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间特色建筑与器物

民间特色建筑与器物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 民间特色建筑与器物在实际生活中,保安族民间特色建筑可大致分为普通民居和宗教建筑。(二)特色宗教建筑截止1996年底,保安族聚居的3个乡7个村共有清真寺14座、拱北1处。该寺是保安族地区的中心大寺,下辖有30余座小型清真寺。
民间特色建筑与器物_保安文化概要

第六节 民间特色建筑与器物

在实际生活中,保安族民间特色建筑可大致分为普通民居和宗教建筑。随着时代发展与居住区域的不同,保安族民居形成了多种风格。还有许多特色民间乐器以及经常使用的特色摆渡运输工具等。

一、保安族民间特色建筑

(一)保安族民居

新中国成立前,贫苦的保安族人住的多为平顶土房,有院墙者为四面土墙,其中一面挖洞开大门;富裕人家建青瓦流水的房顶,在院东北角还修有卧角楼。[25]

保安族一般是整村连院房密集居住,且多为一家一院,四周为土质夯打院墙。改革开放前的房屋多是土木结构的平房,有出檐和翘檐两种,出檐房比翘檐房多一道檩柱,较宽敞。正房坐北向南,木制的一门两窗,或有雕饰。

院中各卧室、客房多建有土炕,炕上多铺竹席、羊毛毡垫,炕体外墙多有木制等围板、挂麻、布等炕围帘。炕上紧靠房壁安置炕柜,板箱内为放置家人衣物、杂物等,在其上叠放被褥。备有炕桌供吃饭、喝茶、待客等用,还有备置高、低八仙桌于室内者。房内喜贴字画,多以阿拉伯书法对联、警句、名言等和麦加天房“克尔白”图景为特别标志。

院内院外多植树木,院中常见果树、花木、蔬菜。其牛马驴骡羊鸡的圈舍、储物草房、厕所均在后院。[26]

随着保安族社会的经济发展进步,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在保留原有建筑布局特点的情况下,现代化建材、技术所建的砖混结构民居逐渐成为保安族民居建筑的主流。

(二)特色宗教建筑

截止1996年底,保安族聚居的3个乡7个村共有清真寺14座、拱北1处。保安族的特色宗教建筑可分为清真寺和拱北。其中清真寺按照建筑风格又可分为中国传统宫殿式和现代阿拉伯半球穹顶式,其内部基本上都有礼拜大殿、宣礼塔、沐浴室、教长室、经房及满拉学员房。

中国传统宫殿式清真寺是保安族定居大河家地区后,最早有记载的是清同治年间修建的大河家清真寺,与居住此地的其他穆斯林共用。该寺是保安族地区的中心大寺,下辖有30余座小型清真寺。每个清真寺内几乎都设有经堂教育的经文学习班或学校,有数量不等的“满拉”学生学习伊斯兰教经文。

1980年以后,保安族地区逐渐出现了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建筑特征为礼拜大殿顶部为半球状绿色穹顶和高而尖耸的唤礼塔。[27]

如今,不论清真寺建筑风格如何,其中现代化的设施、器具,如电、水、取暖、通讯、广播音响等设备齐全。

二、保安族特色乐器

保安族人在一般歌舞场合下不使用乐器伴奏。但在宴席等重大热闹场合,保安男子常使用各民族的通用乐器。如喜欢用二胡、板胡、笛子等奏丝竹乐,还有一种用竹子制作的双筒四孔的吹奏乐器“荜荜”,也偶见用手风琴来伴奏、伴唱、伴舞的。

保安族在历史上还使用过小巧玲珑的舌拨指弹奏乐器,叫做“口弦”,现近乎失传。口弦有大小两种,大者5厘米小者3厘米,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形如三叉,中叉为舌簧,两边为弦架。制作用一根火柴杆粗细的红铜铸成马蹄形鞍架,中间钻一小孔装舌簧。舌簧用比鞍架稍长的细薄黄铜片,尖端稍稍卷曲。大口弦弹奏时,靠舌尖拨动和食指轻弹配合发音,音效较大,小伙子多用;小口弦与大口弦一样只是略小巧玲珑而音弱,女性多用,仅用舌拨弹。[28]其形如无弦搭箭,青铜或银质弓架配有高丽铜簧,造型精巧美观,含于口中以牙固定,周围三四米可闻纯混相间、悠扬缠绵的口弦乐。

俗称“荜荜”或“咪咪”的牧童短笛,为民间微型吹奏乐器。用单根或2根长5寸左右、普通毛笔杆粗细的竹管做成排箫状,线扎双管并排有五孔,两端还有缀饰红丝穗。春、夏季旋取白杨等树嫩枝的绿皮作为簧芯,手指配合嘴吹,发音清脆明快。

“班日贝贝”至今仍然是保安族人在民间田野所常用乐器,即为红黏土制成的埇,其形如蛋,上开孔窍三五个,吹奏时音色淳朴、圆润、悠远。[29]

三、特色摆渡器具

保安族定居大河家后与黄河为邻,生产生活要常往返于两岸,并利用黄河水利之便往下游运输贸易,和邻近兄弟民族一起传承、相互学习获得了制牛、羊皮筏、皮囊渡河的技艺。祖祖辈辈的保安人在黄河中练就了高超独到的摆渡技术。有本地区花儿中唱评:“黄河上渡过了一辈子,浪尖上耍花子哩;双手扳起了桨杆子,就像是虚空的鹞子。”

皮囊在本地区俗称“皮胎”,制皮囊取用牛、羊去头宰杀,四肢处自膝盖下弃用,小心从腚部割开倒剥至脖颈取下无划破的完整皮胎;水泡四五日去毛后青盐鞣制变软,然后灌入适量清油,再用盐水泡足浸透;在绳架上均匀翻转晾晒至柔软坚韧,完成制囊。

所制牛、羊皮囊多个,据需要可单人载物、载人渡河或固定于木排架成为牛羊皮筏子。用皮囊先用口或充气工具充气鼓足皮囊,扎紧充气口。一般羊皮囊须身强力壮者连续吹气五六十下,才能使用,如果是牛皮囊则需更多吹气次数或使用工具充气。

皮胎渡河有单人“单抱”等方式,羊皮胎鼓气扎紧,就水流流势,水手在腋下一手抓牢、一手划水、双足击水顺势斜流对角而渡;牛皮胎装物、钻入人后鼓气扎紧同理渡河。

皮筏渡河载物运输则羊皮囊至少有四只,牢固于木排四角,水手坐于木排前方正中用浆;还可连缀两三个皮筏于后同渡;牛皮筏则可载运更多。例如,四只羊皮囊的筏子一般可载乘二三人或货物两三百公斤顺利渡河。牛皮筏分大小型,小型牛皮筏以三四十个牛皮囊和木排联成,可载货5吨左右;大型牛皮筏,需前后2名桨手,则有多至120只牛皮囊在6根大木椽、40余根小木椽扎成骨架的长方形木排上载货二三十吨、吃水深度约半米而行。

保安族人皮筏、皮囊渡河运输技艺、能力高超,曾在1949年8月28日的三天三夜中,借助牛羊皮筏子22个及修复的旧船一只,顺利度过西进的王震大军部62军184师、185师的全体指战员和马匹、武器等全部军用物资,在总结西部各族人民协助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俗语中说:“羊皮筏子当军舰,渡过大军十多万。”

现因黄河大桥架通,便捷了保安等族人来往两岸,偶有偏远地带保安族人还以此渡河,如今更明显的转变是它已成为民俗娱乐、表演、竞赛的活动项目。[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