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夏商社会的自然界

夏商社会的自然界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是四季明显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不仅有利于先民把握农业生产的规律性,对中国文化后世的精神气质的形塑有极大的提示作用。但这些众多的历史湖泊,主要由于黄河的影响,现在均已不存。
夏商社会的自然界_夏商时代的社会与文化

第一节 夏商社会的自然界

一、气候

已故的著名气候学家竺可桢,根据考古资料及历史文献中丰富的气象学和物候学记载,对我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进行了卓越的研究,根据他的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

1.公元前30000年~公元前1100年的温暖时期

2.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的寒暖交错时期

3.公元1400年~1900年的寒冷时期

4.公元1900年以来的气候波动期

后三个时期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第一个时期大致从中国文明初曙到西周初期,整体地包括了夏商时代,这一时期竺可桢称为“考古时期”,对这一时期气候的研究主要是根据考古发掘出来进行推断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根据碳测定,距今大约5600年~6080年,在它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獐、竹鼠和貉等亚热带动物的考古遗骸;[3]在时间上晚于仰韶文化的河南安阳殷墟(约公元前1400年~公元前1100年)遗址中除獐、竹鼠外还发现有象、貘、水牛等的遗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不少象的记载,如“今夕其雨,获象。”“于癸亥省象,易日”等。殷周遗址出土的象尊和青铜器的象纹,也是当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象很熟悉的反映。而且历史文献中也有不少关于象的记载。《吕氏春秋·古乐》中有“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的记载,说明商人能驯养野象。又《孟子·滕文公下》有“周公相成王,纣伐奄……驱虎、豺、犀、象而远之。”河南古称豫州,“豫”字据胡厚宣的解释,就是一个人牵着一头象。[4]以上都说明商代周初黄河下游有野象活动。

貘和象都是喜暖动物,现代的象目前只能自然生存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亚洲现代的貘更局限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膜,这些喜暖动物的遗骸,指示了当时黄河流域气候的温暖与湿润,而且考古学家还在山东历城县一处稍晚于仰韶文化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炭化的竹节,现代竹类大面积分布的北限不超过长江流域。竺可桢据此推测五千年来竹类分布的北限大约向南后退了1~3个纬度,从而认为当时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度左右,冬季一月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3~5度左右。

殷墟甲骨文记载,当时相当于现在阳历三月下种,比现在要早一个月,位于山东的郯国人每年观察家燕的最初到来以定春分,作为农耕的开始,现在家燕在3月22日春分日前后才到达上海,而山东郯城和上海的年平均温度相差1~5度左右,1月的平均气温相差4~6度,也与上面根据竹子分布区域温度的推算相一致。

竺氏从上面得出这样一结论: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从文明初曙到夏商时代的气候比现在要暖湿一些,年平均气温大约在14~17度之间,冬季比现在要高3~5度左右,降水比现在也要丰富。

这一包括夏商社会在内的历经三千年以上的温暖期,是冰后期中最强的一个温暖时期,被称为“气候最宜时期”。所谓气候最宜,也就是最适合原始农业的发展,这种气候的显著特点是四季分明,物候明显,冬不苦寒,夏无酷暑,不仅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对先民在原始条件下的生存也很有利。尤其是四季明显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不仅有利于先民把握农业生产的规律性,对中国文化后世的精神气质的形塑有极大的提示作用。

二、植被与河湖

与气候相联系,黄河中下游在先秦时期的地面情况和现在比起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是植被良好。根据整个历史时期黄河决口和改道的情况,谭其骧先生把公元10世纪作为一个界线。[5]在此以前有记载的两千年间,大的改道只有两次,其他决口的记载也很少,黄河基本上安稳和平静。谭先生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古代黄河上中游高原地带的森林、草原还比较完整,如山陕峡谷和泾渭北洛上游基本上是高牧区,原始森林、草原未被破坏。唐以前的三千多年,大部分时间气候暖湿,有利于植被发育,保持水土。甲骨文中反映,商人狩猎频繁获象,有时一次达七头之多,象是大型食草动物,由此可推知当时的植被情况。其二是黄河中下游平原上湖泊和水网比现在要稠密得多。《尔雅·释地》有“十薮”“齐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晇,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祁,郑有蒲田,周有焦获。”“十薮”中除云梦、具区在长江流域外,其余均在黄河中下游。《周礼·职方》作“九薮”,少大陆,海隅、焦获,多雍州的弦蒲、幽州的貕养。《吕氏春秋·有始览》及《淮南子·坠形训》亦作“九薮”,少大野、焦获多赵的巨鹿,此外见于《左传》、《国语》及诸子之书称湖、泽、浸、薮的难以胜计,到公元6世纪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黄河下游的湖泊仍有130多个,由此可见一斑。但这些众多的历史湖泊,主要由于黄河的影响,现在均已不存。

