建后的新桂林火车站投入使用。

1978年

4月 桂林市区内第一座铁路立交桥——丽君铁路立交桥建成。

8月 阳朔漓江大桥建成,为该县境内第一座跨漓江桥梁。

7月9日 灵川县三街龙门竹枝坪漓江渡口渡船超载沉船,8人死亡。

10月31日 中共中央批转《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要点》把桂林市列为全国重点治理环境污染的20个城市之一,要求到1985年基本解决大气、水质污染等问题。

1979年

1月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桂林市的性质为社会主义风景游览城市,并批转国家建委关于桂林风景区污染治理意见的报告。

7月 桂林地区航运公司划归桂林市交通局管理,改名为桂林市漓江航运公司。

1980年

2月 桂林市第一个旅游管理机构——桂林旅游公司成立。该公司既具有企业性质,又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

3月5日 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派出调查组到桂林,对风景区的环保工作进行全面调查。22日,调查组在全市干部大会上作《环境破坏,大家受害,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报告。

6月2日 中共桂林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讨论《人民日报》发表的短评及调查报告,动员献计献策,搞好环保,落实治理污染项目。

6月5日 中国旅行社在广西首次利用国内配套工程贷款和外资(澳大利亚贷款)修建的桂林甲山饭店开业。

7月28日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呈送《关于桂林风景区污染治理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

11月25日 阳(朔)二(塘)公路古榕隧道竣工,为漓江流域内第一座公路隧道。

1981年

3月25日 桂林海关开关。

5月3日 桂林—香港首航包机抵桂林。

9月28日 中南区排水系统建成投产,日处理污水3.8万吨。

12月24日 灵川钢铁厂大量含氰剧毒污水外溢,漓江7千米长的水被污染。

1982年

2月15日 国务院公布桂林等24个城市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4月26日 16时44分,从广州飞往桂林的中国民航3303次航班的266号客机,在离桂林45千米的恭城县上空失事,104名乘客及8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8月15日 18时40分,漓江鸡笼淀中段一渡船翻沉,6人死亡。

11月8日 漓江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要求重点保护。

1983年

5月 净瓶山大桥建成通车,为漓江上第一座变高度预应力箱型连续梁大桥。

6月22日 平乐镇甘泉码头渡口一船员驾驶载有16名乘客的小渡船横渡桂江,由于航线选择不当,造成渡船翻沉事故,死亡3人。

9月14日 由桂林飞往北京的中国民航264号三叉戟客机在机场起飞时,与一架军用飞机相撞。乘客死10人、伤19人,机组人员伤2人。

10月21日 桂林靖江王墓群遭到大范围的严重破坏,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文件,要求保护好。

是年 国家旅游局三次拨款共400万元修建竹江公路及竹江涉外客运码头。

1984年

6月27日 桂林市北区污水处理厂投产,设计处理能力为0.35万吨/日。

8月 桂林汽车配件厂试制成功广西第一辆发动机后置式空调客车

9月20日 环城南二路通车,改变了桂林市“南北一条街”的状况。

1985年

1月7日 在《中国旅游报》举办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活动中,“桂林山水”仅次于万里长城,排名第二。

7月18日 14时许,漓江航运公司14号船行至离阳朔县城5千米的鱼梁滩时,突遭大风袭击翻船,船上32人死亡。

是年 桂林市政府把漓江保护列为1985~2000年《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

11月 桂林市政府规定,在漓江、桃花江等河面上,严禁任何单位擅自批准经营水上餐厅、旅社和商店,原有水上餐厅须立即停业。同时不准在桃花江面停泊大小船只。

1986年

春 桂林市被列为全国七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

8月7日 16时左右,风云突变,阵雨6~7级,最大时10级,降雨量19毫米,夹有冰雹,持续20分钟。这场暴风雨系受风线影响所致,为桂林过去所少见。瓦窑、平山一带损失严重。

