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族是56个民族之一吗

京族是56个民族之一吗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民间教育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京族人民总结了丰富的生产劳动经验和技术,形成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并通过各种形式一代一代传承和发展。带有强制性约束力的村规民约也是民间教育的一种形式,对京族人的伦理道德起了一定的作用。在学校教育出现以前,京族的民间教育是同京族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直接相联的。
民间教育_中国京族

第一节 民间教育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京族人民总结了丰富的生产劳动经验和技术,形成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并通过各种形式一代一代传承和发展。由于京族地区正规的教育机构出现得比较晚且并不普及,因此京族的民间教育主要是社会化和模仿化。教育的途径大致有两个:一是口头教育,年长一代在各种场合通过言传有意识地向年轻一代传授历代积累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知识;二是行动教育,年轻一代受年长一代的示范影响,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行动模仿,从而掌握各种知识、经验与技能。

一、生产劳动教育

受居住地自然条件的限制,京族首先发展起渔业生产,然后才逐渐发展起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并以从事渔业生产为主。京族的生产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渔业生产知识的传授、农业生产经验和手工业技术的传授等方面,而渔业生产知识的传授则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京族通过父传子、长传幼的形式,示范和指导少年儿童,让他们识别渔具、网具的名称、式样及其特征、功能及具体操作的方法。待他们年纪稍大一些又传授制造渔具和网具的方法、技巧。京族青少年在十五六岁时便开始参加出海捕鱼活动,在长辈带领下掌握渔业生产的各种实践经验和技术。除基本经验与知识外,要成为经验丰富的渔民,还应具备一些特殊本领,如掌握气候变幻、渔期汛情、潮水涨落、鱼洄游等渔业生产的规律性常识。掌握这些本领的长辈备受尊重,并成为渔业生产的指导者和传授渔业生产知识的教育者。

京族农业生产教育晚于渔业生产教育,而且不如渔业生产教育那样普遍。其主要内容有农具的识别、使用和制作方法与技术的传授,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及其耕作方法与技术的传授,田间地头管理的基本知识的传授等。家庭中的长者或社会成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以及生产归来的闲暇时间通过言传身教把这些知识有意识地传授给年轻一代。

京族也有少量的手工业生产,主要有腌制鲶汁、制造木质用具和竹器等。这些技艺通过家庭内部传承或师徒传承的方式,由年长者在实践中传授给年轻一代。

二、生活习俗教育

京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青少年从小生活在民族环境中,时时处处受到年长者的言传身教,因此自然掌握了这些生活习俗知识,并能自觉遵守,以至代代相传。与京族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婚丧嫁娶等活动,涵盖了大量的京族民俗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经过成员的社会化参与而得到应用、传承和发展。

民族节日是民族习俗的大展示,蕴涵着丰富的综合性教育内容。节日本身提供了特定的教育机会和场所,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青少年通过这一固定化、经常化的节日活动,逐渐学会了本民族生活、风俗、传统及宗教知识及相应的技能。

京族在生产、生活中的规定、禁忌是纷繁多样的。青少年从小受到父母、长者的教导,并在日常生活与劳动中服从。它体现了京族的心态、风俗、伦理等多方面内容,对它们的恪守与传承,是京族内部各种教育形式在起作用。

三、伦理、宗教教育

年轻人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和老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诸如此类的伦理道德教育在文娱歌舞、乡规民俗和宗教活动中也有比较广泛的体现。

文娱活动中的家庭伦理故事、民间伦理歌等,如《三兄弟》教育年轻人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和老人,包含着如何正确认识事物等人生哲理,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使下一代对本民族伦理体系产生认同并积极实践。

带有强制性约束力的村规民约也是民间教育的一种形式,对京族人的伦理道德起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以碑文形式订立的有关禁止偷盗及赡养老人等方面的规定,无不带有教育、劝戒、惩罚的作用,至今仍对京族人的生活有影响。

宗教教育形式是社会化的和全民族的,遍及妇孺老幼。而这些宗教巫术活动往往借助一定的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知识来“显灵”,因而在其活动中客观上必然会有一定的自然常识及文化知识与技术教育。再如宗教职业者要做一些法术,其经书用“喃字”写成,师父要向徒弟传授汉字和喃字。这属于语言文字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京族人的宗教活动、仪式场所,也就是京族青少年接受宗教教育的课堂,宗教仪式是古代京族宗教教育的主要形式。