与星罗棋面布的湖泊相适应,历史时期黄河中下游的河道也比现在稠密。各大古湖泊在湮没前均有河川注入,并连成水网。古人曾经把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合称为“四渎”,可见济水曾是古代的巨流之一。济水最早见于记载是《禹贡》:“导允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济水被说成是一和跨越黄河独流入海的水道。由于黄河的影响,济水的断流从北魏开始,到唐宋最后湮没。[6]济水之外的小水由于黄河的影响而湮没的就更不胜记了,尤其是伴随着古湖泊的消失,原来稠密的水网就失去了依托和调节器。

三、土壤与农作物

华夏文明生长发源之地,首先在黄河中下游的黄土高原和冲积平原上。[7]黄河以北有晋南平原,黄河以南有洛河平源,西北是渭河平原,东北连华北平原,这些平原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近年李朝远《西周土地关系论》有对于土壤的具体分析。该书中说:“今天黄土的分布、厚度、物理性能与商周时的黄土没有太大的变化。中国黄土的类型可分为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两种。原生黄土是第四纪地质时期以风力搬运堆积未经次生扰动的土状沉积物,以分布在今山西、陕西和甘肃等地构成黄土高原的黄土为代表;次生黄土是指风力搬运堆积之外的其他成因(如洪积、冲积和冰川侵蚀)的黄色的粉土状沉积物,以华北平原的黄土为代表。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不仅外部特征不同,而且构造、分布、形状、颗粒、厚度均有较大的差异。一般认为,原生黄土无层理,柱状或垂直节理发达,质地疏松,容易粉碎,多大孔隙,组织结构均匀,富含碳酸盐。今日原生黄土的有机质为0.5%~1.5%,含氮为0.05%~ 0.12%,钾的含量高达1%~3%。次生黄土的构造有层理,柱状节理不发达,组织结构比较坚硬,不易粉碎,缺乏孔隙,全层上下不均,常夹有砾石土壤肥力相对较低,今日山东、河南的土壤自然肥力,一般有机含量为0.4%~1.4%,含氮量为0.05%~0.08%。”[8]

总之,“北方的土壤,特别是黄土,在结构上均匀、细小、疏松、易碎,很利于石铲木耒之类的掘土农具翻地。所以,随着大石铲(石耜)磨制的愈来愈规整锋利,翻地的效率亦会愈益增高。在已垦辟的田地里,由于土质疏松,用耜起土翻地可以根据需要而进行适当的深耕;在新垦荒地中,火烧之后,用耜刺地翻土的同时也渐断了杂草荆棘的根系,可以翻起大而硬实的土地。此外,黄土保持着大部分矿物成分,是非常肥沃的土地。同时,黄土由于结构疏松,具有垂直的纹理,有利于毛细现象的形成,这不但能使下部的盈力吸收到地表,形成黄土的自肥特点,而且使黄土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供水性能,而北方的各类作物又具有很好的耐旱性。这样,只要不是连年大旱,即使在雨量较少的情况下,粮食作物亦可获得不错收成”[9]

关于农作物,根据考古发掘,中原地带最早的农作物是粟。磁山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粮食的的窖穴,窖穴中保存着大量粟的遗存。[10]到商代,农产品的种类属于经济作物的有桑、麻,属于谷类作物的有黍、稷、麦和稻,以谷类作物为主,谷类作物中又以黍、稷为主。[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