9月1日 1983年动工兴建的旅游专用码头——竹江码头投入使用。

10月1日 象山公园建成,正式对外开放。

10月25日~30日 中国水利史研究会第二届大会在灵渠召开。

10月31日 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投产。

冬 国家旅游局拨款3000万元用于一期漓江补水疏浚工程,该工程于1990年3月基本完成。

是年 桂林市区内第一座公路立交桥——丽君公路立交桥建成。

1987年

3月31日 位于桂林市东尧山景区西南方的靖江王庄陵修复开放。

3月 东江污水处理系统前期工程竣工。

3月 桂林市区内剑溪桥建成,桥宽50米,为当时市境内最宽桥梁。

5月25日 桂林地市暴雨成灾。26日晨,漓江水位高达146.8米。灾后,市保险公司向24家企业、28户居民和5个合资饭店赔款142.9万元人民币和6万美元。

12月9日 漓江雉山大桥主体工程竣工,桥长263.46米。桂林在复杂的岩溶地区采用三跨钢混凝土V型钢构桥梁新技术建桥,在世界上是第一例。

1988年

1月13日 国务院公布灵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月11日 市水路客运管理中心和竹江外事码头管理处(后改为漓江涉外游览管理处)成立。漓江游览实行票证、售票、调度、管理“四统一”。

9月3日 桂林地区大雨,漓江水位144.80米。

9月27日 漓江大桥和虞山桥同时通过竣工验收,原定于2000年实现“四桥跨漓江”的总体规划,提前12年实现。

10月10日 广东、广西两省(区)“灵渠—广州”沿江探胜漂流活动在灵渠启航

12月15日 桂林博物馆建成开馆。

1989年

1月 交通部部长钱永昌到桂林视察,对漓江游览实施“四统一”的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6月 被列为广西重点工程的桂林漓江航道整治工程验收合格。该工程于1987年动工,总投资1000万元。

10月1日 灵川县漓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桥长240米。为该县境内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

10月27日 桂林市东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日处理污水4万吨。

1990年

1月1日 国家统一规定,通过桂林地、市的国道编号为321和322,原国道、省道名称同时作废。

2月25日 广西植物研究所划地20亩,修建珍稀植物园。

3月22日 特大暴雨,降雨64毫米,漓江水位暴涨。

4月1日 上海航空公司的桂林—上海定期往返航线和云南民航局的昆明—桂林—厦门往返航线开通。

4月23日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国家对32个城市的环境综合整治考核结果,桂林市名列城市环境质量指标第十二名。

11月9日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召开综合治理漓江座谈会,探讨综合治理漓江方案。

12月26日 桂林磨盘山客运码头动工兴建。

1991年

1月7日 国务院野生动物联合检查组到桂林检查野生动物保护情况。

3月5日 桂林市郊区草坪乡改水工程竣工,回族乡人民开始喝上自来水。

5月18日 阳朔青旅05号游船在阳朔天鹅吊颈滩遇雷雨大风袭击,船员及小孩共3人死亡。

8月8日 桂林漓江民族风情园破土动工。该园将广西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生活汇聚一体,是桂林旅游中又一新的游乐项目。

8月26日 桂林港务管理所更名为桂林市航务管理处。

11月5日 由漓江航运公司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大型豪华空调旅游船(漓航101号)投入营运。

12月22日 国家旅游局公布“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名单,桂林漓江风景区仅次于长江三峡风景区名列第二。

12月26日 20时至27日14时,桂林市区下了10~15毫米的中雪,气温下降至零下4摄氏度,路面结冰。桂林机场关闭,当天的18个桂林始发航班取消。

1992年

9月16日 市水路客运管理中心由市运输管理处划归市航务管理处。

11月1日~6日 首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桂林举行。

是年 平乐县新建桂江浮桥一座,桥长174米,宽2.5米,由25艘铁船及钢架、木板构成,桥底设有通船航道,航道处净高4.8米、宽8米。

12月 观光701号游船获“全国文明客船”称号。

1993年

9月18日 漓江一日游客运码头由滨江路迁至磨盘山。磨盘山码头港区占地面积160多亩,可同时停泊60多艘客船。

9月25日 尧山旅游索道投入营运,全长1416.18米,高差423.3米,有双人吊椅175个,每小时可运送500余人。

9月27日 漓江风景管理委员会、漓江风景管理局成立。

10月25日 投资100多万元的漓江泛光工程竣工投入使用。该工程利用泛光新技术在夜间将叠彩山、象鼻山、伏波山照亮,使沿江景点和建筑物浑然一体,使夜游漓江更具魅力。