四、历史知识教育

由于京族是一个迁移民族,这一群体绝大部分为穷苦的渔民,特定的人口构成、生产生活状况及地理环境等因素,使得京族有关自身历史的文字记录相对匮乏。又因历史上京族面临的民族歧视,处在强势民族、强势文化的包围下,作为一种生存策略他们选择了“群体性遗忘”,即将特有的历史文化事件如越南远古神话“龙子仙孙”“山精水精”“金龟传”,越南各个朝代的更替等有意回避,只有族群迁徙的历史记忆及近现代历史被留了下来;还有世代相传的家谱、族谱、喃字文献等,记载了京族的迁移经过;img89尾流行的“迁徙歌”中就说到“京族祖先几个人,因为打鱼春过春,跟踪鱼群来巫头,孤岛沙滩不见人”,“前续后接十几代,综计阅历数百年”[1]。有关京族三岛的传说、故事叙述了京族三岛的历史由来,也起到探索京族起源方面的历史教育作用。近现代的一些有关民族英雄等的传说,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事件,口耳相传至今。京族民间还流传着长篇叙事歌,具有进行历史知识和民族史知识的教育作用。

五、民间文学教育

京族人民创作了大量反映封建社会京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口头民间文学,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往往成为京族民间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很多生活知识、生产经验、民族情感、民族文化,就是通过这些作品传递下来的。它们不仅是京族传统的口头教材,而且还是延续其民族生存的极为重要的教育手段。

以上几种教育内容构成了京族民间教育的主要部分。到了清末,京族三岛开始出现了私塾。京族群众自己出资筹办,招收子弟进行基本的汉字识字教育。师资方面非常不稳定,有汉族教师,由于语言的关系也有从越南聘请的塾师。[2]私塾是群众自发筹办的,中央行政手段(主要是各级地方政府代表中央在各地推行的行政行为)并没有参与。民国时期,京族聚居区相继创办了初级小学堂,但来自国家行政的力量仍是微乎其微,其办学形式基本上是半私塾的,学校教育仍然落后。可以说,至1949年京族的学校教育基本是空白,民间教育仍是教育形式的主流。

在学校教育出现以前,京族的民间教育是同京族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直接相联的。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生活条件、经济状况、特定的政治地位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民间教育因此具有原始性的特点,处于带有原始公社制教育残迹的低级阶段。教育尚未从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实践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师,即所谓“社会即学校,长辈即教师”。教育方式仍然停留在原始社会的模仿教育和口头教育阶段,以身教言传、行动模仿为主要教育手段。因此,从教育形式、手段等方面而言,京族民间教育具有明显的原始性;从教育内容而言,各种知识互相交织,互相渗透,包罗万象,兼收并蓄,没有分类明确的学科体系,教育内容呈现明显的原始社会性。[3]

新中国成立后,京族社会的教育纳入了国家统一教育行列,学校教育逐渐成为主流,民间教育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20世纪90年代后,京族千百年口耳传承下来的生产生存知识已远远适应不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经济生活方面,远海捕捞、滩涂养殖、海产品加工、进出口贸易、民俗旅游等已成为京族地区的几大经济支柱,而民间教育能给这些新兴行业提供的知识技能方面的贡献实在是很小的一部分。以边境贸易为例,大宗期货交易的多变性、风险性远不是以渔业为主的社会提供的生产生存知识所能应对的。京族人民顺应时势,积极求变,自发形成了一些民间教育组织、团体,积极发展以技能培训和知识技术更新为主体的各种成人教育。1997年,img90尾村农民成人教育学校的成立就是一个好的开端。为提高水产品养殖、加工的产量和效益,京族渔民还筹钱聘请台湾海产技术专家和防城区技师到岛上开办了30多期培训班,讲授各种海产品养殖和加工技术,受训人数达3000多人次,培养了一批海养土专家、养殖能手、海产加工专业户。一些掌握拉丁越南文、喃字的长者,也开设各种培训班,志愿担当传授群众学习这些技能的重任。2000年起,每月农历逢十日是京族的歌圩日,这一例行活动,正在形成京族文化传统的传承机制。京族民间教育呈现复兴之势。京族人民用具体的民间教育行动,努力推动着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img91

喃字专家开设培训班             摄影:田 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