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6.工作中的“善小”与“恶小”

16.工作中的“善小”与“恶小”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也有不少人常常因为认识不到或处理不好“大”与“小”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事业发展陷入困境之中。“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不仅仅是在道德领域的要求,工作中也存在“善小”与“恶小”。年轻气盛的大学生容易犯“眼高手低、自视清高”的错误。

16.工作中的“善小”与“恶小”

很多大学生都带着美好的憧憬走出校门,希望能在社会上大显身手,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的确有很多人既有远大理想,又有丰富知识,他们在工作中既具有创业激情,又兼备办事能力。如果能够掌控好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他们都有条件成为成功人士。

但是,也有不少人常常因为认识不到或处理不好“大”与“小”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事业发展陷入困境之中。他们总认为自己需要抓大而放小,应该做大事而不拘小节,因而使自己迷失在好高骛远之中。

曾经有一位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以月薪八千供职于一家民营企业,可是,几个月之后他却辞职了,理由是他的老板对他提出打扫办公室的要求,而他则认为自己是来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的,不是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可能现实中还存在不少这样心气高傲,不想做小事但也没做成大事的人,他们最重大的失误就是片面地认识和理解了小事,从而真正阻碍了自己的大事。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不仅仅是在道德领域的要求,工作中也存在“善小”与“恶小”。端茶倒水、打扫卫生、复印资料,看起来都是小事,但也是一个人起码的能力体现。做好、做不好、不做好之间,反映的既是能力,也更是态度。小事还常常能磨练人的品性,使人能从细微处察觉真性情。我们须知,细节决定成败,大事从小事中来,善做小事方能成就大事。

年轻气盛的大学生容易犯“眼高手低、自视清高”的错误。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越来越走向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将培育越来越多的人才,而这些人才之间的可替代性也必定有所增强。你不想做小事,自有他人来做;你放弃了小事,通常也再难等来做大事的机会。所以,还是马云说得对,想要成功,还须“抓小放大”,这样才能真正做大。

案例链接:初入职场别过于表现自己

夏青刚毕业就进了一家中型公司,专业对口,收入也不低。胸怀青云之志的她很想干出一番成绩来,不但对上司交给的任务充满热情,加班加点地工作,就连打扫卫生、整理报纸、打水这些小事也全包了。然而,她的做法却并不为同事所理解,老员工背地里说她太“高调”,处处想表现自己,出风头;新人觉得她想给自己邀功请赏,往上爬;就连领导有时也认为她个人英雄主义,不注意与大家的集体合作。

那么,新到一个单位,是否应该积极,又该怎样把握这个尺度呢?其实,初入职场,拥有积极的工作热情,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也是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但这个积极也需要一个度。一方面,如果过分积极,甚至不管是否为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一切都揽来做,会让身体太劳累。现代社会的压力本来就大,日子久了,会发现自己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初入职场,就像进入任何一个陌生环境中一样,首先要冷静观察,了解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然后再作出相应的反应。要知道,如果没有足够的情商,不能与周围的环境配合,单纯拥有很强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在一些人际关系比较复杂的地方,如果太过锋芒毕露,可能会使同事感到不受尊重,甚至产生威胁感。

因此,初入职场,虽然内心不应放弃那份积极与热情,但在表面上,却要更加冷静,多一点内敛。比方说,做事之前多请示,多向同事和领导请教;在取得成绩的时候,把功劳分给更多的人。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更好地度过职场的磨合期。

联想:

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刚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需要冷静思考,科学规划职业人生。在准确定位自己的同时,尽快地融入角色,掌握“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职场准则,脚踏实地、虚心学习才是获得成功的根本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