12月 桂林草坪冠岩景区能容纳2000多人的六个舶位码头建设基金基本落实,这使漓江多日游、分段游成为现实,漓江游览质量得到改善,为延长客人停留时间提供条件。

1994年

4月9日 市政府下文成立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

4月24日 在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上,桂林市被命名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4月15日 桂林第四污水处理厂项目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转贷协议签字仪式在市榕湖饭店举行。该项目将利用4600万奥地利先令(折合人民币约3200多万元)投资兴建,建成后日处理污水能力约15万立方米。

5月10日 漓江涉外游船开始配备专职导游员。

6月11日~17日 灵川连降暴雨,遭受自1952年以来40年不遇的大洪灾,全县有13个乡镇的109个村公所不同程度受灾。受灾群众达29700户,共98500多人,伤11人,10666公顷水田被淹,成灾面积9986公顷。

7月27日 桂林市委、市政府召开大会,就加强市场管理、改善旅游环境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

1995年

1月1日 第14、16、17路公共汽车开始实行无人售票。同年5月23日始,全线无人售票。

4月2日 广西国际民歌节桂林歌仙会举行开幕式。

4月7日 漓江航运公司“01”号游船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6月22日 阳朔小机060号木质横水渡船在兴坪渡口处因超载沉没,乘客3人死亡。

9月10日 冠岩地下河游览区举行试业典礼。

10月18日 桂林漓江综合治理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鉴别会召开,有关部门与世界银行的代表就贷款的项目范围和项目准备计划进行讨论。

12月12日 “漓江水环境综合管理计划调查”日方事前调查团一行7人到桂林进行考察。20日,中日双方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书

1996年

1月2日 市政府、自治区环保部门分别对全市1996年巩固和扩建烟尘控制区建设噪声达标区进行了验收。

4月7日 “清真”号伊斯兰教专用旅游船开航。

5月31日 桂林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防治漓江水体污染改善饮用水源水质的决定。

6月4日 桂林市绿化覆盖率、园林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占有率三项指标接近全国先进水平。

7月10日 中日合作项目“漓江水环境综合管理计划调查”实施方案在榕湖饭店正式签字。

7月16日~18日 连降暴雨,漓江最高水位达146.85米,造成漓江、义江沿岸大面积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3.18亿元。

9月17日 桂林市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保护漓江自然景观和保护漓江航道畅通的问题,同时成立整顿漓江河道采沙秩序领导小组及其办公机构。

9月20日 桂林市人民政府颁布《关于禁止在漓江河段采沙的通告》。

10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为桂林题词:“桂林国际旅游明珠。”

10月2日,在猫儿山发现二战援华美军失事飞机遗骸。

10月18日 历时4个多月的第十七届“漓江之声”活动结束,参加单位近百个,参加人数2000多人,获奖节目73个。

10月26日 中德合作经营城市垃圾处理项目在桂林市正式签字。该项目由桂林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与德国特里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桂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双方共同投资1500多万元人民币。

11月7日 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铁封山北麓驿前里一号建筑工地发现宋窑址。

11月12日 桂林市委、市政府召开环境保护大会,宣布漓江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江河之一。

12月22日 总投资217.77万元的小东江引水及河道疏浚清障工程全线开工。

1997年

3月18日 桂林市人民政府印发《冠岩景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冠岩景区范围:以草坪回族自治乡为中心,东起小河里,西至官岩村,南至浪洲村,北至下村,面积约8平方千米。

3月24日~29日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视察组一行23人,对漓江流域水资源情况进行为期5天的视察。在桂期间,视察了漓江源头、兴安灵渠、部分漓江河段、青狮潭水库、五里峡水库及小东江、味全食品有限公司、造纸厂、第四污水处理厂。在听取桂林地、市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后,视察组针对漓江流域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做好漓江环保工作提出意见。

4月 桂林至阳朔航线被自治区交通厅评为“广西水路运输文明航线”。

6月9日 18时12分,漓江水位达145.05米。

7月30日 由中国共青团桂林市委发起的“为漓江洗脸”活动,在叠彩山至净瓶山沿江11个区域铺开。万余名干部、群众对漓江两岸的垃圾、废弃物进行清理。

7月下旬 桂林旅游车船总公司率先在16艘漓江游船上安装800赫兹移动电话,结束了漓江游船上无电话的历史。

10月20日 桂林市四大班子领导和近千名干部群众为漓江清理垃圾,标志着全市“美化桂林周”活动正式开始。

11月25日 阳朔县杨堤乡为优化农村环境,净化美化漓江,清除污染,在漓江两岸大力发展沼气灶。投入8万元在11个自然村建造了221座沼气灶。

12月3日 桂林市人民政府决定,将草坪回族自治乡范围内的冠冒山、庙仔山、乌鸦山、望夫山、碧岩阁、羊角山等山定为桂林市重点保护风景名山。未经市政府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其原有状态。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该山区开山取石、挖沙取土、葬坟、放牧、砍柴、挖树蔸等。

12月上旬 桂林市漓江航运总公司、第二航运公司、桂峰车船客运公司划归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

12月上旬 由专业技术人员测标的“防洪标尺”,分别在虞山桥、解放桥、漓江桥、净瓶山大桥、胜利桥、西门桥和虹桥的显著位置设置完工。“防洪标尺”由蓝、黄、红三种颜色组成,蓝色部分表示正常洪水范围,黄色部分表示警戒洪水范围,红色部分表示危险水位范围。标尺上均有可观读的刻度。

1998年

3月3日 桂林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桂林市旅游管理委员会。

4月9日 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通过市人民政府验收。从此,南溪河近80%的工业废水污染将得到根治。

4月23日 被列为市委、市政府为市民办实事项目的排涝重点工程——桂林陆军学院至漓江管道工程完成管道敷设任务。工程于3月开工,管道全长785米。

5月21日 桂林至阳朔旅游航线获自治区交通厅“广西水路运输文明航线”的命名暨授匾仪式在磨盘山码头举行。

6月5日,“二战期间美军B-24飞机失事记事碑”揭幕仪式在兴安县猫儿山铁杉林公园前举行。

6月5日 开展'98桂林国际龙舟邀请赛,10万群众云集漓江边观看。计有国内6支男队、21支女队,国际5支男队参赛。桂林龙门三队获国内男子组冠军,桂林大河东窑村队获女子组冠军,澳大利亚队获国际组冠军。

6月6日 桂林市区风景点间公交专线正式开通。

6月9日 桂林市人民政府成立申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工作领导小组,副市长蔡永伦任组长。

6月24日 特大洪水袭击桂林市。6时,漓江水位开始上涨,16时30分涨至147.70米,超过警戒水位2.7米,流量达5380立方米/秒。洪峰在此水位持续90分钟,18时开始缓慢回落。23时,水位降至147.33米。上海路、滨江路、瓦窑路、安新洲、清风小区、铁西小区、东江、蚂蝗洲、丽君路、南洲村、桃花新村等多处被淹。

6月26日 因洪水停航2天的漓江游船恢复正常运营。

7月10日 桂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康天保从北京领回“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的牌匾。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确定首批10个“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桂林漓江(叠彩山——阳朔)风景游览线名列其中。

8月27日 国务院批复同意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成立新的桂林市。

9月18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北京公布1997年全国46个重点城市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桂林市以83.62分获第一名(满分为89分)。考核分环境质量、污染环境控制、环境建设、环境管理等4个分类指标共24个项目。

9月22日 桂林市人民政府投资100多万元、市水电局设计和施工的引水入湖治理工程竣工,并开始向桂湖、榕湖、杉湖注水,引入流量1.4立方米/秒、明渠3.9千米、暗涵1.41千米、隧道1.47千米,全长7.18千米。工程于8月12日动工。

10月15日~18日 亚太议员环保大会第六届年会在桂林榕湖饭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28个国家和联合国环境发展署亚太发展部的14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自治区、桂林市的有关领导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到会并就环境和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会主题发表了演讲。会议通过并签署了《桂林宣言》。

11月8日 经全国、广西、桂林市有关专家评审并精选出来的4个解放桥桥型设计方案,开始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11月上旬 中德合作经营的桂林桂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平山堆肥厂建成使用。该厂占地7.07公顷,由德国特里肯公司投资140万马克,中方以原平山垃圾处理场的硬件为投入,共同对平山垃圾处理场实施改建、扩建,1997年底动工。建成后的堆肥厂垃圾日处理能力为400吨,比原来提高了160%,无公害率达100%。

12月18日 桂林火车新北站建成通车。新车站于1995年12月28动工,总投资2.416亿元。

12月下旬 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桂林至阳朔航线为“广西文明航线”。

1999年

4月15日 全市完成绿色工程造林322.8.5公顷,占全年绿色工程总任务的130%。

4月25日 洪水突袭桂林。凌晨2时起,兴安、灵川县及市区连降暴雨,最大雨量达每小时300毫米。11时30分,漓江水位突破145米警戒水位,12时30分突破146米危险水位,16时06分达到最高水位146.85米。洪水袭击造成全市13个县(区)、54个乡(镇)、58万多人受灾,其中灾情最严重的灵川县死亡1人,全市1.6万公顷农作物被淹,冲毁水利工程1378处(座),桥梁53座,公路423处。直接经济损失2.77亿元。

5月19日 桂林市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桂林建城时间确定为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6月3日 1998年度全国46个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在北京公布,桂林市在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各单项考核中得分均在前10名,综合得分排名第一。

7月11日~12日 全市大面积降大雨。14个县区93个乡镇共131.86万人受灾,死亡5人,208家企业被淹,公路中断66处,损失堤防960处,直接经济损失11.45亿元。

9月 桂林漓江航线管理委员会(桂林交通局)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

11月6日~8日 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检查组在桂林考核验收该市的创建活动。检查组在听取汇报实地考察了漓江沿岸、各城区绿化后,对照评选标准,认为基本符合条件,同意通过达标验收。

11月26日~28日 举行漓江首届“明星船长”暨服务技术技能决赛。在41个船组、123名选手中,30名船长获“漓江明星船长”称号,30名获“漓江游船优秀服务长”称号,30名获“漓江优秀导游员”称号。

12月17日 青狮潭水库移交交接仪式在榕湖饭店举行。自治区水利厅厅长李里宁、桂林市市长李金早代表交接双方在有关协议上签字。经双方核实确认,桂林水务局及所属单位资产总额7.16亿元,净资产7亿元。

2000年

1月4日 全市工业污染期限治理达标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在6月30日前实现工业污染源治理全面达标,对达标无望或行动迟缓的企业,市人民政府和环保部门将按照“期限达标,逾期关闭”的原则,一律依法采取转产、限产等治理措施。

1月19日 青狮潭水库灌区1997年度续建配套工程通过验收,工程质量达到优良。该工程为国家计委、水利部安排给广西的第一个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1250万元。

5月30日 国家环保局公布1999年全国46个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桂林市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污染控制等4项考核总分81.91分,名列参加整体排序的38个城市之首。至此,桂林市已连续3年获该项考核第一名。

5月 广西水文水资源桂林分局所辖的18个水文站及77个雨量站安装了固态存储雨量、水位仪,水位和雨量的观测全部实现自动化,设备达到国际同行先进水平。

6月3号 第八届“真彩杯”龙舟大赛在漓江上举行。全市12个县5城区的147支代表队(男队114支,女队33支)参加比赛。结果男队冠军为雁山区柘木镇龙门村第十一队夺得,53063部队获亚军,柘木镇龙门第六队获第三名;女队冠军为叠彩区大河乡董家巷二队,二、三名分别为雁山区柘木镇龙门村三队、卫家渡村二队。

6月中旬 叠彩区大河乡南洲岛一带及七星区穿山乡和平村、樟木村沿江两岸遇到百年不见的蝗灾,受灾面积超过11.3公顷。

9月10日 建在漓江上游的第一座水力发电站——灵川双潭电站于下午6点10分正式下闸蓄水,第一台机组投产运行。该电站自1997年8月13日开工建设,2000年5月11日竣工,该电站装机总容量3200千瓦。总投资3600万元,年发电量1600万千瓦时。

9月28日下午 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青年联合会、广西青年基金会联合在阳朔县杨堤乡月光岛召开保护母亲河——“漓江行动”动员大会。

10月30日 桂林市旅游局漓江涉外游览管理处与桂林市交通局水路客运管理中心合并,成立桂林市漓江游览调度结算中心。

10月下旬 经桂林市人民政府批准,漓江游览管理办公室在桂林市交通局成立。该办公室由交通、旅游、港监、航道、物价等部门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对漓江航线和旅游船舶进行管理和协调。

12月15日 1998年12月开始筹建的桂(林)磨(盘山)公路开工。桂磨公路是市重点建设工程,北起市区环城南路与七星路交叉处,南至磨盘山码头,全长21.6千米。道路宽度设计城市路段宽58米,一级路段宽41米,均为双向六车道,混凝土路面,中间的隔离花带宽10米。一级路到磨盘山后一分为二,分别通往磨盘山码头和竹江码头。工程总投资5亿元。

12月26日 投资近2000万元的琴潭区污水输送管道工程通过验收。该工程是桂林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竣工的第一个工程。该工程主要将鹦鹉山以南、漓江以西大片区域内的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工程的混凝土输送管道直径达2.2米,是广西直径最大的污水管。

12月下旬 交通部授予桂林至阳朔航线为“文明航线”称号,授予磨盘山码头“一级文明客运站”称号,授予竹江码头部级“三级文明客运站”称号。漓江游览景区由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点”。

2001年

1月10日 桂林市首次向全国公开拍卖漓江游船经营权。20家单位和个人报名竞拍,18家单位和个人到场竞拍,结果7家竞买者以总价2023万元拍得11艘游船10年的经营权。

1月13日 漓江航线被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水路客运旅游管理委员会评定为“部级文明航线”。

2月20日 由中国科学院下达广西植物研究所的“漓江流域红壤侵蚀生态恢复模式示范”科研工程在漓江上游启动。该工程采取以名贵药材为主的仿原始森林杂树种植试验,打破天然林与人工经济林的界限格局,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

3月3日 广西首家国际青年志愿者工作站——国际青年志愿者漓江生态环保工作站在桂林山水大酒店挂牌成立。

3月21日 桂林市11个重点旅游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与环保部门签订了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目标责任书,在广西率先把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引入自然资源和旅游风景资源的生态保护中。

3月31日 南溪河瓦窑冲防洪治涝工程竣工。该工程使桂林市南片特别是南溪河、瓦窑冲、铁西小区一带防洪排涝能力提高到二十年一遇的水平。

同日 桂林青狮潭水库防汛预报系统及洪水调度系统工程通过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广西水利厅专家的验收,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广西首座运用卫星科技自动化遥测水雨信息的水库。

4月14日 灵川县实施保护“母亲河”(漓江)特别行动,县境内千秋峡至大面20多千米长河道里的25艘捞沙船被责令永久性撤离。

4月26日 桂林市正式对漓江游览方式进行以景区门票与游江船票分离为切入口的改革。

5月18日 桂林港航监督处举行更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桂林海事局”挂牌仪式。

6月9日~10日 漓江上游普降暴雨,局部地区降特大暴雨,导致漓江水位突破145米警戒线,最高水位达145.59米。

6月17日~18日 兴安县境内普降特大暴雨,平均降雨量160毫米,最高达204毫米,短时间内特大暴雨造成了山体滑坡,山洪暴发,11个乡镇遭到特大洪水袭击,漓江流域洪水量为五十年一遇,湘江流域洪水量为百年一遇。据不完全统计,此次特大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元人民币。

6月29日 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与桂林市体育运动委员会正式签订协议,于2001年8月30日~9月1日在资源县五排河举行全国漂流邀请赛。

9月28日 新建解放桥、龙隐桥通车。解放桥重建工程于1999年10月9日动工,建成后桥宽45米,机动车道宽22米,为双向六车道,长为284米,时为漓江上最现代化的桥梁。

10月1日~7日 漓江景区国庆旅游“黄金周”门票收入(未含运费、餐费)达到1238万元,仅次于深圳的世界之窗和北京的故宫而名列全国主要风景区第三位。

10月26日上午 由桂林市环保局、旅游局、安利(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人与自然—2001漓江放生”活动在象山公园举行,4万尾鱼苗被放入漓江。

11月3日晚上 “2001桂林国际环保与旅游活动月”开幕式在甲天下广场举行。开幕式由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刚、香港亚视节目主持人朱慧珊、市歌舞团节目主持人卢岐主持。市长李金早在开幕式上致词,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嘉宾及5万多市民参加了开幕式。

11月5日 国际青年漓江绿色行动现场推进会在磨盘山码头举行。该活动由桂林市人民政府和共青团桂林市委承办。市、县17个团体、单位和广西青年联合会香港特邀委员代表当场为“漓江行动”捐款27.8万元,市青年志愿者开展了植树活动。

11月28日 上海路立交桥、中山南路改建、湘桂铁路下穿隧道改建和机场路改建工程同时竣工通车。

2002年

1月4日 “两江四湖”工程最大的新景观桥——观漪桥工程全部竣工。该桥长115米,宽44米。

1月24日 《桂林漓江补水工程总体规划报告》在自治区计委主持召开的评审会上初步通过评审。该规划报告由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初拟漓江补水目标流量为:2005年完成二期工程建设,漓江枯水期流量补至45立方米/秒。原漓江枯水期最小月平均流量仅5.9立方米/秒,实测最枯日平均流量3.8立方米/秒。

1月29日~2月1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调研组在桂林调查生态环境建设。

1月下旬 在2000~2001年度中国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资企业(以销售收入计)名单中,桂林大宇客车有限公司以销售收入8.76亿元名列第422位,此为广西唯一一家入围的外商投资企业。

2月1日 桂林市区中山北路桥通车。

2月7日~8日 受自治区计划委员会委托,市政府主持召开解放桥重建工程竣工验收会。专家组在经过现场考察并听取了有关建设报告情况后,对重建工程综合评分94分,达到优秀工程标准。

3月12日 桂林市区及灵川、兴安、灌阳、临桂等县普降暴雨,致使漓江、湘江、洛清江、灌江及灵渠突发洪水。其中,漓江出现中洪水位,达144.84米,接近防洪警戒水位,洪峰流量达到1910立方米/秒。

3月25日 首届漓江游船船长培训班在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开班,50多名船长参加培训。开设的课程有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职业道德、管理艺术、服务心理学等课程。

4月 以桂林市交通局为管理主体的漓江旅游管理一举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保护管理体系、OHSASI8001职业健康安全三项国际管理体系认证。

6月2日 2002年中国国际环保论坛在桂林开幕,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中国环境报社、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曲格平考察了桂林的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认为“桂林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一个城市”。

6月14日~18日 桂林市境内普降暴雨,造成12个县、区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公路、桥梁、涵洞等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损坏,中断县乡公路172条,水毁损失达4600万元。

7月1日 桂林至昆明旅客列车开通,全程1265千米,运行时间为22小时12分钟,沿途经柳州、南宁、百色、石林等地。

8月8日 桂林市漓江设立禁渔区,市人民政府《关于在漓江部分江段设立禁渔区的通知》规定,市区虞山大桥以南至漓江大桥以北之间漓江江段为禁渔区。禁渔区内禁止放置网、徒手抛网、鱼虾笼装捞、鱼枪捕鱼、垂钓、鱼鹰捕鱼及打捞河草。

9月4日 《桂林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建设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9月23日 第二十三届“漓江之声”颁奖暨优秀节目汇报演出在市中心广场举行。至此,历时6个月、演出79场、参加演出近万人、观众达10万余人次的第二十三届“漓江之声”活动结束。

11月8日 桂林漓江大瀑布饭店改建工程竣工并试营业。该饭店标志性建筑物“九天银河大瀑布”已记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

11月18日~19日 博鳌亚洲旅游论坛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亚洲、欧洲、大洋洲的33个国家及10个国际和区域组织的近500名政要参加。

11月中旬 桂林市自来水开始执行国家一级水质管理标准。执行该标准的城市在全国只有16个,桂林是广西唯一执行该标准的城市。市自来水公司中心化验室同时通过了复查和评审,成为广西城市供水水质检测网中第一个按照新标准达标的省级水质检测站。

12月25日~26日 桂林市区普降雨夹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